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XXXX年暑期社會實踐項目策劃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5834
2024-01-05
12頁
71.50KB
1、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文法學院2010年暑期社會實踐策劃案 文法學院社會實踐小組 2010.7目錄一、項目概述3二、項目背景及實地詳情4三、項目行程部署及路線6四、宣傳方案8五、團隊構造9六、項綱效益及預期結果10七、經費預算11第一部分 項目概述11活動主題 探尋唐家灣文化溯源 文化遺產保護怎堪憂12活動項目性質及背景、意義 唐家灣鎮素有“與近代文明伴生的南中國海第一灣”之譽,擁有著珠海市最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最先進的科教資源和最良好的生態資源,是珠海市近期重點發展的地區之一,珠海市第五次黨代會將唐家灣地區定位為全市七個城市組團之一,提出要將唐家灣建設成為環境優美、適宜居住和創業的現代化科教新2、城。由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文法學院組織,我們本次的暑期社會實踐將對唐家灣的歷史文化、名人軼事等進行調研,為唐家灣的人文資源的保護和開發打造成聞名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獻計獻策。13實踐團隊名稱 “采風”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文法學院唐家灣文化實踐調查分隊 14活動時間 2010年7月 19日到7月23日(共5天)15活動地點 珠海烈士陵園 琪澳島(白石街、蘇兆征故居) 會同村 唐紹儀故居 唐家三廟 上柵盧公祠16活動重要內容(概述)(1)走訪唐家灣文物保護單位,了解唐家灣文化遺產情況; (2)實地深入唐家灣歷史人文代表性地方,調查和分析當地的文化數據,參觀歷史遺址,感受人文關懷; (3)走訪當地的居3、民,了解當地文化溯源和文化開發保護的情況。(4) 記載實踐進程所聞所感,撰寫活動新聞稿,組織“見聞”交換,編寫暑期社會實踐總結報告。 (5)通過調查,發現現存問題,擬出倡議書。第二部分 項目背景及實地詳情21活動項目發生背景 唐家灣素有“與近代文明伴生的南中國海第一灣”之譽。一方面,唐家灣比較集中地體現了中國近代歷史文化發展形態,一大批名人故居群落連同他們的風云史跡,彰顯出唐家灣人文歷史資源在近代史中的獨特價值;另一方面唐家灣的文化既具有以華夏儒家民族文化為根基的嶺南文化特色,又具有向洋向世界和開放包容的人文精神。唐家灣的歷史人文資源不僅僅集中于某一個狹小的區域,而是成線狀,甚至成片狀地分布在4、整個唐家灣地區,這為保護、開發這些歷史文化資源提供了很好的想象空間和操作空間,而對唐家灣文化的保護更有利于唐家灣以至于整個珠海市的經濟發展。通過調查,力求進一步探索保護歷史文物與發展文化產業、促進經濟文化和諧發展的新路子。22活動地點情況 珠海市烈士陵園:珠海市烈士陵園中設有博物館,收集了大量關于唐家灣文化的資料,從中我們可以全面地了解唐家灣文化的概況。通過對館長進行訪談,也使我們進一步了解唐家灣文化的保護概況以及珠海政府對保護、開發唐家灣文化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淇澳島白石街:淇澳島白石街是一條寬不過兩米、長不過幾百米的石板路,小戶小院藏身于小街深處。這一大片老房子收藏了珠海許多古人舊事。由于5、淇澳島的金星角曾是鴉片戰爭前夕英美商人走私鴉片的驛站。1836年7月,淇澳島村民奮勇抗擊,將英美商人驅趕出境,并迫使英商賠償3000兩白銀,修筑了這條白石街,成為中國歷史上抗英斗爭中取得第一個勝利的見證。蘇兆征故居:蘇兆征是唐家灣鎮淇澳村人,中國共產黨的早期領導人之一,杰出的工人運動領袖。1925年6月19日,蘇兆征領導和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省港大罷工。蘇兆征故居位于淇澳村東溪坊,為土木結構、青磚灰瓦平房,一座兩間并一小廚房和舂米房,建筑面積68平方米。該屋為蘇兆征的祖父所建,清光緒十一年十月初五(1885年11月11日)蘇兆征誕生在這里。1979年,蘇兆征故居被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6、按原貌修繕,1985年陳列開放供人們參觀。會同村:會同村是一處濃縮了近代中國古建筑的輝煌村落,是珠海迄今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嶺南特色建筑群,近代中國商界赫赫有名的香港太古洋行總買辦莫仕揚就是會同村人,如今會同村里殘留的古跡文物和一座座碉樓仍然昭示著這里鮮為人知的濃厚歷史文化底蘊。但是村落的毀損日益嚴重,如何保護和開發這一歷史文化古跡需要引起重視。唐紹儀故居:唐紹儀故居,位于唐家古鎮山房路99號。由并連成一整樓的前后兩座組成,后座為唐紹儀祖父于清朝所建,前座為唐紹儀于1929年所擴建。唐紹儀在此出生和生活過。這間看起來并不奢華的院宅就是很難將這位民國第一任總理的故居。在故居里面,可以通過唐紹儀及家人7、的照片、手跡、陳列物品等進一步了解唐紹儀及民國時期的文化。唐家三廟唐家三廟是圣堂廟、文武帝廟、金花廟的總稱,當地俗稱“三間廟”。面積大約1500平方米。根據廟內多塊碑文記載,該廟于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嘉慶九年(公元1804年),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作過重修。其中圣堂廟采用歇山頂結構,形式等級非常高,并保存有七塊清代重要的碑刻,在嶺南鄉村中十分罕見。上柵盧公祠位于唐家灣鎮上柵村蠔殼祠巷15號,又名蠔殼祠,始建于明代,分里外兩間,三角形屋檐,最大的特點就是:外墻全部利用蠔殼作為墻體填充材料。蠔殼拌和著黃沙、石灰、糯米汁,一字排開,上下累數百行,充滿整面8、山墻。有石柱礎及挺拔舒朗的梭柱,柱間偷心斗拱,刀法洗煉的卷花木雕等明代建筑特征。第三部分 項目行程部署及路線一、項目行程部署 (一)前期籌備 1、確定團隊成員:10人2、聯系平面報道(專題報道,跟蹤拍攝)以及建立博客,為活動新聞報道及后期宣傳做好籌備 3、建立博客,發放網上問卷調查。4、收集當地資料,查找相關資料,組織學習相關的資料及文檔 5、準備實踐物資:調查問卷、訪談表、相機、實踐筆錄(二)中期實踐第一天:前往烈士陵園1、 前往烈士陵園博物館,了解唐家灣文化的概況,通過拍照、摘抄歷史文獻的方式進行此活動。2、 訪問館長或者介紹人員,了解唐家灣文化在當今的繼承、保護情況以及政府所采取的保護措9、施。第二天:前往淇澳島1、準備采訪稿,采訪當地老人,請教他們一些關于白石街的發展歷程,還需要抓住機會采訪那里的管理人員,通過他們的談話可以更確切地了解白石街的建筑歷史和背景。2、參觀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工人運動先驅、省港大罷工的組織者蘇兆征同志的誕生地,要更多地了解蘇兆征的生平、事跡等,通過其生前留下的一些筆跡,物品,感受革命情懷。3、關于白石街牌坊前的古炮臺,那是160年前淇澳村人民為捍衛民族主權,抗英斗爭的歷史見證。走訪一些老人從他們的講述了解不一樣的抗英故事,并對古炮臺進行拍紀念,向更多的人宣揚這段歷史,讓他們銘記這段不朽的蕩氣回腸的英雄史詩。第三天:前往會同村 1、制定會同文化遺10、產問卷調查表格,向不同領域的人群發放調查表格,調查不同領域的人對會同遺產了解多少,采取相應的宣傳和保護措施。2、采訪會同村村長,請他給我們介紹會同村的歷史發展,了解會同古建筑群的保護情況,聽聽現階段的會同的發展規劃。3、走訪參觀三大祠堂,會同村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群莫氏大宗祠、會同祠和調梅祠,三大祠堂一字排開記錄著昔日的興盛。4、參觀閘門碉樓,閘門和雕樓,就如同會同村的守護神,它們見證著這個村莊的興衰傳奇。5、感受棲息仙館的浪漫。棲霞仙館位于會同村西北角,是莫仕揚的孫子莫詠虞,在上個世紀年代,為女子鄭妙霞所建。了解棲息仙館的美麗故事,觀察仙館的結構構造,品味其特有的魅力。第四天:前往唐紹儀故居1、11、了解唐紹儀故居這個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老房子的歷史,五百年來保存完好的這個典型的中國式小鎮散發出的遠古的味道,在當今商業化快速發展的經濟時代,想必更具有其別樹一幟的魅力。2、在參觀的同時,拍照作為記錄并記下隨感,途中也可以訪問同行參觀中的游客,聽聽他們對這個古鎮的想法或者對保存這個古鎮有什么好的建議,做好記錄。3、向工作人員打聽更多關于唐紹儀故居的歷史或者唐紹儀背后的故事,令這幢令人遐想的古建筑更添幾分故事色彩。第五天:唐家三廟、上柵盧公祠1、了解唐家三廟(圣堂廟、文武帝廟、金花廟的總稱)的文化價值;欣賞盧公祠中有石柱礎及挺拔舒朗的梭柱,柱間偷心斗拱,刀法洗煉的卷花木雕等明代建筑。2、參觀在嶺南12、鄉村中十分罕見的七塊清代重要的碑刻和建筑風格,記錄其碑文記載的史實。3、向當地居民了解關于遺址保護方面的事實,結合當前的保護現狀,提出更切合實際的保護方案。(三)后期總結 (概述)1、統計好問卷調查數據,整理實踐文字資料、圖片,制作電子雜志文法學院暑期“采風”社會實踐小分隊 2、網上博客發表實踐日記 3、匯總材料撰寫2010年暑期社會實踐總結報告、實踐論文 4、成果展示 5、編寫保護倡導書,投放到網上和校內外的媒體第四部分 宣傳方案4. 1前期工作: 團隊宣傳工作: 建立實踐隊的博客網易博客:增添實踐隊在網絡中的人氣,以推廣此次實踐活動。每個組員每天在博客上發表實踐日記,與人氣旺的博客進行鏈接13、,管理好我們本人的媒介平臺。 4. 2中期工作: (1)實踐進行每日宣傳稿的寫作、收集和發送。 (2)在實踐隊組建起到停止的整個進程中的心得領會都能夠在平時就記載下來。 (3)采訪:在實踐活動中,組織一些跟主題有關的活動,對管理人員和當地居民進行采訪。 (4)在當地進行一些宣傳活動,如發放一些宣傳單,以提高當地人對歷史文物和古建筑的保護意識。 4. 3后期工作: 成果展現: (1)論文集、隨感集的美工設計、出版; (2)對活動的相片和心得進行整理,并在校園進行關于本次主題的圖片展。 (4)聯系雜志社,包含校內雜志和校外雜志媒體。將整個活動歷程寫成一份游記或心得集投送雜志社。 (5)編寫唐家灣人14、文建筑開發保護倡導書,投放到網上和校內外的媒體,為唐家灣的發展盡一份綿薄之力。 第五部分 團隊成員51項目團隊分工(詳見暑期實踐團隊分工表) 1、指導老師:李得春2、 學生成員(共10名): (1) 實踐一組組長:施潤鑫 組員:楊偉龍 吳世彬 蔡 映 黃莉莉 (2) 實踐二組組長:羅 澎 組員:郝 爽 葉佩雯 盧慶生 潘林聰 備注:組長負責實踐小組組織和諧、治理監控工作;負責與各單位聯系及洽談工作 。組員負責攝影、通信稿撰寫、發送、收集信息和材料整編等各項具體工作 重要事宜由老師及組長協商決定。52組織紀律(1)活動項目成員必需遵從團隊組織的計劃布置,不得擅自行動; (2)各成員務必認真、定時15、保量、保質地落實組織布置的各項義務; (3)前進途中如遇特別情況須要分開進行行動時,務必提前與組長說明,得到允許后方可進行; (4)前進途中就工作上看法分歧較大時,以多數順從少數準則進行表決,少數一方在表決后必需遵從整體的行為; (5)各成員應從大局動身,相互關懷,不得搞小集團現象; (6)各成員認真聽取其余隊員的意見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7)對活動中呈現的問題要及時提出,并探討對策; (8)愛惜團隊的各項公共物資; (9)愛惜當地文化財產; (10)遵從當地有關部門的布置,不得與當地有關部門相關規定相違反; (11)遵照當地民族習俗習性; (12)遵照大學生行動標準準則,不能做出有損學院名16、譽的事。第六部分 項綱效益及預期結果71思想文化素養建設 (1)有利于更好地了解社會。(2)有利于理論聯系實際。(3)可以鍛煉分析現實問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4)為走向社會就業作好準備。72社會效益 (1)通過此次活動,號召更多的人關注唐家灣人文資源的開發和保護工作。 (2)進一步增強學校與社會的聯系。 (3)通過此次活動,擴大我們學校在珠海的影響。建立起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的良好形象。 73實踐成果 (1)全程跟蹤拍攝,提煉活動出色部分剪輯并加工制作成活動紀錄片 (2)撰寫暑期社會實踐總結報告、實踐論文、建議書 (3)撰寫實際散記,散記重要內容是記載零個活動進程(文字、圖片等)所見所聞及活動集體感悟、播種等; (4)活動專題報道、活動相關記錄; (5)開學初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后果展。 第七部分 資金估算暑期社會實踐經費預算一覽表項目單價(元)數量總價(元)交通費2150票次300景點門票1050票次500調查問卷0.1800份80展覽材料300印制光盤220其他費用200合計1600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14
13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3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