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名優花木科技示范園項目可行性實施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5576
2024-01-05
11頁
43.50KB
1、湖北現代名優花木科技示范園可行性研究報告一、 項目名稱:湖北現代名優花木科技示范園該項目由湖北現代名優花木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投資興建,地址位于湖北省宜城市鄢城辦事處太平村207國道西側(宜城市區北2公里處),占地280余畝。二、 目標定位(一)、總體目標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以科技為支撐,按照“規模化、現代化、標準化、專業化、產業化”的要求,利用23年時間,將湖北現代名優花木科技示范園建設成為花木標準化生產園、集約化示范園、特優品種研發園、生態旅游觀光園、休閑娛樂度假園。通過花木、生態、休閑、旅游的深度融合,實現農民增收、土地增效、企業受益,打造湖北一流的現代農業示范企業和農業龍頭企2、業,帶動襄樊市乃至湖北省花卉苗木業上檔升級,推動農業結構的戰略調整和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二)、發展思路現代名優花木科技示范園發展堅持“八個結合”,即花木生產與林業生態建設結合,名優特品種研發與示范推廣結合,苗木快速繁育與培育古樹大樹結合,喬木灌木栽培與盆景鮮花、草皮地被培養結合,花木生產交易與承攬綠化工程結合,間作套種與林禽一體化結合,發展花木生產與發展生態旅游業結合,園區一、三產業融合發展與帶動農民增收結合。通過先進技術和生產手段,實現花卉苗木生產標準化、現代化;通過配套的基礎設施和新品種展示、交易,發揮園區的示范帶動功能;依托示范園內的生態環境和園林造景藝術,建成集旅游觀光、休閑娛樂、瓜3、果采摘、科普教育、療養購物餐飲于一體的生態旅游觀光區。同時還將成為全省現代農業示范園、現代水利示范園、農業綜合開發示范園、林禽一體化示范園、無公害果蔬培育示范園、農家樂旅游示范園、土地流轉與集約化經營示范園。三、 項目背景花卉苗木是一個“朝陽產業”,具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和廣闊的發展前景。隨著世界范圍內對生態環境的高度關注和中央建設生態文明,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戰略的實施,各級黨委、政府都把生態建設擺上了十分重要的位置。造林綠化,改善生態;花草樹木,美化環境;鮮花盆景,扮靚生活。無論是河道堤防,還是鄉村池塘;無論是荒山綠化,還是農田林網;無論是國道省道,還是高速公路;無論是城市交通,還4、是公園游園;無論是機關庭院,還是居民社區;無論是工廠企業或是學校醫院,無論是節日慶典或是走親訪友,花卉苗木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部分,日益滲透到社會的角角落落和城鄉居民的生活。崇尚綠色,走入自然,成了現代社會的新追求。特別是近年來,各地創建國家和省級園林城市、文明城市、森林城市、環保城市、旅游城市、宜居城市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一個城市品位的高低,不在于高樓大廈有多少,而在于綠化檔次有多高;一個地方的投資環境不光看基礎設施和政策條件有多好,還要看生態環境怎么樣。因此,各級各部門對綠化美化的投入迅猛增加,甚至是不惜代價?;ɑ苊缒咎貏e是大規格苗木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局面,花卉苗木業迎來了千載難逢5、的發展機遇。目前,國內花卉苗木業發展較快的地區有河南鄢陵、江蘇沐陽、浙江蕭山,特別是河南鄢陵已成為中國花木第一縣,全縣花木面積已達58萬畝,建成了國內最大的名優花木生產科技園區,花木及其相關產業年銷售收入已達百億元,畝均效益可達2萬元,走出了一條“以花木改善生態、以生態激活旅游、以旅游帶動三產”的縣域經濟發展之路,成為全國可持續發展實驗區。溫家寶、李長春、李克強、劉云山、回良玉、李源潮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到鄢陵視察,農業部、水利部、科技部、國家林業總局等國家部(委)多次總結推廣鄢陵經驗,并安排專項資金予以扶持。鄢陵縣的主要做法就是加快土地流轉,建設名優花木生產科技園區,水、電、路、通訊、稅收、6、信貸等要素向園區集中,吸引國內外投資者到園區興辦花木企業,發展三產項目,帶動整個產業迅速做大做強。湖北現代名優花木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由鄢陵客商投資興建,有著雄厚的名優花木研發技術力量,同時具備豐富的承攬綠化工程和發展旅游“三產”的經驗。四、 規劃方案湖北現代名優花木科技示范園按照“面向全國、融合南北、彰顯特色、展示未來”的設計理念進行高品位規劃,在搞好名優花木標準化生產的同時,最大限度地融入旅游元素、生態文化元素和園林藝術元素,在該基地建設湖北一流的標準化花木生產園、集約化示范園、新優品種研發園、生態旅游觀光園、休閑娛樂度假園。具體規劃方案:一是規劃30畝新品種繁育區,其中包括25個標準化日光溫7、室,主要研發繁育紅葉石楠、金森女貞、金邊黃楊、金邊女貞、金枝垂槐、金邊白蠟、紅葉紫薇、紫葉矮櫻、紅葉皂角、紅葉碧桃、紅葉合歡、紅葉李、金葉馬褂木、花葉復葉槭等市場緊缺的彩色花木品種;二是規劃10畝盆景盆花、鮮花切花研發展示區,建設2400平方米的智能化溫室,主要繁育襄陽當地人喜歡的造型盆景、玫瑰、郁金香、蝴蝶蘭、康乃馨等鮮切花;三是規劃150畝名優花木標準化生產區,種植大規格的高桿石楠、紫薇、桂花、三角楓、銀杏、欒樹、香樟、法桐、國槐、合歡、廣玉蘭、紫玉蘭、鄢陵臘梅、大葉女貞等市場急需的花木品種,并實行間作套種,立體化種植,提高土地和空間利用率;四是規劃50畝休閑娛樂度假園,包括以餐飲為主的宜8、人莊園、以商務洽談為主的楚都茶園、以休閑娛樂為主的森林溫泉、休閑健身園、綠色會所(演藝中心)和養生別墅。其中宜人莊園、楚都茶園、休閑健身園為一期工程,森林溫泉、綠色會所(演藝中心)和養生別墅為二期工程。所有景觀小品及景觀設施全部散落在花木叢中;五是規劃10畝水生植物研發和水產垂釣區,把西側的池塘利用起來;六是規劃30畝百果園,引種蟠桃、櫻桃、柑橘、大棗等果樹,開發采摘體驗游;七是規劃30畝林下經濟珍禽園,飼養以觀賞為主的禽類和鳥類,這個規劃區內同時配套建造若干個景點,包括亭子、花架、長廊、雕塑、小橋、流水、風車、水車等,既不影響花木種植,又要打造一個移步換景的森林公園。 整個示范園的發展核心是9、科學化,方向是現代化,目標是產業化。建設中,一是注重現代科技成果的應用推廣,提高生產的科技含量。研發中心智能溫室、容器育苗、盤扎造型、切花保鮮、噴灌、滴灌、滲灌、間作套種、林禽共養等現代農業技術將在園區得到推廣應用。二是注重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現代化的田間形象。示范園區內道路縱橫交錯,景觀大道綜合綠化。灌溉由引水灌溉改為旱地灌溉,喬木實行低壓地埋管道灌溉,煉苗區花灌木和地被植物實行固定式噴灌,溫室內設計微噴、滴灌。排水管網同渠相連,直達漢江;電力設施配套,并采用現代節能技術建設照明系統,監控系統、通訊網絡、信息平臺,展示一流的現代農業裝備。項目建成后,數百畝的園區內,古樹郁郁蔥蔥,花木芳香四溢,10、盆景千姿百態,鮮花爭奇斗艷,園林景觀散落其中,充分體現出現代農業企業的魅力;三是注重與發展生態旅游結合,實現一、三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內充分考慮了餐飲酒店、休閑會所、森林溫泉、養生別墅、精品景點等休閑旅游元素,并在當地楚都文化特色上下功夫,以此帶動宜城生態休閑旅游業的發展。五、 投資規模及效益湖北現代名優花木示范園將在25年內全部建成,項目總投資3000萬元。一期工程投資1500萬,2013年底前將建成除森林溫泉、演藝中心、養生別墅之外的所有項目,二期工程投資1500萬元,2015年5月1日前完成園內規劃的全部項目。示范園項目全部達產后,年均生產綠化苗木15萬株(畝均500株),每株100元,11、計1500萬元;鮮切花200萬枝,每支3元,計600萬員;盆景盆花2萬盆,每盆150元,計300萬元;加之三產和水產養殖項目,示范園內年均銷售收入3500萬元;同時公司年可承攬綠化工程30005000萬元,兩項相加,年銷售總收入將到6000萬8000萬元,并可安排300名以上勞動力就業。六、 可行性分析 湖北現代名優花木科技示范園項目是一個以名優花木標準化生產為主,一、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具有鮮明特色的現代生態科技項目,非常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順應中央關于加快土地流轉、推進適度規模經營的新形勢,代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發展前景十分廣闊。鄢陵客商在湖北宜城投資興建該項目,有著多方面的優勢:1、地理12、氣候優勢宜城地處長江以北,淮河以南,緊鄰漢江,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處在南北氣候過渡地帶,又有江南氣候的明顯特色,氣候濕潤溫和,四季分明,年均氣溫16度,1月最冷,平均2.6度,7月最熱,平均28度,年降水量在8001000毫米之間,年均降水天數116.4天,以漢江為主干,河流眾多,水庫密集,水資源豐富,水質優良;日照年平均1900小時,屬全省高值區。這樣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非常適宜植物生長繁育,比河南鄢陵有著更好的地理氣候。溫度、降水量、光照、土壤等自然條件決定了宜城苗木生產種類多、成本低、出圃快、品質好。2、交通區位優勢宜城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漢江中游,與河南南陽緊鄰,承接南北,連東接西,水陸空13、交通十分便利,江漢河道穿境而過,焦柳鐵路貫穿宜城,高速公路互聯互通,207國道縱貫南北,距襄樊機場僅40分鐘車程,花卉苗木可以快速調進調出,非常利于苗木的成活與鮮花的保鮮儲運。湖北現代名優花木科技示范園建在宜城市區北2公里,207國道西側,交通區位優勢更為明顯,十分難得。加之,緊鄰市區,非常適合發展生態旅游業,是名副其實的宜城乃至及襄樊市的“后花園”。3、生物資源優勢宜城獨特的地理氣候優勢,造就了生物種類繁多,資源豐富。宜城野生植物910種,遍及全市,有利于示范園選擇培育;鄉村農戶中蘊藏著大量的古樹資源,為示范園內培育古樹提供了條件;宜城野生動物70余種,分布很廣,為示范園內建設珍禽園,發展林14、禽一體化提供了禽類資源。所有這些都是河南鄢陵所不可比擬的。4、生產要素優勢太平村地處城郊,農民致富項目多,就業門路廣,對土地的依賴程度低,有流轉土地的強烈愿望,這就為租用農民土地提供了條件。示范園土地地勢較為平坦,排水順暢,可達漢江,土壤較為肥沃,酸堿度適宜,適合苗木生長;電力資源豐富,用電方便;通訊網絡健全,信息交易快捷,園內多個池塘便于發展水生植物、水產養殖和園林造景;宜城建筑造景材料豐富,為示范園內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方便。同時太平村及周邊村莊勞動力資源豐富,勞動力價格合理,太平村勞動力可就地轉化為產業工人。5、技術人才優勢湖北現代名優花木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投資者及其員工長期在河南鄢陵經營花15、木生產、盆景栽培、鮮花培育,他們當中有著具有先進理念和實踐經驗的經營管理人才;和北京林業大學、河南農業大學畢業聯系密切;有著承攬大型綠化工程的能力和業績。這些都為建設湖北現代名優花木科技示范園提供了強大的人才技術支撐。6、花木市場優勢當前全國的花木市場需求巨大,大規格苗木和鮮切花始終供不應求,湖北現代名優花木科技示范園投入生產后,花木市場優勢將更為明顯,一是示范園內生產的種苗可以低價出售給宜城乃至襄樊當地愿意發展花木的花農,帶動當地花木產業的發展;二是襄樊市和湖北省的生態園林建設力度不斷加大,花木市場需求量與日俱增,就宜城乃至襄樊市而言,花木企業數量少、規模小,沒有形成產業化,遠遠滿足不了市場16、需求,再增加1000余畝花木生產基地仍是杯水車薪,就湖北全省而言,就是再增加幾萬畝花木基地,由于受花木生長周期性的影響,大規格苗木也滿足不了全省各地的市場需求;三是宜城乃至襄樊園林綠化企業少,綠化工程大多由外地人承攬,該項目落地宜城后,公司可以在襄樊當地或湖北全省內承攬綠化工程,相當一部分苗木直接用在了工程上;四是公司以鄢陵花木市場做后盾,以龐大的銷售網絡做基礎,不僅可以把示范園內的苗木外銷,還將帶動宜城乃至襄樊當地的花木外銷。7、荊楚文化優勢宜城歷史悠久,文化厚積,春秋時期楚國曾在此建都400余年,是楚辭、楚歌產生、發展和傳播地,是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這里鐘靈毓秀、人文薈萃。幾千年的文化積淀17、造就了宜城人的淳樸民風。他們崇尚文明、熱愛生活、追求自然、情趣高雅、積極向上,把宜城建設成了湖北省文明城市、衛生城市。這里飲食文化、茶文化獨具特色,體育健身、休閑娛樂、生態旅游競相發展,多種文化元素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角落,所有這些都為發展綠化苗木、盆景盆花、鮮花切花,發展生態旅游、休閑娛樂、飲食茶藝營造了良好的人文環境。8、消費群體優勢宜城市面積2115平方公里,人口56萬,其中市區面積14平方公里,人口15萬,是頗具規模的縣級市,綜合經濟實力位居湖北省縣市前列,城市人口眾多,消費群體龐大,消費欲望強烈。市區內餐館林立,夜市成龍,盤龍鱔、烹龍蝦、炸仔雞、啤酒鴨等特色美食目不暇接;洗浴健身、歌廳茶18、樓遍布大街小巷。這些餐飲娛樂盡管數量不少,但環境不夠優雅,文化品位不高,人們渴求環境宜人,服務優良,文化深厚,品位高雅的綠色會所、休閑莊園、森林溫泉、養生別墅等高檔場所,這將為示范園內發展三產項目帶來龐大的消費群體和很高的人氣指數。9、政策環境優勢宜城是一座“宜業、宜商、宜學、宜游、宜居”的現代化城市,也是“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縣市”,工業向著新型化、集約化方向推進,農業向著產業化、現代化方向發展。市委、市政府實施全民創業工程,政策環境十分寬松,重商、親商、安商、富商成為全市上下的自覺行動,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取得了重大成就,宜城的企業老板一部分是外地人,而且在這里發展也很好,比如鄢陵籍19、的鄭氏家族在這里就發展很好,由此可見這里是各界人士投資的沃土、創業的寶地。以上九項優勢,決定了湖北現代名優花木科技示范園在宜城興建切實可行。項目建成后,將會為宜城帶來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實現政府、企業、農民的三贏。 湖北現代名優花木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2012年11月目 錄第一章 總論. .11、項目名稱及承辦單位.12、編制依據. .43、編制原則.54、項目概況. .65、結論.6第二章 項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81、項目提出的背景.82、項目建設的必要性.9第三章 項目性質及建設規模.131、項目性質.132、建設規模.13第四章 項目建設地點及建設條件.171、項目建設地點.1720、2、項目建設條件.17第五章 項目建設方案.251、建設原則.252、建設內容.253、工程項目實施.33第六章 節水與節能措施.371、節水措施.372、節能措施.38第七章 環境影響評價.391、項目所在地環境現狀.392、項目建設和生產對環境的影響分析.393、環境保護措施.404、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42第八章 勞動安全保護與消防.441、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442、安全措施方案. .443、消防設施.45第九章 組織機構與人力資源配置.461、組織機構.462、組織機構圖.46第十章 項目實施進度.481、建設工期. .482、項目實施進度安排.483、項目實施進度表. .48第十一章 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491、投資估算依據.492、建設投資估算.493、資金籌措方案.50第十二章 經濟分析.521、國民經濟評價.52第十三章 社會評價.541、項目對社會的影響分析.542、互適性分析.553、社會風險分析.554、社會評價結論.56第十四章 工程招標.571、發包方式.572、招標組織形式.573、招標方式.584、本項目招標形式和招標內容.58第十五章 結論與建議.6012.1結論.6012.2 建議.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