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項目放線測量管理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6280
2024-01-08
12頁
584KB
1、XX項目測量放線管理方案一、目的:為保證工程測量放線精度、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合理有效的復查機制,特制定如下管理措施。二、使用規范以及依據: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23、建筑變形測量規程JGJ/T8、XX建筑公司工程技術管理實行細則、XX工程施工組織設計。三、工程概況以及測量難點:XX項目、地下2層,地上30+2/32+2層。結構形式是短肢剪力墻結構;基礎形式暫時未定。本工程測量放線的重要重點如下表所示。序號名 稱情況描述1重點一本工程占地面積較大,基礎石方開挖工程量大,需要細化原始地貌、地形的標高、尺寸的測量和地下室基坑開挖底口線的軸線、尺寸的精確測量控制。2重點二地上32層,線條較多,2、戶型小,均不超過50平米,戶數多。對測量精度規定較高。3重點三本工程基礎地質復雜,所以建筑物的沉降觀測為重點。四、測量小組設立及責任劃分:本工程成立專門的測量小組如下表。序號名稱人員姓名 責 任 劃 分1組長總工程師:EEE負責復核測量放線,并報監理、業主檢查。2副組長具體操作人:AAA、BBB測量放線負責組織實行3成員施工員:CCC、DDD樓層軸線和沉降觀測由CCC、DDD負責操作;樓層標高和四大角垂直度由CCC、DDD負責操作。五、各難點的具體實行措施:序號名稱具體實行措施1重點一(原地表測量工作)先按10m*10m劃定方格網進行標高測量,對于對部分起伏較大的地貌,經與建設方、監理方溝通后3、采用三方認可的方法進行測量,并報監理、業主審批。2重點二(建筑物垂直度控制)先統一基礎孔樁、柱基編號圖、基礎重要十字控制軸線圖以及十字控制軸和標高基準點的樁位設立,并報監理、業主審批;外側剪力墻每層的垂直度在工班操作完畢后,由施工員吊線至底層進行復核,出現誤差及時修正。3重點三(本工程沉降觀測)本工程沉降觀測點的布置,以建筑物地基變形特性并結合地質情況及建筑結構特點,點位設在建筑物的四角和建筑物裂縫和沉降縫兩側、基礎埋深相差懸殊處。沉降觀測的標志,根據建筑結構類型和建筑材料,采用墻(柱)標志(具體為用直徑20毫米的圓鋼,150毫米長,預埋進主體砼內80,外露70,正表面磨40長平直面),并視立4、尺需要距室外地面高500毫米。整個沉降觀測遵循三固定的測量原則控制,具體按沉降觀測方案進行實行。六、具體實行措施:(一)地下室軸線控制圖中為施工控制點,為紅三角標志,作控制方向用,在地下室施工期間建立施工方格網,各棟地下室和相應裙樓進行互控。隨著施工建筑不斷升高,用架設在施工控制點上的儀器直接投線有困難時,將運用已投至遠方高樓上的紅三角標志作為控制。各棟以一條相交十字線控制,當中心點用串線法擬定后,儀器必須架設在中心點上,分別實測“十”字四個交角,看是否滿足906的規定。中心點擬定后,以設計距離逐步進行放樣。另以紅三角標志作校核用。考慮到建筑物結構上升到一定高度時,外部布置的紅三角標志逐漸失去5、控制作用,在地下結構部分澆筑到0時,在0面層上根據主樓的軸線控制圖測定四個重要柱列軸線點,組成一矩形內控制,并在上升相相應的位置留出20cm20cm的預留孔,作為該四個柱列軸線點向上作垂直傳遞用。當主樓施工到一定高度時,外控制和遠方紅三角標志均失去作用,此時必須以內控制作重要依據。必須注意,外控制、紅三角標志、內控制之間的關系必須保持一致,這樣無論施工到哪一階段,都能保證一定的精度。在該項工程中控制點之間距離誤差規定達成2mm,測角中誤差5,其余均按施工測量規程進行。(二)樓層垂準測量觀測選擇有利時間如清晨和陰天,使用垂準儀進行。測量時儀器旋轉四個方向一測回測定,直至上面標志中心移至十字絲交點6、為止,然后固定標板。1,投點方法其方法為:置儀對中整平,水平度盤指向0(軸線方向),告知上方準備投測,其作業環節如下:(1)指揮上方,使標志中心初步移在鏡里十字絲交點附近(圖4-170a)。(2)指揮使標志中心精確移在十字絲交點中心(圖4-170b)。(3)垂準儀旋轉180,使標志中心折射在縱絲下(上),離十字絲交點一微小距離d(圖4-170c)。(4)指揮上方,在縱絲上向交點方向移d/2的距離,即此點為儀器旋轉小圓軌跡的中心,旋轉0和180兩個對徑位置,鏡里會出現的情況(圖4-170d)。(5)垂準儀水平旋轉90與270位置,按上述方法測量移至在橫絲上(圖4-170e)。(6)檢查投點位置正7、否,旋轉四方,如點對稱折射在十字絲線上(圖4-170f),那點才算投正。圖4-170點投好后,告知上方,固定標志。(三)樓層軸線見后附控制軸線圖,根據施工控制軸線的四條重要軸線,儀器架設在A點,后視B投點,再通過轉動水平角度(90),校核D點,看測出之交角是否滿足精度規定18010和906,再用精密丈量的方法求得實際定出的距離,再與設計距離比較是否滿足精度規定(2mm以內),假如超限則必須重測。擬定好控制點,依據控制點放出4條控制軸線。再使用檢查合格的卷尺,分出各軸線以及模板控制線(構建外輪廓線出來50cm)。(四)水準測量1水準測量(1)高程起算點:以業主提供的水準點(B點)作為場地基準水準8、點,B點位于花二道旁邊C標場地內,離基坑南側約50m處。其標高B1173.986m(絕對)。(2)樓層控制標高設立:以3等水準測量精度進行,以水準點(B點)引測至塔吊塔身上做紅三角標志,作為地下室標高引測依據。建筑物出地面后,以水準點(B點)精密地把高程引測至標準層短肢剪力墻外側并做好油漆及墨線標注,如下圖所示,作為向上引測高程基準點,并與地下室標高進行連測與檢查。 2主樓豎向高程控制測量方法以設立在短肢剪力墻外部的兩個紅三角標志(0.500m)作為向上引測依據。(1)鋼尺丈量引測法:標準層混凝土每施工一層(2.9m),在打完混凝土后,拆松模板時,在兩點中的任意一點作為已知標高點,沿筒壁垂直量9、上一段層高距離,鋼尺經拉力、溫度、尺差等改正,經用此外一個高程控制點檢查無誤后,以紅三角標志標定,作為標準層上的高程放樣依據。(2)樓層高程控制依據在短肢剪力墻外側處紅三角標高標志,施工員在每層電梯井壁四周測設墨斗線彈注安裝水平線,其標高為每層地坪設計標高1000mm,供后續磚砌體及各安裝人員使用。如下圖所示:(五)主體沉降觀測觀測點位布置及觀測線路見后附圖紙。觀測規定:主體階段:每兩層觀測一次;主體封頂后:每三個月觀測一次,觀測一年。假如最后兩個觀測周期的平均沉降速率小于0.02mm/日,則為整體趨于穩定,假如各點的降速率小于0.02mm/日,即可停止觀測。否則,仍按每三個月觀測一次,直至建10、筑物穩定為止。六、測量儀器管理:如下表序號儀器名稱數量保管人1全站儀一臺AAA、BB2經緯儀兩臺AAA、BB3垂準儀兩臺AAA、BB3水準儀兩臺CCC、DDD4其它等50米卷尺、線砣等根據發放記錄各自保管七、測量放線資料整理:71 基礎測量放線軸線編號圖和十字控制軸線圖、軸線位移圖和標高控制方格網圖、樓層測量放線控制軸線圖、軸線位移圖由AAA、BB負責整理。72四大角垂直度記錄和沉降觀測記錄、沉降觀測線路圖、點位布置圖由DDD、CCC負責。73 各測量復核EEE負責,并報請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復核簽字。八、附件:測量放線各登記表格或圖示。81 樓層十字控制軸線圖82樓層測量放線登記表83 樓層標11、高控制圖及樓層標高抄測記錄84 建筑物四大角垂直度登記表85 建筑物沉降觀測點位布置圖86建筑物沉降觀測登記表8.7 地下室測量軸線控制圖 編制單位:XX集團(有限)公司XX項目經理部 編制日期: 年 月 日表C.5.5 建筑物垂直度、標高觀測記錄工程名稱編 號施工階段觀測日期觀測說明:(附圖測示意圖)垂直度測量(全高)標高測量(全高)觀測部位實測偏差(mm)觀測部位實測偏差(mm)結論:簽字欄施工單位專業技術負責人專業質檢員施測人監理或建設單位專業工程師樓層標高抄測記錄工程名稱編 號日 期抄測部位抄測內容抄測依據:檢查說明:檢查意見:簽字欄施工單位專業技術負責人專業質檢員施測人建設(監理)單位專業工程師沉降觀測記錄工程名稱編 號水準點所在位置水準點高程(m)水準點編號測量儀器儀器鑒定日期年 月 日觀測點觀測日期荷載累加實測標高本期沉降量總沉降量備注編 號情況描述(m)C1 年 月 日C2 年 月 日C3 年 月 日觀測單位名稱技術負責人審核人施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