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孔雀城711項目別墅樓測量方案DOC(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5922
2024-01-05
15頁
238KB
1、目 錄1編制依據(jù)22工程概況23施工測量的基本要求24測量準備工作:45測量方法及要求56裝飾與安裝測量107驗線工作118施工測量工作的組織與管理119.質量保證措施1210安全施工措施12附圖一1 編制依據(jù)序號名 稱編 號1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guī)程DBJ01-21-952建筑圖3結構圖4工程測量規(guī)范GB50026935規(guī)劃放線測量成果6施工組織設計2 工程概況2.1大運河孔雀城7.1.1項目別墅樓工程位于河北省廊坊市香河縣蔣辛屯鎮(zhèn)大香線西。建筑面積為44587。檐高:10.3m。地下為基礎層,地上三層。地下三層。地上首層層高3.5m ,二層3.2m,三層層高3.7m。2.2結構類型:為現(xiàn)澆框架2、剪力墻;2.3典型截面:外墻、內墻墻厚180mm , 頂板厚120mm、150mm等。3、施工測量的基本要求3.1定位條件依據(jù)香河縣測繪設計研究院現(xiàn)場測定的建筑物定位樁和規(guī)劃放線測量成果,以及建筑物設計圖紙,確定建筑物的方位及幾何尺寸。3.2施工測量主要內容及精度要求3.2.1平面控制網(wǎng)的建立,依據(jù)建筑物結構特點而布置。3.2.1.1建筑物平面控制網(wǎng) 點位放線誤差:4mm 測角中誤差:12 邊長相對中誤差:1/150003.2.1.2水準測量建筑場區(qū)高程控制等級定為四等,即可滿足施工要求,高差閉合差限差為6 (mm) (n為測站數(shù))3.2.1.3基礎放線 基礎放線尺寸允許誤差: L30m時4m3、m 30L60m時6mm 60L90m時8mm 90L時12mm 軸線的對角線尺寸允許誤差為邊長誤差的1.5倍,外廓軸線夾角的允許誤差為1。3.2.1.4結構施工測量 軸線豎向投測每層允許誤差3mm,總高允許誤差10mm,外廓主軸線允許誤差同基礎放線。 細部軸線允許誤差2mm 墻、梁柱邊線允許誤差3mm 門窗洞口線允許誤差3mm標高豎向傳遞每層允許誤差3mm,總高允許10mm。4測量準備工作:根據(jù)設計總平面圖與施工現(xiàn)場總平面布置圖,確定場地平整范圍,確定臨時生產(chǎn)和生活設施位置,配合施工準備要求,及時做好臨舍工程定位放線工作。測量設備配備一覽表序號測量儀器名稱型號規(guī)格單位數(shù)量備注1全站儀GTS-4、102N臺1儀器送檢證書附后2電子經(jīng)緯儀FDT2GC臺23激光鉛垂儀DZJ2臺14自動安平水準儀ATO-32臺45鋼卷尺50m把47.5m把45m把206塔尺5m把27對講機8棱鏡9線墜、計算器、盒尺、墨斗、水平尺等若干輔助器具層標高名稱層數(shù)結構標高m建筑標高m凈空標高m1#-47#樓首層3.4003.5003.2801#-47#樓二層3.2003.3003.0801#-47#樓三層3.7005測量方法及要求5.1.1建筑物控制網(wǎng)的測設5.1.2建筑物平面控制網(wǎng)的布置為矩形,詳見控制網(wǎng)平面圖。(附圖) 本工程由建設方委托測繪設計院在現(xiàn)場放出45#樓(1、2、3、4)點、46#樓(1、2、3、45、)點47#樓(1、2、3、4)點,其座標分別如下: 45#樓:1:(X=4410963.351,Y=498587.929)2:(X=4410975.901,Y=498591.567)3:(X=4410959.544,Y=498642.148)4:(X=4410947.241,Y=498637.749)46#樓:1:(X=4410944.605,Y=498646.209)2:(X=4410957.155,Y=498649.846)3:(X=4410946.706,Y=498682.159)4:(X=4410934.403,Y=498677.760)47#樓:1:(X=4410932.907,Y=6、498682.384)2:(X=4410945.457,Y=498686.022)3:(X=4410935.008,Y=498718.335)4:(X=4410922.704,Y=498713.936)5.1.3場區(qū)平面控制網(wǎng)布設原則(1)平面控制應從整體考慮,遵循先整體、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則。(2)布設平面控制網(wǎng)應首先根據(jù)設計總平面圖,現(xiàn)場施工平面布置圖,基礎及首層平面布置圖中的關鍵部位。(3)選點應選在通視條件良好、安全、易保護的地方。 5.1.4場區(qū)平面控制基準點的復測 首先對業(yè)主提供的建筑物定位樁點或用地紅線樁點進行復測。復測利用全站儀,測角中誤差5秒,邊長相對中誤差1/407、000進行角度、距離復測,并將復測點位誤差成果同調整方案報業(yè)主及監(jiān)理單位。5.1.5場區(qū)平面控制網(wǎng)的布設本控制網(wǎng)按級建筑方格網(wǎng)進行測設,測角中誤差5秒,邊長相對中誤差1/40000,相臨兩點間的距離誤差控制在2mm以內。采用極坐標或直角坐標定位放線的方法測設處基礎外輪廓,經(jīng)角度、距離校測符合點位線差要求后,依據(jù)平面控制網(wǎng)布設原則及軸線加密方法,布設場區(qū)平面矩形控制網(wǎng)。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網(wǎng)懸掛于首層平面控制網(wǎng)上(業(yè)主提供的平面基準網(wǎng)點),為了便于控制及施工,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網(wǎng)都布設程偏軸線1米。控制樁頂面應略低于場地高程,并埋砼樁,規(guī)格500500mm,深800mm ,中心放50100木方,以8、便精確放樣時準確釘釘。場地平面控制網(wǎng)在雨季前后各校測一次。5.1.6場地高程控制網(wǎng)根據(jù)施工需要,在場地附近設一個高程控制點,構成閉合的控制網(wǎng)。具體施測方法是:以測繪院提供的1#高程控制點,聯(lián)測控制點,以1#點起始,閉合回測到1#,當精度合格后,按測站數(shù)平均分配誤差。高程控制樁底埋設在冰凍層以下埋設地點穩(wěn)定,不受機械碰壓。場地高程控制網(wǎng)每月校正兩次。控制樁砌240mm磚垛保護并抹灰用紅油漆做明顯標志.5.2建筑物定位線測設5.2.1建筑物平面控制網(wǎng)布置為矩形,共用8個控制樁,滿足施測要求。5.2.2水平角觀測要求兩個測回,其測角中誤差不超過12,取兩個測回平均值為標準值。5.2.3距離丈量采用標9、準尺丈量,丈量兩個測回,取平均值。5.3地基基礎施工測量5.3.1土方開挖放線:根據(jù)軸線控制樁和邊坡開挖要求,放出土方開挖上口線,下口線,深度控制樁,指導機械開挖土方。邊坡按1:0.5放坡。當土方挖至設計標高以上30cm時,采用人工配合機械挖土方,人工清土20cm,余留10cm,釬探、驗槽后再清走,及時用水準儀將高程傳遞到基坑,高程誤差控制在3mm,利用水準控制點,在坑內加測水平控制點,間距1010m,用白線拉平指導開挖。當土方挖到設計標高時,利用鋼筋短頭做砼墊層標高樁。根據(jù)地質勘察報告,持力層部分存在粘土層,具體作業(yè)到挖至接近持力層時再決定。5.3.2用經(jīng)緯儀將平面控制線投測到基坑側壁上以使10、控制砼墊層尺寸。5.3.3基礎開挖到位,按設計高程打完墊層后,需進行基礎放線。5.3.3.1校核軸線控制樁是否正確,有無碰動。5.3.3.2在控制樁上用經(jīng)緯儀向墊層上投測建筑物外廓主軸線。5.3.3.3在墊層上閉合校測后,測設其余細部軸線。5.3.3.4根據(jù)基礎圖以各軸線為準,用墨線彈出基礎施工所需的邊界線,墻寬線,柱位線等。5.3.3.5經(jīng)自檢互檢合格后,填寫“預檢單”并附“樓層測量”,由測量負責人驗線。驗線合格后,報請監(jiān)理驗線。5.3.3.6在澆筑底板砼前,在墻體拐角處及門框豎向鋼筋上用紅漆作好結構50cm線標志,控制施工高程。5.4主體結構的施工測量5.4.1主體結構施工測量前的準備工作11、基礎施工完成,應對所有控制樁進行校核,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并對各軸線控制樁做好后備樁,使用經(jīng)緯儀兩個測回,正倒鏡取中數(shù),投測軸線控制線,并用鋼尺校核。當滿足要求時,放出軸線、墻線、墻柱(50線)控制線、門窗、洞口線。5.4.2樓層結構測量放線 5.4.2.1檢查軸線控制樁或借線點是否正確或被碰動。5.4.2.2用經(jīng)緯儀以豎向投測的基準點為準,再向樓板投測其它軸線,閉合校測后,測設細部軸線。5.4.2.3用測設好的軸線,用墨線彈出墻邊、柱邊線、門窗位置線及暗柱、暗梁線,以及它們的側向50cm控制線。5.4.2.4經(jīng)自檢、互檢和測量負責人驗線后請監(jiān)理驗線。5.4.3豎向控制地下基礎放線以軸線控制線為12、準,首層主體施工完畢后,將基礎下軸線用經(jīng)緯儀引至首層頂部,做為二層樓面放線依據(jù)。基礎分部工程完成后,根據(jù)建筑物平面控制網(wǎng),再次校核軸線控制樁,將建筑物的大角和細部軸線控制線正確的測放到0.000平面上,作為向上投測的依據(jù)。建筑物主控制線及垂直大角線的豎向投測采用內外雙控法投測,外控制法投測是將經(jīng)緯儀安置在建筑物附近軸線控制樁上作精密調準后,視基礎外墻立面上已投測好的控制線,直接將軸線投放到上層樓板邊緣或結構立面上。內控制法是將線墜對準下層的各主控制線的控制點上,等線墜穩(wěn)定后引測控制線,并與經(jīng)緯儀所投的點相校核,準確無誤,施放各細部墻線、柱、門窗洞口等邊線及控制線。5.4.3.1側向借線法將建筑13、物主軸線向外側平移,滿足通視即可。將經(jīng)緯儀安置在借線點上,以首層借線點為準向上投測,并指揮施工層上的測量人員,垂直儀器視線橫向移動尺桿,以視線為準向內測出借線尺寸,則可在樓板上定出軸線位置。5.4.4高程傳遞5.4.4.1用水準儀根據(jù)統(tǒng)一的0.000水平線,在各傳遞點準確地測出相同的起始高程線。5.4.4.2用鋼尺沿豎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層,并劃出整數(shù)水平線,各層的高程線均由起始高程線向上直接量取。5.4.4.3在水準儀安置在施工層,校測由下面?zhèn)鬟f上來的各水平線,較差應在3以內,在各層抄平時,應后視兩條水平線以作校核。5.4.4.4在各施工層高程測出后,應根據(jù)誤差情況,通知施工人員對層高進行控14、制,在每層高度誤差不超限的前提下,防止總高度的誤差超限。5.4.4.5在每層樓板鋼筋、模板施工完畢后,在豎向鋼筋上抄測建筑50控制線,并用涂改液作標志。5.4.4.6每層墻體、柱施工完畢后,在墻體、柱上用墨線彈出建筑50高度控制線。5.5.1各部位層高引測均填寫層高引測成果單,建筑定位測量控制樁填寫建筑物定位測量成果單,水平軸線測量填報樓層平面放線記錄,基槽開挖完成后放線報基槽驗線記錄,樓層標高引測完成后報樓層標高抄測記錄等每完成一項測量均按規(guī)定作相應記錄.向監(jiān)理上報相應成果.6裝飾與安裝測量對于裝飾與安裝工程,要密切配合各專業(yè)施工人員,結合各專業(yè)施工圖紙,利用樓層平面控制線和高程控制線,準確15、地標定設備、設施和管線具體位置,經(jīng)專業(yè)施工人員和質檢人員檢驗合格后,才能進入下一工序。7.驗線工作根據(jù)ISO9002標準,必須嚴格執(zhí)行放線后的驗線工作。驗線工作應主動,在施工的各主要階段前,均應對施工測量工作提前出預防性的要求,放線完畢后,應有及時采用原始、正確、有效的依據(jù),嚴密地進行驗線工作,并在驗線合格后填報“測量放線報驗單”提請監(jiān)理驗線。驗線的精度應符合規(guī)范要求,嚴格執(zhí)行獨立不相干原則。驗線本身就先行閉合(或附合)校核,觀測誤差必須小于限差,觀測中的系統(tǒng)誤差應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改正。發(fā)現(xiàn)放線精度不合格時,要及時通知放線人員,監(jiān)督其重測。作好施工測量現(xiàn)場記錄,記錄下每次測量的時間、部位、方法16、及主要數(shù)據(jù),以便備查。8.施工測量工作的組織與管理6.1施工測量管理及放線人員,必須制定出可操作的管理職責和崗位職責,做到持證上崗,嚴格各項操作規(guī)程。6.2根據(jù)統(tǒng)一的施工安排制定相應的測量工作進度計劃。6.3加強對測量儀器和量具的管理,由專人進行保管和使用。6.4測量儀器按周期進行檢定,保存好檢定合格證書。在檢定周期內,還要經(jīng)常對測量儀器的主要軸線關系進行檢校,保證測量精度滿足規(guī)范要求。定期對儀器進行必要的維護,保持清潔,及時擦試,保護好目鏡和物鏡,做好防震、防潮、防曬措施。6.5本工程按施工需要,設置項目部測量負責人與放線員兩級管理體制。項目部驗線員1名,放線員2名,共同負責本工程施工測量工17、作,在項目部技術負責人領導下工作,由技術負責人不定期抽查放線工作。6.6本工程配置DJ2經(jīng)緯儀兩臺,DS3水準儀二臺,全站儀一臺,鋼尺、靠尺、塔尺以及水平尺等,其它必要的量具及配屬設備和工具。測量儀器和工具由專人負責保管,采用簽字領用制度。9.質量保證措施7.1在測量工作的重要部位,應繪制大樣簡圖,以便現(xiàn)場放樣。7.2對儀器及其他用具定時進行檢驗,以避免儀器誤差造成的施工放樣誤差。7.3每次測角都應準確對中,誤差并采用正倒鏡取中數(shù)(消除2C)為誤差。7.4高程傳遞水準儀盡量架在兩點中間,以消除視準軸不平行于水準軸的誤差。7.5使用儀器時在陽光下觀測應用雨傘遮蓋,防止氣泡偏離造成誤差。7.6每個測角、丈量,測水準點都都施測兩遍以上,以便校準。7.7每次均應作原始記錄登記,以便能及時查找。10.安全施工措施8.1軸線投測到邊軸時,應將軸線偏離邊1米以上,防止高空墜落,保證人員及儀器安全。8.2每次架設儀器,螺旋松緊適度,防止儀器脫落下滑。8.3較長距離搬運應將儀器裝箱后再重新架設。8.4遵守現(xiàn)場安全施工規(guī)程大運河孔雀城7.1.1項目別墅樓工程測量放線施工方案編制單位:四川省華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大運河孔雀城7.1.1項目工程項目部 編制日期:2016年03月31日
地產(chǎn)商業(yè)
上傳時間:2022-05-23
7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