鈑金項目競賽技術方案(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5820
2024-01-05
7頁
109.50KB
1、附件2:鈑金項目競賽技術方案一、競賽內容、方法和評判標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維修技術人員從業資格考試大綱命題,競賽分綜合理論知識考核和實際操作技能考核兩部分。(一)綜合理論知識考核。主要內容:機動車檢測維修相關法律法規、職業道德、安全生產、基礎知識、專業知識等。競賽題庫共計400道題(具體內容另行通知,并可在交通職業資格網上查詢)。綜合理論知識考核采用無紙化考試,選手在計算機上答題。試題在競賽題庫中隨機抽取。綜合理論知識試卷共80道題,滿分100分,占競賽總分數的30%,考試時間30分鐘。試卷題型包括40道單選題(每題1分)、20道多選題(每題2分)、20道判斷題(每題1分)。其中法律法規2、職業道德、環境保護、安全生產占20分,基礎知識占30分,專業知識占50分。(二)實際操作技能考核。實際操作技能考核分為焊接技術和車身測量與校正2個項目,2個項目連續進行,滿分100分,占競賽總分數的70%,考試時間60分鐘。1. 焊接技術。焊接技術考核項目包括氣體保護焊對接焊、氣體保護焊填孔焊和電阻點焊3個小項,滿分50分,考核時間30分鐘。焊接技術考核項目中各小項的權重分配如下表所示:序號考核項目配分權重實際得分1氣體保護焊對接焊5040%10040%=202氣體保護焊填孔焊30%10030%=153電阻點焊30%10030%=154合計50100%50(1)氣體保護焊對接焊。競賽設備:氣3、體保護焊機、保護氣體(二氧化碳氣體或二氧化碳與氬氣的混合氣體)、大力鉗、焊接鋼板(低碳普通冷軋鋼板2001001mm)等。競賽內容:提供6片鋼板用于試焊、練習。正式焊接提供4片鋼板,每2片一組,按要求采用平焊、立焊兩種姿勢,運用對接焊方法分別將兩片鋼板焊接在一起。兩組結果分別評分,然后相加取平均值計入總成績。評分項目及評判標準:序號評分項目配分評判標準備注1設備使用5錯誤操作設備,一次扣2分2試焊5正式焊接前未進行試焊,扣5分調試焊機3焊接縫隙10鋼板間縫隙超過10.5mm,扣10分4焊接熔透性20焊縫處每10mm距離為一個計分單位,鋼板焊接處出現未熔透,每單位扣5分從背面看 5焊接氣孔15焊4、縫處每10mm距離為一個計分單位,若出現焊接氣孔,每單位扣5分6焊縫高度10焊縫處每10mm距離為一個計分單位,焊縫高度高于2mm,每單位扣2分7焊縫寬度10焊縫處每10mm距離為一個計分單位,焊縫寬度大于5mm,每處扣2分8焊接平整度15焊縫處每10mm距離為一個計分單位,焊接鋼板平整度大于1mm,每處扣2分9安全防護用品使用5未使用或錯誤使用防護用品,扣5分10操作現場整潔5考核結束未進行清理,擺放雜亂,扣5分11合計100競賽所需設備、工具和輔料:序號名稱數量規格1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機1臺2氣動打磨機1臺3焊接大力鉗2把4氣動切割鋸1把5偏口鉗1把6一字螺絲刀1把7焊接面罩1個8焊接手套5、1副9焊接皮圍裙1個10耳塞1副11漆面打磨頭1套3M Art.552712焊點打磨頭1套3M Art.139613氣動鋸片1把Wurth Art.6969241 24齒14焊接鋼板10塊2001001mm(2)氣體保護焊填孔焊。競賽設備:氣體保護焊機、保護氣體(二氧化碳氣體或二氧化碳與氬氣的混合氣體)、氣動鉆(8mm)、大力鉗、焊接鋼板(低碳普通冷軋鋼板2001001mm)。競賽內容:提供6片鋼板用于試焊、練習。正式焊接時提供4片鋼板,每2片一組,按要求在鋼板上鉆10個8mm的孔,采用平焊、立焊兩種姿勢,運用填孔焊方法分別將兩片鋼板焊接在一起。兩組結果分別評分,然后相加取平均值計入總成績。評6、分項目及評判標準:序號評分項目配分評分標準備注1設備使用5錯誤操作設備,一次扣2分2試焊5正式焊接前未進行試焊,扣5分調試焊機3鉆孔數量10共10個孔,數量錯誤扣10分4鉆孔位置10孔與鋼板邊緣距離最小20mm,孔與孔間隔2040mm。若距離錯誤,每處扣1分按孔的中心計算5焊鉗夾緊10鉆孔后焊接前未用焊接大力鉗夾緊鋼板,每處扣1分鋼板要平整6焊接動作連續性10未一次性將孔填滿,每處扣1分7焊接熔透性15熔透焊點直徑小于3mm,每處扣3分從背面看 8焊點氣孔15出現焊接氣孔,每處扣3分9正面焊點高度10正面焊點高度高于2mm,每處扣1分10安全防護用品使用5未使用或錯誤使用防護用品,扣5分11操7、作現場整潔5考核結束未進行清理,擺放雜亂,扣5分12合計100競賽所需設備、工具和輔料:序號名稱數量規格1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機1臺2氣動打磨機1臺3焊接大力鉗2把4氣動切割鋸1把5氣動鉆1套6偏口鉗1把7一字螺絲刀1把8焊接面罩1個9焊接手套1副10焊接皮圍裙1個11耳塞1副12工作手套1副13護目鏡1副14漆面打磨頭1套3M Art.552715焊點打磨頭1套3M Art.139616氣動鋸片1片Wurth Art.6969241 24齒17鉆頭2只8mm 18焊接鋼板10塊2001001mm(3)電阻點焊。競賽設備:Car-O-Liner Vision點焊機、大力鉗、焊接鋼板(低碳普通冷軋8、鋼板 20501mm)。競賽內容:提供6片鋼板用于試焊、練習,正式焊接提供4片鋼板,每2片一組,分別為A組和B組。其中按要求在A組鋼板上焊接5個焊點;在B組鋼板上焊接1個焊點,B組的焊點需要做破壞性試驗。評分項目及評判標準:序號評分項目配分評分標準備注1設備使用5設備操作錯誤,一次扣2分2試焊5正式焊接前未進行試焊,扣5分調試焊機3A組鋼板焊點數量10A組鋼板共5個焊點,焊點數量錯誤,扣10分4A組鋼板焊點間距和位置10焊點與鋼板邊緣距離最小20mm,焊點間隔2040mm。距離錯誤,每處扣2分按焊點中心計算5A組鋼板焊點外側打磨5僅打磨焊點位置,否則每處扣1分6A組鋼板焊點內側打磨5僅打磨焊點9、位置,否則每處扣1分7防銹處理10防銹底漆涂抹均勻,無金屬表面裸露,否則每處扣2分8A組鋼板焊接缺陷25若出現焊接缺陷,每處扣5分9B組鋼板焊點質量檢查15將兩層鋼板剝開,檢查焊點是否牢固,殘留焊點直徑不應小于5mm,否則扣15分破壞性試驗10安全防護用品使用5未使用或錯誤使用防護用品,扣5分11操作現場整潔5考核結束未進行清理,擺放雜亂,扣5分12合計100競賽所需設備、工具和輔料:序號名稱數量規格1Vision 電阻點焊機1臺Car-O-Liner Vision Spot Welder-CRV2氣動打磨機1臺3焊接大力鉗2把4劃針1個5直尺1把6工作手套1副7護目鏡1副8漆面打磨頭1套3M10、 Art.55279防銹底漆1瓶防銹導電 Wurth Art. 89311311410焊接鋼板10塊200501mm2. 車身測量與校正技術。車身測量與校正技術考核項目滿分50分,考核時間30分鐘。(1)競賽設備:Car-O-Liner電子測量系統 COT Classic-G1、Car-O-Liner Mark6-10校正平臺。(2)競賽內容:使用電子測量系統對車身底盤12個測量點進行測量。根據比賽所用車型,建立工單,正確選擇車身數據表,選擇4個基準測量點進行中心線定位,并對要求的8個底盤數據進行測量。通過損傷分析,對車身變形位置進行拉伸校正修復。(3)評分項目及評判標準:序號評分項目配分評分11、標準備注1電子測量系統使用1設備操作錯誤,一次扣0.5分2建立工單2工單建立錯誤,扣2分3車身數據選擇2車身數據選擇與考核用車型不一致,扣2分4基準點測量8基準點選擇或測量錯誤,每處扣2分選擇4個基準點5底盤數據測量16測量點數據超出標準數據3mm范圍,每個點扣2分測量8個底盤數據6測量報告打印2選擇正確的報告并打印,若錯誤扣2分7損傷分析和維修方案制定2正確判斷損傷受力方向,選擇適當拉伸修復方法,否則扣2分 8拉伸工具選擇和維修設備操作3拉伸工具選擇錯誤扣1分維修平臺操作不規范扣1分未使用安全繩扣1分9拉伸修復工藝6損傷部位要進行多次拉伸,逐漸修復到位,否則扣3分修復過程中要正確選擇應力集中12、部位敲打,釋放應力,否則扣3分10拉伸修復質量6選擇2點以上進行測量,將測量結果與標準數據對比,誤差大于3mm,每點扣3分11安全防護用品使用1未使用或錯誤使用防護用品,扣1分12操作現場整潔5考核結束未進行清理,擺放雜亂,扣5分13合計50(4)競賽所需設備、工具和輔料:序號名稱數量規格1Mark6 大梁校正舉升平臺1臺Car-O-Liner Mark6-102Car-O-Tronic Classic 電子測量系統1套Car-O-Liner COT Classic-G13工作手套1副4耳塞1副5錘子1把3kg二、競賽要求(一)參賽選手。1. 為掌握競賽有關要求,參賽選手應參加由競賽評判委員會13、組織的賽前培訓。2. 參賽選手以抽簽方式決定競賽順序,抽簽號碼作為參賽選手在競賽中唯一的身份標志。3. 參賽選手先統一參加理論知識考核,然后按照競賽順序進行實際操作考核。4. 替換選手在競賽開始前4小時由領隊通知競賽評判委員會,上場參賽選手必須是已報名的競賽選手,競賽開始后不得再替換選手。5. 參賽選手在競賽中不得隨意退場。(二)理論知識考核。1.選手進入理論知識考核考場在指定位置就座后,自行在“綜合理論知識競賽計算機答題系統”輸入考號、身份證號碼和姓名等個人信息(本人不能輸入時由工作人員負責輸入)。當裁判長下達“開始”口令時,點擊“開始”鍵進行答題,答題結束后點擊“交卷”鍵。2.答題中發現計算機有故障要舉手示意,等待裁判長處理。3.答題中不得向裁判人員提出與答題內容有關的問題。(三)實際操作技能考核。1.競賽前一天允許參賽選手參觀場地并在規定地點熟悉儀器設備和工量具。2.實際操作技能考核時,選手以組為單位進入待考區,其他選手在休息區待命。3.選手在競賽中必須遵守競賽規則的有關規定,按競賽要求完成競賽內容。4.參賽選手在競賽中發現儀器設備和工量具出現故障,應向裁判人員報告,由裁判長決定是否終止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