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喇彝族鄉連片綜合整治示范項目實施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5299
2024-01-05
13頁
44KB
1、攀枝花市仁和區啊喇彝族鄉環境連片整治示范項目建設實施方案啊喇彝族鄉連片整治示范項目實施方案(第一部分)指導思想1、示范項目概況1.1示范項目名稱攀枝花市仁和區啊喇彝族鄉環境保護連片示范項目1.2示范項目建設單位攀枝花市仁和區啊喇彝族鄉人民政府1.3示范項目建設年限示范項目建設期限3月,2012年日至2014年。示范區項目成效評估基準年為啟動項目示范工作的上一年,按照2012年、2013年、2014年3個階段逐步推進,1年進行項目成效小評估,3年進行全省成效大評估。1.4示范項目建設內容生活污水處理:排水主管網500米,支管網100米,檢查井2個、化糞池1座。生活垃圾處理:垃圾房建設7個,垃圾池2、24個。垃圾收集車1輛、垃圾箱15個,保潔車5臺。沼氣池建設:新建31個,維修79個垃圾填埋場建設1.5投資估算本示范項目工程概算280萬元,其中:設備購置費220萬元,安裝工程費60萬元。1.7資金籌措本示范項目預算金額萬元,其中:申請中央專項資金萬元;申請地區財政配套資金萬元;申請縣級財政配套資金萬元;自籌資金萬元1.8編制依據1.8.1法律法規及政策依據(1)農村整治技術規范(GB50445-2008);(2)村生活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環發201020號);(3)國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工作指南(試行)(環辦2010178號);(4)財政部、環境保護部關于加快推進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工作的通知(3、財辦建20115號)(5)中央農村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環發200948號);(6)中央農村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財建2009165號);(7)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以獎促治”示范區環境成效評估辦法(試行);1.8.2技術規范(1)村莊整治技術規范(GB504452008);(2)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規范(HJ/T338-2007);(3)分散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指南(試行);(4)農村生活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環發201020號);(5)農村生活污染控制技術規范(HJ574-2010);(6)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術導則(BAT);(7)畜禽養殖業污染治理工4、程技術規范(HJ497-2009);(8)四川農村環境連片整治技術指南(試行)。2、示范項目區概況2.1地理位置和基本情況全鄉幅員面積I7717平方公里,東鄰仁和區的大田、平地鎮,南接云南省永仁縣維的鄉;西與云南省永仁縣永興鄉接壤;北與仁和區的中壩、總發鄉毗鄰。全鄉轄6個行政村(官房、起查喇、啊喇、永富、大竹、旺牛),81個農業合作社,2261戶。總人口9118人,其中農業人口8729人,觀有彝、傈僳、傣等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達4467人,占總人口的51。全鄉現有耕地面積7782畝,人均耕地0.88畝,主要以蠶桑、畜牧業、糧食、蔬菜、烤煙及零星水果種植為主,是典型的農業鄉。啊喇村地處啊喇鄉南5、端,與云南省永仁縣維的鄉接壤,是啊喇鄉少數民族最多的村,是省100個貧困村之一。全村幅員面積23.96平方公里,轄6個村民小組365戶1357人全村特困戶389人,低保戶75戶109人。現有1052木畝。村民收入主要靠種植養殖和烤煙,2013年人均年收入6500元。2.2人文地理情況啊喇村是啊喇鄉的少數民族村之一,其中少數名族人口占全村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八,居住著彝族,漢族,傈僳族等。啊喇村交通網絡已經初步形成,全村6個村民小組都能通車,但路面情況較差,除到營盤腳和河中組,田邊組外其余多為土路,路面狹窄,坑凹不平,沒有公共客車,村民出行主要依靠長安車和摩托車。2.3啊喇村地質滑坡及滑體搬遷情況6、啊喇村原有4個村民小組228戶923人居住在啊喇滑體上,該滑坡在1980年以前滑動不明顯,但是自從1980年以來,整個滑體明顯下滑趨勢,破壞強度明顯加大,經省、市、區有關專家現場勘查確定為巨形蠕動滑動破體。在上級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啊喇村自2008年以來開始實施長達3年的滑體搬遷,至今搬遷工作基本完成。3、示范項目區環境現狀及突出的環境問題3.1示范項目區環境現狀啊喇村、永福村、起寨村主要存在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污染問題,存在多處生活垃圾衛生死角,灌溉渠內生活污水惡臭難聞。3.1.1生活污水排放及處理的現狀啊喇村、永福村、起寨村無污水處理設施、就地隨意排放,生活污水處理方式主要為門前隨意傾倒或排7、泄至附近排堿渠和灌溉渠內,導致98戶農民的600畝農業用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3.1.2生活垃圾收集及處理的現狀3.2示范項目區主要的環境問題及其成因啊喇村、永福村、起寨村連片示范區存在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污染問題,由于無排水設施,居民生活污水處理方式主要為門前隨意傾倒或排泄至附近排堿渠和灌溉渠內,導致98戶農民的600畝農業用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轄區無垃圾箱、垃圾清運車等環衛設施,存在多處垃圾衛生死角,導致529戶農民居住環境受到影響。四、 示范項目主要工作內容及預期目標4.1實施環境連片整治的必要性啊喇村水資源相對匱乏,是典型的半河谷地區,全村共有大小坪塘3座,水塘14座,小水窖173口,8、共清池40口,大口池8口,塘窖容積在24方左右,但塘窖年深日久,加之受地震影響,多為病害塘窖,每年蓄水不足20萬方,需水淌田水庫,沙心水庫共100萬方左右的水,才能滿足農業生產用水。但由于主溝渠老化嚴重,已成病害溝渠,垮塌現象有時發生,根本無法適應農業生產,急需整治。4.2開展連片整治的有利條件縣委、政府高度重視此項工作,要求鎮黨委、政府按照縣環保局要求,認真做好環保項目申報工作;通過隨機抽查,80%以上的鎮農民有強烈的治污要求;現“富民安居”工程建設給連片整治提供了基礎條件。4.3.1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根據國家相關技術規范、工程造價規范,依據地方編制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示范區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9、工程初步設計與工程施工,計劃在啊喇村鋪設排水主管網500米,支管網100米、建設檢查井2個、化糞池1座,將啊喇村污水納入鄉管網,進行集中處理,費用共計25萬元。4.3.2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根據國家相關技術規范、工程造價規范,依據地方編制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示范區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工程初步設計與工程施工,計劃在啊喇村、永福村、起寨村購置垃圾收集車1輛、垃圾箱15個,保潔車5臺,采用“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城鄉生活垃圾一體化處置模式進行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至縣垃圾處理場。4.4示范項目預期目標4.4.1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預期目標生活污水采取連接縣排污管網進行處理,使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10、到80%。4.4.2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預期目標經生活垃圾統一收集和處理,村莊、無暴露垃圾、無亂搭亂建棚舍、無秸稈亂堆亂放,河道、池塘等水面無漂浮物。村莊生活垃圾定點存放清運率達到10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80%。5、投資概算及資金來源5.1投資概算本示范項目工程概算280萬元,其中:設備購置費220萬元,安裝工程費60萬元。5.2資金來源本示范項目預算金額萬元,其中:申請中央專項資金萬元;申請地區財政配套資金萬元;申請縣級財政配套資金萬元;自籌資金萬元六、示范成效 6.1環境效益分析 通過啊喇村、永福村、起寨村環境保護連片示范項目的完成,使兩村環境臟亂差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使環境污染物得到11、及時的清運,生活污水得到及時排放,人居環境質量得到改善,農民排污有序進行,文明禮儀普遍形成村容村貌煥然一新。6.2經濟效益分析 通過啊喇村、永福村、起寨村保護連片示范項目的實施,項目示范村的建設改變了就地焚燒、隨意排放的方式,使項目區周邊資源循環利用得到有效發揮,農業用水、生活垃圾得到及時處理。6.3社會效益分析 從啊喇村、永福村、起寨村環境保護連片示范項目的實施,村容村貌的得到明顯改善、通過不斷的宣傳,愛護環境、注重環保的理念在示范村形成,農民環保意識得到增強、通過農村實用環保技術及環保生活小常識的推廣、對溫宿縣溫宿鎮保穩定、促和諧起到了積極作用。七、示范項目實施及運行的保障措施 7.1組織12、保障 7.1.1示范工作領導機構和工作機制建立情況 啊啦鄉人民政府成立由鎮長為組長、各黨政領導、社區、村委會書記、主任為成員的環境保護連片整治示范項目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一名黨委委員擔任辦公室主任,配備一名工作人員進行日常工作處理。 7.1.2目標責任制落實情況 啊喇鄉計劃在縣目標責任書內容基礎上,將項目工程質量、資金(含配套資金)和工程進度等管理工作進一步細化,與項目施工方簽訂施工責任書,安排專人負責此項工作,督察項目建設完成情況,并將此項工作納入干部考核體系,作為干部考核和獎懲的重要依據。7.1.實施方案各項任務的職責分工啊喇鄉成立由鄉長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的專項工作組。落實實13、施方案各項任務,由鎮環境保護工作站站長負責項目技術服務隊伍建立,項目實施指導、技術培訓和考核驗收等方面。7.2資金和項目監管 7.2.1項目建設資金來源保障措施溫宿鎮人民政府把實施連片整治列入年度預算、將富民安居萬元資金進行整合使用,用于改善農民居住環境。7.2.2項目和資金全程監管措施啊喇鄉嚴格執行建設項目招投標制,建立健全項目督查考核制度、農民參與制度、項目公示制度(包括村務公開政府網站公示)、項目檔案管理制,每周一次開展現場督查和調度工作,項目完成后立即開展考核驗收。專項資金管理嚴格執行縣級財政報賬制。7.3運行維護保障治污設施的運行和管理主體為啊喇鄉人民政府,每周2次對鋪設管網進行維護,費用由鎮政府出資為主、居民自籌為輔的方式進行解決,鎮環境保護工作站不定期對設備維護情況進行督察,對未按要求進行維護的建立環境污染防治設施運行維護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