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農場生產發展項目實施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6406
2024-01-08
13頁
101.50KB
1、家庭農場生產發展項目實施方案項 目 名 稱:衢州市衢江區巖家山生態靈芝種植示范基地項目主管單位:衢州市衢江區農業局項目承擔單位:衢州市衢江區巖家山靈芝專業合作社衢州市衢江區蔬菜管理辦公室項目責任人:楊明清項目申報單位:衢州市衢江區財政局、區農業局項目申報時間:二一三年五月目 錄第一章 產業發展現狀第二章 建設目標第三章 項目建設內容第四章 資金投入概算第五章 省補資金重點扶持環節和使用范圍第六章 地方支農資金整合方案第七章 組織保障措施第八章 項目預期效益第一章 產業發展現狀1.產業發展基本情況、產業規模、產業水平衢州市衢江區地處浙江西部、錢塘江上游,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生態環境優越,年降水2、量、平均氣溫以及海拔高度均適合靈芝的生長。近年來,我區大力發展高效生態農業,鼓勵支持土地連片集中流轉,致力促進農業生產規模化、產業化、集約化、生態化,吸引了江西、江山等地的客商來衢江區創辦靈芝種植企業(或農民專業合作社),填補了衢江區無靈芝種植的空白,推動了食用菌(靈芝)產業的快速發展,一大批新品種、新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和推廣。目前全區已發展大棚靈芝種植基地500畝。2產業發展區域布局、發展規劃通過近年的發展,以湖南、大洲、云溪、黃壇口等鄉鎮為重點的靈芝種植產業區域已基本形成。計劃到2015年底建成浙西最大的千畝靈芝種植加工基地。突出以湖南鎮為重點,建立巖家山生態靈芝種植示范基地,并向周邊輻射,3、培育一批靈芝種植專業戶、扶強一批農民專業合作社。具體抓三點:一是加大引進優質靈芝品種,大力開展靈芝新品種試驗試種和示范;二是推進靈芝種植設施化發展;三是與浙江大學合作,引進推廣以草代木種植靈芝專利技術,改變以椴木種植靈芝的歷史。3產業發展優勢與潛力分析(1)自然條件優越。區位優勢明顯,湖南鎮地處烏溪江庫區,距市區不足40分鐘車程,到黃衢南高速公路南出口不到20分鐘車程。地理條件優越,轄區內生態環境優良,雨量充沛,晝夜溫差大,山地資源十分豐富。水利條件優越,轄區內有庫容23億立方米的黃壇口和烏溪江水庫,還有中小型水庫山塘20多座,灌渠網絡有一定的基礎。(2)有市場知名度。目前衢江區的靈芝種植,特4、別是“芊芝園”品牌在衢州地區及周邊已有一定的知名度,有麗水等各地客商前來收購。(3)生產基礎較好。湖南鎮歷來有種植食用菌的傳統,靈芝種植有較好的群眾基礎,目前巖家山村在合作社的帶動下,已有10余戶農戶開始種植靈芝,群眾發展靈芝的積極性較高。4項目建設的必要性與建設條件(1)建設的必要性一是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的需要。通過項目建設,增加投入,重點建設100畝生態靈芝種植示范基地,通過標準化鋼架大棚、水電設施、標準化生產技術等的應用,起到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二是保障產品質量安全的需要。通過宣傳引導、技術指導、監督檢測等手段,發展標準化生產,提高靈芝種植的質量安全,推進產業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同步提高5、。三是推進靈芝種植產業化進程的需要。通過 “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方式,實行統一品種、統一原輔料、統一生產規范、統一環境保潔、統一標識、統一銷售“六統一”,帶動周邊農戶種植,特別是對前期資金困難的種植農戶,合作社將采取部分墊資的方式,確保發展一戶、成功一戶、增收一戶。四是拓展市場創立品牌的需要。通過生產基地建設,提高原料靈芝的質量,并經過深加工,提高品牌知名度,拓展國內外市場,提高經濟效益。(2)建設條件項目承擔單位衢州市衢江區巖家山靈芝專業合作社是一家制度健全、規范運作的合作社,對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強,與浙江大學和省級骨干農業龍頭企業浙江聚珍園食品有限公司建立長期的戰略合作關系,擁有雄厚的6、技術力量和穩定的銷售渠道,在靈芝新品種、新技術的試驗、示范和推廣應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示范輻射帶動作用明顯。衢州市衢江區蔬菜管理辦公室,專門負責全區蔬菜行業管理、蔬菜產業發展規劃的制定并組織實施,專業從事蔬菜科技推廣,具有承擔省、市有關蔬菜科技推廣研究課題能力。現有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 3名,技術力量雄厚,在基地建設和技術推廣方面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負責指導該項目的具體實施工作。第二章 建設目標1項目建設主要目標任務、總體布局(1)主要目標一是通過田間操作道、溝渠、標準鋼架大棚建設,改善基礎設施,實現靈芝設施化種植,提高靈芝種植效益和抵御自然災害能力。二是通過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提7、高種植水平和產品質量,增強產品的競爭力。三是通過項目實施,建設生態靈芝種植示范基地一個,面積100畝,設施栽培畝均產值達6萬元以上,輻射區面積500畝,設施栽培畝均產值達4萬元以上。(2)總體布局一是在湖南鎮巖家山村建立生態靈芝種植示范基地100畝;二是在項目區推廣靈芝標準化種植技術等;三是核心基地良種和關鍵技術覆蓋率達到95%以上,產品質量100%達到無公害要求。2項目實施后,當地產業提升發展的目標、規模與任務一是發展優質生態靈芝種植面積500畝,比項目實施前增加400畝;二是核心區設施栽培年畝均產值6萬元以上,輻射區設施栽培年畝均產值4萬元以上;三是引進優質品種,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良種和8、關鍵技術覆蓋率核心區達到95%以上,產品全部符合無公害標準;四是大力開展技術培訓,培訓人數達到500人次以上。第三章 建設主要內容1項目建設區域與發展方向、建設內容確定的可行性或依據建設區域:核心示范基地1個,在湖南鎮巖家山村,面積100畝;輻射區域為大洲、云溪、黃壇口、舉村等鄉鎮,面積500畝。發展方向:完善配套田間操作道、溝渠等基礎設施;建設大棚設施;大力推廣標準化清潔化生產技術,打造浙西最大的無公害靈芝種植基地。建設依據:一是近年來國家出臺一系列的強農惠農政策;二是浙江省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和項目管理實施細則;三是衢江區循環農業發展規劃;四是項目申報立項指南。2項目建設地點、區域范圍和實9、施計劃建設地點、區域范圍:核心示范基地100畝,區域范圍為在湖南鎮巖家山村;輻射區域為大洲、云溪、黃壇口、舉村等鄉鎮,面積500畝。實施計劃:本項目實施時間為一年,即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2013年1月底前完成土地流轉。2013年2月-2013年3月靈芝接種養菌。2013年3月底前完成田間溝渠路建設及場地整理和標準鋼管大棚建設等。2013年5月底前完成靈芝菌棒種植。2013年12月底前設備完成設施購置、標準化生產推廣應用及技術培訓并組織項目驗收。3項目具體建設內容、數量、規模和建設主體(1)基礎設施建設。排灌溝渠500米、鋼架大棚(單體)30畝、鋼架大棚(養菌室)5畝等。建設主體為10、衢州市衢江區巖家山靈芝專業合作社。(2)設備購置。烘干機、切片機等。建設主體為衢州市衢江區巖家山靈芝專業合作社。(3)技術推廣。培訓對象為靈芝種植戶,重點為科技示范戶和技術骨干,計劃培訓人數500人次。標準化生產技術推廣500畝。建設主體為衢州市衢江區蔬菜管理辦公室。4項目建設具體技術方案(1)設施栽培技術。在核心區建100畝標準鋼架大棚,提高靈芝種植效益和產品質量。(2)無公害、標準化栽培技術。制定無公害生產規程,落實無公害生產技術。(3)建立培訓服務體系。不定期地開展培訓,培訓人數為500人次,計劃聘請有經驗的專家上課。同時編印一些靈芝種植技術資料印發給靈芝種植農戶。第四章 資金投入概算111、項目總投入規模、資金籌措方案與資金來源項目總投入規模:本項目總投資302萬元。資金籌措方案與資金來源:項目建設單位自籌222萬元,申請省級現代農業生產發展專項資金項目補助80萬元。2項目資金具體使用內容與分項建設資金來源明細名稱資金使用內容金額(萬元)資金來源基礎設施建設1.溝渠500米10省補6萬元自籌4萬2. 水管10000米7.2省補4萬元自籌3.2萬3.水泵4個1.8省補1萬元自籌0.8萬1.培養室:3000平方21省補10萬元自籌11萬2.菇棚:18000平方36省補15.7萬元自籌20.3萬3.接種箱:5個0.4省補0.2萬元自籌0.2萬4.鍋爐:2個1.5省補0.6萬元自籌0.912、萬5.粉碎機:2臺1.1省補0.5萬元自籌0.6萬1.烘干機:4臺4.8省補3萬元自籌1.8萬2.磨粉機:2臺4.6省補3萬元自籌1.6萬3. 切片機:2臺4.6省補3萬元自籌1.6萬設備購置高效滅菌設備21省補15萬元自籌6萬元反光膜12省補3萬元 自籌9萬元遮陽網12省補3萬元、自籌9萬元技術推廣新品種引進,新培養基質配方,無公害技術,菌棒50萬袋160省補8萬元自籌152萬元技術培訓:500人4省補4萬元合計302省補80萬元、自籌222萬元第五章 省補資金重點扶持環節和使用范圍名稱資金具體使用內容金額(萬元)基礎設施建設溝渠500米 6水管10000米4水泵4個1培養室:3000平方113、0菇棚:18000平方15.7接種箱:5個0.2鍋爐:2個0.6粉碎機:2臺0.5洪干機:4臺3磨粉機:2臺3切片機:2臺3設備購置高效滅菌設備15遮陽網3反光膜3技術推廣新品種引進,新培養基質配方,無公害技術,菌棒50萬袋8技術培訓:500人4合計80第六章 地方支農資金整合方案市、區財政支農資金涉及食用菌產業整合的有二大政策:1、水生蔬菜基地建設。重點扶持土地流轉連片1000畝以上的基地,基地建成并通過驗收,給予以獎代補資金100萬元。2、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在現代農業園區內,對當年新發展設施連片面積在100畝以上,經驗收合格后按以下標準給予補助:連棟鋼架大棚每平方米補助30元;8米標準鋼架14、大棚每平方米補助6元。第七章 組織保障措施1組織領導體系,包括領導小組、實施小組成立情況建立項目領導小組和實施小組。領導小組組長由所在鄉鎮政府分管負責人擔任,聯系農技人員、實施單位法人代表為成員。項目實施小組組長由實施單位負責人擔任,成員由相關技術人員、銷售經紀人等組成。2地方產業扶持政策市、區財政為了支持園區建設和產業發展,特設了二大政策:一是重點扶持土地流轉連片1000畝以上的基地,基地建成并通過驗收,給予以獎代補資金100萬元。二是對現代農業園區內,當年新發展設施連片面積在100畝以上,經驗收合格后按以下標準給予補助:連棟鋼架大棚每平方米補助30元;8米標準鋼架大棚每平方米補助6元。3技15、術支撐服務體系一是與浙江大學和省級骨干農業龍頭企業浙江聚珍園食品有限公司建立長期的戰略合作關系,提升合作社的技術力量;二是規范衢州市衢江區巖家山靈芝專業合作社,完善制度和利益分配機制,指導和幫助社員種植靈芝,提升產業化發展的本領和能力;三是加強產、學、研的聯合協作,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引進靈芝新品種,推廣應用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技術。4項目實施、資金使用監管機制一是加強項目資金管理。項目承擔單位和實施小組都要設立專用賬戶,做到專款專用,專項核算。二是完善項目管理。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由項目主管部門和實施小組,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開展督導工作,確保項目順利實施。第八章 項目預期效益1經濟效益項目16、完成后,核心區面積100畝,靈芝設施栽培平均畝產值6萬元以上,平均畝增收15%以上;輻射區面積500畝,靈芝設施栽培平均畝產值4萬元以上。2生態效益靈芝設施栽培和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技術的推廣,可以有效地避免耕地資源因生產過程而引起污染。通過項目的實施,促進了農業生態環境的改善,確保了農業可持續健康穩定發展。3社會效益一是項目區可為市場提供優質無公害靈芝產品,滿足消費者的品質需要。二是為農業結構調整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效應,增加了農民收入。三是培育了農民專業合作社駕馭市場的能力,推動了農民組織化程度的提高,更好地開展六大統一服務(統一品種、統一原輔料、統一生產規范、統一環境保潔、統一標識、統銷售)。17、四是推廣了標準化、無公害的靈芝設施栽培實用技術。該項目建成后,可帶動項目區農民500余人就業,項目區畝均收入達到2萬元以上。因此,實施該項目符合現代農業發展,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要求,項目技術成熟,市場前景廣闊,投資少、見效快、回報率高、風險小,具有良好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對促進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實現農民依靠科技迅速脫貧致富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本規程適用于大連特鋼公司380mm490mm矩形坯連鑄機技術操作。6.10.21將事故槍放回到固定架上。7事故操作7.1.事故關閉當發生鋼包穿鋼、中間包穿鋼等緊急事故時可以不通過常規操作進行處理。大包滑板穿鋼時按下操作盤上 “LADLE E-CLEAR18、” 按鈕將大包事故旋轉至接收位。在旋轉過程中按下“EMERGENCY STOP”鈕轉臺將停止轉動。中間包發生穿鋼時,按下“TUNDISH CAR E - CLEAR”按鈕可將中包車開至預熱位。在行走過程中按下“EMERGENCY STOP” 鈕中包車將停止行走。7.2.塞棒故障7.2.1塞棒自動控制系統及電機出現故障立即終澆。7.2.2塞棒斷裂或開口度低于10mm鑄流無法控制必須立即終澆用事故閘板切斷鑄流。7.3.冷卻系統故障7.3.1結晶器水流量或壓力低發生報警需立即終澆。7.3.2二冷水流量及目 錄自評報告1一、科技支撐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情況1二、農民受益情況2三、區科技創新能力建設情況319、四、主要做法及經驗4五、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思路7六、經費籌措及使用情況8實施方案10一、項目概述11(一)項目的意義和必要性11(二)總體目標和任務16(三)預期效果18二、具體任務19(一)種植技術集成及示范19(二)加工技術集成及示范20(三)新產品開發20(四)科技服務20(五)養生產品探索21三、技術內容和指標21(一)項目主要技術集成21(二)技術依托單位情況23(三)項目組織單位、牽頭單位及項目主要承擔單位技術力量情況24(四)預期的技術經濟指標27(五)技術線路30四、市場與效益分析34(一)市場分析34(二)經濟效益分析35五、組織實施及保障措施37(一)組織保障38(二)政策保障40(三)經費保障41(四)技術保障41(五)營造環境41六、進度安排42七、經費安排45(一)經費來源支出情況45(二)經費支出情況46八、審核意見48九、批復意見49十、附件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