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基地項目實施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5313
2024-01-05
9頁
56.50KB
1、湖南省2013年度張家界市慈利縣創新實驗區農民專業合作社年產300噸優質茶葉種植基地改擴建項目實 施 方 案項目單位:慈利縣象市鎮茶葉專業合作社項目建設地點:張家界市慈利縣象市鎮編制時間:二0一三年三月十八日2013年度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財政補助項目實施方案一、項目概要。1、項目單位基本情況項目申報單位慈利縣象市鎮茶葉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9月,合作社住所在慈利縣象市鎮栗埡村。工商核定業務范圍包括為成員提供茶葉初制所需生產資料,組織成員開展茶葉供給;為成員進行茶葉銷售服務;組織成員引進新技術、新品種并開展相關技術培訓、交流及咨詢服務。合作社現有成員47個,成員出資總額為52.06萬2、元。合作社理事長(法人代表)唐植黨。曾任該村領導10多年,從事茶葉的生產、經營管理15年,與湖南農大、省茶葉研究所聯系密切,精明能干,事業心強,誠實守信,依法經營,與合作社成員關系良好,有廣泛的人脈資源和管理經驗,有能力領導合作社做大做強茶葉產業。合作社管理層為:理事會和監事會,有理事長1名,理事4名;監事長1名,監事2名。合作社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財務管理制度。各項制度建立健全,完善利益聯結機制,理順合作社與成員的利益關系,設置成員賬戶,建立了權責清楚、產權明晰的管理體制,為合作社的規范及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合作社堅持以“興茶裕農”、“創新觀念謀發3、展,務實奮進求效益”為辦社宗旨,目前共發展社員47個,自有茶園面積600畝之多,輻射近郊2000多畝茶園,每年新發展茶園200畝,為當地的茶業產業發展起到了良好的龍頭帶動作用。2012年度,項目單位資產總額為126.70萬元,經營收入249.8萬元,年度盈余為22.39萬元。2、項目主要建設內容新建100畝優質茶葉標準化種植示范園,年產鮮葉50噸。改造1000畝低產茶園,通過重修剪、中割、機采、機修、機剪、補種、追肥、中耕除草等措施,提高茶葉產量和提升品質,畝增產250公斤,年增產鮮葉250噸。3、投資概況經估算項目總投資300.3萬元,其中項目工程建設投資260.3萬元、項目鋪底流動資金404、萬元。項目建設投資包括田間及輔助工程投資196.2萬元,設備及安裝工程投資35.7萬元,工程建設其它費用16.0萬元,預備費12.4萬元。項目總投資300.3萬元,其資金來源包括中央財政資金、地方財政配套資金和合作社自籌資金三部分。4、項目預期效益項目正常年的銷售收入為390萬元,達產年利潤總額80.78萬元,所得稅10.10萬元。即合作社年增加純收入70.68萬元。直接帶動1100畝慈利縣優質茶葉基地,輻射帶動周邊村5000畝茶葉種植基地。項目能直接提供20個就業崗位,新增工作人員年工資及福利90.42萬元,直接帶動農戶300戶,輻射帶動500農戶種植茶葉而致富。二、項目建設方案及投資概算15、生產性土建工程合作社決定在象市鎮栗埡村新建高規格標準化種植示范茶園100畝;改造低產茶園1000畝,其具體分布如下:象市鎮栗埡村346畝;象市鎮旭日村篾片崗320畝;莊塌鄉肖塔村434畝(由慈利縣莊塔盛豐茶葉專業合作社協助組織實施)。相關協議已基本簽訂妥當,項目編制了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規劃設計、并按實施方案已組織項目工程實施。生產性土建工程內容及建設標準及主要用途如下:1、新建標準化種植示范茶園100畝:地點在象市鎮栗埡村,主要是新建示范園開墾、整地、挖溝;進行土壤改良、種植;中耕除草、修剪及保護等投入40萬元。修灌溉渠600米投資7.8萬元;架設灌溉設施投入6萬元;建機耕道520米投資16、0.4萬元;修建作業道1000米投入7萬元。該單項工程投資小計71.2萬元。2、改造低產茶園1000畝:地點在象市鎮栗埡村246畝;象市鎮旭日村篾片崗320畝;莊塌鄉肖塔村434畝主要是對低產茶園進行重剪、追肥、補種等;以及深耕、除草、保護等需投資68萬元;建機耕道1000米,投入18萬元;修作業道2000米,投入12萬元;建蓄水池200立方米,投入資金3萬元;修灌溉渠1500米,投資18萬元,建質量檢測室50平方米,投入4萬元;該單項工程投資小計125萬元。生產性土建工程合計需要投資196.2萬元。2、生產設備(1)、生產技術方案生態環境治理技術對新建與改造的優質茶葉種植基地和輻射茶園的生態7、環境進行總體規劃和綜合治理,茶園全部按高標準建設,利用天然屏障作為隔離帶種植不同品種的防護林,實行林灌草結合,保護好生物棲息地,保護生物多樣性。茶園的土壤管理與施肥技術茶園使用有機肥為主,茶園首先要求土層深厚,有機質和營養元素含量豐富,土壤酸度適中(PH值4.56.5),有效土層疏松,透水通氣性良好,生物活性較強;土壤重金屬元素和農藥殘留低于出口要求的最高限值。茶園的病蟲草害防治技術為達到出口茶葉標準,茶園不能使用化學農藥和化學除草劑,只能采用農藝、物理和生物措施來進行茶園的培育管理和茶園病蟲害的防治。綜合治理技術主要技術要點有:深翻改土,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合理密植,茶樹栽植宜采取單行雙株條植8、;推行行間鋪草覆蓋和園地免耕技術;適時合理修剪,加強樹體管理,促使茶園早成園、早投采;建園改土用基肥,嚴禁施用城市垃圾與礦物廢渣;茶園周圍及園內道路、水溝邊栽植防護林或闊葉樹木;茶園投采前行間種植豆科綠肥作物作有機肥施用。茶園培管技術茶園建成后的栽培與管理必須遵循防重于治的原則,從茶樹病蟲草和有益生物的整個生態系統出發,綜合運用保種防治措施,創造不利于病蟲草滋生和有利于各類天敵繁衍的環境條件,保持茶園生態系統的平衡和生物多樣化,減少各類病蟲草害所造成的損失。保證茶葉鮮葉的品質技術首先鮮葉原料必須建立可追溯質量管理制度,采摘嚴格執行相關茶類標準,其次,盛裝鮮葉的容器和運輸工具必須潔凈衛生,鮮葉運9、輸要及時,堆放要合理,以保證鮮葉的品質。(2)工藝流程圖4-1 標準化示范基地種植工藝流程圖換土施基肥園區選擇示范園規劃整地撩壕定植茶苗培育管理理修剪整形鮮葉采收(3)、生產設備方案項目需要采購的主要設備共19臺(套、批)。儀器設備配置清單序號項 目單位數量單價(元)金額(萬元)備 注1弧形修剪機臺230000.62輪式重剪機械臺280001.63平行采茶機臺270001.44噴灌設備套110000010.005鮮葉分級機臺240000.86鮮葉攤青機臺260001.27施肥機臺290001.88頻振式殺蟲燈套1400004.09小型農機具批1200002.010水泵臺280001.611質量10、檢測設備套1300003.012茶青運輸車輛1600006.0小計34.0安裝費(5%)1.7合計1935.73、其他建設內容。工程建設中項目申請書編制等前期工作費、勘查設計費、監理費、招標費、項目單位管理費等16萬元;用于技術引進及培訓、新品種引進等科技投資共7.8萬元。三、資金籌措方案1.總投資及資金構成經估算項目總投資300.3萬元,其中項目工程建設投資260.3萬元、項目鋪底流動資金40萬元。項目建設投資包括田間及輔助工程投資196.2萬元,設備及安裝工程投資35.7萬元,工程建設其它費用16.0萬元,預備費12.4萬元。項目資金來源包括中央財政資金、地方財政配套資金和合作社自籌資金三11、部分。項目已申請中央財政資金85萬元,項目已申請地方財政配套資金34萬元。項目單位自籌資金181.3萬元。2.企業自籌資金籌措方案企業自籌資金181.3萬元,其資金來源合作社已經承諾;為確保項目資金到位和順利實施,使用歷年合作社未分配利潤及合作社成員增資擴股或自籌,用于運行期的流動資金由2012年未分配利潤及合作社以后每年度盈利保障。四、項目進度計劃根據項目建設內容及資金可籌措性,初步確定項目建設期為1年,即2012年1-2013年11月,進度安排建議如下: 2012年12月,完成項目初步設計方案。 2013年12月,完成100畝新建茶園的茶苗栽培。2013年3月,完成項目設備訂貨工作。20112、3年49月,完成項目所有田間及輔助工程施工工作。2013年10月,完成設備安裝及調試,人員招聘及培訓工作。2013年11月,完成項目竣工驗收及財務審核工作,編制財務決算報告,項目交付使用。五、帶動農民增收措施項目正常年的銷售收入為390萬元,達產年利潤總額80.78萬元,所得稅10.10萬元。即合作社年增加純收入70.68萬元。根據有關規定,合作社每年從稅后利潤中按10%提取盈余公積金后可供社員分配利潤為63.62萬元。直接帶動1100畝慈利縣優質茶葉基地,輻射帶動周邊村5000畝茶葉種植基地,將對全縣起到較大輻射帶動功能,促進茶葉產業發展。項目區通過本項目的帶動,通過對項目區農戶現有的茶葉進13、行加工增值,項目區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將由目前的5000元提高到8869元,基本達到全省平均生活水準。項目能直接提供20個就業崗位,新增工作人員年工資及福利90.42萬元,直接帶動農戶300戶,輻射帶動500農戶,種植茶葉而致富,還可帶動當地運輸業和服務業的發展等間接為農民提供約1000個就業機會。六、組織管理為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由合作社理事會負責項目的前期工作、組織實施。理事長負總責,一名副理事長負責設備和原料采購,一名副理事長負責現場施工,一名副理事長負責技術把關。監事會負責項目預算、工程發包、工程質量、工程進度的監督和工程竣工驗收。項目建設期管理措施:合作社成立項目建設領導小組,組長由合作14、社理事長兼任,領導小組成員由理事會、監事會成員及財務部、技術服務部人員組成。項目統籌安排、資金籌措、重大問題解決由理事長負責;工程進度、質量、技術把關、人員培訓由相關負責人負責;監事會負責陪同技術專家全程監督管理。同時,選派部分成員對項目建設進行跟蹤,對成員提出的合理化意見和建議要及時采納,領導小組定期召開調度會,共同研究解決相關問題。七、附圖:項目總體建設規劃布局圖八、附表1. 2013年度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財政補助項目總投資匯總表2. 2013年度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財政補助項目土建工程明細表3. 2013年度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財政補助項目設備購置明細表4. 2013年度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財政補助項目科技措施明細表5、2013年度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財政補助項目財政資金使用明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