分散式接入風電項目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4530
2024-01-05
9頁
29KB
1、玉門東鎮循環經濟產業園分散式風電開發方案一、玉門風電發展的歷程和發展規劃1、發展歷程。玉門是甘肅最早發展風電的地方,被譽為甘肅風電的搖籃,也是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基地。1997年6月,甘肅潔源公司引進4臺單機容量300千瓦的風電機組,在我市三十里井子建成了甘肅省第一座示范型試驗風電場,拉開了我市發展新能源產業的序幕。2007年9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視察玉門風電場后,對玉門風電發展給予了充分肯定,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設河西風電走廊,打造西部陸上三峽”的戰略構想,加快了我市風電產業發展步伐。2007年12月,昌馬20萬千瓦風電場項目通過國家發改委第五期特許權招標,并成功爭取跟標380萬千瓦,為2、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規劃建設奠定了基礎。至2008年底,全市風電裝機累計達到31萬千瓦,成為當時甘肅最大的風電基地和全國第五大風電場。2009年,酒泉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把風電產業作為抓重點、帶全局的突破口,全力爭取實施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項目,同年8月8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和省委、省政府在玉門啟動了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一期工程,為玉門風電產業的規模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至2009年底,我市風電裝機累計達到108.6萬千瓦,成為名符其實的百萬千瓦風電基地。2010年6月,我市風電裝機累計達到151萬千瓦,提前半年完成了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一期工程玉門建設任務。2010年年底3、,玉門累計完成風電裝機170萬千瓦,累計完成投資180億元,吸納和帶動就業5600人,成為中國名副其實的百萬千瓦風電基地,吳邦國、李長春、張德江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視察玉門新能源基地建設。被中國新能源產業經濟發展促進會評為“2009中國新能源百強縣”第二名。2010年被國家能源局、財政部、農業部評為全國綠色能源示范縣,評為“2010中國新能源百強縣”。目前,我市正在建設51萬千瓦大型風機示范項目,項目建成后,我市將擁有300千瓦、600千瓦、850千瓦、1兆瓦、1.5兆瓦、2兆瓦、2.5兆瓦、3兆瓦、5兆瓦等9個國內所有型號的風電機組,有望建成世界風機博覽園。 2、發展現狀。近年來,玉門市加快4、了新能源資源開發利用,一批重大新能源項目相繼建成,新能源開發尤其是風電開發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已形成以大規模開發風電、水電為主,太陽能集熱、照明、沼氣開發為輔的新能源產業開發格局。目前,玉門市已建成潔源三十里井子、低窩鋪、玉新風電場、大唐低窩鋪、昌馬第一風電場、中海油昌馬第二風電場、中節能特許權、中節能昌馬第三風電場、中電國際橋灣第三南風電場、華能橋灣第三北風電場、華電黑崖子風電場等11個風電場,總裝機170萬千瓦,共安裝國內外六個型號1112臺風電機組,其中300千瓦4臺、600千瓦34臺、850千瓦220 臺、1500千瓦802臺、2000千瓦50臺、1000千瓦2臺。已有151萬千瓦的5、風電裝機已并網發電,止2011年7月累計發電量達31.26億千瓦時,實現銷售收入16.88億元,與相同發電量的火電相比,節約標準煤109.4萬噸。2010年8月10日,省發改委復函批準我市大型風電機組示范風電場項目,總裝機51.05萬千瓦,分別由中節能公司、大唐公司、中海油公司、華電公司、華能公司、中電國際、潔源公司、中核四0四公司等風電企業開發建設,目前各項目正在建設中。3、 發展規劃。玉門市制定了規劃期為20092015年的玉門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規劃到2012年,玉門市新增風電裝機容量120萬千瓦,風電總裝機容量累計達到300萬千瓦。同時,加大向上爭取力度,爭取有更多的風電場列入規劃。到6、2015年,全市風電總裝機容量力爭達到600萬千瓦以上。二、 發展分散式接入風電符合國家產業政策 我國在2008年開始建設風電大基地,迄今已建設了八大風電基地。但由于電網建設滯后,風電并網困難、棄風嚴重、事故頻發,不僅讓風電企業蒙受損失,也導致資本市場不看好風電產業,限制了風電產業的融資能力,不利于風電行業的發展。繼續依靠風電大基地的模式發展風電有很大難度。據國家能源局人士稱“風電的分散式接入”是在現行電力體制下,發展風電最具可行性的政策選擇。 國家電網能源戰略與規劃研究所所長白建華表示,110千伏屬于較低的電壓等級,傳輸的距離很近。資料顯示,110千伏電網輸送距離在100千米左右,意味著風電7、分散式接入將就近消納。因此,對于不適合規?;_發,但資源條件又比較好的局部地區,國家能源局將采取這種低電壓等級的接入,在本地電網范圍內消納。而隨著風電技術的不斷進步,低風速地區也成為我國未來風電開發的重點區域。國家能源局人士介紹,我國風機設備制造商已經可以制造適合在低風速區運行的風機設備,而且目前正在研制適合平均風速在5.8米5.5米/秒的地區運行的風機,而這將擴大我國可開發的風電資源量。“如果這個技術上取得突破,各個地區的開發規模都不會小。”。他還表示,國家能源局有計劃在近期發布通知,鼓勵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四川、重慶、廣東、廣西、貴州等地區盡可能多的開發風電資源?!爸袞|部地區原來覺得不8、能利用的風電資源現在都可以利用了,風機的價格也下降了,各個地區發展風電的積極性也比較高,所以國家能源局愿意鼓勵這些地區發展風電。”他同時表示,如果現在建設風電大基地的地區具備搞分散式接入的條件,國家能源局也將鼓勵其發展。由于這些地區離負荷中心比較近,而且在配電側上網對電網的影響基本上是零,完全可以搞分散式接入。另外,國家能源局并未放棄發展風電大基地的思路,而是以后的風電集中開發要結合當地產業的發展和輸電通道建設。而在玉門東鎮循環經濟產業園,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完善,玉門東鎮位于嘉玉電網中心,現已建成35千伏和110千伏中心變電站各一座,其中110千伏變電站于2011年4月底正式建成投入運營。目前,9、年用電負荷2.3億千瓦時,規劃到2015年用電符合將達到26億千瓦時,由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在該園區周邊布局建設分散式接入風電項目,不僅符合國家能源局“在發展初期階段僅在110千伏、35千伏、10千伏3個電壓等級已運行的配電系統設施就近布置、接入風電機組,不為接入風電而新建變電站、所,不考慮升壓輸送風電風電輸出容量,原則上不高于接入變電站的最小負荷水平等”的政策要求,而且也符合國家能源局風電消納的相關要求。由此可以看出,目前發展分布式風電非常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三、玉門東鎮分散式接入風電開發方案1、自然條件。玉門東鎮是玉門市的東大門,是河西走廊的重要交通樞紐,轄區面積62.8平方公里,總人口19810、4人,屬大陸性中溫帶干旱氣候,降水少,蒸發大,日照長。玉門東鎮東距鋼城嘉峪關32公里、航天城酒泉54公里,西距石油城玉門老市區30公里、玉門新市區120公里,南接祁連山,北靠黑山,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玉門東鎮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各類礦產28種,產地83個,其中石油、煤、石灰石、銅、芒硝、石膏、水泥粘土、花崗巖、高嶺土、硅石等與循環產業相關的資源都有一定的儲量,目前都正在規模或零星開采。周邊有中石油玉門油田分公司、酒泉鋼鐵公司、803電廠等國有大中型企業,經濟發展環境優越,具備成長為區域經濟增長極的區位條件。2、地理地質條件。(1)地形地貌。玉門東鎮位于祁連山山脈北麓山前沖洪積戈壁平原上。地勢開11、闊,地形起伏不大,高差一般1m3m。地面高程一般為1890m2050m,自南向北方向漸降,坡度3.7左右。地表分布有由南向北方向延伸的淺而長的沖溝,沖溝一般寬度1m3m,最寬5m20m,一般深20cm100cm,生長耐旱植被。局部地段有小溝槽,規模較小,延伸較短。戈壁平原總體地勢平坦,地形變化主要受沖溝的切割控制。(2)氣候、氣象。屬大陸性中溫帶干旱性氣候,根據玉門鎮氣象站19712000年30年氣象資料統計,年平均氣溫7.1,年平均極端最高溫度36.7,年平均極端最低溫度-28.7,年日照時數3166.3小時,平均無霜期為135天,年平均氣壓847.2hpa,年平均水氣壓4.9hpa,年平均12、相對濕度42%,年平均降水量66.7mm。(3)水文地質。玉門屬甘肅西北部的干旱氣候區,年平均降水量65.3mm,年平均蒸發量2847.7mm,區域供水主要由原鐵路系統大紅泉地表供水和地下采水構成,其中,大紅泉地表年供水量約40萬立方,地下采水年供水量約400萬立方,另外,距離高載能工業園區23.7公里的白楊河水庫也可為園區每年提供約400萬立方工業用水。4、交通狀況。玉門東鎮區域內312國道、連霍高速、215省道和蘭新鐵路、蘭新二線(高鐵)穿境而過,其中蘭新鐵路位于工業園區東部,從園區南北穿過;215省道自東向西穿過園區內部,312國道為玉門東鎮的過境道路,也是園區對外交通的要脈。1998年13、重建的玉門東火車站擁有可容納600人的候車大廳、1.4萬平方米貨場、2條貨運線、28個站臺貨位,年客運能力30萬人次、貨運能力750萬噸以上,原鐵路系統機務段、車輛段有閑置鐵路專線8條、6公里,啟動后年貨運能力可達5000萬噸,為園區提供了便利的物流條件。2、風能資源條件。玉門地處河西走廊西端,西部與新疆接壤,據當地30年氣象資料顯示,境內年平均風速超過3.5米/秒,因此被稱為風口,發展風電產業條件得天獨厚。玉門市區域內風能資源理論蘊藏量在3000萬kW以上,其中可開發利用2025萬千瓦,位居全省前列,根據風力觀測資料,玉門10米、30米和60米三個高度的平均風速分別為6.2米/秒、7.1米/14、秒和7. 74米/秒,平均風能密度分別為307瓦/平方米、368瓦/平方米和426瓦/平方米;無破壞性風速,風速年內變化小,全年均可發電。玉門東鎮位于玉門老市區以東30公里處,根據多年氣象資料,70米年平均風速6米以上。5、電網現狀及電力接入條件。玉門東鎮位于嘉玉電網中心,周邊有八三電廠、嘉峪關熱電廠、玉門油田熱電廠、全國首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以及23座小水電站總裝機12萬千瓦,電源供給充足,并且750千伏、330千伏超高壓輸電線路橫跨園區,電力輸送設施完善。截至目前,工業園區已建成35千伏和110千伏中心變電站各一座,其中110千伏變電站于2011年4月底正式建成投入運營。三、發展思路1、基15、本思路。依托我市規劃建設的酒泉玉門東鎮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立足區域內發展高載能、高耗能產業及大容量便捷穩定的電網優勢,合理布局建設分散式風電機組,實現分散式風電的就地消納。2、技術路線。根據建化園區目前用電總負荷,在東鎮先期建設12個5萬千瓦左右分散式風電場,就近接入東鎮建化園區已建成的1個110千伏變電站及1個35千伏變電站,同時對110千伏變電站及35千伏變電站進行改造,分散式風電上網后實現對高載能企業電力供應,當分散式風電對園區供電不足時,從酒嘉電網補充電壓到110千伏和35千伏變電站,實現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隨著園區高耗能企業的布點建設,用電負荷逐步增加,逐步規劃建設分散式風電機組。 16、四、發展目標和規劃1、發展目標。根據玉門東鎮建化園區高載能企業用電負荷合理布局建設分散式風電機組,在2012年建化園區用電負荷達到 億千瓦時,規劃建設萬千瓦分散式風電;到2015年,用電負荷達到27億千瓦時,建設50萬千瓦分散式風電機組;到2020年,用電負荷達到140億千瓦時,可規劃建設100萬千瓦分散式風電機組; 2、風電廠布局。根據玉門東鎮周邊地理位置及風力資源分布情況,規劃建設3個區域風電場。(1)玉門東鎮西風電場,位于玉門東鎮以西南5公里處,規劃區域80平方公里,規劃建設40萬千瓦;(2)白楊河風電場,位于玉門東鎮西18公里處,規劃區域60平方公里,規劃建設30萬千瓦;(3)玉門躍進17、灘風電場,位于玉門東鎮西北15公里處,規劃區域60平方公里,規劃建設30萬千瓦。3、設備選型。玉門東鎮區域年平均風速6米左右,建設適宜以低風速運行風電機組為主的風機。五、接入系統規劃1、電力接入的主電網等級。電力接入以已建成的110千伏和35千伏變電站,實現就地接入消納。2、電網建設規劃。隨著東鎮建化園區大規模發展,到2015年,規劃建設2座110千伏升壓站;遠期計劃在園區建設330KV變電站一座,園區總用電負荷可達到32.8萬KVA,滿足園區企業遠期發展需要。六、就地消納方案1、玉門東鎮高載能工業園區電力負荷現狀。園區現已建成35千伏和110千伏中心變電站各一座。其中110千伏變電站于20118、1年4月底正式建成投入運營,供電最大負荷8萬千伏安,年可供電6.3億度;35千伏變電站供電最大負荷0.8萬千伏安,年可供電6300萬度。目前園區年用電量約1億度,占變電站年可供電量的14%,尚有86%的利用空間。遠期計劃在園區建設330KV變電站一座,園區總用電負荷可達到32.8萬KVA,可滿足園區企業遠期發展需要。2、未來負荷發展規劃目標。酒泉循環經濟產業園規劃至2015年園區循環經濟重點項目達到35個,其中現有項目20個,擬建項目15個,設計年用電量27.2億千瓦時;遠期至2020年規劃建設項目31個,設計年用電量139.75億千瓦時。屆時園區高載能產業總耗電量將達到166.95億千瓦時。19、3、本地消納風電容量及消納辦法。充分發揮玉門東鎮電網的優勢,分散式風電核準后,國家對分散式風電實行全額收購,就地消納,實現電力企業與區域內高載能企業良性互動發展。 七、效益分析1、經濟效益按照年利用小時數2000小時計算,裝機10萬千瓦,年可發電2億度,實現銷售收入約1.08億元,實現利稅1200萬元。2、社會效益建設10萬千瓦的風電場,年上網電量約2億千瓦時,與相同發電量的火電相比,每年節約標煤125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40355噸,二氧化氮排放11450噸,二氧化碳排放213.5萬噸,一氧化碳排放290噸,煙塵排放227萬噸,減少耗水6.15萬噸,具有較好的節能減排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本項目的建設,不但可以為玉門東鎮提供清潔、綠色的電能,并且又可探索出一條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模式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