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空巢留下溫暖項目方案(9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4864
2024-01-05
8頁
24.63KB
1、“走進空巢,留下溫暖”志愿服務項目一、項目簡介(一)項目概要項目名稱:“走進空巢 留下溫暖”志愿服務活動實施單位:鄭州市馨家苑西堡服務中心項目持續時間:2016年3月2016年12月項目對象:空巢老人實施地點:鄭州市管城區紫荊山南路街道辦事處轄區(二)項目背景及意義空巢家庭指無子女或雖有子女,但子女長大成人后離開老人另立門戶,剩下老人獨自居住的老年家庭。空巢家庭老人既要經歷個人生命周期的轉型(從中年期到老年期),還要經歷家庭周期的轉型(從核心或主干家庭到空巢家庭),如果適應不好,很容易誘發各種身心問題,不但影響老人的生活質量,還會給家庭帶來各種困難,從而導致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因此,空巢家庭問題2、,不僅僅是個別家庭問題,而是具有廣泛意義的社會、經濟問題,它關系著現代化的進程、人們的生活質量、社會和諧和安定,是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一個重要因素。關注空巢老年家庭,研究空巢老人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為了讓空巢老年人在社區中更好的享受生活,讓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為、老有所樂、老有所依,鄭州市馨家苑社區服務中心啟動了“走進空巢 留下愛心”志愿服務項目。(三)理論依據 1、活動理論 活動理論認為活動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動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滿意和更能適應社會。活動理論主張老年人應該盡可能長久地保持中年人的生活方式以否定老年的存在,用新的角色取代因喪偶或退休而失去的角色,從而把自3、身與社會的距離縮小到最低限度。活動理論提出的基本的觀點為大多數老年社會工作者所肯定。在老年社會工作者看來,社會不僅在態度上應鼓勵老年積極參與他們力所能及的一切社會活動,而且應努力為老年人參與社會提供條件。 2、社會損害理論社會損害理論是泛指,有時老年人一些正常的情緒反應,會被他人視為病兆而作出過分的反應,從而對老人的自我認知帶來損害。譬如,一位因喪偶心情痛苦的老人,詢問子女自己是否應該搬過去與其同住。這種詢問就很可能被子女視為老人無能力再作出任何決定的表現,從此凡事處處為老人作決定。這種關心久而久之就會讓老人覺得自己的確缺乏能力而把一切決定權都交給子女。即,接受消極標志的老人隨后進入消極和依賴4、的地位,喪失原先的獨立自主能力。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案例表明,對老年人的過分關心導致老年人認為自己無用的錯誤認知,從而對老年人的身心帶來損害。這一理論對老年社工具有深刻的啟示意義。 3、社會重建理論 社會重建理論意在改變老年人生存的客觀環境以幫助老年人重建自信心。社會重建理論的基本模式是:第一階段:讓老人了解到社會上面存的對老年人之偏見及錯誤觀念。第二階段:改善老年人的客觀環境,通過提倡政府資助的服務來解決老年人的住房、醫療、貧困等問題。第三階段:鼓勵老人的自我計劃、自我決定,增強老人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四)項目目標通過項目實施促進空巢老人居家養老事業發展,提高老年群體保障服務水平;推進志愿服5、務制度化建設,提升市民思想道德建設;提升馨家苑在廣大市民中的知曉率和支持度。 通過項目的實施,為部分老年人提供優質的服務,豐富他們的晚年生活、愉悅他們的身心,提高他們的幸福指數。實實在在的改變了部分空巢老人的生活,達到了空巢不空,空巢助空巢的局面。二、項目創新性及預期效果 1、通過項目的實施,搭建關愛空巢老人的網絡平臺,通過這個平臺,讓更多的人來關注、關心、關愛他們; 2、通過項目的實施,探索一種關愛空巢老人的新模式“家里小區社區城區”縱向的遞進發展模式,為關愛失獨老人創建新的方式。 3、項目以“一助一”或“多助一”的志愿服務方式,為空巢老人、高齡老人、孤寡老人提供志愿服務。 4、開創政府引導6、,全員參加,社會資助,自主發展,一體多元化項目管理模式。三、項目主要內容(一)生活照料關愛保障空巢老人的基本生活條件,關注撫慰空巢老人的心理、生理健康。開展進敬老院與空巢老人志愿家訪等全方位關愛活動,充分發揮志愿者的力量,讓空巢老人實現老有所養。1、日常護理:對生活不能自理的空巢老人,提供日常送餐、幫助做飯、打掃衛生、幫助購物、陪同就醫等志愿服務。除提供必要生活照料志愿服務外,要做好困難老人生活補助,并倡導慈善援助和社會捐助等志愿服務,努力改善空巢老人生活條件。2、陪伴服務:對生活尚能自理或半自理的空巢老人,定期開展親情電話問候、上門慰問、等親情服務,特別是在節日里開展關愛空巢老人活動,為老人7、讀報、講書、陪老人聊天等,特別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咨詢和心理疏導,幫助老人解開心結,快樂生活。(二) 健康維護依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建立社區空巢老人健康狀況信息檔案(如健康狀況、生活方式、體檢情況等),確保空巢老人老有所醫。1、健康講座:舉辦健康知識講座、提供健康咨詢、為空巢老人提供解答日常健康養生問題。 2、義診服務:根據空巢老人分布情況、高齡空巢老人規模等,組織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鄭州人民醫院、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等舉行定期義診。設立社區、醫院救助熱線,確保危急老人能得到及時救助。(三)社會參與 充分發揮老人的一技之長,參與培訓講課活動,廣泛組織動員空巢老人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擺脫8、孤獨寂寞,保持樂觀健康的生活狀態。1、社團活動:組織空巢老人參加各類適合老年人活動的社團,如象棋社,國畫班等。提供文體活動場館,經常開展社區老年體育、文化娛樂志愿服務活動,豐富空巢老人精神文化生活,使空巢老人在得到愛心關懷的同時主動參與社會活動使社區成為空巢老人的歡樂家園。努力實現老有所樂。 2、志愿活動:讓身體情況允許的空巢老人也加入我們的志愿者服務團隊,成為社區志愿者,充分發揮空巢老人的能量,為建設文明社區貢獻自己的力量,讓空巢老人實現老有所為。(四) 社會支持1、家屬支持:開展“給空巢老人子女們的一封信”活動,增強空巢老人與子女的溝通和理解。呼吁空巢老人子女常回家看望父母,照顧好老人的飲9、食起居,關心老人身體健康與心理快樂,尊重老人的權利,同樣是孝順父母的重要內容。即使在外地工作不能常回家,至少應經常打電話問候或利用節假日探望父母,不能讓老人長期忍受空巢之痛。2、互助小組:由社工組織開展專業小組活動,通過小組活動,增加組員的相互了解,在小組內討論有關人生體驗,分享自己的社會資源,增強鄰里互助、社會關懷,讓組員們成為相互間的支援系統之一。 四、項目進程安排(一)項目實施計劃 1、收集資料。通過社區、老年辦、社會調查等方式了解一些空巢老人的資料,根據社區的具體情況,將每個老人的具體情況進行詳細登記,并設立空巢老人服務需求登記表。適當的選擇二十位左右的典型并且急需幫助的老人,實行一對10、一的幫扶方式。活動開始時,選擇兩個左右進行試點,充實基礎,逐步的擴大。 2、志愿者招募。面向社會招募,采取自愿的原則,根據實際情況選拔志愿者,并對志愿者進行培訓。 3、結對試行。統一安排志愿者到幫扶的空巢老人的家中,通過交談的方式,了解老人走過的一生并且記錄下來,之后統一整理編輯。 4、活動開展。組織志愿者隊伍針對“空巢老人”積極開展“四個一”活動,即“每周一次電話問候,每半月一次探望陪聊,每月進行一次心理疏導,每年組織開展一次聯歡、聯誼活動,積極為“空巢老人”排憂解難,使他們真正享受到社會發展的成果,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5、項目總結。對項目進行收尾,開展服務滿意度調查,撰寫總結材料,召11、開項目總結分享會,提取項目成效,及時向社會公眾公開項目完成情況和經費使用情況。(二)具體活動安排序號活動類型活動名稱時間跨度活動內容對象及服務人次備注1常規活動“走進敬老院” 每月一次(共8次)通過敬老院慰問、為老人讀報、陪老人聊天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為精神寂寞、有心理疾患的空巢老人提供心理關懷志愿服務。敬老院孤寡老人(10人)2“志愿家訪服務”每周一次(全年不少于20次)通過志愿者家訪,了解掌握空巢老人的基本信息。建立空巢檔案,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日常送餐、幫助做飯、打掃衛生、幫助購物、陪同就醫等志愿服務。并倡導慈善援助和社會捐助等志愿服務,努力改善空巢老人生活條件。社區空巢老人(每次3人)312、“空巢老人互助小組”每周一次(共開展3組,不少于12次)開展專業的小組活動,通過小組活動,增加組員的相互了解,在小組內討論有關人生體驗,分享自己的社會資源,增強鄰里互助、社會關懷,讓組員們成為相互間的支援系統之一。空巢老人(20人)4“空巢歡樂家園”持續組織空巢老人參加各類適合老年人活動的社團,如象棋社,國畫班等。提供文體活動場館,經常開展社區老年體育、文化娛樂志愿服務活動,豐富空巢老人精神文化生活,使空巢老人在得到愛心關懷的同時主動參與社會活動使社區成為空巢老人的歡樂家園。空巢老人(20人)5特色活動“給空巢老人子女們的一封信”5月增強空巢老人與子女的溝通和理解。由社區服務中心的名義給子女寫13、一封信,呼吁其常回家看望父母,對父母盡孝。即使在外地工作不能常回家,至少應經常打電話問候或利用節假日探望父母,不能讓老人長期忍受空巢之痛。空巢老人子女、(10人)6“歡樂電影節”6月在社區服務中心開展觀影活動,讓空巢老人感受祖國大家庭的溫暖,共享社會文化發展成果。讓他們有機會享受高質量的觀影環境,感受電影的影像藝術和影音震撼,激發生活熱情。空巢老人、(20人)7“健康大課堂”7月、8月(全年至少三次)舉辦各類知識講座,讓他們感受社會大家庭的溫暖。定期開展老年健康保健知識講座,為困難空巢老人提供義診、保健咨詢等志愿服務。空巢老人、(20人)8“愛心冬儲菜”12月一方面緩解菜農滯銷壓力,另一方面為14、殘疾、孤寡老人送去冬日的溫暖。殘疾、孤寡老人(20人)9節日活動“端午愛心粽” “中秋共團圓”“重陽把菊賞”6月-10月(全年共三次)節日期間,社工師同志愿者們帶著慰問品和社區內的空巢老人團聚一起過節,他們陪同老人包粽子、唱歌、猜謎語、說笑話、給老人講故事等,讓社區的空巢老人度過一個個溫馨的節日。空巢老人(20人)10“國際志愿者日活動”12月組織社會各界志愿者,以送溫暖、獻愛心為主題,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為空巢老人送去實實在在的關愛,集中開展家政服務、親情陪伴、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志愿服務行動。空巢老人(20人)11“這個年更有味兒”12月臘八節組織志愿者煮臘八粥,邀請空巢老人到服務中15、心一起過節。空巢老人(20人)五、項目預算(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六、人員安排(由項目實施點自我安排)七、項目可行性分析及項目預期風險(一)項目可行性分析1.工作團隊:鄭州市馨家苑社區服務中心是在鄭州市民政局注冊的面向社區居民提供專業社會工作及日間托老、養老服務的公益性民辦非企業組織機構,馨家苑擁有近萬平方米的活動面積、近百名具有豐富經驗的專業社區服務人員,服務人群近十萬人,具備較強的社會工作專業服務能力與社區服務項目管理能力。此外,馨家苑與鄭州大學、河南中醫學院、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等高校對口專業建立了良好的實習關系。2.活動能力:馨家苑作為社區居民健康文化生活的平臺,在服務對象和社工之間搭建橋梁,同時將社會工作服務融匯到志愿者服務中,提高了志愿服務的質量和效果。3.既有經驗:經過走訪、調研、評估,深入社區調查收集空巢老人的需求,已開展馨家苑大學,老年人日間照料,陽光幫幫團等針對老年人的項目。準備成立專項領導小組,完善活動方案。已形成完善的志愿者服務平臺,和志愿者服務的管理機制。(二)風險預計及解決方案序號問題與困難應急與應對辦法1管理機制不完善通過項目組及時反饋,找出不合理之處,并盡快做出調整。2資金保障不足1)與政府部門協商;2)爭取慈善基金的支持;3)動員社會民眾募捐。3志愿服務積極性不高1)崗前培訓;2)能力提升培訓;3)在招聘時擇優錄用;4)定期開展志愿者鼓勵動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