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豐公司基地對接模式項目實施方案(18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4689
2024-01-05
18頁
26.80KB
1、2016年舒城縣舒豐公司糞污綜合利用試點建設項目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試點項目所在地:舒城縣桃溪鎮紅光村試點項目實施單位:舒城縣舒豐現代農業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聯系人: 梁秀云聯系電話:13965485248編制日期:2016年12月28日 目錄一、項目實施單位基本情況2二、主要建設內容4三、資金投入概算6四、項目管理7五、項目績效目標9 一、項目實施單位基本情況 1.公司概況:公司成立于2004年,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位于舒城桃溪現代農業示范區內。擁有職工總人數為55人。公司多年來一直從事瓜菜、水稻等新品種、新技術引進試驗,生態種植新技術研發,土壤有機質提升行動項目實施等。擁有3100畝高標2、準蔬菜生產示范基地,一直是全縣及周邊地區蔬菜、水稻等現代生態農業發展的排頭兵。 公司基地目前已發展成為國家設施蔬菜標準園,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與集成示范基地、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等,基地所在的桃溪現代農業示范區為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核心區面積4.1萬畝,其中有1.6萬畝蔬菜基地,2.3萬畝綠色食品稻米生產基地,目前為全縣現代生態農業發展的示范窗口。縣委、縣政府于2010年開始,整合涉農項目3億多元集中進行打造,全力推進示范區基礎設施、農業科技水平的整體提升,實現生態農業的全面發展,達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提高的總體目標。 2.公司運營情況及技術力量 安徽省舒城縣舒豐現代農業科技開發有3、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舒豐公司)屬自然人投資企業,現公司法人代表葛自兵,主要經營地桃溪現代農業示范區,注冊資本人民幣壹仟萬元。舒豐公司充分利用舒城優越的自然條件、技術優勢和緊鄰合肥的區位優勢,應用新技術,引進新品種,拓建蔬菜基地,做大做強全縣蔬菜產業,成功創建2座國家蔬菜標準園,已成功引進新品種300多個,成功舉辦省瓜菜新品種等各類現場會,年培育優質種苗1000萬株,年產蔬菜46萬噸,年供應省會合肥蔬菜產品達16萬噸。帶動和輻射帶動農戶從事高效農業種植,實現增產增收。 公司基地目前已有舒城縣農業科學研究所、安徽省農科院園藝所、土肥所、加工所等科研單位入駐,多項科研成果在基地內進行轉化,特別是省蔬4、菜產業技術體系、小麥產業技術體系等崗位專家一直在基地內開展水肥一體化試驗研究,能夠為本項目的實施提供足夠的技術成果支撐。二、主要建設內容1、項目建設地點: 。2、項目實施計劃;干濕分離部分建設周期?天,儲糞池部分建設周期?天,管網建設部分建設周期?天,運輸設備采購部分采購周期?天。3、項目建設具體內容、數量、主要參數、規模情況(按各項工程分項表述): 1、種植面積種植面積3100畝(蔬菜、水生蔬菜、魚塘)。2、存儲池建存儲池位置 防滲漏結構。3、管網建設主干線路總長5000米(PE110 0.6),二級管道線路5000米(PE75 0.6),每200米安裝節制閥,每交叉田邊安裝1付三通(1105、轉75),填埋的方式是在地下50公分深度處。4、儀器設備材料 本項目根據工藝技術要求,需要購置干濕分離設備和攪拌設備各1套,運輸罐車1輛,見下表:項目配置主要儀器和設備材料一覽表序號建設內容數量單位備注1種植面積500畝2運輸數量5000噸3運輸罐車(10噸)1輛4EM菌種等發酵處理原料150噸5存儲箱(3噸)2個6PE110 0.6P5000米7PE75 0.6P5000米8節制閥7550個9節制閥11050個10三通(110轉75)50個11地磅1臺4、畜禽糞污綜合利用方案:1、干濕分離,干糞配合EM菌等高溫封閉暴曬發酵成為有機肥,液體糞污配合EM菌以及氮肥和殺菌劑封閉發酵成為有機液體肥;6、 2、干糞處理后有機肥直接施入三、資金投入概算1、項目總投入規模、資金籌措方案該項目總投資178.72萬元,其中:自籌99.72萬,申請財政補助79萬元。2、 項目資金使用重點與補助環節序號項目名稱單位數量單價小計財政補貼自籌1存儲池8座m1000606000040000200002存儲池溫控室10001201200001200003存儲池圍欄m6804027200272004管道主干及附件m5000653250002000001250005二級管道及附件m500055275000200000750006灌溉管道畝1000100100001000007運輸罐車10噸輛114萬1400006007、00800008糞污運輸噸5000201000001000009種植補貼畝50030015000015000010地磅臺140000400004000011EM菌種等發酵處理原料噸15030004500000450000合計1787200790000997200二期1干糞封閉發酵場3002干濕分離攪拌等套13干肥存儲倉庫2004儲糞池5管網注:管道主干為110PE 6.0 二級管道為75PE 6.0四、 項目管理1、項目建設期間的組織與管理 項目擬在舒城縣政府的領導下,由縣環保局牽頭成立項目領導小組,并在縣環保局設工程建設管理辦公室。主要管理項目的申報、監督實施、組織管理、竣工和實施進度監督和8、驗收工作。同時成立由技術人員和技術依托單位技術人員、工程專業施工隊與張母橋鎮及陡河村委共同組成的項目實施小組,具體負責項目的籌備工作。在項目施工方面,項目建設按照相關國家和行業標準,項目施工采用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建設監理制和合同管理制4項工程管理制度(“四制”),建成后的運行管理選擇文化素質高、業務好、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進行專業技術培訓。在項目資金賬戶、檔案管理方面,所有項目資金支出都要經法人代表審查簽字,項目財務人員必須按照制度認真審查憑證,如實、及時登記,填送財務報表,妥善保管財物檔案。項目資金管理要接受審計部門和上級主管部門的審計監督。國家和地方財政補助必須立專帳管理,專款專用,9、納入項目統一管理使用。2、項目建成后的組織和管理為試點項目的順利實施以及項目建成后發揮長期效益,在縣政府的指導下,形成了專項督查制度、資金籌措制度、自主獎懲制度、人員管理規定、目前初步擬定:序號崗位人員1總 經 理12副總經理13財務人員14管理人員25技術人員26工 人15除總經理、副總經理以外,其他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工人向社會招聘,實行全員勞動合同制。在項目建設后期,組織有關人員,結合項目特點,制定項目運行計劃同時制度出項目運行和管理辦法,使項目的后期運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實現養殖、糞便綜合利用等環節協調發展,以達到生態環境和經濟的良性循環。五、項目績效目標1、經濟效益本項目自身的直接10、經濟效益,主要是生產有機肥產生效益年均 20萬元左右。2、生態效益“魚菜共生循環系統”解決的糞便污染環境問題,又可產生大量的有機肥料,減少了化肥、農藥的使用量,有效的遏制了農村的水源、土壤污染。3、社會效益本項目的建設,有效地改善了人居環境,改良了田園生活,改造了水源質量,進一步提升了村莊規劃建設水平、生態建設水平、鄉風文明建設水平,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有好型村莊,為農村居民創造良好環境。根據安徽省農業委員會安徽省財政廳關于印發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皖農財政 2016111號)文件精神和舒城縣2016年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綜合利用試點實施方案,結合舒城縣舒豐現代農業科11、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舒豐公司)畜禽養殖場糞污綜合利用實際,特制定舒豐公司基地對接處理項目實施方案。一、指導思想按照種養結合發展思路,依托公司規模化生產基地,以畜禽養殖糞便綜合利用為重點,變廢為寶、化害為利,努力實現全縣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資源化利用,實現養殖發展、基地綠色產品規模生產與環境保護之間的有機融合,促進現代畜牧業和現代生態農業可持續發展。二、目標和任務在舒城縣桃溪現代農業示范區內,利用公司3100畝基地(其中蔬菜基地1200畝,水稻基地1900畝),實現年直接施用沼渣12000噸,綜合利用沼液1000噸。通過開展綠色食品蔬菜和綠色食品水稻標準化生產,探索總結沼渣沼液在大田作物和12、旱地作物上不同類型的施用模式,通過技術培訓,在全縣推廣普及“沼菜”“沼稻”生態種植模式,就近、就地利用養殖場糞污,通過無害化處理,作為肥料的經濟化利用和長效化運行,實現糞污的資源化利用,提升基地產品質量。實現項目區內蔬菜、水稻生產100%施用沼渣沼液等有機肥。項目實施后,實現項目區糞污處理設施率達到100,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逐步達到100。蔬菜平均畝產值15600元,與非項目區相比,畝均增收1800元,同比增長11.5%,水稻平均畝產值3000元,與非項目區相比,畝均增收800元,同比增長36.3%。三、實施地點項目實施地點位于安徽省桃溪現代農業示范區舒城縣農科所試驗示范13、基地(206國道1093公里處,與合肥市交界)。四、建設內容與規模項目計劃新建沼渣沼液儲存池(達到防雨、防滲、防溢流要求)4500立方米,新建沼渣輸送管網3000米,購置沼渣、沼液專用運輸車2臺,配套地磅、電力、路、渠等基礎設施,為3100畝基地提供已通過無害化處理的沼渣沼液等有機肥。五、項目建設期限對接處理項目論證和建設前期各項準備在2016年11月底前完成,項目建設于2016年12月初開工,2017年12月底竣工。六、資金籌措方案項目計劃總投資175萬元,其中申請財政項目補助155萬元(基地補貼93萬元,畜禽糞污運輸補助20萬元,儲存池補助18萬元,管網補助12萬元,運輸車補助12萬元),14、單位自籌20萬元。主要建設內容為:配套沼渣沼液儲存池4500立方米需投入60萬元,沼渣輸送管網3000米需投入30萬元,沼渣、沼液專用運輸車2臺需投入40萬元,配套電力、路、渠等基礎設施需投入45萬元。七、保障措施1、成立項目實施領導小組,項目實施任務落實到人。成立舒城縣舒豐公司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綜合利用試點基地對接處理項目實施領導小組,由縣農科所所長汪德尚同志任組長,成員由基地部門負責人葛自兵、王浩、潘凱、許華海、梁秀云組成;項目設專職技術服務組,組長由舒豐公司法人代表葛自兵同志擔任,成員由技術骨干張軍、黃林、查全繼、梁秀云組成。項目實施任務分解細化到人,層層監管到位,事事有目標,人人有責,15、確保各項目標按時按質按量完成。2、加強技術合作,促進成果轉化推廣。項目實施過程中,有機結合與安徽省農科院肥料所進行產學研合作,邀請省市專家現場技術指手和培訓,重點解析關鍵技術,重點將測土配方施肥等新型生態技術科技成果引到基地內進行示范推廣,為項目提供有力技術支撐。2017年計劃引進生態新技術3項。3、加強實用技術培訓,搞好產中服務工作。結合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項目在基地內定期開展實用技術培訓,通過現場觀摩等諸多形式,讓農民更多地了解、熟悉、掌握項目新技術。常年聘請省級土肥專家為農民提供持續技術服務。2017年計劃培訓農民學員300人。4、規范項目實施,加強資金監管。按照省財政廳項目管理制度、績效考評制度、檢查驗收制度等要求,認真落實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監理制、合同管理制和竣工驗收制。5.加強項目跟蹤服務,確保項目的長期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