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村2015年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實施方案(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5765
2024-01-05
17頁
100.50KB
1、XX縣XX鎮XX村2015年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實施方案組織單位(蓋章): XX縣財政局 實施單位(蓋章): XX鎮人民政府 編 制 時 間: 2015年6月 目 錄一、前言3二、項目概要3三、項目區基本情況4四、編制實施方案的指導思想、依據和基本原則6五、項目建設內容6六、項目投資概算7七、項目實施主要技術方案9八、項目的組織、質量與進度管理12九、項目實施模式及經濟效益15十、村級集體經濟分配方案16XX縣XX鎮XX村2015年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實施方案一、前言為進一步加快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著力提高農村基層黨 組織領導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鞏固黨的基層政權,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壯大2、村集體經濟,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新時期農村工作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不斷增強村級集體經濟自身的“造血”功能和綜合實力。根據相關要求,結合我村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二、項目摘要(一) 項目名稱:XX縣XX鎮XX村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二)建設內容、規模:香豬擴繁場(引進香豬母豬100頭,種公豬10頭,圈舍600平方米);蔬菜(青菜、李記泡菜)種植200畝。(三) 項目建設時限: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完成。(四) 項目實施地:XX縣XX鎮XX村(五) 項目總投資:100萬元,其中申請壯大村集體經濟資金80萬元,自籌資金20萬元。(六) 項目主管單位:XX縣財政局(七) 3、項目技術依托單位:XX縣農村工作局(八) 項目實施單位:XX鎮人民政府(九) 項目負責人:湯蕾(XX鎮政府鎮長)三、項目區基本情況XX縣位于貴州省南部最前沿,北連都勻,南與廣西南丹縣毗鄰,東與三都,荔波接壤,西與平塘接壤。黔桂鐵路、210國道、貴新高等級公路縱貫縣境南北,冊(亨)三(都)公路橫穿縣內,新建的“貴廣”高速公路、快速鐵路從縣境交界的東北穿梭,交通便利,是西南出海的主要通道。近年來,XX縣委、縣人民政府以實現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三化同步”發展為目標,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使XX成為貴州南部夏秋蔬菜產業基地,農業特色產業基地,精品水果生產基地。多年的發展使XX逐步成為貴州南部4、果蔬生產大縣,黔南南部農產品的集散中心地。XX縣轄8鎮,133個行政村,總人口35萬,農業人口30.42萬,占總人口86.91%,貧困人口10.5萬人,占總人口30%。全縣總面積2442.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5.57萬畝,其中稻田37.96萬畝,旱地17.61萬畝。2013年,全縣農業總產值13.57億元,占生產總值56.36%,糧食總產量13.52萬噸,人均占有量386.29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5860元,農業是我縣的主導產業。XX縣氣候條件優越:全縣年平均氣溫15,年降水量1000-1300mm,年日照時數1100-1300小時,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無霜期年平均273天,氣候溫和,雨5、量充沛,無霜期長,適宜葡萄、梨、桃等多種水果種植。XX鎮位于XX縣城東南部,距縣城19公里,距全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三都縣城54公里,世界遺產地-荔波縣城60公里,距貴新高等級公路XX匝道口20公里,獨荔公路貫穿全境,交通便捷。項目區平均海拔910米,年平均氣溫15.2,年降水量1350毫米左右;夏秋季氣候溫和冷涼,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排灌條件好,區位優勢突出,生態環境條件較好,目前建有農產品交易市場一個,大型冷藏保鮮庫4個,產業基礎完善是特色水果和精品水果生產的理想之地。全鎮轄9個村、350個村民小組,1個居委會,13100戶,55077人。其中少數民族40394人,占73.34%,主要為布依6、族、水族和苗族。其中:一類貧困村5個、二類貧困村10個,三類貧困村1個,貧困戶4020戶,貧困人口11700人。耕地面積5萬畝,其中稻田3.5萬畝,旱地1.5萬畝。2013年農業總產值12.3億元,糧食總產量10710噸,農民人均純收入7680元。項目村基本情況:XX村位于XX鎮政府南面,距離政府約5公里,全村共7個自然寨,13個村民小組共556戶2666人,田土面積1931畝,黨員41人。2014年6月全縣行政村規劃調整由原XX村、興合村和獅山村合并組建成新的獅山村,現有1422戶6600人,23個村民小組,田土面積5622畝,黨員124人。目前全村經濟收入主要以種養殖業、勞務輸出和銀寨傳統7、的豆腐加工業為主,蔬菜產業現已經成立蔬菜合作社。四、編制實施方案的指導思想、依據和基本原則(一)指導思想(一)指導思想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主題,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新時期農村工作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進一步解放思想,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增強村級集體經濟實力,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推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持續可協調發展。(二)基本原則1、堅持思路創新,推動科學發展。 2、堅持以村為主體,突出市場主導。(三)目標任務通過3年左右的努力,使全村集體經濟實力明顯增強,集體積累逐年增加,形成較強的經濟發8、展后勁,建立充滿活力的集體經濟自我發展機制,不斷滿足我村基層建設、服務和管理的支出需要。力爭2017年底我村年集體經營性收入達到30萬元以上。五、項目建設內容(一)香豬養殖建設香豬繁育場一個,引進香豬母豬100頭,種公豬10頭,圈舍600平方米。香豬:香豬體格短小。其被毛為黑色,毛細有光澤、頭長,額平,額部皺紋縱橫,眼睛周圍無毛區明顯,耳薄向兩側平伸,背腰微凹,腹大圓而下垂,四腳短細,尾巴細小,尾端毛呈白色。 香豬6月齡公豬平均體重14.2公斤,體長65厘米,體高33厘米,胸圍55厘米;母豬8月齡體重30公斤,體長70厘米,體高47厘米,胸圍73厘米。育肥香豬屠宰率為63.6%,瘦肉率達52.9、2%。香豬對氣候有較強的適應性,很少生病。香豬的飼料以粗料為主,粉碎后的秸稈、黃豆殼、花生殼、干紅薯秧等都可作為主料,菜藤、紅蘿卜、嫩草、樹葉等都可作為青綠飼料。香豬的精飼料為玉米、糠、麩皮等,無需再用添加劑。通過建立一個“香豬繁育基地”不單給養殖戶提供純種香豬,還給他們提供人工授精、科學防疫、疾病診斷、飼料飼養、仔豬回收等方面的服務,讓他們沒有后顧之憂,定能穩定大量的農民工在家創業,并帶領他們發家致富,并壯大村集體經濟。(二)蔬菜種植種植青榨、李記泡菜200畝。六、項目投資概算(一)項目總投資項目總投資100萬元,其中申請壯大村集體經濟資金80萬元,自籌資金20萬元。(二)資金籌措及用途1、10、申請壯大村集體經濟資金80萬元,主要用于以下項目:(1)香豬繁育場項目:60萬元序號建設內容單位數量單價金額(萬元)備注1圈舍M600400元/ M242辦公室、獸醫室M961000元/ M9.63倉庫M80400元/ M3.24化糞池M30400元/ M0.125供水設施M201000元/ M26供電設備及線路M200100元/ M27進場道路M100150元/ M1.58進場大門及隔離水池0.49場坪M40037.5元/ M1.510引進母豬頭100500元/頭511引進公豬頭10500元/頭0.512圍墻3.3813飼養周轉資金614防疫藥品及器械0.8合 計60(2)青菜、李記泡菜種植11、項目:20萬元序號項目內容單位數量單價金額(萬元)備注1土地承包費畝200100元/畝22犁田畝200150元/畝33化肥農藥畝200190元/畝3.84人工費畝200560元/畝11.2合 計202、自籌資金20萬元,主要用于香豬養殖成本投入和市場開拓及管理等費用。序號建設內容單位數量單價金額(萬元)備注1青飼料Kg2000000.4元/kg8按每頭豬每天5kg計算2水電費23防疫費24市場開拓35管理費5合 計20七、項目實施主要技術方案(一)香豬繁育場項目1、工程總體布局項目整體布局嚴格按照生豬養殖標準執行,在因地制宜這一基本原則的指導下,利用交通便利。本著環境保護與養殖業發展并重的原則12、,規模養殖場建成相對獨立,便于隔離管理環境。2、工程設計(1)圈舍改造本設計采用雙列式或單列式磚木結構養殖圈舍設計。圈舍呈長方形,檐高2.5米,每棟圈舍612間,單間面積810平方米,地面素土夯實,碎磚瓦石墊層,C15混凝土抹來,厚度10厘米,舍內地面坡度12%過;毛石基礎,毛石為MU20,水泥砂漿為M5,水泥空心磚或火磚砌墻,墻體厚24厘米,基礎比墻寬1015厘米,墻體開窗,雙坡式屋頂,圈舍門、屋頂架用木質材料石棉瓦或火瓦等,檐高2.5米,頂高3.5米,圈舍兩邊設窗子,采光面積為墻體的2530%,圈舍隔墻高度為種豬舍1.31.4米,其它豬舍隔墻高為1.11.2米;食槽以磚和水泥砌成,食槽上方13、設進料口,在圈舍靠除糞口處墻體上方安裝飲水器;墻體與基礎的圈舍處開排污口連接排污溝,通風換氣以自然為,春夏秋三季為半開放式,冬季用塑料膜保溫后,在膜上開孔,人工控制通風換氣,確保做到冬暖夏涼。(2)糞污處理:排污溝:要求水泥砂漿砌成,內壁光滑,溝體呈5-8度向出口傾斜,并做到排污溝與沼氣池相連接,使尿液不在溝內留存。溝的規格為:寬20-25,深12-15,呈圓底U型。糞污處理池:建成長方形或正方形,用毛石水泥砂漿打底厚20厘米,墻體為水泥砂漿石料,內壁用水泥清光,做到不滲漏。采用二級以上沉淀凈化,污水處理池要求:處理30立方米污水達標排放。糞污實行干濕分離,干糞運到堆積池進行發酵,濕糞(液體)14、通過排污溝流入糞污處理池(二級以上化糞處理)后,用于農作物肥料。(3)消毒間:建設成為長形或正方形,地面硬化有5公分深一平方米大小藥浴池,屋頂有紫外線或噴射式消毒。(4)供水設施:在地勢高處用石料或磚、水泥砂漿修建。(5)供電線路:按供電要求拉設架線。(6)進場道路:挖掘平整進場道路路面寬3米以上,用砂石墊平。(二)青菜、李記泡菜種植項目1、選用適合當地種植的青菜品種2、整地理墑:前作收后,深翻炕垡,施足底肥,每畝施入農家肥1000-1500公斤,復合肥40-60公斤,普鈣40公斤,然后整地理墑。冬春季理成平墑或低墑,墑寬2.5-3米;夏秋季應理成小高墑,墑寬0.8-1米,溝深20-30厘米。15、3、播種:青菜冬春畝播種用量0.75-1公斤,夏秋播要1.5-2公斤,可撒播也可點播。4、間苗及定苗:當有2-3片真葉時進行第一次間苗,有4-5片葉時第二次間苗,有5-6片葉時進行定苗。留苗距離秋季20-24厘米,冬季15-18厘米。5、灌水追肥:拉十字時追第一次肥,畝用5公斤普鈣和5公斤碳銨兌水500公斤提苗;定苗后畝用5公斤尿素和5公斤硫酸鉀兌水500公斤追施,以后隔10-15天再施一次追肥,畝用尿素15-20公斤。追肥要結合灌水,保持土壤濕潤。6、病蟲害的防治:青菜主要病害有黑斑病、白斑病及炭疽病,可用800-1000倍的撲海因或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或50%多菌靈1000倍防治16、。蟲害有蚜蟲、小菜蛾、菜青蟲、黃條跳甲應及時發現及時防治。7、采收:青菜的采收期根據品種特性,栽培季節及市場需要而定。秋播青菜30-40天即可采收,充分長大要50-60天,冬春播的則要100天以上,可以間拔采收或一次性采收。八、項目的組織、質量與進度管理(一)組織管理1、成立項目領導小組。成立由分管縣長任組長,財政、縣農工局和XX鎮主要領導為成員的項目領導小組,負責項目實施的統一組織、對項目的實施進度、質量和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協調解決項目建設及生產方面的重大問題,確保項目工作按計劃進行,實現基地建設目標。其組成成員名單如下:組長:XX村兩委班子技術實施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縣種畜場鎮農業17、服務中心,張仁彪任辦公室主任。(二)制度管理1、項目法人責任制:全面負責項目實施的領導和指導,定期向項目主管部門和上級匯報項目實施進展情況,對項目的實施進度及質量,資金的使用承擔主要責任;協調各方面,積極調動人力參與到項目建設工作中,確保項目優質保量地完成,并對項目的生產執行負總責;決策項目報告的編寫,修訂和實施中的重大問題;對項目實施中出現的重大問題及時處理,并對結果負責;2、項目合同制:項目實施的XX村與鎮農業服務中心干部簽訂合同,明確畜牧技術干部對項目實施進行技術服務的內容、質量、進度等。項目技術實施干部與村委會簽訂合同,明確畜牧技術干部對項目實施養殖場主進行技術服務的內容、質量、進度,18、確保項目的建設標準和順利實施。3、項目監理制:項目實施領導小組與項目實施技術小組匯同村兩委班子定期對項目的實施全過程進行監督管理,項目實施單位與審計,財政部門不定期對項目的資金使用和工程進度進行檢查。4、產權明晰制:項目建設補助物資的所有權屬于XX村。5、項目公示制度:對規模養豬場業主、項目農戶新增基礎母豬圈舍改造等補助,均實行事前、中、后公示制度,公布聯系方式和舉報電話,自覺接受人民群眾和財政、審計的監督檢查,確保項目建設公平、公開、公正。6、項目信息上報制:項目信息反饋實行旬報制度,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主要通報項目建設進度、投入情況和存在問題,及時發現和調整項目建設。7、項目備案制:在項目19、資金下達和項目結束后15日內,將有關文件分別向縣紀律監察局和設及鄉紀委報送備案。8、項目驗收制度:項目實施單位制定各個環節的工作管理制度,并按項目建設進度實行分項、分期對項目實施組織驗收,即實施一項、驗收一項、補助一項。(三)資金管理嚴格按照財政資金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和國家擴大內需資金使用的程序進行管理,做到資金到位、按期開工、整改百分之百的要求,按照專戶儲存、專賬核算、專人管理的要求,實行“三專”管理,確保資金使用率;建立臺帳,做到資金到項目,核算到項目,并按報賬制的要求,建立報賬撥付手續和票據審核制度。(四)項目建設1、項目建設時間:一年(2015年6月2016年5月)。2、作業進度安排序20、號建設內容2015年20122016年6789101112123451施工設計2豬舍改擴建3排污處理4修建化糞池5修建消毒間6開始試生產7竣工申請驗收九、項目實施模式及經濟效益(一)項目實施模式1、香豬繁育場建設項目飼養香豬(母豬)100頭,每年可向XX村村民提供飼養的香豬1500頭,帶動150200戶農戶飼養,戶均可獲得純利1萬元。繁育場通過出售仔香豬和組織收購農戶的商品香豬獲得利潤,從而壯大XX村村集體經濟。2、青菜、李記泡菜種植,帶動農戶利用冬閑田種植獲得經濟效益,可使香豬在冬豬時有必要的青飼料。(二)效益分析1、社會效益通過本項目的實施,一是村兩委班子通過項目的實施壯大村集體經濟;二是21、形成龍頭企業帶動村民飼養香豬,帶動農民致富奔小康;三是對促進香豬場規范化、規模化發展,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2、經濟效益 項目建成投產后,新增固定資產將達到75萬元。 通過項目實施,建成后年自繁自養出欄商品豬1500頭,利潤25萬元。3、生態效益 項目建成后,有利于從源頭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和養殖場衛生環境,增強規模畜禽養殖場治理養殖污染的積極性,使畜禽養殖污染物實現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減量化排放,從源頭上加快了我縣農業面源污染的治理。 該項目建成后,豬場所產污水和排泄物行干濕分離后,干糞貯存于集糞池經密閉發酵后作為農業生產用肥;尿液排入沉22、淀池經施于種植業,可以促進農作物和優質牧草生長。因此,實施本項目可以形成種植業與養殖業互相促進協調發展的農業生態系統,有利于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促進農業生產向良性循環的軌道發展。十、村級集體經濟分配方案(一)原則按照十七大提出的“探索集體經濟有效實現形式、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的要求,建立適應農村改革發展要求的公開、公正、公平的收益分配制度。既要實現發展好集體成員的權益,又要堅持集體經濟性質,鞏固農村政權基礎;既要努力增加集體成員的財產性收入,又要處理好分配與積累的關系,確保分配水平的可持續;既要強化監管措施,又要發揮內部體制機制作用,推進民主管理和制度管理。(二)農村集體經濟收益分配的操作程序一是實行“村財鄉管”,對收入進行績效審計,使村民詳細知曉一年來集體經濟的財務狀況和運行情況,解答村民的疑問,明確集體可用收入基數。二是測算分配基數,在確立凈收入的基礎上,按提取起一定比例的公益金、公積金和必要的風險基金之后,確立收益分配比例。提取凈收入的50%作為項目的公益金、公積金和必要的風險金,剩下對50%的凈收入進行分配。三是公開公示,接受群眾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