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江蘇省南通市全員中小學教師網絡培訓項目實施方案(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5473
2024-01-05
6頁
52KB
1、2015年江蘇省南通市全員中小學教師網絡培訓項目實施方案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國發201241號)和教育部關于深化中小學教師培訓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訓質量的指導意見(教師20136號)等文件的精神,全面提升南通市和泰州市、連云港市中小學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和學科素養,加快推進教師隊伍建設整體發展,根據江蘇省教育廳師資處2015年網絡遠程培訓的安排意見,特制定本方案。一、培訓目標1.聚焦學科重點、學生學習難點等問題,通過培訓課程的示范引領,引導教師探索適合于本市學生的教學解決策略,形成本地基于學科難點問題解決的備課資源包、課例資源包、微課資源包。2.關注信息技術驅動的課堂教2、學變革,了解信息技術對教師教學方式、學生學習方式、教師專業發展方式轉變的影響。具體目標如下:1教師培訓目標(1)梳理一個難點問題:通過課程學習,嘗試梳理至少一個學科重難點問題,增進教師對學科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學習問題的把握與理解。(2)新增一種教學方法:通過研修作業,使教師參與到解決學科重難點的行動中,促進教師實踐體驗破解教學困境、設計學生有效學習的教學策略以及針對教學成效進行評價的基本方法,促進其面對新的教學挑戰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2區域發展目標(1)培養團隊:以實施本項目為契機,著力培養市級和區縣兩級培訓團隊,使兩級坊主(班級輔導員)成為專業引領、激勵溝通的優秀組織和指導者。(2)建立體3、系:建設“個人空間教師工作坊(學科)研修社區”一體化的教師網絡研修體系。(3)匯聚資源:聚合一批本市學科重難點教學解決策略的課例資源包、微課資源包。二、培訓對象(一)南通市1.小學:語文、數學、英語、品德與生活(社會)、音樂、體育、美術、信息技術、科學、特教等10個學科的在職在崗教師;2.初中和高中:語文、數學、英語、思想品德、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音樂、美術、體育、信息技術等13個學科的在職在崗教師;3.非任課教師的校級領導和上述學科以外的其他學科專職教師可自主選擇一個學科參加培訓。(二)泰州市初中語文、數學學科部分教師,共3000人。(三)連云港市小學語文、數學、英語學科部分教師,4、共4000人。三、培訓原則1. 立足學生 聚焦難點本次培訓把學生的學習難點作為課程研發的直接依據,聚焦蘇教版2015年秋季開學所用教材第二單元學科重難點的解決策略,引導教師圍繞學科教學領域中的重難點問題開展行動學習,使學生成為本項目的直接受益者。2. 立足應用 物化成果本次培訓的課程研發團隊由南通市一線優秀教師和學科教研員組成。培訓過程中任務驅動,成果導向,將暑期培訓與新學期的單元備課結合在一起,以研修作業引導學員梳理單元重難點、貢獻自己的教學解決策略,形成本地的課例資源包、微課資源包。四、培訓內容培訓內容設置為三個階段,共30學時:階段一:提升綜合素養(共10學時,學員自主選修5學時)階段二5、:感受技術魅力(共10學時,學員自主選修5學時)階段三:學科重難點的教學解決策略(共20學時,學員必修課)(培訓課程表見附件)五、培訓安排時間學習安排項目啟動由省教育廳師資處、南通市教育局、泰州市教育局、連云港市教育局聯合舉行項目啟動儀式(2015年8月10日)研修指導專家、輔導員培訓以集中方式對項目管理者、研修指導專家、網絡班級輔導員進行培訓(2015年8月11-12日)預熱學習學員使用自己的學習帳號登錄培訓平臺,核對個人基本信息,在網上熟悉操作流程并進行學習預熱;工作坊坊主(班級輔導員)組織學員上線預熱,創建本班QQ群并引導學員加入,建設班級溝通渠道(2015年8月13日14日)遠程學習學6、員在線觀看課程,撰寫研修作業,參與互動交流;研修指導專家和班級輔導員在線輔導、答疑(2015年8月15日30日)線下實踐學員結合遠程學習所獲運用到教育教學實踐中,并完成、提交作業(2015年9月上旬)考核評優考核評優,項目總結,成果提煉(2015年9月下旬)六、培訓形式本次培訓采用網絡遠程學習方式,包括視頻學習、完成作業和協作研修活動。學習平臺由中國教師研修網提供。參訓學員的登錄帳號和密碼由學習平臺按統一標準自動生成。學員參與學習、管理人員參與管理的操作流程由培訓平臺以電子手冊的形式提供。七、考核評價(一)對參訓學員的考核評價以課程學習、研修活動、作業成果為主要評價指標,將過程性評價與研修成果7、有機結合,平臺會綜合客觀評價與輔導教師的主觀評價,形成最終培訓成績,60分為合格。具體辦法如下:考評維度考評細則以考核任務成果和課程學習情況為主階段課程學習含必修和選修課程,每10分鐘計1分,第三階段須通過3個隨堂測參與活動每參與1個活動,計5分提交作業提交1篇作業計30分滿分預熱階段第一階段175022第二階段235028第三階段10103050小計502030100(二)對坊主(輔導教師)的考核評價考核維度考核內容考評標準分值研修組織力研修簡報撰寫研修簡報,每期簡報10分,本項滿分10分。10分參訓率學員參訓率達到95%(含95%)以上:計10分;85%-94%:計8分;70%-84%:計8、6分;50%-69%:計4分,50%以下不記分10分合格率學員合格率達到95%(含95%)以上:計10分;80%-94%:計8分;60%-79%:計6分;50%-59%:計4分;50%以下不得10分研修指導力研修活動圍繞研修主題,發布并組織本坊教師參與研討不少于2次,每次5分,滿分10分。10分回答問題及時回復學員提問,每回答一個計1分,滿分10分。10分作業批改批改本坊(班)學員作業。作業批改率達到95%(含95%)以上:計40分;80%-94%:計30分;60%-79%:計20分;50%-59%:計10分;50%以下不得分40分作業推薦推薦學員的研修作業,每篇1分,最多10分10分(三)評9、優本次網絡研修項目評優工作堅持過程性評價與研修成果評價相結合、考核與激勵相結合的原則,確保培訓質量與實效(具體評優辦法由各市教育局另行頒布)。八、組織管理1建立網絡研修工作坊。以分區域、學科、年級為原則建立網絡研修工作坊(班級),初中三年級和高中三年級參訓學員自主選課學習,原則上每個工作坊100人,每個工作坊配備一名輔導教師,負責對本坊學員的管理與指導。2各市教育局下設項目管理辦公室、技術保障組,建立網絡培訓指導專家團隊。各市項目辦負責項目的統籌、協調和運行管理;項目技術保障組由研修網、縣(市、區)、校(園)信息技術人員組成,共同負責項目實施過程中培訓平臺、網絡維護以及其他學習設備、設施的保障工作;網絡培訓指導專家團隊由研修網專家、本地學科課程研發團隊組成,共同負責研修指導工作。各縣(市、區)建立縣(市、區)項目辦,負責本縣(市、區)網絡培訓項目的運行管理、協調等。市、縣、校三級聯動,形成合力,共同推進全員網絡培訓項目的有效實施。 中國教師研修網 2015年8月
合同表格
上傳時間:2021-01-29
10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