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達嶺新能源孵化基地項目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5812
2024-01-05
11頁
471.50KB
1、八達嶺新能源產業基地孵化中心建設項目實行方案目錄八達嶺新能源產業基地孵化中心建設.1項目實行方案.1一、項目名稱及肩負單位基本概略.1二、項目的目的、意義及必需性.2三、項目的任務、目標及查核指標.3四、項目研發開發的要點技術、創新點及配套技術.5五、項目主要技術路線及實行方案.9六、項目組織方式.11七、項目起止年限、年度目標和研究開發內容計劃.11八、項目總經費及經費根源.11九、項目實行的風險剖析及躲避方案.12(一)風險要素.12(二)風險對策.12十、項目配套支撐的其余條件及根源.12十一、項目達成后的經濟社會效益剖析.13十二、預期成就形式、知識產權歸屬與管理.14八達嶺新能源產業2、基地孵化中心建設項目實行方案一、項目名稱及肩負單位基本概略(一)項目名稱八達嶺新能源產業基地孵化中心(二)項目單位基本概略1、單位名稱:北京八達嶺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2、建即刻間:1992年3、單位性質:事業單位4、注冊地址:延慶縣康莊鎮紫光東路1號5、法定代表人:劉宗賢6、創辦資本:1000萬元7、主旨和業務范圍:擬訂開發區規劃詳細實行方案;負責基礎設備先期準備;招商引資、引進項目、引進技術、引進人材;經濟合同的簽署;負責保護管區內公司的合法權益,督辦各樣手續,優惠政策的兌現及其余事宜。8、單位簡介:北京八達嶺經濟開發區位于北京市延慶縣,于1992年8月經市、縣兩級人民政府同意建立,規劃面積3、4.81平方公里,2000年榮膺為市級開發區,是2006年被國家發改委同意保存的北京市市級開發區之一。北京八達嶺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的主要職能是受區政府受權或拜托編制開發區的地區規劃、土地整體利用規劃及專項發展規劃,并經區人民政府同意后組織實行;依照開發區的整體發展1規劃,對園區的土地推行一致管理;擬訂并落實開發區發展各項政策;保證法律、法例和產業政策在開發區內得以貫徹實行。9、財務狀況:截止2008年終,該單位財產部類總計10209.5萬元,此中財產合計6584.4萬元,支出共計3625.1萬元,欠債部類中:欠債共計3549.4萬元,凈財產共計4661.7萬元,收入共計1998.4萬元。10、4、主要投資項目:北京八達嶺經濟開發區在本項目達成后,還將投資建設公共服務平臺項目,作為為入駐公司供給融資、檢測、法律、工商、稅務等多方面服務的服務中心。二、項目的目的、意義及必需性(一)潔凈能源的快速發展慣例能源是指技術上比較成熟且已被大規模利用的能源,如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等;而新能源則是指還沒有大規模利用、正在踴躍研究開發的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大海能等可重生能源以及核能、氫能等。為應付能源和環境問題的挑戰,世界上很多國家政府做出重要決議,希望用20年或更長的時間,將能源構造調整到“以重生能源為主”的軌道上來。如美國政府提出對可重生能源發電量的配比限制,要求2013年達到105、%、2025年達到25%;法國政府提出在2020年將可重生能源花費比重提高到23%;日本政府則公布了“太陽能發電普及行動計劃”等。我國作為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要在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需要巨大的能源資源作為支撐。在世界能源緊張的形式下,我國政府也高2度重視可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并將其作為解決能源和環境壓力的重要措施。“十一五”規劃提出要鼓舞生產花費可重生能源,使其在一次能源生產總量中的比率由2006年終的7%,提高到2010年的10%,從而到2020年的16%;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2009年經濟工作也將“組織實行好信息、生物、新資料、新能源等高技術產業化專項”作為重要任務提出;中央6、為促使經濟安穩增添的4萬億投資也涵蓋了核電、風電、水電等新能源領域的基礎設備建設。新能源正在成為政府政策要點扶助的行業,在能夠預示的將來,以太陽能、風能等可重生能源為代表的新能源將部分取代石油、煤炭,成為我國能源系統中的重要構成部分。(二)科技公司孵化器發揮重要作用我國的科技公司孵化器經過近20年的發展,在數目、規模、種類、服務質量、孵化成效等方面都有了長足發展,獲得了豐富的經驗。作為一種新式的社會經濟組織,科技公司孵化器經過供給研發、生產、經營所需的場所、設備、設備等硬件資源和政策、融資、法律及市場推行等方面的咨詢服務,降低了科技公司的創業風險和創業成本,提高了創業公司的成功率,在孵化高科技7、公司,培養高科技管理人材,促使科研成就向生產力轉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經過孵化器這個科技中介,在加速科技成就轉變速度的同時提高了公民經濟的發展速度,獲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三、項目的任務、目標及查核指標(一)項目建設任務與目標本項目作為八達嶺新能源產業基地孵化中心的一期工程將建設3中試用房建筑面積共計45000平方米;建設配套服務用房建筑面積共計56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50600平方米。此中功能配臵為:1、中試用房:供入駐公司辦公、科研、中試及商務洽商使用。2、配套服務用房:商場和食堂和宿舍。3、構造選型依據功能需求,新能源產業基地孵化中心,采納鋼筋混凝土框架構造建筑,各單體平面分8、別為方形、長型和L型,建筑物層數為2-4層。為適應新能源產業,建筑內部功能分區的區分和組合應靈巧、靈巧。4、層高配臵室內0.00距室外處坪300mm,首層層高為4.5米,二層以上層高為3.9米。(二)主要查核指標4四、項目研發開發的要點技術、創新點及配套技術項目為孵化器建設,項目營運不波及資源的開發和綜合利用。但項目投入使用后,將進行太陽能的開發與利用,當前,主要的應用的技術為太陽能光伏發電新建工程,為大型用戶側光伏并網示范項目。(一)概括大型用戶側并網光伏電站主要由太陽電池方陣、并網逆變器、遠程監測通信系統及配電系統構成,包含太陽電池組件、直流電纜及匯流箱、逆變升壓設備或逆變加升壓設備、溝通9、電纜等。此中電池組件到逆變器的電器系通通稱為光伏發電單元系統,也稱光伏發電單元方陣。太陽電池方陣將太陽能轉變為電能(直流電),并經過匯流箱(配電箱)傳達到與之相連的逆變器上,逆變器采納MPPT(最大功率高跟綜)技術最大限度將直流電(DC)轉變為溝通電(AC),輸出切合電網要求的電能,經過溝通配電柜與低壓配電箱連結。近幾年并網光伏發電系統漸漸成為光伏技術的研究熱門,跟著5光伏發電系統的性價比提高,其應用范圍愈來愈廣,并網光伏發電系統開始從實驗示范項目逐漸商業化引用發展。(二)分類從發電角度分,當前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大概可分為三類:離網光伏蓄電系統、光伏并網發電系統及帶蓄電池的光伏并網發電系統等。10、1、離網光伏蓄電系統這是一種常有的太陽能應用方式,在國內外應用已有若干年。離網光伏蓄電系統需要有蓄電池作為儲能裝臵,主要合用于無電網的邊遠地域和人口分別地域,如通信基站、邊防哨所及偏僻地域。該系統比較簡單,適應性廣。但當前蓄電池價錢相對昂貴,在復雜條件下的運轉和保護花費都比較高,所以限制了單個離網光伏蓄電系統的大規模應用2、無蓄電池光伏并網發電系統與離網光伏蓄電系統對比,在有公共電網的地域,無蓄電池光伏發電系統直接與電網連結并網運轉。該系統的逆變器只有單調的并網工作模式,當電網失電時停止工作。無蓄電池光伏發電系統省去了蓄電池,減低了造價,擁有更高的發電效率和更好的環保性能。3、帶蓄電池的光伏并11、網發電系統這是介于上述兩個方案之間的系統。該系統帶有少許的備用蓄電池,逆變器同事擁有獨立工作和并網工作模式,當電網斷電時,仍可在短時間內向重要負載輸送電力。該系統擁有更大的靈巧性,適應性較強,可是其造價和運轉成本較上述兩種方案高。當前,我國大型并網光伏發電系統的應用還處于研究示范階段,6已建成的示范性并網光伏電站一般都是低壓用戶端(380V)并網模式,發電容量相對較小。大型和超大型并網光伏電站系統不單建設規模可已達到MWP甚至GWP級別,發出的電能可直接并入中高壓輸電網絡,可參加電力的輸送和調配。大型光伏電站的系統集成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設計和工程施工不妥會增添光伏發電系統造價和發電成本。12、跟著光伏系統規模和復雜性的增添,大型光伏并網項目一般都需升壓并入中高壓電網,對光伏系統設計要乞降技術服務要求日益嚴格。(三)大型并網光伏電站的構成大型并網光伏電站主要由光伏方陣、并網逆變器、遠程監測通信系統及配電系統構成,包含光伏電池組件、直流電纜及匯流箱、逆變升壓設備或變加升壓設備、溝通電纜、10KV配電母線段、110KV升壓變等。光伏方陣將太陽能轉變為電能(直流電),并經過匯流箱(配電箱)傳達到與之相連的逆變器上,逆變器采納MPPT(最大功率追蹤)技術最大限度將直流電(DC)轉變為溝通電(AC),輸出切合電網要求的電能,經過升壓站與中壓電網(110KV)連結。1、并網光伏逆變器選型的技術并13、網逆變器是光伏發電系統中的要點設備,關于光伏系統的變換效率和靠譜性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逆變器選型的主要技術原則以下:(1)性能靠譜,效率高:光伏發電系統當前的發電成本較高,假如在發電過程中逆變器自己耗費能量過多或逆變實效,必定致使發電量的損失和系統經濟性降落,所以要求逆變器靠譜、效率高。7(2)要求直流輸入電壓有較寬的適應范圍:因為太陽電池的端電壓隨負載和日照強度而變化,這就要求逆變電源一定在較大的直流輸入電壓范圍內保證正常工作,并保證溝通輸出電壓穩固。(3)擁有保護功能:并網逆變器還應擁有溝經過壓、欠壓保護,超頻,欠頻保護,高溫保護,溝通及直流的過流保護,直流過壓保護,防孤島保護等保護功能。14、2、逆變器常用技術構造(1)集中逆變器:在大于10KWP的光伏發電站系統中,大型集中逆變器可直接經過一此中壓變壓器與中壓電網連結,省去低壓變壓器,減少逆變器輸出溝通測電纜消耗,提高發電效率。大型集中逆變器分組并接方案最大的長處在于:只有處于工作狀態的逆變器肩負逆變工作,而其余逆變器能夠停止工作,這就大大提高了在日照較弱的低功率輸入狀態下的系統效率。(2)組串逆變器:太陽電池組件被連結成幾個互相平行的串,每個串都連結獨自的一臺逆變器,每個組串并網逆變器擁有獨立的最大功率追蹤單元,從而減少了太陽電池組件最正確工作點與逆變器不般配的現象和陽歲月影帶來的損失,增添了發電量。(3)組件逆變器:組件逆變器15、的容量一定與太陽能光伏電池組件般配,所以其銘拍容量較小,一般在50到400W之間。組串逆變器和組件逆變器容量都很小,不合適用于大型光伏電站。所以,本項目選擇大型集中型逆變器。8五、項目主要技術路線及實行方案(一)電站技術路線光伏電站的整體技術主要有兩大多數構成:太陽電池組件及其方陣到逆變器之間的光伏發電單元系統(成為直流系統)、溝通聚集及其并網的升壓系統(交通系統)。1、光伏發電單元系統構成從電池組件到逆變器,本項目2MWP并網光伏發電系統分為12個獨立的光伏發電單元系統。技術方案以下:示范單元系統總容量為2MWP,有10個100KWP和2個500KWP單元系統,每個100KWP系統由1個1016、0KWP晶體硅太陽電池方陣構成,并對應采納1臺100KWP國產大型逆變器;每個500KWP系統由1個500KWP晶體硅太陽電池方陣構成,并對應采納1臺500KWP國產大型逆變器。2、并網升壓接入系統方案系統設計對本項目建設必需性、送點范圍、接入系統方案等進行了分心,并鑒于潮流和穩固等計算結果提出了北京市延慶縣八達嶺開發區2MWP用戶側并網光伏電站的電器主接線和接入系統介紹以下:本電站逆變器輸出直接與用戶側低壓配電室中低壓配電柜的預留端相連。3、本項目電氣系統技術方案擁有以下特色(1)12個光伏發電系統之間沒有直流及低壓溝通的直接電氣聯系,可分別實行建設,運轉與保護管理方便、故障檢修時也不會影響17、整個系統的運轉。(2)可進行不一樣種類設備、不一樣設計方案的示范試驗,經過實質運轉獲得經驗,便于此后大規模的推行應用。9(二)實行方案本項目太陽電池方陣陣列的安裝主要為固定式安裝方式。固定式構造簡單、安全靠譜,安裝測試及管理保護方便。1、固定式支架傾角方陣安裝傾角的最正確選擇取決于諸多要素,如地理位臵、整年太陽輻射散布、直接輻射與散射輻射比率、負載供電要乞降特定的場所條件等。并網光伏發電系統方陣的最正確安裝傾角可采納專業系統設計軟件進行優化設計來確立,它應是系統整年發電量最大時的傾角。依據計算,本工程確立太陽電池方陣支架傾角為30度。2、方陣支架方向角一般狀況下,太陽電池方陣應面向正南安裝。318、單只架電池組串的擺列設計每個晶體硅太陽電池組串支架的縱向為2排、每排9快組件,即:每個支架上安裝18塊晶體硅太陽電池組件,構成1個組串。4、方陣陣列布臵依據太陽電池方陣陣列的布臵原則和場址的地形地貌,在本設計階段,對12個固定式太陽電池方陣的典型陣列,采納了平面、東西向及南北向立刨面的布臵設計,并據此對該方陣的典型安裝支架及其基礎進行設計5、土建及基礎依據不一樣方陣陣列所在地形及其詳細布臵位臵,擬采納鋼筋混凝土支柱高度的方式來知足電池組件支架底標高保持水平狀態,可大批減少鋼支架種類,方便現場施工安裝和調整。10六、項目組織方式新能源孵化器項目由八達嶺經濟開發區組織開發,項目投產營運后,運作管19、理機構依照現代公司管理制度正式組建項目公司,項目公司依據公司法和公司章程建立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管理機構,形成一套較為完好公司法人治理系統。七、項目起止年限、年度目標和研究開發內容計劃項目建設期一年半,起止日期為2009年7月-2010年12月,詳盡進度計劃以下表:八、項目總經費及經費根源項目總投資13525萬元,此中:土地花費2091萬元,建安成本10006萬元,其余花費754萬元,預備花費538萬元,建設期利息136萬元。此中:擬申請商業銀行長久借錢2500萬元,向市科委申請科技經費2000萬元,其余由申報單位自行解決。11九、項目實行的風險剖析及躲避方案(一)風險要素八達嶺新能源孵化中心20、距市里較遠,與北京市內其余科技公司孵化器對比地理位臵及交通條件方面不占優勢。孵化器不一樣于一般標廠,需要供給更高層次的服務,項目建設單位以前沒有孵化器管理經驗,且入駐公司多為經濟實力不強的中小公司,有可能會因為宏觀經濟環境或因經營管理不善、服務不到位等要素,造成公司單體科研樓銷售時,孵化器配套服務設備還沒有建設,有可能致使銷售困難、銷售價錢達不到預期以及出租率降低或出租價錢降落,從而影響項目正常營運。(二)風險對策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與中關村科技園區等機構合作,提高服務水平,進行科學運作,盡量防止和減少風險要素的發生。十、項目配套支撐的其余條件及根源(一)項目選址及用地方案1、項目建設地址:北京21、八達嶺經濟開發區西側的N-20-2地塊2、占地面積:45120平方米3、項目用地性質:工業用地4、新建建筑面積50600平方米,綠化面積12717平方米。5、占用耕地狀況:本項目未占用耕地6、獲得土地方式:出讓(二)土地合理性剖析12本項目規劃建議書還沒有獲得,本報告采納的指標是依照當地控規指標,假如將來規劃建議書確立的指標高出控規同意范圍,項目建設方案應作相應的調整。項目總用地面積:4512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50600平方米,詳盡狀況見下表:項目占地規模合理,切合土地利用規劃要求。(三)動遷拆遷與移民安臵本項目建設用地為已開發熟地,動遷安臵工作在八達嶺工業園區土地一級開發過程中已經達成,22、本報告不波及有關內容。十一、項目達成后的經濟社會效益剖析(一)在北京市產業構造調整指導目錄(2007年本)中,風力發電及太陽能、地熱能、大海能、生物質能等可重生能源開發利用被列為鼓舞類項目。項目服務于新能源產業,切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地域發展規劃。13(二)發展新能源產業,能夠為延慶縣域經濟發展供給重要的產業支撐。本項目依靠土地價錢低、勞動力成本低、環境質量高的優勢,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貢獻。(三)項目總投資13525萬元,此中:建設投資13389萬元,建設期利息136萬元,資本根源中,自有資本11025萬元,項目長久借錢2500元。項目稅前財務凈現值640萬元,稅前財務內部利潤率7.04%,所有投23、資回收期12.8年。項目固然盈余能力不高,但可保持營運,并可按計劃送還銀行借錢。(四)項目經濟內部利潤率10.86,大于社會折現率8;在社會折現率為8時,項目經濟凈現值為1284萬元,大于零。這說明國家為這個項目付出代價后,除獲得切合社會折現率的社會盈余外,還能夠獲得1284萬元現值的超額社會盈余,所以該項目是能夠考慮接受的。十二、預期成就形式、知識產權歸屬與管理(一)該項目區內估計形成的知識全權形式主假如工業產權,并以專利權為主。(二)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及其實行細則的規定,專利權歸以下人所有:1、職務發明創建的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人為單位;2、非職務發明創建的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人為個人;3、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達成的發明創建,其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人依據合同商定決定;4、兩個以上單位或個人合作達成的發明創建,除各方在協議中約14定的之外,其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人屬于達成或許共同達成的單位或許個人;5、一個單位或許個人接收其余單位或個人拜托達成的專利,初拜托書中有商定的外,其專利申請權和專利勸人屬于達成或許共同達成的單位和個人。6、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分別就相同的發明創建申請專利的,專利權授與最初申請的人。(三)知識產權管理本項目波及的有關知識產權管理按有關規定履行。北京八達嶺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2009年10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