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南通市中小學教師暑期全員培訓項目實施方案(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5048
2024-01-05
5頁
30.50KB
1、2013年南通市中小學教師暑期全員培訓項目實施方案作者:項目組 發布時間:2013-07-17為了切實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國發201241號)、教育部關于深化中小學教師培訓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訓質量的指導意見(教師20136號)等文件精神,進一步提升全市中小學教師的教育教學素養和技能,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根據南通市2013年教師培訓工作的總體安排,特制定本方案。一、培訓目標(一)總體目標以提升中小學教師的課堂教學技能為主線,圍繞“備課、上課、研課”主題,實施任務驅動式網絡課程學習和校本研修,努力推動教師網上和網下研修結合、虛擬學習和教學實踐結合的混合學習,積極開展區域間教師網2、上協同研修,打造教師學習共同體,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二)具體目標1.領會新修訂的教師專業標準,提升教師的職業認同感和職業道德水平。2.理解“學生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的教育理念,形成持續、系統地改進教學行為的意識和習慣。3.掌握“備課”、“上課”、“研課”的核心技能與方法,結合本人所承擔的學科教學任務,完成“備課”、“上課”、“研課”等實踐性作業,熟悉上述技能的規范化操作要領。二、培訓對象1.小學:語文、數學、外語、品德與生活(社會)、音樂、體育、美術、信息技術等8個學科的在職在崗教師;2.初中和高中:語文、數學、外語、思想品德、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音樂、美術、體育、信3、息技術等各13個學科的在職在崗教師;3.非任課教師的校級領導和上述學科以外的其他學科專職教師可自主選擇一個學科參加培訓學習。三、培訓原則1.實效性原則。緊密結合教師工作實際,突出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以中小學教師日常教學工作為基礎,加強案例教學,引導行動研究,發展教師實踐性知識,提高教師實踐性能力。2.主體性原則。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彰顯學員的主體地位,激發學員的自主性與創造性。關注學員的問題和需求,尊重學員的經驗與智慧,適當給予學員自主選課的權利。利用網絡優勢,為學員搭建相互交流與合作學習的平臺,以可持續的研修活動作為培訓的跟進保障。3.創新性原則。搭建專家團隊與一線教師之間溝通交流的橋4、梁,促進教師工作從職業走向專業。創新區域研修、學思結合的新培訓模式,將案例分析與撰寫、參與式討論、論壇互動、網上自學、咨詢答疑、在崗實踐、線下交流、校本研修、資源共建共享等有機結合。4.混合學習原則。線上線下結合(網上主講教師與本地的指導教師相結合,網上學習與線下交流相結合),形成以實踐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為主要方式、有效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網絡平臺。四、培訓內容本次培訓依據教師的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三個維度,以學科教師面臨的實際教學問題為中心,以分學段分學科課例為抓手,融專業理念研討、專業知識學習與專業技能訓練于一體,實施任務驅動式網絡課程學習和研修。培訓內容設置為三個模塊,5、共30學時:模塊一、公共通識課程(共9學時,學員自主選修5學時)1.備課上課準確、有效、美感;2.教學目標設計與檢測設計;3.教學內容與過程方法設計;4.概念與原理操作技術;5.系統與重難點操作技術;6.有聲言語操作技術;7.有形言語操作技術;8.信息化操作技術;9.教學藝術與審美化教學。主題研修活動1:以網絡班級為單位開展研討交流,研討主題:一堂好課的標準是什么?作業1:請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任教學科談談對教材分析的理解。模塊二、課例研修(共20學時,4個課例,每個課例安排5學時) 分學段、分學科提供4-6個課例,每個課例包含如下內容:1.課堂實錄觀摩;2. 教學設計;3. 自我評析(反思或6、說課);4. 課例評析(專家評或其他教師評):;5. 拓展資源;6. 實踐作業(每個課例1-4個,選作一份即可)。主題研修活動2:以網絡班級為單位開展研討交流,研討主題:板書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模塊三、課堂觀察(共5學時)1.課堂觀察的技術周衛2.課堂觀察樣例:生命生命蘭宇3.分學科課堂觀察實踐:了解、掌握本學科課堂觀察的主要視角和指標體系,在實踐中熟練掌握和運用課堂觀察的主要技術和方法,學會運用科學的觀察,對教學全過程進行專業的分析,發現并解讀教學中的關鍵教學事件,能圍繞教學目標針對教學中的突出問題,提出具體可行的改進建議。主題研修活動3:以網絡班級為單位開展研討交流,研討主題:結合自己的教7、學實踐,談談教與學的關系。作業6:根據專家講座和課例示范,觀察教研組同事的一節課(或觀察1個課例),并填寫課堂觀察記錄表單(課堂觀察表單另附)。南通市2013年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課程表見附件一五、培訓形式2013年南通市中小學教師暑期全員培訓采用網絡遠程學習方式,包括視頻學習、完成作業和互動交流。學習平臺由南通市中小學教師研修中心與中國教師研修網合作搭建。參訓學員的登錄賬號和密碼由學習平臺按統一標準自動生成。學員參與學習、管理人員參與管理的操作流程由培訓平臺以電子手冊的形式提供。六、培訓時間安排時間學習安排前期準備(2013年7月17日8月2日)結合本地實際需求,制定項目實施方案,完善培訓課程8、,組織報名編班。開班典禮(2013年8月6日)由南通市教育局和中國教師研修網聯合舉辦開班典禮。骨干(管理者、輔導員)培訓(2013年8月6日)以集中方式對項目管理者和網絡班級輔導員、專家團隊進行培訓。骨干遠程培訓8月13日以遠程方式對項目輔導員、專家團隊進行培訓。預熱學習(2013年8月12日14日)學員使用自己的學習帳號登錄培訓平臺,核對個人基本信息,在網上熟悉操作流程并進行學習預熱;班級輔導員組織學員上線預熱,創建本班QQ群并引導學員加入,建設班級溝通渠道。遠程學習(2013年8月15日29日)學員在線觀看課程,撰寫研修作業,參與互動交流;專家團隊和班級輔導員在線輔導、答疑。2013年9月9、在崗實踐,按培訓方案要求完成實踐作業9月中下旬考核評優進行考核評優,項目總結,成果提煉七、考核評價1考核本項目的考核以課程學習、課程作業、參與互動、在崗實踐等方面作為評價指標項,將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有機結合起來,平臺會綜合系統客觀評價與輔導教師的主觀評價,形成最終培訓成績,60分為合格。具體辦法如下:考核項目考核標準課程學習(50%)包括觀看課程視頻、閱讀課程文本資料的時間,由系統自動統計,達到600分鐘,此項可得滿分50分,每12分鐘得1分。課程學習按模塊考核,模塊一:120分鐘;模塊二:320分鐘;模塊三:160分鐘。模塊作業(25%)按要求完成3篇作業,每篇5分,自薦一篇作業,由輔導教師根據質量進行評定,最高10分。互動交流參與活動(20%)參與活動,每個2分,最高8分;參與話題研討、評論課程、評論學友作業、上傳資源4項,每條1分,最高12分培訓總結(5%)提交培訓總結(5分)。總分(100分)059不合格;6079合格;8089良好; 90100優秀2.評優由南通市教育局與中國教師研修網共同制定評優獎勵辦法,建立激勵機制,對優秀團隊和優秀個人進行表彰與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