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項目維護管理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5742
2024-01-05
11頁
707KB
1、2.維護管理方案一、維護管理方式1)成立專業運營維護機構進行日常管理。2)編制日常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及應急預案。3)做好日常維護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維護管理制度和工程維護檔案,確保項目設施處于安全工作狀態。4)日常管理單位與使用單位應配合工作,共同確保項目設施的安全運營。5) 編制年度維護維修計劃,經協調后統一安排項目設施的維修時間。7) 巡視維護人員應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和配備相應的防護裝備,保障人員安全。8)維護機構相關人員對項目本體、附屬設施、其他項目設施的運行狀況進行安全評估,及時處理隱患,確保運行安全。二、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方案1、成立應急救援組織機構項目公司成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與政府相2、關機構共同組織緊急突發事件、重大險情、事故的應急處理網絡。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織機構分為三級體系,項目公司本級設一級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施工單位項目部分設二、三級應急救援領導小組,項目公司一級應急救援組織機構領導二、三級救援組織,以方便應急救援時統一指揮,合理科學的調動應急資源進行救援。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如下圖。應急救援組織結構圖2、各級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職責分工根據當地風險管理制度,對不同施工階段的重大危險源進行識別,對已知、可預測的重大危險源,必須編制詳細的專項施工方案,并按照相關要求組織專家進行評審和修改,對特重大風險源采取相應的有效工程處理措施。(1)施工單位項目部救援領導小組職責施工單位項目3、部總工程師負責組織相關單位對本項目環境安全風險進行評估,參加項目公司組織的技術處理方案研究,編制本級環境安全風險施工技術處理方案,針對本項目的主要風險源,指定專人專管,監控各重點施工風險管理。(2)各搶險隊及作業班組安全負責人、安全員職責各搶險隊及作業班組安全負責人及安全員負責施工過程的安全管理及安全風險工作的檢查和險情上報,加強各搶險隊及專業工班的搶險救援技能培訓,并明確分工,當出現突發事件時,有權立即發出警報并有前期應急處理的職責。3、應急救援物資準備應急救援物資的充足準備是應急救援搶險工作的重要保障,該項工作由項目公司根據項目實際情況進行危險源分析,制定應急搶險救援資源計劃和儲備,并指定4、施工單位項目部落實,當發生緊急搶險救援時,項目公司可統一調配施工單位項目部的應急搶險救援物資和設備直接投入搶險救災。該物資包括:生產物資設備、日常物資類、醫療設備和必備的生活保障物資。4、應急救援知識教育培訓及演練根據進場時間安排應急搶險救援知識教育計劃,由施工單位項目部組織落實,項目公司組織工程項目經理、總工程師和安全主任等相關負責人授課,必要時聘請外部專家授課,對考試合格人員發合格證,只有持證人員才能成為搶險救援領導小組成員,未授于合格證人員,不允許擔任專職或兼職安全檢查員。為了在險情出現時各項搶險救援工作能夠迅速有條不紊開展,由施工單位項目部負責組織搶險救援隊按預設險情進行實地演練,施工5、單位項目部組織演練時間由項目公司根據施工總體安排確定,必要時,與市衛生、消防等有關管理部門組成合成演練或協同演練。使應急救援人員進入“實戰”狀態,熟悉各類防災應急救援的處置和整個應急救援的程序,提高協同作戰能力。凡搶險救援演練必須向項目公司上報演練申請和演練實施方案,演練結束后,由施工單位項目部將演練總結報告送達到項目公司,演練總結報告包含演練內容、人員分工、方案、處理程序、演練影像資料、演練中存在的不足等。5、應急救援互助協議為了達到出現險情后能迅速控制,減小對周邊環境的影響,進場后由項目部先與危險源周圍的相關單位取得聯系,建立互助協議,以便及時處理問題。建立互助協議的單位有:附近醫院、交通6、管理部門、城管部門、急救中心、消防、電力管理部門、自來水公司、燃氣公司、沿線政府、沿線居委會、沿線兩側大公司、小區等,并與各單位建立聯系名冊和溝通機制,并將互助溝通機制下發至標段項目部各職能部門。6、應急響應發生突發事故后,按照應急預案啟動應急搶險救援程序,應急響應程序如圖。應急響應流程圖7、防災及應急對事后處理(1)防災及應急救援現場恢復應急救援行動完成后,由新聞信息組對外宣布行動結束;相應的救援小組實施撤離并將現場交接給事故發生單位,進行現場清理和恢復正常生產活動,并組織相應機構進行事故的調查和后果評價,防止事故再次發生。(2)防災及應急預案的管理與評估改進應急救援事件結束后,應急救援小組7、對防災及應急預案的實施情況進行總結,對實施過程中的缺陷和不足進行修改和重新制定,并及時進行更新和發布;不斷完善防災緊急應變體系。三、環境保護方案1.環境保護工作目標1.1高標準運行ISO14001:2000環境保證體系,不出現重大環境投訴,水、氣、聲、渣做到達標排放;1.2現場道路、場外門前道路整潔通暢,不妨礙場內道路和周邊交通要道的正常交通秩序,無污染現象;1.3現場外貌整潔,無污染源,文明施工標語得當,符合現場文明形象;1.4任何施工或工地內生活污水,均需100%經沉淀處理后方可排入地下管道;杜絕蚊蟲、蒼蠅、鼠害、寄生蟲在工地滋生;1.5施工垃圾及時清理,運至業主和環保部門所允許堆放地點區8、域;1.6施工噪音必須符合環保部門的要求,選用性能良好、噪音低的新型機械設備,將對周邊環境的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1.7對進場裝飾、裝修材料放射性等有害物的環保檢測和竣工前室內環境檢測達標率100%。1.8本工程中,我們將重點控制粉塵對大氣污染、廢污水對水污染、噪音污染、廢棄物管理和自然資源的合理使用等。在制定控制措施時,考慮對環境影響的范圍、影響程度、發生頻次、社區關注程度、法規符合性、資源消耗、可節約程度等。2.環境保護管理措施2.1管理措施1.貫徹落實ISO14001:2001環境管理體系標準,高標準運行公司制定的環境管理方面的管理手冊與程序文件,確保施工過程中的環境控制在良好的狀態之下。9、2.采用協議、信函、聯系單等形式,及時將涉及環境保護方面的信息傳替給相關方(如供貨商、運輸商、業主指定分包方等),以共同遵守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與法規。3.嚴格貫徹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50325-2001等有關環境保護文件。具體如下:(1)組織管理人員認真學習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及相關規范要求,從而把室內環境質量控制作為建筑工程質量的一項重要內容貫徹到施工全過程之中。(2)選用的各種材料的氨、甲醛、苯和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指標限量,必須符合規范要求,并不得選用超過規范規定指標的各種材料。對土壤中氫濃度超標的必須向設計師、監理工程師、業主提出相應的處理建議。(3)所使10、用的建筑材料和裝修材料,必須具有產品出廠檢驗報告和合格證,并按規定進行環境污染指標復試,復試不合格或無產品出廠檢驗報告和合格證的嚴禁使用。(4)工程竣工前須委托有資格機構,按照規范要求進行室內、甲醛、苯、氨、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含量指標檢測。室內污染各項指標檢測合格方可組織竣工驗收。4.在出入口處安排專人進行值班,所有施工人員憑出入牌及其身份證件進入施工區域內。5.搞好公共關系的協調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施工對周圍環境的影響。2.2噪聲排放1.目標:晝間70dB,夜間55dB,6:0022:00為晝間,22:006:00為夜間2.嚴格執行噪聲防治管理規定,對施工現場噪聲進行管理。3.按11、公司現場文明施工管理辦法要求,在施工現場周邊設置連續、密閉的圍檔。土方施工前,施工場界圍墻應整修完畢。4.項目部在編制施工方案時,根據場界噪聲敏感區域的不同位置,明確選用低噪音設備,對在敏感區噪聲高的小型機械采用圍擋措施。5.嚴格遵守當地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有關規定,控制噪聲較大的工序施工時間,砼澆搗盡量安排在周六及周日施工(如有特殊工序需要,事先須得到周圍居民同意,并去環保部門辦理好有關手續,請周邊單位及市民的諒解,嚴禁夜間違章施工。6.施工現場應盡量選用或備有消聲降噪設備的施工機械,應采用低噪音的工藝和施工方法。7.使用攪拌機、切割機、風機、電鉆、刨、錘、鋸、磨等設備時,應搭設防護棚或盡可能安12、排在隔音效果好的房間進行,以減少噪音對周邊居民的影響;對居民投訴作好接待并責成專人處理。8.模板、腳手架等搭設、拆除、搬運時要輕拿輕放,上下左右進行傳遞,模板、鋼管修理、清理時禁止大錘敲打,以免噪聲污染。9.加強機器維修和保養,消除機器磨擦、碰撞等引起的噪聲。10.使用電鋸鋸模板等,應及時在鋸片上刷油,且模板、鋸片送速不能過快。11.通過統籌安排,合理計劃,不在夜間施工。12.模板采用膠合板模板,不采用鋼模板以減少噪聲。13. 在振搗砼時,盡量選用環保型振搗棒;振搗前對操作工人進行技術交底,振搗棒使用完畢后,及時清理保養;振搗時嚴禁振搗棒直接振搗鋼筋及模板,并做到快插慢拔防止振搗棒空轉,以免產13、生刺耳噪音擾民。14.車輛進出現場,專人指揮,減少或不鳴笛.15.對確因技術條件所限,通過治理排放的噪聲仍不能達到建筑施工場界噪聲排放標準的,應采取限制施工作業時間等有效措施,把噪聲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16.施工應安排在6:0022:00間進行,若因工序等技術原因需連續施工,必須經過有關管理部門批準,取得合法的夜間施工手續。17.公司應不定期對施工現場噪聲進行監測,且應在噪聲產生集中的時段進行,項目部應每月進行一次場界噪聲的自測,超過允許敏感區域噪聲規定時,應進行整改。2.3粉塵排放1.目標:施工現場無揚塵2.嚴格執行工程技術部編制的粉塵防治管理規定,對施工現場粉塵進行管理。3.現場場地及道路14、進行硬地化,其厚度和強度應滿足施工和行車需要。由于其他原因而未做到的硬地化部位,定期壓實和灑水,減少灰塵對周圍環境的污染。4.出施工現場的運輸車輛應對車輪及底盤進行沖洗,以防粘在車輪和底盤上的泥土帶到道路上,造成揚塵。5.裝運建筑材料、土石方、建筑垃圾及工程渣土的車輛,應當按照有關規定設置密封式加蓋裝置,防止沿途泄漏、散落或者飛揚,并按規定的時間和路線行駛。6.清理建筑垃圾應灑適量水并使用封閉的容器吊運,嚴禁凌空拋撒建筑垃圾造成揚塵。7.含有粉塵的原材料運輸時應盡可能采用封閉車廂進行運輸,易飛揚的細顆粒散體材料應盡量安排庫內存放,如露天存放應采用封閉容器或嚴密遮蓋。8.對可產生粉塵的材料,搬運15、人員應盡量做到“輕拿輕放”,避免不必要的摔、摜,產生粉塵,如可行時可灑水濕潤。9.在干燥的天氣時,由專人在現場及現場附近道路上灑水,以保持濕潤,防止塵土飛揚;10.材料加工或其它施工作業,如可行時應采用濕式作業,可向作業面或材料灑水,或采取噴霧等措施,以防止粉塵飛揚。如:拆除舊建筑物,風鎬破石,切割石材、面磚等。11.木材加工應集中地點,并對作業場所進行封閉。木材加工機械的飛輪、皮帶輪必須安裝防護罩。12.嚴禁在施工現場融化瀝青和焚燒油氈、油漆,亦不得焚燒其他可產生有毒有害煙塵和惡臭氣味的廢棄物。13.定期進行監督檢查。2.4運輸的遺灑1.目標:運輸無遺灑2.指標:運輸無遺灑現象,無相關方投訴16、,無處罰。3.運輸車輛必須沖洗干凈后方能離場上路行駛。4.裝運建筑材料、土石方、建筑垃圾及工程渣土的車輛,應采取有效措施,保證行駛中不污染道路和環境。嚴格執行市相關規定。2.5生產生活污水的排放1.目標:生產及生活污水排放達標2.場地內應在合適的位置設置沉淀池和沖洗池、排水溝,處理砼輸送泵、攪拌機、砂漿機等的清洗漿水。并做到所有的生活或其它污水必須分別處理后方能經排水渠排入市政排水管網,沉淀池應定期清理。3.采用鉆孔或其他施工產生的泥漿,未經沉淀不得排入市政排水管網或河流。廢漿和淤泥應使用封閉的專用車輛進行運輸。4.生活區食堂,應設置簡易有效的隔油池,加強管理,定期掏油,防止污染。5.施工現場17、生活區應設置廁所,并同時設置簡易化糞池或集糞池,嚴禁未經化糞池處理直接將糞便排入污水管道。2.6光污染1.目標:施工現場夜間無光污染2.指標:夜間施工照明燈罩的使用率達到100%,以保證現場夜間照明燈光不射入周圍居民家中。3.夜間作業應盡量選在室內進行。4.夜晚塔吊、太陽燈等照射時間要控制在22:00時之前,以免強光打擾附近居民休息。5.夜晚施工時要對塔吊上安裝高能碘鎢燈采取一定的強光照射角度的控制措施,使用定向式燈罩,盡可能將強光照射在施工場內,避免影響周邊行人。6.夜晚盡可能減少電弧焊接作業。2.7化學危險品、油品的泄漏1.目標:最大限度減少有毒有害化學品的泄漏2.當化學危險品、油品的泄18、漏涉及到人身財產安全時按公司危險化學品泄漏應急救援預案進行應急處理。3.定期檢查化學危險品、油品保存倉庫或地點,如消防器材是否齊全、可使用,化學危險品及油品的包裝是否完好,化學危險品及油品是否正確放置等。4.化學危險品、油品使用時應注意防止泄漏和污染土壤。5.被污染的土壤須隔離,并經環保部門處理。2.8火災、爆炸的發生1.目標:無火災、爆炸事故2.指標:施工現場無火災、爆炸事故隱患3.嚴格執行公司編制的消防管理規定、易燃易爆品安全管理規定、火災、爆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對施工現場消防進行管理。4.建立消防應急組織,成立義務消防隊,明確各區域消防責任人。義務消防員需經過培訓。5.易燃易爆場所嚴禁煙19、火,懸掛安全警示牌,按有關要求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6.嚴格執行用火審批程序和制度,領到用火許可證后方可操作。7.針對可能發生火災的崗位作業人員進行培訓,以提高其安全意識和防止違章操作。8.定期進行監督檢查。2.9有毒有害廢棄物的排放1.目標:固體廢棄物分類收集,合理處置2.嚴格執行固體廢棄物管理規定,對施工現場固體廢棄物進行管理。3.施工現場設置垃圾分類收集箱:可回收類、不可回收類、有毒有害廢棄物類。4.施工現場產生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必須向城市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申報,按批準指定的地點存放、處理,禁止在非指定場所放置、傾倒、焚燒垃圾或者其它廢棄物。無力運輸、處理的,可以委托城市市容環境20、衛生管理單位運輸、處理。5. 食堂采用電蒸箱、電水爐及煤氣灶蒸飯、燒水、做菜,禁止使用燃燒剩余廢舊木料煮飯做菜。6.加強生活區的衛生管理,專人負責生活區衛生工作,杜絕傳染病在工地的發生,杜絕食物中毒現象。每星期每少于一次對廁所等易生害蟲區域進行殺蟲處理。7.食堂產生的餐廚垃圾應當委托清潔公司單獨收集、運輸、處理。8.危險廢棄物的處理應聯系當地危險廢物管理站進行處理,各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丟棄、擅自處置危險廢棄物。9.復印機和打印機在更換墨盒、硒鼓、色帶時,廢墨盒、廢硒鼓、廢粉、廢色帶應交給供應商回收。10.對職工加強宣傳教育,垃圾按指定地點投放,各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丟棄、擅自處置危險廢棄物。1121、.定期進行監督檢查。2.10生產水、電的消耗1.目標:節約用水、節約用電2.嚴格執行節約用水管理規定、節約用電管理規定,對施工現場水電使用進行管理。張貼宣傳標語、圖片和節約能源標志。3.對各類水泵、閥門、供水管道、衛生器具及時保養檢修,保證不漏水。4.指定節約用水、節約用電責任人,定期統計水電使用情況,發現異常,及時查找原因。5.節約用水、節約用電責任人定期巡視現場水電使用情況,發現浪費現象,及時制止,并加以教育。6.制定獎懲辦法。2.11辦公用紙的消耗1.目標:節約紙張消耗,保護森林資源2.嚴格執行公司節約用紙管理規定,對施工現場用紙進行管理。3.張貼宣傳標語、圖片和節約能源標志。4.指定責22、任人,發現紙張浪費現象,及時制止,并加以教育。2.12周轉材料廢品處理1.目標:周轉材料廢品合理處理2.周轉材料主要有模板、木方、鋼管、扣件等,使用前應有計劃,使用過程中應的監督、使用后應有回收。3.新型塑料模板和膠合模板,在加工時應合理使用,嚴禁隨便亂鋸,造成浪費。對于塑料模板腳料應的專人回收,并與廠家確定回收協議。膠合模板腳料也應專人收集,作廢品處理。4.木方使用前按長短分別堆放,教育工人做到長料長用,短料短用,避免、減少長料短用,造成浪費。使用后及時并短料回收進行接長處理,進行多次循環使用。5.扣件在使用過程中應有專用工具箱,便于存放,并及時收集。在澆筑砼、回填土前應及時清理干凈。3.環23、境監測和測量控制1、項目部每半個月組織有關人員對環境管理體系運行情況進行監督、監測、監控(其中對目標和指標的實現程度每月進行一次檢查),評價結果填寫環境管理體系運行情況記錄表。2、施工現場、生活區和辦公區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監督每半月由行政管理員按污染物控制程序的要求進行監督,并做好記錄,作為評價依據。3、施工現場的目標和指標的實現程度、環境管理方案實施情況、現場揚塵、生產污水和生產垃圾的監督、噪音的監測、工程供方的控制每半月由計量員進行監督、監測,具體的監測、監督方法和要求按污染物控制程序、工程供方控制程序執行,并做好記錄,作為評價的依據。4、對施工現場及生活區、辦公區的夜間照明應按公司環24、境管理方案進行嚴格管理,合理使用光源,確保夜間照明不影響周圍居民的正常生活,由電工工長對燈具的日常管理,每半月進行一次自檢,并做好記錄,作為評價的依據。5、對施工現場及生活區辦公區的生產、生活用水、用電進行監測,紙張的消耗,油品及化學品,有毒、有害廢棄物由材料主管人員每半月進行一次監督檢查,按化學危險品管理程序執行,作為評價依據。6、 對施工現場及生活區、辦公區的消防設施和消防物資每半月保衛人員進行監督檢查,并對重點易發生火災場所加強監督檢查,按應急準備和響應控制程序執行并做好記錄,作為評價的依據。7、對施工現場的機械設備運行與維護及其過程中產生的廢油和廢棄物的監督檢查,由項目部機管員機械監督執行,并做好記錄,作為評價的依據。8、 用于環境管理運行情況的測量儀器,由計量員機械管理和維護,并建立臺賬,保證儀器在使用時精度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