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培訓5000名農產品經紀人項目可行性方案謀劃書(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6465
2024-01-08
13頁
99.50KB
1、一、 項目單位基本情況1、項目承擔單位:新疆昌吉州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昌吉州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簡稱:農合會)是經昌吉州人民政府批準、州民政部門正式注冊登記,與2005年正式成立的,它是以州供銷合作社聯合社為基礎,廣泛聯合各涉農部門、農民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共同組建的社團性為農服務聯合組織,農合會法人代表:崔樹生,昌吉州供銷社理事會主任,辦公地址:昌吉市延安北路275號(州供銷社院內),現有團體會員 名,個人會員 名。農合會成立以來,積極發揮職能,致力于為自治州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服務,為會員提供幫助,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自治區供銷社和州黨委人民政府的好評。特別是針對當前農村經濟發2、展迫切需要,農合會從2006年啟動“千名農產品經紀人培訓工程”,組建了由州供銷社主任掛帥的培訓機構,不斷完善培訓設施,專門購置了電腦,攝像機、投影儀等教學設施,現擁有容納200多人的教室、課桌、寬帶局域網等設備,與新疆農業大學、農業技術學院、供銷學校以及質量技術監督局、工商局等建立了長期的教學合作關系 形成了長期穩定、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和培訓教學實踐基地,申報成立了由國家科技部備案、全國供銷總社職業技能培訓鑒定中心授予的“全國農產品經紀人星火科技培訓示范點”,截至目前全州已經舉辦農產品經紀人培訓班18期,培訓農產品經紀人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頭人6120名 ,(其中,2009年內培訓人數達5238人3、),經過正規的培訓和嚴格的考試,有 名經紀人獲得了有國家社會勞動保障部和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技能鑒定中心聯合頒發的初中級農產品職業資格證書,成為帶動自治州農產品購銷和農民增收致富的骨干力量。為了擴大培訓效果,還組織開展了“經紀人職業技能大賽”、“昌吉州十佳經紀人評選表彰”、以及赴內地考察學習、洽談業務等實踐活動,培訓工作的扎實有效開展,得到了上級部門的表彰和獎勵,2008年榮獲“國家職業資格認證先進單位”、“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單位稱號”,2009年3月再次榮獲“國家職業資格認證、農產品經紀人星火科技培訓優秀單位榮譽”。 二、項目實施目標1、項目實施的背景:昌吉州地處天山北麓準4、格爾盆地南緣,全州下轄五縣二市,從東、西、北三面環抱首府烏魯木齊,現有總人口160萬人,全州農作物總播面積470萬畝,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天山北坡率先發展和烏昌經濟一體化的實施,昌吉州的資源優勢、地緣優勢將更加的突出。特別是優質特色農產品 昌吉地處城邊、路邊,具有明顯的地緣、資源和市場優勢,昌吉州處在天山北坡經濟較發達地區,具備良好的地緣、資源和市場優勢,全州現有人口150多萬,其中農村人口80萬,農牧民人均收入達5600多元近幾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發展和優質特色農產品的產銷,在昌吉州城鄉大地涌現出一大批農民經紀人,到目前已有近6000多名經紀人活躍在廣大鄉村大地上,每年幫助農民銷售農副產品達二5、十五多億元,成為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力量,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但由于缺乏統一的組織引導和職業技能培訓,使大部分經紀人還沿襲著散兵游泳、倒買倒賣等“二倒販子”的落后經營模式,在誠信經營、信息收集、市場營銷、商標品牌、規避風險,帶動村民共同致富等方面還缺乏應有的知識和技能,與當前的農村經濟發展不相適應。為改變這種現狀,加快我州經紀人隊伍建設,按照總社、區社的要求,我州供銷社從2006年初主動承擔并全面啟動了“昌吉州農產品經紀人培訓工程”,計劃三年內把所有農產品經紀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帶頭人全部輪訓一遍,截止目前,已舉辦培訓班7期,使1093名經紀人得到正規培訓,獲得了由國家社會勞動保障部和全國6、供銷合作總社培訓中心聯合頒發的國家“農產品經紀人中級資格證書”。這些農民經紀人經過培訓后,掌握了經紀人的基本知識和實踐技能,回到家鄉后,如燎原星火,不斷擴大幅射和帶動范圍,成為促進當地農產品市場流通,帶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的骨干力量,為推進新農村建設和幫助農民增收發揮了積極作用。2、項目實施目標,本項目實施的目標是:在今后三年內,再舉辦培訓班三十期,每期按200名學員計算,共培訓農民經紀人6000名,到2011年前把我州的經紀人全部輪訓一遍,并使其90%的學員通過培訓獲得國家農產品經紀人中級資格證書。在培訓的同時不斷提升經紀人對農產品流通和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帶動作用,爭取使經紀人領辦、創7、辦的專業合作組織突破100個,每年幫助農民銷售農產品的金額突破26億元,成為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中堅力量。 3、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抓農產品經紀人培訓是落實十七大精神和國務院32號文件精神的具體行動,也是參與和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順應市場經濟而產生農民經紀人,是眼下農村最活躍、最具帶動力的部分,通過對他們的培訓,使其提高從業技能,有利于激發農民的自主創業精神,為經紀人施展才能帶領農民致富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 各級黨委重視(文件要求。這幾年州黨委、政府的重視) (2)、開展培訓是提高提高經紀人的素質和從業技能,加快經8、紀人隊伍建設的有效途徑,也是我州廣大經紀人的強烈愿望。通過我州供銷社以往組織的培訓效果來看,經過正規培訓的經紀人,已經成為促進當地農產品流通,帶動專業合作社、協會發展的骨干力量,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許多鄉鎮村領導和廣大經紀人紛紛要求參加供銷社組織的培訓,渴望學到產銷知識、掌握經營技能的愿望十分強烈,對我們進一步加大培訓力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農民今日市場的強烈呼聲 (3)、搞好經紀人培訓,是新時期供銷社工作最有效的抓手,也是體現供銷社為農服務宗旨的有效形式。供銷社通過組織舉辦農產品經紀人培訓,一方面創新了服務手段,找準了參與新農村建設的切入點。一方面又贏得了各級政府和廣大農民的高度贊揚,使9、供銷社成為政府加強農民培訓,落實惠農、支農政策的有力抓手,對于增強供銷社為農服務功能,彰顯供銷社地位和作用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供銷社發揮作用的最佳途徑 (4)、我州供銷社具備了組織舉辦農產品職業技能培訓的基礎和條件。經過不斷的努力,2005年昌吉州供銷社獲得了國家供銷總社農產品經紀人技能培訓示范點的資質,并采取自培和聘請的辦法,建立了強有力的師資隊伍,配備了必要的教學設備,完全有能力按照規定的教學課程要求,高質量的舉辦經紀人培訓班。從我們已經舉辦的七期培訓班來看,得到了州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充分認可,也得到了廣大經紀人的歡迎。具備完善的設備和師資力量 三、項目實施主要內容和特色 (一)項目建設10、內容 1、改造、完善州社培訓中心,添置必要的設備,利用州供銷社400平米的會議室,添置能容納200名學員的教學場所、購置桌椅板凳、投影儀,攝像機等必要的教學器材。利用州供銷社現有的職工食堂,添置必要的設備,擴建食堂規模,為培訓提供伙食供應,2、為方便農民就近學習,就進實踐,在瑪納斯縣、奇臺縣、呼圖壁縣、阜康市、木壘縣五個縣建立培訓分部,需要更新必要的設備,3、建立農產品信息采集、整理、發布和利用服務網絡體系,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購置部分電腦,供學員學習互聯網知識、技能,使學員會上網、會瀏覽收集信息,會發布產品購銷信息。二是建立自治州農產品信息發布中心,聯合新合作家佳樂、烏魯木齊北園春市場等大11、型超市和市場,隨時發布農產品銷售信息,選擇五個縣市、二五個鄉鎮建立農產品信息采集點和監測點,設立40名農產品信息員,建立主要農產品產銷信息反饋和發布機制。 4、建立和完善師資隊伍,形成高素質、搞技能的穩定的師資力量,5、聯合和利用新疆農業技術學院(校址昌吉市),建立農產品購銷分類和檢驗教學基地,同時,以吉木薩爾縣富農達康農產品購銷專業合作社、阜康市的九運街惠農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呼圖壁縣的惠農果蔬保鮮云霄專業合作社、瑪納斯頭工禽蛋牛批發交易市場為基礎,建立培訓實習基地,每期培訓班期間組織學員到檢驗中心進行儀器操作,到實習基地學習購銷知識、交流經驗。6、組織學員赴內地參觀學習和實際洽談業務,舉辦農12、產品經紀人和合作社管理人員技能大賽,(二)項目實施的特點:通過上述項目內容的實施,將體現五個方面的特點,一是改造、提升,因陋就簡,重在事項,不搞新建,都是利用供銷社現有的會議室、招待所興辦,體現少花錢多辦事的二是以實用、高效、提升技能為主,不搞形式,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緊扣教材,因材施教,不斷改進辦學質量和效益,重在實踐,通過建立教學基地、實驗基地,幫助學員真正掌握營銷技能,并在帶動上些功夫,三是建立相對固定、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提高培訓質量和效果,與自治區農大、供銷社學校,昌吉農業技術學院、質量監督局、工商局的專家建立長期的教學關系,同時,加強州縣供銷社自己的師資力量,形成內外結合,優勢互補的13、教學隊伍。四是通過實實在在的培訓,昌吉州的農產品經紀人培訓工作已被列入國家“陽光培訓工程”、星火科技培訓工程和州黨委政府的農民實用技能人才培訓工程,并與科技局、勞動人事局、團委、婦聯、工商等部門建立合作培訓關系,利用供銷社農合會這個培訓平臺,提升培訓的效果。五是把培訓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新辦和規范相結合,加大對農民合作社帶頭人、管理者的培訓,是經紀人成為專業合作社健康發展的骨干力量;與新辦農產品交易市場、開展“農場對接”緊密結合,有針對性的提高經紀人的市場知識和營銷技能,促進農產品安全、便捷的進入城市的市場和超市,打入內地省市和國外市場,使他們成為帶動農產品購銷,幫助農民支付的中堅力量。六是通過14、組織正規的培訓,堅強經紀人隊伍的組織化程度,促進全州農產品購銷信息的交流與溝通,克服經紀人“單打獨斗、散兵游勇、缺乏組織”的傳統劣勢,把廣大經紀人團結在自治州“農合會”的周圍,農合會已經建成州、縣、鄉三級信息網絡平臺,形成了覆蓋面大、信息面廣的農產品信息交流體系,通過組織信息傳遞和經紀人定期總結回訪,全面增強經紀人在促進城鄉流通中的作用。四、項目投資規模和支出情況 1、項目支出情況,近兩年來昌吉州供銷社和農合會積極籌措資金,加大培訓投資,為培訓前期工作創造了好的基礎,據統計近兩年來通過州供銷社培訓已經支持 萬元,主要包括: 2、項目擬投資計劃。 按照節儉辦事、狠抓實效、不斷改進和提升培訓效果的15、學原則,項目計劃增加投資15萬元,主要用于:(1)舉在2010年舉辦培訓班30期培訓班,每期150名學員,共培訓4500名經紀人,為了減輕農民負擔,培訓班只向學員收取辦證費、書本費和少量的培訓費用,其他費用由舉辦方給予補貼,每人需要補貼300元,共計 萬元。(2)添置必要的桌椅板凳和食宿設施,需要投資(3)更新教學設備、建立信息發布中心,添置一臺投影儀、一臺攝像機和10臺電腦,需要投資 萬元(4)建立教學和實踐基地,需要承擔場地、儀器使用費三萬元,基地實踐交通等費用 萬元(5)組織學員考察洽談業務需要支付組織費 萬元 按照上述預算,2010年實施本項目投資需要投資 萬元。 3、項目資金籌措。農16、產品經紀人培訓是一項公益性很強的服務性項目,也是一項非營利的長期惠農活動,所需資金應當采取財政補助一些、當地政府爭取一些、項目實施單位自籌一些的籌措原則加以解決。為此,上述培訓投資,請求國家新網工程以獎代補資金扶持50 萬元,爭取州政府解決30萬元,由州供銷社自籌解決70 萬元。五、項目的社會效益和效益分析1、但通過提高經紀人的創業技能,造就一批農村實用技能人才,由他們帶動廣大農民致富,促進城鄉商品流通,增加農民收入,從根本上講,既有著明顯的社會效益,也能通過農民的致富,為地方財政和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2、通過培訓,有利于在經營過程中培育一種誠信、公正的市場環境,提升現將產品的品牌質量和信17、譽,增強競爭能力,促進城鄉商品雙向流通,加大市場營銷,解決當前金融危機和7.5事件給新疆農產品銷售帶來的困難,3、通過經紀人培訓,為農民專業合作社培育一批骨干,解決當前專業合作社不規范、功能弱,發展難的現狀4、通過經紀人培訓提高我州農產品的附加值,帶動農民致富,每年通過經紀人要為農民推銷產品 噸,增加農民收入 元,在服務農民的同時,經紀人的收入也會大幅度增加。5、通過經紀人培訓增強供銷社的服務功能,提升在農村經濟中的作用,目 錄第一章 總論1一、項目概況1二、承建單位概況1三、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依據與研究范圍1四、項目背景及項目的必要性2五、項目研究結論4第二章 項目產品市場分析7一、礦產品現18、狀及加工利用趨向7二、礦產品需求預測7第三章 項目資源條件評價9一、項目開采范圍礦石儲量9二、礦區資源概況及開采技術條件10第四章 項目建設規模與建設內容12一、項目建設規模12二、項目建設內容12第五章 項目選址分析13一、項目選址13二、建設條件13三、開采礦種、范圍15四、市場環境16五、礦床開采技術條件16第六章 主要建設方案18一、技術方案綜述18二、礦床開采方案19三、主要設備方案26四、土建工程方案28第七章 原材料、能源及燃料供應30第八章 總圖運輸與公用輔助工程31一、總圖運輸31二、公用輔助工程31第九章 環境影響評價33一、礦山地質環境現狀33二、礦山地質環境預測33三、19、環保措施34四、水土保持35第十章 勞動安全衛生與消防37一、編制依據37二、礦山生產中主要危害因素37三、主要防范措施38四、消防40第十一章 組織機構及人力資源配置41一、組織機構41二、人力資源配置42第十二章 項目實施進度43一、建設工期43二、項目實施進度安排43第十三章 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方案44一、估算依據與估算條件44二、估算結果44三、資金籌措方案44第十四章 財務分析45一、財務評價依據45二、財務基礎數據測算45三、財務評價46第十五章 結論及建議48一、結論48二、建議48目 錄第一章 總論51.1項目概要51.2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依據81.3綜合評價8第二章 項目背景20、及必要性112.1項目建設背景112.2項目建設的必要性13第三章 建設條件163.1項目區概況163.2項目建設條件優劣勢分析21第四章 市場分析與銷售方案264.1市場分析264.2銷售策略、營銷方案和模式294.3風險分析30第五章 項目建設方案325.1建設任務和規模325.2建設規劃和布局325.3工藝(技術)方案325.4建設內容355.5實施進度安排36第六章 環境影響評價386.1環境影響386.2環境保護與治理措施38第七章 項目組織與管理407.1組織機構與職能劃分407.2勞動定員407.3經營管理模式417.4經營管理措施417.5技術培訓427.6勞動保護、安全衛生與消防42第八章 投資概算與資金來源448.1投資概算依據448.2投資概算448.3資金來源46第九章 財務評價479.1財務評價依據479.2銷售收入、銷售稅金和附加估算479.3總成本及經營成本估算489.4財務效益分析499.5不確定性分析509.6財務評價結論51第十章 社會效益評價5210.1社會評價基本結論5210.2農業產業化經營5210.3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評價5410.4其它社會影響55第十一章可行性研究結論與建議5611.1可行性研究結論5611.2問題與建議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