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綜合利用項目中壓燃氣管道吹掃試壓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5548
2024-01-05
9頁
57.50KB
1、撫順市東洲區天然氣綜合利用項目吹 掃 試 壓 方 案專 項 施 工 方 案編制: 劉 洋 審核: 鄧忠民 審批: 張幫全 中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第二十二分公司日期: 2014年 5 月 27 日一、 工程概況1、工程簡述本工程為 撫順市東洲區天然氣綜合利用項目 工程。輸氣管線規格:DN300,DN200;管道設計壓力:0.4Mpa;天然氣運行壓力:0.20.3 Mpa;設計溫度:常溫輸送介質:天然氣,熱值37.6MJ/NM。2、初步方案 吹掃試壓的管為DN300、DN200。規格為:DN300,起點為C+000,終點為E+000。規格為:DN200,起點為A+000,終點為B+020。管線長2、度超過500m,按照規范要求,擬分段進行吹掃試壓工作。二、編制依據1、城鎮燃氣設計規范GB50028-20062、城鎮燃氣技術規范GB50494-20093、城鎮燃氣輸配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CJJ3320054、施工圖5、現場實際情況三、施工流程施工程序:前期準備管線吹掃強度試驗嚴密性試驗后期收尾。1、前期準備(1)施工準備管線及管線附件安裝完畢。所有的設備,資料齊全,質量證明書符合要求。用作吹掃氣源的設備已完成準備工作。吹掃試壓的進氣和排氣系統已安裝完畢。吹掃試壓用臨時放散閥安裝就位完畢。管道探傷,防腐,電火花檢測合格。(2)其他準備施工前,應向施工人員做好技術交底,使所有人員明確任務及施工注3、意事項。沿線進行檢查確保所有焊口應全部組焊補口完畢,不存在漏焊、漏補。試壓段的管溝應全部回填完畢,不存在露管現象。沿線的工農關系已協調,放空點應安排妥當。2、管線吹掃(1)吹掃要求吹掃范圍內的管道已按設計圖紙全部完成;施工前,應將用于施工的設備如空壓機進行全面檢查、保養、清除機械故障,進行試運轉,使之處于運轉良好狀態。試驗用壓力表已經校驗合格,精度不低于1.5級、表盤滿刻度值為最大被測壓力的1.5-2倍,壓力表不少于2塊;吹掃口應設在開闊地段并加固,吹掃時應設安全區域,吹掃出口嚴禁站人。吹掃口與地面的夾角3045之間,吹掃口管段與吹掃管道必須采用平緩過渡對焊。吹掃口直徑應符合表1的規定。表1 4、吹掃口直徑(mm)末端管道公稱直徑DNDN 150150 DN 300DN 350吹掃口公稱直徑 與管道同徑150250吹掃介質:吹掃介質宜采用壓縮空氣,嚴禁采用氧氣和可燃性氣體。吹掃順序:吹掃時先吹主干管、主管合格后,再吹各支管。吹洗出的臟物不得進入已吹洗合格的管道。吹掃長度:每次吹掃管道的長度不宜超過 500 m ;當管道長度超過 500 m時, 宜分段吹掃。吹掃合格設備復位后,不得再進行影響管內清潔的其它作業。 (2)吹掃程序首先將壓力源接到被吹掃的管道上,接入點應盡可能選取本系統的較高位置,這樣可以自上而下地吹掃,以獲得較好的效果。吹掃開始時,需緩慢向管道送氣,當檢查排出口有空氣排出時5、,方可逐漸加大氣量至要求量進行吹掃,以防因閥門等不正確原因造成系統超壓。空氣吹掃流速20m/s,吹掃壓力不得大于管道的設計壓力,且不應大于 0.3 MPa 。空氣吹掃時應盡可能連續吹掃,當管徑較大,氣源不能保證足夠的吹掃流速時可以采取間斷吹掃的方法進行系統吹掃,即向系統充入空氣時先關閉排出口的閥門,待系統達到預定的壓力時,快速打開排出閥門,使系統內的氣體流速達到吹掃的要求。如此反復進行,直至吹掃合格。沿線應安排人員進行巡線。吹掃時應觀察壓力表,做好壓力記錄。吹掃口設2人值班,并有專人記錄壓力表的變化,以便判斷管道內壓力變化。吹掃管線尾端設警戒線和警示牌并有專人值班。當目測排氣無煙塵時,應在排氣6、口處用白布或用涂白漆的木板檢驗,5分鐘內白布上無明顯可見的塵土、水分及其它雜物為合格。吹掃空氣排出口的周圍,要采取防護措施,掛上明顯的標志牌。排氣口處的管道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固定牢固。3、管道試壓管道吹掃完成后,方可進行試壓工作。強度試驗(1)強度試驗前應具備下列條件:試驗用的壓力計及溫度記錄儀應在校驗有效期內。試驗方案已經批準,有可靠的通訊系統和安全保障措施,已進行了技術交底。管道焊接檢驗、清掃合格。埋地管道回填土宜回填至管上方 0.5 m 以上。(2)管道應按DN300和DN200管線分段進行壓力試驗,試驗管道分段最大長度宜按表2執行。表2 管道試壓分段最大長度設計壓力 PN (MPa )試7、驗管段最大長度( m )PN 0.410000.4 PN 1.650001.6 PN 4.010000(3)管道試驗用壓力計不應少于兩塊,并應分別安裝在試驗管道的兩端。試驗用壓力計的量程應為試驗壓力的 1.5 2 倍,其精度不應低于0.4級。(4)強度試驗壓力為:0.6MPa。(5)試驗介質:壓縮空氣。 (6)進行強度試驗時,壓力應逐步緩升,首先升至試驗壓力的50 ,應進行初檢,如無泄露、異常,繼續升壓至試驗壓力,然后宜穩壓 1 h 后,觀察壓力計不應小于30 min ,無壓力降為合格。氣密性試驗(1)嚴密性試驗應在強度試驗合格、管線全線回填后進行。(2)氣密性試驗壓力為: 0.46MPa。(8、3)嚴密性試驗介質宜采用壓縮空氣。(4)試驗用的壓力計應在校驗有效期內,其量程應為試驗壓力的1.52倍。(5)試壓時的升壓速度不宜過快。壓力緩慢上升至30%和60%試驗壓力時,應分別停止升壓,穩壓30min,并檢查系統有無異常情況,如無異常情況繼續升壓。管內壓力升至嚴密性試驗壓力后,待溫度、壓力穩定后開始記錄。(6)嚴密性試驗穩壓的持續時間應為24h, 每小時記錄不應小于1次,當修正壓力降小于133pa 為合格。修正壓力降應按下式確定: P=(H1+B1)-(H2+B2)(273+ t1)/(273+ t2)式中: P 修正壓力降(Pa);H1、H2 試驗開始和結束時的壓力計讀數( Pa );9、 B1、B2 試驗開始和結束時的氣壓計讀數( Pa ); t1、t2 試驗開始和結束時的管內介質溫度( )。(7)所有未參加嚴密性試驗的設備、儀表、管件,應在嚴密性試驗合格后進行復位,然后按設計壓力對系統升壓,應采用發泡劑檢查設備、儀表、管件及其與管道的連接處,不漏為合格。試驗時所發現的缺陷應在試驗壓力降至大氣壓時進行修補,修補后再進行復試。試壓前必須進行技術交底。試壓中有泄露時,不得帶壓處理,泄露點處理好以后應重新進行試壓,直至合格。4、后期收尾(1)設備撤場在所有作業完成后,系統撤除連接,設備撤場。(2)地貌恢復 清除地上的雜物,用單斗車或人工回填開挖的溝渠等,分層壓實。四、施工人員、設備10、配備施工領導小組組長:張幫全1、人員組織施工技術負責人:劉洋現場施工負責人:鄧忠民現場安全員:劉洋施工隊長:王連波管道安裝焊工:張志勇2、試壓機具及設備:序號設備機具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說明1壓縮機W-1.2/8臺1管線吹掃、系統試壓2試壓表Y10001Mpa塊4試壓用3壓力表接頭DN15支4接壓力表4生料帶/盒4/5割管工具/套1/6警戒帶30m卷5/五、文明施工措施1、安全管理目標序號目標指標1不發生重大工傷、死亡、交通責任事故重大死亡責任事故:0死亡率:0重傷率:0重大機損責任事故:0重大交通事故:02不發生重大火災重大火災次數:03工作環境符合國家規定照明、通風、廢水、噪音符合標準規范11、;勞動防護符合規定;2、安全管理制度及辦法(1)在施工中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和堅持管施工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各級工程技術人員和生產管理人員,必須熟悉和遵守定向鉆施工安全規程的各項規定,做到“安全為了生產,生產必須安全”,確保本工程施工順利進行。(2)開展經常性的安全教育,上崗前對施工進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交通安全規則教育,提供全員的安全施工意識。(3)施工現場應做到布局合理,機械設備安設穩固,材料堆放整齊,用點設施安裝符合安全規定,場地平整,為安全施工創造良好的環境。(4)施工現場和交通要道設立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5)夜間施工要安裝足夠的照明燈具。 六、安全技術措施1、試12、壓、吹掃時吹掃口不能對準、人群、高壓線,50米范圍內設警戒線,嚴禁在吹掃口附近路過、逗留、作業,非操作人禁止入內,現場設專人進行巡察。2、試壓時封頭附近不得站人,在升壓或穩壓期間,若發現泄漏或壓力變化異常現象,應首先停止試壓,對其試驗時所發現的缺陷應在試驗壓力降至大氣壓后進行修補。3、試壓前,應對試驗用的所有管件、閥門、儀表進行檢驗,合格后方可試壓。4、參加試壓人員必須聽從指揮,統一步調,試壓要有安全員監督、巡查,試壓前對全體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熟悉操作規程,防止誤操作,重要崗位安排專人負責。5、在清管和試壓過程中,應保持通訊聯系暢通,信息傳遞反饋及時,交通工具準備齊全。6、沿線各閥門均13、設置方圓50米的警戒區域,嚴禁人員靠近,并派專人進行現場維護。七、安全應急預案為貫徹落實“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方針,加強安全的監督管理,在事故發生后能夠有序進行救援工作,降低損失,便于日后的調查取證,根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制定該項工作預案。“預案”中所稱重大事故,指在該工程建設過程中由于責任過失造成工程人身傷亡的事故。1、安全小組的職責施工現場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安全小組組長負責快速組織搶救,受傷者或附近人員應盡力自救,并且由應急小組應急司機負責在第一時間內將傷者送往附近醫院施救,由負責維持秩序,保證必經道路暢通,疏導現場人員,避免造成更大的經濟、人員損14、失。2、生產的預防和預警(1)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2)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的原則,施工領導小組組長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立即奔赴現場,指揮、協助現場指揮部急救工作。確保應急處理工作高效、有序進行,使突發性事件得到控制或終止,最大限度地減輕事件所造成的災害。(3)搶救結束后由公司指派有關人員組成事故調查組,在項目經理的領導下工作。做好傷、亡經濟損失的統計,上報公司。協助上級各部門調查、處理。寫出事故報告,汲取事故教訓,及時進行整改,并對責任人給予責任追究。3、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的處理(1)發生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除應按照以上程序組織救援外,還應立即報告區建委,并在24小時15、內寫出書面報告,填寫安全生產事故快報表。(2)安全生產事故報告應包含事故發生時間、地點、工程項目、企業名稱和事故發生的經過、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和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估計以及事故發生后采取的措施、控制等情況。(3)由單位法人代表董事長、工會主席、主管生產副經理、生產、技術科負責人組成的事故處理小組配合由上級部門組成的事故調查組展開調查。(4)施工現場的應急處理設備和設施管理急救電話:120;119應急電話的正確使用工傷事故現場重病人搶救應撥打120救護電話,請醫療單位急救?;鹁⒒馂氖鹿蕬獡艽?19火警電話,請消防部門急救。發生搶劫、偷盜、斗毆等情況應撥打報警電話110,向公安部門報警。在施工16、過程中保證通訊的暢通,以及正確利用好電話通訊工具,可以為現場事故應急處理發揮很大作用。電話報救須知:撥打電話時要盡量說清楚以下幾件事:A.說明傷情(病情、火情、案情)和已經采取了些什么措施,以便讓救護人員事先做好急救的準備。B.講清楚傷者(事故)發生在什么地方,什么路幾號、靠近什么路口、附近有什么特征。C.說明報救者單位、姓名(或事故地)的電話或手機或傳呼電話號碼以便救護車(消防車、警車)找不到所報地方時,隨時通過電話通訊聯系?;敬蛲陥缶入娫捄?,應問接報人員還有什么問題不清楚,如無問題才能掛斷電話。通完電話后,應派人在現場外等候接應救護車,同時把救護車進工地現場的路上障礙及時予以清除,以利救護到達后,能及時進行搶救。4、預案啟動項目應急小組接到事故目擊者或小組成員的事故報告后,預案即為啟動。預案啟動后由應急小組調配車輛,搶救組成員立即趕往事故現場,將現場情況及時匯報給公司,本著高效原則組織搶救,盡量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搶救受傷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