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某廠房項目火災應急預案與響應方案(14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4673
2024-01-05
14頁
25.21KB
1、*項目部火災事故應急預案與響應方案 編制:* 2006年2月28日 審核:* 2004年4月17日 批準:* 2004年4月17日一、目的為了加強消防安全工作,保障人身和國家財產安全,杜絕火災事故的發生,做到有備無患,特制定本方案。二、范圍本方案適應于本項目部火災事故安全應急工作。三、火災應急預案及人員疏散方案 火災等級:(分A、B二級) A級:火災現場火勢較大,難控制,已產生損失。 B級:火災現場已起火,但火勢較小,能控制。 報警處理程序:火災事故聽取報告可控應急各小組不可控現場車輛待援自救同時請求外援啟動B級預案并自救四、職責1)項目部綜合辦是本方案主責部門。2)各單位應按照“誰主管、誰負2、責”的原則,堅持“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把消防工作列入工作的議事日程。建立健全防火管理制度,對所管的部位、火源、電源、易燃易爆物品嚴格管理,將防范措施落實到人,不發生火災事故。3)各部室及協作單位做好本單位的防火安全檢查和火災隱患整改措施的落實,管好所管轄的消防設施,保證完好無損、正常運轉。4)各部門要積極參加綜合辦舉辦的義務消防員培訓班。加強對新入廠人員和臨時工及外包工的管理工作,嚴格按規定進行入廠三級教育和上崗手續,達到“三懂三會”的要求。對本部門發生的火災能及時組織撲救。5)項目部所有消防器材的購置、配置、保養、維修、均有綜合辦負責。6)專職消防隊與義務消防隊由綜合辦負責組織培訓,3、并負責日常工作的指導和監督。五、火災各部門工作安排 當火災判斷為A級后,按A級火災處理應急預案流程圖,有關領導及操作人員接火警通知趕往廣場待命,待項目經理(胡瑞超)聽取報警人員匯報火情后下達命令。組成火場指揮部,由總指揮發令組成各小組。各小組統一聽從火災現場指揮調配。 一)人員組成 1、指揮:項目經理*-負責總體指揮 2、火場指揮:項目副經理*-火災現場指揮 3、指揮部成員:*-負責人本部門人員安排4、疏散總指揮:*5、設備組(項目部全體機、電維修管理人員)-1)切斷電源 2)運行消防設備 3)關閉電梯 4)查看電器線路 5)協助滅火6、滅火組:(滅火一組:管理人員及班組長,滅火二組: 管理處4、保安人員-負責滅火 7、疏散組:*-負責疏散人員(病人)二)操作規范 1、總指揮:(*) 接到火警后,迅速趕到消控中心(總聯絡部),聽取情況匯報后進行總體指揮,根據現場的報告發出指令。在消防隊到來之前指揮人員積極滅火、疏散人員,消防隊到來以后交消防隊統一指揮。 2、火災現場總指揮:(*)1) 接到火警后帶領有關人員到火場指揮部集合,聽從總指揮指令,組成現場指揮部。迅速組織消防安保、各科室人員到火層滅火,同時把火場中情況向總聯絡部報告。 2) 根據火場火勢情況,向火場指揮部請求撤離,在未接到火場指揮命令前,仍然在現場組織直到火場指揮部下達撤離命令,再組織撤離。 3、疏散總指揮:(*) 1) 接到5、火警,迅速帶領有關人員到廣場集合,按總指揮指令成立疏散小組; 2) 組織疏散小組進行疏散工作; 3) 組織救援小組,進行病人搶救; 4) 組織其他人員進行配合工作; 4、消控中心(發出火災通知后) 1) 消控中心關閉著火層新風、啟動正壓送風系統,排煙系統; 2) 啟動消防泵、噴淋泵; 3) 全部電梯沉底; 4) 打開廣播設備,做好播音準備,指定播音人員,播放撤離廣播; 5) 聯絡各部門隨時掌握火災情況。 5、指揮部成員:(消防領導小組成員) 1) 接到火災通知后,迅速帶領本部門人員火速趕往火災現場(廣場),在項目經理*的組織下組成現場指揮部; 2) 由安全部及部分管理人員組成滅火一組; 3) 6、由現場保安隊組成滅火二組; 4) 由其他負責人組成疏散小組 6、設備組:*1) 接到火警立即派工程人員火速趕往火場指揮部,聽從現場指揮安排執行指令,在消控中心不能自動將著火層電源切斷的情況下,人工將電源切斷,完成后向現場指揮報告。 2) 配電值班人員,始終保持同消防中心聯系,聽從總指揮部的指令。 3) 一名管道工迅速到泵房現場值班,在聯動不能啟動設備的情況下手動啟動消防泵,并隨時觀察設備運行情況。 4) 電梯工迅速將著火區域的電梯進行迫降。并將消防電梯人工操作,運送消防人員滅火和疏散病人。 5、疏散組:*1) 著火區域各科室負責指揮、疏導,物業公司員工負責協助病人疏散; 2) 其他各科室人員協7、助。6、廣場救護組:*及三名保安人員接到火警,帶好事先準備的藥品、紗布到廣場設立救護點,安放桌椅、樹立標記,準備接受傷員,作包扎等救護工作。 7、車輛指揮:1名 1) 接到火警時,按監控中心指令,趕往廣場,在疏散指揮安排下,將大門出口車輛疏導開,保持進出車輛通道暢通。2) 按監控中心指令通知駕駛員至救援處待命,準備送傷員或其他物資。 8、人員清點組:2名 發生火災時,接監控中心指令,立即趕往廣場,在疏散總指揮安排下,設立人員清點區、病人集合區、本醫院人員集合區、清點撤離人員,最后報院長。 a) 在消防部隊人員到達現場后,迅速由火場指揮部領導向消防隊報告火場的情況,并由消防隊同志負責火場滅火指揮8、。六、工作程序4、1當發現火警時,要立即報警和疏散人員。首先由火警單位負責人負責指揮,并組織本部門人員利用現有消防器材進行滅火自救。4、2立即報告當地消防部門(電話119)講明發火地點、單位、起火物質、火情狀態(煙、明火),如要害部位系重要電器設備,可按規程要求和操作程序切斷電源,并同時報告綜合辦和安監組增援救火。4、3當火災部位發生煙霧和火苗時,應利用現場所配備的消防滅火器進行撲救,控制火源,等消防部門來人,并向消防部門積極反映情況,服從消防指揮領導。4、4疏散人員工作要有秩序地服從指揮人員和按疏導人員要求進行疏散。做到不驚慌失措,勿混亂、擁擠,減少人員傷亡。4、5疏散要有順序。疏散應以先著9、火層,后以上各層,再下層的順序進行。4、6疏散中,如果是樓層,原則上禁止使用普通電梯,要徒步通過安全通道。4、7對于那些可能擴大火勢和爆炸危險的物資、性質重要、價值昂貴的物資以及能影響滅火工作的物資應予以疏散。4、8應緊急疏散的物資是:易燃、易爆和有毒的物品;檔案資料;貴重的儀器、儀表;妨礙滅火的物資。4、9在組織、指揮人員搶救、疏散物資時,要有施工負責人和消防人員負責,使整個疏散工作有條不紊。疏散物資時,應首先疏散受火威脅最大的物資,疏散的物資要放在安全的地方,不要堵塞撲救火災的通道,并做好相應的保護工作,防止這些物資的丟失和損壞。4、10火場自救4、10、1一旦在火場上發現或意識到自己可能10、被煙火圍困,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時,要立即放棄手中的工作,爭分奪秒設法脫險。要先迅速做些必要的防護準備(如穿上質地較厚的衣物,用水將身上澆濕等)盡快離開危險區域,切不可延誤逃生良機。4、10、2脫險時,應盡量觀察判明火勢情況,明確自己所處環境的危險程度,以便采取相應措施。4、10、3立即查明疏散通道是否被煙火封堵的情況,選擇一條最為安全可靠的路線。如逃生必經路線充滿煙霧,可做簡單防護(如用濕毛巾或口罩捂住口、鼻)穿過煙霧區。4、10、4選擇逃生路線,應根據著火情況,優先選用最簡單,最安全的通道。如樓后起火時,先選用安全疏散樓梯、室外疏散樓梯、普通樓梯等。4、10、5如正常通道均被煙火切斷時,可利用11、繩子栓在室內牢固的物體上,順繩或布條下到安全樓層或地面上。4、10、6在各種通道都被切斷,火勢較大,一時又無人救援的情況下,可以退至未燃燒房間,關閉門窗。還可以用棉被、毛毯等將門窗遮擋,防止煙霧竄入。有條件時,要不斷向門窗上潑水降溫,延緩火勢蔓延,等待救援。4、10、7在室內發現外部起火,開啟房門前,應先觸摸門板,如果發熱或有煙氣從門縫竄入時,不要貿然開門,應緩慢開啟,應設法從其他出口逃脫。必須開門時,要在一側利用門扇等物品做掩護,防止被煙氣熏倒或被熱浪燒傷。4、10、8逃生時,要隨手關閉通道上的門窗,延緩煙霧沿人們逃離的通道流通。通過濃煙區時,最好以低姿勢前進或匍匐前進,并用濕毛巾捂住口、鼻12、。4、10、9呼救時,除大聲呼喊外,還應揮動鮮艷醒目的物品,夜間還可以用手電筒等發光信號或敲擊金屬等物品,以引起救援人員注意。室內有電話可以撥“119”火警電話,向消防隊求救或打電話通知有關人員前來營救。4、10、10如果身上衣服著火,應迅速將衣服脫下或撕下或就地翻滾,把火壓滅。但應注意不要滾動過快,一定不要身穿著火的衣服跑動。如果近處有水池、塘等,可迅速跳入水中,但人體已被燒傷時,應注意不要跳入污水中,以防感染。七、火災撲救措施5、1初起火災的撲救原則5、1、1初起火災的撲救比較容易,但必須撲救及時,方法得當,合理正確地使用滅火器材,方能有效地撲救初起火災,減少災害。5、1、2撲救初起地火災13、,撲救地基本對策與原則是一致的,無論是義務消防人員還是專職消防人員或是一般群眾,在撲救初起火災時,必須遵循先控制、后消滅,救人第一,先重點后一般的原則。5、1、3先控制后消滅是指對于不能立即撲救的火災,要首先控制火勢的繼續蔓延和擴大,在具備撲滅火災的條件時,展開全面撲救。5、1、4救人第一是指火場上如果有人受到火勢的圍困時,應急人員或消防人員首要的任務就是把受困的人員從火場中搶救出來,在運用這一原則時可視情況,救人與救火同時進行,以救火保證救人的展開,通過滅火,從而更好地救人脫險,及時撲滅火災創造條件。5、1、5先重點后一般是指在撲救初起火災時,要全面了解并認真分析火場情況,區別重點與一般,對14、事關全局或生命安全的物資和人員優先搶救,之后再搶救一般物資。5、2滅火的基本方法物資燃燒必須同時具備四個條件,這些條件缺一不可,因而破壞已經產生的燃燒條件就成為滅火的基本途徑。根據物資燃燒的原理和同火災作斗爭的實踐經驗,可把滅火的基本方法歸納為四種:即冷卻滅火法、窒息滅火法、隔離滅火法和抑制滅火法:5、2、1冷卻滅火法冷卻滅火法就是將滅火劑直按噴灑在可燃物體上,將可燃物溫度降低到物體的燃點以下,使之停止燃燒,這是一種常見的滅火方法。滅火劑主要是水。一般物質燃燒都可以用水來冷卻滅火。火場上除了用冷卻方法直接滅火外,還可以用水冷卻尚未燃燒的可燃物質,防止其達到燃點而燃燒。可以用水冷卻建筑物件、生產15、裝置或容器,以防止其受熱變形或發生爆炸。5、2、2隔離滅火法隔離滅火法是將燃燒物與附近可燃物隔離或疏散到安全地點,從而使燃燒停止。這種方法比較適應于撲滅各種固體、液體、氣體火災。在運用該方法時要注意:、將火源附近的易燃、易爆物質轉移到安全地點。、關閉設備上或管上的伐門,阻止可燃氣體、液體流入燃燒區。、排除生產裝置、容器內的可燃氣體、液體。、阻止、疏散可燃液體或擴散的可燃氣體。、排除與火源相連的易燃建筑結構,造成阻止火勢蔓延的空間地帶。5、2、3窒息滅火法窒息滅火法即采取適當的措施,阻止空氣進入燃燒區或用惰性氣體稀釋空氣中的氧含量,使燃燒物質缺乏或斷絕氧氣而熄滅。這種方法適應于撲救封閉式的空間、16、生產設備裝置和容器內的火災。這種方法運用時具體操作如下:、采用石棉被、濕麻袋、濕棉被、沙土、泡沫等不燃或難燃材料覆蓋燃燒物或封閉的孔洞。、用水蒸氣、惰性氣體充入燃燒區域。、利用建筑物上原有的門窗及生產儲運設備上的部件來封閉燃燒區,阻止新鮮空氣進入。5、2、4抑制滅火法抑制滅火法是化學滅火劑噴入燃燒區參與燃燒反應,終止燃燒鏈反應而使燃燒反應停止。要有足夠的滅火劑噴射在燃燒區,使用滅火劑參與阻止燃燒反應,在采取阻燃燒措施時,要同時采取必要的冷卻降溫措施,防止復燃。火場上具體采取什么方法滅火,應根據燃燒物質狀態,燃燒特點和火場情況以及滅火器材裝備的性能來確定。5、3常見火情、火災的處置 可燃氣體,易17、燃氣體泄露的措施。在生產、生活中,一旦發生易燃、可燃物體泄漏,不要驚慌失措,應采取以下措施:、臨時設置現場警戒范圍,禁止一切無關人員進入現場。、在泄露范圍區域內,禁止使用各種明火,關閉所有點火原。、注意防止靜電的產生,以點引燃可燃易燃物體。、使用有效的滅火劑或土、沙掩埋,封堵液體、可燃易燃物流散。、發生在室內的泄漏事故,要采取通風措施,防止發生火災或爆炸事故。、在采取一定措施的同時,報告消防有關部門來援滅火。5、4電器火災的處置電器火災主要是由電器線路和設備本身及其引燃周圍可燃物兩種。電氣火災的處置重點是防止人員觸電傷亡,同時盡快將火勢控制住再行滅火,具體做法有:5、4、1禁止無關人員進入火災18、現場。5、4、2遇到電線落地情形時,要劃定危險區域并有專人看管,以免觸電傷亡。5、4、3迅速切斷電源,一時找不到總閘時,要剪斷電線。5、4、4正確選用滅火劑進行滅火。5、5撲滅一般火災的處置5、5、1一般滅火的撲滅,主要依靠水進行,在風天或缺水的情況下,措施不力,往往會造成火災的蔓延和擴大。因此,當發生火災時,應注意的問題:5、5、2以搶救人員和疏散物資為主,以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物資損失。5、5、3速向消防部門報警(電話119)5、5、4撲打飛火防止火災的蔓延和擴大。5、5、5使用有限的水冷卻要害部位,易燃易爆的危險物品。5、5、6利用覆蓋物來保護鄰近的建筑或場所,使其免遭火燒的蔓延。5、19、5、7做好火場的保護和警戒工作。八、火災事故調查及善后處理6、1發生火災,崗位責任人要立即報警,同時積極組織撲救,將火災消滅在萌芽中,不得隱報。6、2崗位責任人及警消人員從報警到調查處理火災事故結束,始終要保護好現場,待現場勘察結束后,經公安消防部門和公安保衛、安監人員同意,才能組織清理現場,恢復生產,將火災燃燒遺留物分類,能利用得按照公司物資部門的要求進行回收處理,對廢棄物按公司環保要求進行處理。6、3調查處理火災事故,應按“四不放過”的原則,查明原因,分清責任,總結教訓,落實防范措施,并根據事故情節,對有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情節嚴重者報告公安機關依法處理。九、相關文件消防法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程公安保衛工作管理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