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國學特色教育項目實施方案(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4793
2024-01-05
6頁
24.50KB
1、常碼頭小學國學特色教育項目實施方案近年來,我校以“創建現代化國學特色學校”的辦學理念,以打造具有鮮明辦學特色的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優的學校為目標進行探索,嘗試將國學經典引進校園,從校園文化建設、課程開發、管理理念、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滲透國學文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得到了上級教育部門、家長及社會的認可。為了更好地開展好我校的國學特色教育工作,特制定此項工作實施方案。一、項目的提出:小學是義務教育的第一個階段,也是國學教育最能普及的階段。我們提倡素質教育,已經不只單純的教會學生知識為目的,而更注重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國學作為數千年中華思想文化的結晶,學生應該從小學習感受我2、們文化的底蘊,塑造民族精神。在小學開展國學教育重要意義在于:從小學習國學有助于學生增長知識,為將來的發展打下基礎。學生學習國學可以增長對歷史文化方面的知識,對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將來的工作都可以打下堅實的基礎。從小開展國學教育有助于學生對國學興趣的養成。興趣是靠從小培養的,學生只有從小接觸國學,慢慢領悟國學的精神博大,在生活中受到感悟,才能更激起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從小開展國學教育能增長學生做事情的智慧。國學是中華文化幾千年的結晶,國學中包括很多做人的道理:“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離婁下)“非三無舉也,刺之無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以忠心信,3、行之以廉潔,眾皆悅之,自己為足,而不可與下堯舜之道,故曰德之賊也。”(孟子盡心)有前人的思想做指導,學生在成長中可以明白很多做人的道理,增長學生的智慧。從小開展國學教育有助于增強民族競爭力和學生的愛國精神。孫子兵法中寫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學生只有在學習階段,了解自己民族的歷史文化,才能從中汲取到營養,樹立遠大抱負,“如欲治平天下,天當近之世,舍我其誰?”(孟子公孫丑)才能在學習外來文化的同時,不忘民族精神,自強不息。在全球化與國際化的大背景下,保存自身文化優勢。中國人如果從小就不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那么誰來繼承中華文化呢?一個沒有傳承文化的國家, 是沒有競爭力和影響不了世界的。學生只有從小4、學習國學,國家的未來才更有希望。從小開展國學教育有助于學生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歷史文化,塑造民族精神。易系辭上曰:“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只有學習歷史文化,才能體現文化的精髓。中國儒家文化宣揚“禮”文化,倡導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尊老愛幼、團結互助、誠實守信,勤勞簡樸、積極進取、知行一致等行為。好的習慣在于教育養成,人的行為不能只用法律來規范,道德的力量是無窮的。學生從小認識到自己應該怎么做,可以防止學生長大后的不良行為習慣,提高學生素質及整個國民的素質。從小開展國學教育有助于構建中華民族的新文化。文化是歷史積淀下來的,也是不斷充實的。歷史文化就如同根基,從小感受傳統文化,才能在歷史的5、基礎上搭建我們的新文化。二、項目實施目標:1、精神層面首先,我們要培養能對我們民族文化的基本理念、基本價值真正理解、有感情、有強烈認同感的人,使我們的精神有皈依的家園,使我們的人格有自信的能力,我們才有氣度去實現中西方文化的融通而非同一。我們所做的是上述人才培養的奠基工作。其次,我們要培養的是“新君子”素養,即自尊自省的獨立人格,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奉祖惜身的負責意識,求真至善的創新品性,篤守道義的人生信條,仁者愛人的價值關懷,以探求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共生共處之道,并進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2、文化層面我們并非只偏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而是提倡“中國文化、西方文化、算數并進的教育方法”6、。所學內容是中國古代儒家經典、古詩詞、名言錦言。所選取的首先是一些篇幅較短、容易忘記成誦的文章,如三字經、弟子規等;并且采用一種啟發式的、活潑的教育方式,比如說載歌載舞、說唱、書寫等。培養孩子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親切感與認同感,并用儒家經典對他們進行潛移默化,“在心靈純凈的童年時期記誦下來的東西,如同每天的飲食,會變成營養,成為生命的一部分,在長大之后的學習、工作、待人接物中自然運用出來”;具有了深厚的中國文化素養,將來無論學習中國文化還是西方文化,從事科學還是人文事業,都不會妨礙專業上的成就,只會因此而具有更豐富的創造及文化心靈。3、技藝層面源于國學舊“六藝”的啟發,結合現代社會發展的要求和我7、校師生的特點,我們在技藝訓練上突出“讀寫說唱”。通過頌唱古詩詞、書寫古詩詞、繪畫古詩詞、講演小故事等提高師生朗讀能力、書寫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三、項目實施內容:1.對教師進行一系列國學講座。事業興旺在于人,國學教育的興旺在于一批有志的教師和教育管理隊伍,除樹立“教師與學生共同發展”的理念外,我們還應有“品牌教師”的理念。可以說,一個優秀的品牌教師就可以帶起一個品牌教育項目,一批優秀的品牌教師就可以促成一個特色學校。基于此認識,教師的國學素養提高和教育理念更新尤為重要,特別是培養品牌的國學教師。在國學經典誦讀實驗中,首先,開展一系列教師國學講座,旨在國學教育與現代學校教育之間有機嫁接。2.精選國8、學經典誦讀的內容。對于博大精深的國學,我們根據精神、文化、技藝等三個層面的要求,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結合學生年齡特點,精選國學經典誦讀內容,進一步完善國學經典誦讀的校本教材。所選取的內容主要是一些篇幅較短、容易牢記成誦的中國古代儒家經典、古詩詞、典故、名言錦言甚至是兒歌童謠。3.對傳統國學經典進行現代轉換。可以說:沒有選擇就沒有學習,沒有現代轉換就無法讀好傳統國學經典。我們在“篩選精選”的基礎上對中國古代儒家經典、古詩詞等作現代注解和提出新的教育要求,對傳統國學經典進行現代時空轉換。我們深知:教育內容是為教育目的而定的,我們要按照現代“新君子”素養需要和創新人才培養標準來學習已經完成現代時空9、轉換的傳統國學經典。四、項目實施策略:1、營造輕松愉悅學習的氛圍 每天利用晨會五分鐘集中學習,課余時間以各種形式鞏固背誦。不把學習國學經典變成學生的負擔,而是成為洗禮精神的大餐。2、構建教師、學生、家長“三位一體”的學習體系。 教師率先學國學,用國學經典進一步提升師德水準和業務水平;學生全面普及,從思想品質、行為規范各方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做到儀表端莊、言行規范、孝親尊師、友愛同學、積極進取、成績進步;家長全力配合,既教育子女,又重塑自我,形成學習、力行學國學經典教育活動的合力,繼而將學國學推廣到社會。 3、形成“學文+踐行”的學習模式。 學國學不是簡單的背誦,要延伸至學生的學習、生活、待人10、接物等方方面面,形成課內課外德行修養行為的一致化。同時又要密切聯系現實生活實際,將國學經典中做人做事的品德要求轉化為具有現實意義的德行規范。4、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認知規律。 良好行為習慣、道德修養的行成需要一個反復強化的過程,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國學教育活動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保證教育活動健康有效進行。五、項目實施的保證1.健全組織。成立常碼頭小學國學特色教育項目組,負責項目實施方案、計劃的制訂及其實施,培訓項目成員,加強對外交流,組織開發國學經典誦讀校本課程,組織國學經典誦讀比賽,實施國學特色教育。2.保證時間。每周三上午晨讀活動是全校學生經典誦讀的時間。誦讀內容主11、要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名賢集和古詩詞。每一學期末,學校對不同年級的經典誦讀進行考評。3.確立實驗班。在各年級分別確定一個實驗班。我們要求實驗教師認真做到以下三點:第一,樹立檔案意識,建立學生的個案資料;第二,科學制訂計劃,每周用一節課時間開展國學經典誦讀實踐;第三,加強學習,探索國學經典誦讀的課堂教學模式。六、實施步驟和進度本項目計劃用三年時間(2010年9月2012年7月),分三個階段完成。(一)準備階段(2010年9月2011年1月)1、確定項目,擬定研究方案。2、申報立項。3、組織項目組成員學習相關知識,提高認識,統一思想。4、精選經典誦讀內容。(二)實施階段(2011年212、月2013年1月)1、按計劃開展經典誦經活動。2、積累典型案例、研究資料,撰寫論文。(三)總結階段(2013年2月2013年7月)1、項目組成員寫項目實施報告。2、請專家對此項目進行評估。3、制定下一步工作方案。七、項目組織機構:(一)顧問(二)特聘專家 (三)課題組成員組 長:陳小梅 向 勤副組長:趙 楊 成 員:祁紅梅 楊 穎 陳 璐 陳 蘭 王 蔚 黃 欣 陳 鳴 杜 娟 王志芳 王 斌 岳 敏八、經費預算1.調研、組織活動等經費約5萬元2.購買有關設備、書籍、音像資料、印刷校本教材等資料費用約5萬元3.專家指導、成果交流等經費約5萬元4.項目組教師學習培訓等經費約5萬元 合計需要項目經費約2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