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康縣社區幼兒班項目實施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4841
2024-01-05
12頁
27.50KB
1、鎮康縣社區幼兒班項目實施方案二一二年二月十六日目 錄一、項目背景二、項目總體規劃三、項目預期四、項目預算五、項目實施六、項目管理七、項目質量控制八、項目評估九、項目合作伙伴一、項目背景鎮康縣位于云南省西南部,西與緬甸接壤,山區面積占98%;總人口17萬人,有彝、佤、傣、德昂、布朗、傈僳、拉祜、苗族等23種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31.7%,鎮康是云南省25個邊境縣之一,全縣目前有貧困人口5.19萬人,其中絕對貧困人口1.53萬人,低收入人口為3.96萬人。全縣有完全中學1所,初級中學8所,村級小學及教學點140所,職業技術教育學校1所。鎮康縣整體人口教育程度低,尤其是學前教育,03年之2、前,該縣的各鄉鎮學前教育幾乎為空白,有一所縣中心幼兒園和一所規模較小的勐堆糖廠幼兒園。 根據08年8月項目工作人員所做的基線調查報告,全縣在鳳尾和南傘先后開辦了3所民辦幼兒園。每個行政村只有中心校辦有學前班,但學前班的適齡兒童界定為6歲的兒童。因此導致以下情況: 1、大量3-5歲的兒童得不到任何正規的教育,在村寨中到處玩耍,非常危險,并耽誤了幼兒啟蒙最佳發育時期; 2、由于當地自然村分布比較分散,一些離中心校較遠的自然村的兒童即便到了6歲,仍在不能去學前班接受教育; 3、由于農村家長對學前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或是支付不了兒童上學前班所要繳納的伙食費(每月30-50元),還有由于家庭勞動力不夠3、,沒人接送兒童,大量的學前適齡兒童仍不能接受學前教育; 4、由于沒有接受過學前教育的兒童,進入一年級后產生厭學或者逃學的情況。再加之,該地少數民族教多,而當地的小學目前沒實現雙語教育,使得這種情況更為嚴重; 08年8月份的基線調查報告覆蓋鎮康縣南傘鎮、勐堆鄉5個行政村(白巖、田壩、軒崗、麻栗坪、彭木山)下的41個自然村。共收到調查問卷256份,有效問卷250份,均以家庭為單位,涵蓋1133人,90%的村民認為在適合的社區開辦幼兒班是非常有意義的,而且也是迫切的。二、項目總體規劃通過開展社區自我發展能力建設、開辦學前班,開展兒童早期智力開發活動,使得年輕一代脫貧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并通過“解放”社4、區婦女,讓她們有時間更廣泛地參與家庭經濟活動,來達到少數民族貧困社區脫貧的目標。1.為少數民族貧困兒童提供學前教育,創造更為公平的教育平臺;2.通過學前教育,提高貧困少數民族兒童接受小學教育的適應能力;3.幫助有適齡兒童的務農或務工婦女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參與家庭經濟建設活動;項目預計總投入為人民幣15萬元,在鎮康縣勐堆鄉有需求的自然村支持開辦幼兒班(每個幼兒班10-20名學生)。 鍛煉每個學生(36歲兒童)一下5個方面:動腦,動手,獲取經驗,發揮想象;學習的課程有:漢字、拼音、算術、繪畫、兒歌、體育、游戲、舞蹈、詩詞、社會常識、衛生常識、學習常識等;教育還包括一些創造性課程,如繪畫和自然模型及5、藝術創造關鍵是加強兒童的社會行為,因此他們將學習適應個人與集體學習的轉變。該地的社區幼兒班項目為期一年,支持項目地(勐堆鄉)有需要的自然村開辦5個幼兒班。三、項目預期希望通過項目活動,提高村民對學前教育重要性的認識,讓村民習慣幼兒班,并形成良好的供子女上學的習慣;同時,通過與鎮康縣各級教育部門合作,加速當地的學前教育普及率,通過該項目開展,共同開發出學前教育這一塊荒地,形成政府與非政府的穩定合作模式。希望在幼兒班學生在接受學前教育后達到:健康領域1、會姿勢正確、靈活的躲閃跑;2、會雙腳前后跳、單腳連續跳、交替轉身跳;3、能連續跳繩、能助跑跨跳;4、能邊跑邊接球 ;5、靈活的向前翻滾,會靠手肘移6、動身體雙腳用力蹬地向前爬行;6、能單手托提適量物品走、跑;7、學做韻律操,動作協調、節奏準確;8、初步養成用眼衛生習慣,閱讀繪畫時,身體姿勢正確,能控制用眼時間,不在強光、弱光下閱讀、繪畫;9、初步知道并注意保護牙齒;10、具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11、提高自身的自律能力;社會領域1、知道四季變化與人、動物、植物的密切關系,主動探究人與四季變化的規律;2、初步了解人類、動物、植物都生長在地球上并相互依存,萌發“地球是我們的家”,應該保護地球環境的意識。知道自己在保護自然環境方面能做的幾件事;3、了解空氣與水的重要性,知道應防止空氣污染保護水資源;4、認識小學校,了解小學生的情況,激發入學7、學習的愿望;5、養成良好的品德行為習慣,有助人為樂的愿望和情感,關心他人,積極認真的協助成人勞動,愿為弟弟妹妹及別人做事;6、愿意為集體做好事,懂得個人的行動不應妨礙集體,有初步的集體榮譽感;語言領域1、會有表情地講述故事、朗誦詩歌、散文;2、能有順序描述人和事,根據圖片線索自編、續編故事;3、能用連貫的語言有順序的表述自己的想法;4、正確運用反義詞,掌握易理解的成語;5、能自然、大方地在各種場合、用適當的音量、速度、表情講話;科學領域1、熟練掌握10以內數的分解與組合。正確的書寫數字1-10;2、會10以內數的加減法及會自編10以內及加減應用題;3、 學習20以內加減法;4、認識球體、圓柱體8、長方體、正方體;5、會進行圖形的分割和拼合;6、認識人民幣,并會兌換;7、認識鐘表、會看日歷;8、能主動探究各種科學、自然現象;9、種植、觀察、記錄幾種植物的生長過程,認識植物的生長過程都是有規律的;藝術領域1、喜歡各種音樂,體會不同音樂的特點及優美旋律;2、能獨立的、有表情的唱歌;3、能正確協調的隨歌曲演奏樂器,有欣賞音樂的濃厚興趣;4、會根據音樂節奏準確地做動作;5、培養幼兒合作繪畫、制做的樂趣,能用繪畫形式表達自己的愿望,會較合理的布置畫面;6、能利用廢舊材料與自然物制作玩具及裝飾品;7、能欣賞和評價自己及同班的作品;四、項目預算項目一年的總體預算為人民幣150000元,主要用于:1、9、項目工作人員工資(項目主管、發展指導員、幼兒班教師);2、教師會議、培訓期間的住宿、誤餐和交通費用;3、購買新開幼兒班的課桌椅,及教學用品等;4、各幼兒班的運轉費;5、各級部門領導及項目工作人員到各幼兒班進行督導費;五、項目實施常規步驟:1.基線調查;2.需求評估;3.調查統計及動員(愿意上幼兒班的幼兒);4.村領導推薦村和村民選舉教師;5.場地準備;6.教師培訓;7.管理(繼續教師培訓,督導,物資供應)a.村民支付教師工資(5090元每月)b.項目提供補助(150元每月)c.幼兒班所需的一切物資由項目(POF)供給d.項目為幼兒班教師提供所需的培訓e.各上級領導部門及項目執行人員協助幼兒班家10、長委員會對幼兒班教學進行督導兩種模式:模式一:主要是跟當地教育局、中心完全小學、村級完小合作,共同支持有需要、有條件的自然村開辦幼兒班。幼兒班教師,由在職的教師當任,學生的教材由當地教育局提供。項目只負責支持幼兒班所需物資及月給幼兒班教師提供100元的補貼;提供幼兒班教師所需的培訓以及協助家長委員會對幼兒班進行督導。項目結束后,由當地教育部門接管。模式二:在鎮康縣各級教育部門的許可下,與社區合作,在有需求并滿足開班條件(生源10人以上;有場地;有條件適合的、村民共同推薦的教師人選)的自然村,項目支持社區開班幼兒班。由項目提供當地教育部門建議的學前班教材、以及幼兒班所需的一切物資;幼兒班教師工資11、由幼兒班家長共同協商后決定,并由家長共同支付,項目提供給幼兒班教師每月150元的補貼;提供幼兒班教師所需的培訓以及協助家長委員會對幼兒班進行督導。項目結束后,由當地村委會主要負責接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申請當地教育部門接管。六、項目管理1、 總體項目由互滿愛人與人國際慈善機構中國項目主管多特女士負責宏觀管理;2、 由于該項目是與鎮康縣扶貧辦合作的項目,所以該項目的一切活動必須在鎮康縣扶貧辦副主任的許可下開展;3、 該項目的一切活動還需在鎮康縣各級教育部門的許可下開展,辦學班級和幼兒班入學人數納入教育部門統計;4、 項目下設項目經理、項目官員、及財務人員各一名;由項目經理及項目官員共同負12、責一切項目活動開展;5、 由項目執行人員、社區或合作小學、家長委員會共同負責對幼兒班的日常教學活動進行管理;5、 項目活動所需的一切開支,須由中國項目主管多特女士同意、在縣扶貧辦主任簽字蓋章后方可取出,嚴格按照預算做到專款專用,按照相關財務管理要求嚴格執行報帳制度,年終通過扶貧財務審計。七、項目質量控制1. 每月到每個幼兒班召開一次家長會,由教師向家長匯報學生學習情況,同時由家長及項目工作人員給幼兒班教師提有關教學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并共同商討解決幼兒班存在的問題;2. 每月召開一次家長委員會會議,由幼兒班教師、家長委員會成員、項目執行人員共同參與,討論幼兒班存在的各種問題,并共同商討解決;3.13、 對每個幼兒班,每月至少去進行一次教學督導,同時由項目執行人員準備一堂公開示范課,跟幼兒班教師共同學習,提高教學質量;4. 每月召開一次幼兒班教師會議,討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共同商討解決,分小組開展試講活動,同時開展團隊建設;5. 每月為幼兒班教師提供一次培訓,培訓內容根據幼兒班大部分教師的需求來設計,由項目執行人員以及聘請專業人士提供培訓;6. 確保各個幼兒班有必要的各種文具及教學設施;7. 鎮康縣扶貧辦副主任楊樹清先生不定期抽查、指導教學工作;8. 鎮康縣各級教育部門不定期抽查、指導教學工作及項目工作;八、項目評估1. 數據指標評估、監測2. 學年末知識試卷評估監測3. 德、智、體、美、勞評估監測表評估4. 家長反饋意見表評估、監測5. 文件、檔案評估、監測6. 鎮康縣各級教育部門評估7. 工作總結評估九、項目合作伙伴o 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o 互滿愛人與人o 社會各界人士o 鎮康縣扶貧辦o 鎮康縣教育局o 鎮康縣中心校o 鎮康縣中心幼兒園o 鎮康縣各村委會o 鎮康縣各中心完小、村完小o 臨滄市中心幼兒園互滿愛中國項目主管意見(簽字/章):鎮康縣扶貧辦意見(簽字/章):鎮康縣教育局意見(簽字/章):鎮康縣綜合扶貧項目辦社區幼兒班發展項目2012年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