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客運站項目設計方案(2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6520
2024-01-08
20頁
190.50KB
1、 汽車客運站項目設計方案1.概 述1.1 社會經濟發展概況濟寧市位于山東省的西南部,轄12個縣、市、區,面積11000平方公里,人口756萬,東部是山區,中西部是平原、洼地和湖泊,河流縱橫交錯,交通十分方便,京杭大運河和京滬鐵路、京九鐵路縱貫南北,兗石鐵路和濟新鐵路橫穿東西,又是104國道和327國道的交匯處,濟寧機場已經開通了濟寧至北京、廣州、上海、濟南、青島等多條航線,濟寧市通訊設備先進,全市已實現了程控電話聯網,可直撥世界各地。濟寧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為13.3度至14.1度。濟寧市的國民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初步核算,2006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56.0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2、算,比上年增長16.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7.06億元,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803.44億元,增長18.9%;第三產業增加值465.59億元,增長17.9%。三次產業對GDP貢獻率分別為3.2%、63.1%和33.7%。三次產業結構比例調整為12.8:55.2:32,一產下降1.2個百分點,二產提高0.2個百分點,三產提高1.0個百分點,人均GDP達到18500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5.6%。1.2 交通運輸發展概況濟寧市交通運輸,主要包括鐵路、公路和水運三部分。公路已基本形成干線公路縱橫交錯,農村公路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1.2.1 鐵路運輸京滬鐵路縱貫南北,新石鐵路橫穿東西,3、形成了鐵路、公路、水運、航運的主體網絡,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古城濟寧已成為一座正在崛起的發展中的工業城市。京滬鐵路.新石鐵路,在兗州相交,兗州是魯南地區最大的鐵路樞紐,客運中轉站,兗州北站是全國八大鐵路貨運中轉站之一,是山東省最大的貨運列車編組站1.2.2 水路運輸依托著京杭大運河,濟寧市內河航運業發展迅速,古老的京杭運河濟寧段已成為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黃金水道”。目前該市內河年運量已達1千余萬噸,各類船舶11000多艘,港航企業和相關服務企業從業人員已達10萬余人。2000年底京杭運河濟寧段三級航道貫通,這使得京杭大運河濟寧段通航標準由原來的6級提高到3級,年通航能力也有大幅度的提升,經過近幾4、年的發展,目前濟寧在運河等河道沿線已有港口作業區66處,年吞吐能力達到了1500萬噸,獨立核算具有法人資格的水運企業達55家,年運量達到了1000余萬噸。1.2.3 公路運輸目前,濟寧市共有干線公路21條。其中,國道4條402.6公里,省道19條891.2公里,高級路面156.3公里,次高級路面1191.8公里。為使現有公路發揮最大效益,認真貫徹“建養并重”的方針,大力加強了公路的養護管理。一是堅持日常養護和全面養護,努力完善養護責任制,使公路的路況質量、抗洪能力和服務水平不斷提高;二是突出重點,圍繞建設工業中心城市,狠抓文明公路交通環境,提高了公路的整體通過能力;三是積極推廣科學養護新技術。5、公路管理系統的應用和公路檢測走在全國的前列,通過采用陽離子乳化瀝青,稀漿封層、土工布等新技術,提高了養護質量,降低了養護成本。1993年以來,全市實施GBM工程452.9公里,建成文明樣板路103.8公里,綜合好路率一直保持在75以上。1.3 區域經濟預測1.3.1 濟寧市歷年經濟、人口、客運量預測表 1 濟寧市歷年經濟、人口、客運量原始總表x年份人口GDP(億元)y交通量(萬人)12001772.41433.12943.0022002776.51516.001320.0032003780.62530.001739.0042004784.76582.962109.0052005784.03656、0.002463.0062006793.10743.502939.0072007798.89882.613844.0082008802.291102.164538.0092009805.781266.194672.00102010811.131456.094769.001.3.2 預測由上表得知,N10其經濟、人口、客運量增長趨勢大體上按每期以近似相同的增長量增減變化,即發展趨勢基本上是線性的,可以配合相應的線性方程來預測未來的發展情況。可設其回歸方程為Yc=ax+b,以直線方程式配合時間數列最接受的直線。通過計算可得預測模型如下:人口預測模型:Yc=4.3312 X+767.13GDP預測模7、型:Yc=110.98X+205.89由以上模型可得預測值如下:未來十年的人口預測 、GDP預測表2x年份人口人口預測值GDP(億元)GDP預測值12001772.41771.46433.12316.8722002776.51775.79516.00427.8532003780.62780.12530.00538.8342004784.76784.45582.96649.8152005784.03788.78650.00760.7962006793.10793.11743.50871.7772007798.89797.44882.61982.7582008802.29801.771102.168、1093.7392009805.78806.111266.191204.71102010811.13810.441456.091315.69112011814.771426.67122012819.101537.65132013823.431648.63142014827.761759.61152015832.091870.59162016836.421981.57172017840.762092.55182018845.092203.53192019849.422314.51202020853.752425.491.3.3 誤差分析由預測結果同實際資料相比可以得出,濟寧市經濟、人口的預測值與9、實際值之間的平均絕對誤差分別為1.05、106.81,GDP的預測值誤差大是因為數據基數太大,致使預測的誤差過大,綜合考慮,可運用一元線性回歸法預測。1.4 利用預測的人口與預測的GDP運用二元回歸分析方法預測客運量1.4.1預測 設其回歸方程為Yc=AX1bX2+c利用表1 資料,可計算得預測模型為:Yc=11.735239X1+0.0018813X2-2442.04可得預測值如下:表4 二元回歸法預x年份人口預測值X2GDP預測值X1交通量(萬人)客運量預測Y12001771.46316.87943.00842.7522002775.79427.851320.001310.4232003710、80.12538.831739.001778.0842004784.45649.812109.002109.1652005788.78760.792463.002713.4162006793.11871.772939.003181.0772007797.44982.753844.003648.6082008801.771093.734538.004116.4092009806.111204.714672.004584.06102010810.441315.694769.005051.73112011814.771426.675519.39122012819.101537.655987.061311、2013823.431648.636454.72142014827.761759.616922.38152015832.091870.597390.05162016836.421981.577857.71172017840.762092.558325.38182018845.092203.538793.04192019849.422314.519260.71202020853.752425.499728.371.5 濟寧市公路客運適站量計算 運用公式:S=K*T式中: S-公路客運適站量(萬人/年) T-公路客運總量(萬人/年) K-客運適站量系數,取35利用公式,得各年的客運適站量如下表表512、 設計年限內適站量表年份客運量(萬人)適站量系數適站量(萬人/年)平均日發送量(人)平均日發送量(10站)20157390.050.352586.5170863708620167857.710.352750.2075347753420178325.380.352913.8879832798320188793.380.353077.6884320843220199260.710.353241.2488801888020209728.370.353404.939328593282. 客運站設計資料與設計方針2.1 設計客運站資料根據濟寧市客運量預測值,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JT/T200-95汽13、車客運站級別劃分和建設要求應為二級站,該客運站的設計年度平均日旅客發送量設為9000人次/日。故車站的設計標準須符合國家有關行業規定的二級站要求。2.2 客運站設計方針2.2.1 汽車客運站的基本原則從一切為旅客服務的原則出發,盡最大可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旅行需要,為工農業生產、商品經濟發展、城鄉交流和促進整個社會宏觀經濟效益的提高服務,保證安全、及時、方便、舒適、經濟地完成運送旅客的任務。2.2.2 其他設計原則l 考慮供需平衡的設施規模 隨著生育化的發展,預計對設施的需求減少;為了降低今后的設施管理費用,應對供需平衡進行充分的研究,采用適當的設施規模。l 考慮出入口和城市建設協調性 停14、車場、公共汽車客運站的出入口應考慮與用地周圍道路的關系而配置,當與步行者、交通流、或城市的交通發生妨礙時,應和城市建設協調考慮出入口配置。l 為使用者提供舒適和方便 交通節點是移動的途中與換乘時利用的設施,希望能夠提供與移動有關的各種需要及相應服務,在建設為此目的的空間時,要求考慮能夠提供舒適性和方便性。l 象征性的地標式設施設計 交通節點應該是易于識別的設施,作為城市的地標應能起到城市象征和標志的作用,為此進行相應的設施設計。l 無障礙化 交通節點是各種年齡階段利用者使用的設施,為此應實現設施的無障礙化。l 防災 大量使用者集散的設施,一般希望能作為災害發生時的緊急避難設施使用,為此在設防災15、防火設施。3. 客運站設計方案3.1 汽車客運站站址選擇說明3.1.1 基本原則:車站站址應納入城鎮總體規劃,合理布局。 3.1.2 車站站址選擇還應符合下列原則: 1) 便于旅客集散和換乘,盡可能地節省旅客出行時間和費用,減少在市內換乘次數。 2) 與公路、城市道路、城市公交系統和其他運輸方式的站場銜接良好,確保車輛流向合理,出入方便 3) 具備必要的工程、地質條件,方便與城市的公用工程網系(道路網、電力網、給排水網、排污網、通訊網等)的連接。 3.2 汽車客運站基本設計分析3.2.1 總平面設計分析說明(1) 總平面布置應包括站前廣場、站房、停車場、附屬建筑、車輛進出口及綠化等內容(2) 16、布局合理,分區明確,使用,方便,流線簡介,應避免旅客、車輛及行包流線的交叉(3) 布置緊湊,合理利用地形,節約用地并留由發展,與周圍建筑關系應協調(4) 應處理好站區內排水坡度,防止積水(5) 汽車進站口、出站口應符合下列規定 1)一二級汽車進站口、出站口應分別獨立設置,三四級站宜分別設置;汽車進站口、出站口寬度均不小于4m 2) 汽車進站口、出站口與旅客主要出入口應不小于5m的安全距離,并應有隔離措施 3) 汽車進站口、出站口距公園、學校、托幼建筑及人員密集場所的主要出入口距離不小于20m 4) 汽車進站口、出站口應保證駕駛員行車安全視距(6) 汽車客運站站內道路應按人行道路分別設置。雙車道17、寬度不應小于6m;單車道寬度不應小于4m主要人行道路寬度不應小于2.5m3.2.2 站前廣場設計說明(1) 站前廣場應與城市交通干道相聯(2) 站前廣場應明確劃分車流路線、客流路線、停車區域、活動區域及服務區域(3) 旅客進出站路線應短捷流暢;應設殘疾人通道,其設置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方便殘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設計規范的規定(4) 站前廣場們于城市干道盡端時,宜增設通往站前廣場的通道;位于干道一側時,宜適當加大站前廣場進深3.2.3站房設計說明(1) 汽車客運站的站房應由候車、售票、行包、業務及駐站、辦公等用房組成。(2) 站房設計就做到功能分區明確,客流、貨物安排合理,有利于安全營運和方18、便使用。(3) 汽車客運的候車廳、售票廳、行包房等主要營運用房的建筑規模,應按旅客最高聚集人數計算(4) 一、二級站的站房設計應有方便殘疾人、老年人使用的設施。三四級站的站房設計宜有方便殘疾人的設施。(5) 嚴寒及寒冷地區的站房建筑應有防寒設施;夏熱冬冷。夏熱冬曖應采取隔熱、通風降溫措施。(6) 候車廳候車形式決定了候車廳的空間模式: 1)基本候車形式:特點是大面積候車,多通道檢票。 2) 二次候車形式:如航空港候機形式,旅客先處于自由候車,經檢票后進入對班候車室。 3) 分散候車、小面積候車、多層候車、就近候車等新型候車形式(7) 候車廳的功能關系 1)候車廳應有足夠數量的檢票口。檢票口的放19、置數量,每三個有效發車位不應少于一個。當檢票口與站臺有高差時,應設有坡道,其坡度不得大于1/12。 2)候車廳周圍除傳統的檢票口、站務、問訊、小賣、配電、廁所外,候車廳內或其附近應設問訊、公用通訊、傳播運營動態和飲水等設施,為旅客創造必要的服務條件并創造新穎的環境空間。 3)候車廳室內空間應符合采光、通風和衛生要求。一般天然采光窗地比不應小于1/7的標準;室內凈高不宜低于3.6米。 4)候車廳平、剖面設計時,還應注意流線分析,避免流線交叉和干擾。(8) 一、二級站候車廳內宜設有母嬰候車室,母嬰候車室應鄰近站臺單獨設檢票口。(9) 候車廳應設置坐椅,其排列方向應有利于旅客通向檢票口,每排座椅不應20、大于20座,二端并應設不小于1.50M的通道。(10) 除四級站可與候車廳合用外,其余應分別設置,其使用面積應按每個售票口5M2計算。(11) 售票廳應設于地面層,不應兼做過廳。售票廳與行包托運處、候車廳等應聯系方便,并單獨設置出入口(12) 售票口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窗口中距不應小于1.20M;靠墻窗口中心距墻變也不應小于1.20M; 2)窗口高度不宜高于1.10M,窗臺寬度不宜大于0.6M 3)售票窗口前宜設導向欄桿,欄桿高度宜為1.20-1.40M 4)售票廳除滿足天然采光用自然通風外,宜保留一定墻面,用于公布各業務事項。(13) 售票室的使用面積按每個售票口不應小于5M2計算(1421、) 售票室室內地面至售票窗口臺面不宜高于0.08M(15) 采用計算機售票時,售票室地面應有防靜電措施。(16) 一、二、三級站應設票據庫,使用面積不小于9M2(17) 票據庫應采用防火、防盜、防鼠、防潮措施。(18) 行包托、取受理外柜臺面距地面不宜高于0.50M。(19) 行包托、受理外與行包托、取廳之間的門,寬度不應小于1M。(20) 站臺設計應有利旅客上下車,行包裝卸和客車運轉,站臺凈寬不應小于2.50M。(21) 發車位為露天時,站臺應設置雨棚凈高不得低于5。(22) 行包裝卸廊寬度不就小于3.60M。(23) 發車位地面設計應坡向外側,坡度不應小于千分之五。3.2.4 停車場設計說22、明(1) 停車場的停車數大于50輛。其汽車疏散口不小于兩個,停車總數不超過50輛時可設一個疏散口。(2) 發車位和停車前的出車通道凈寬不應小于12M。(3) 停車場應合理布置洗車設施及檢修臺。通向德國設施及檢修臺前的通道應保持不小于10M的直道。(4) 停車場周邊宜種常綠喬木綠化環境及降低周邊環境潮聲。3.2.5防火及疏散設計說明(1) 汽車客運站的耐火等級,一、二、三級不應低于二級,四級站不應低于三級。(2) 各級汽車客運站的停車場和發車位除設室外消火栓外,還設置適應于撲滅火油、柴油、燃氣等易燃物質燃燒的消防設施。體積超過5000立方米的就設室內消防給水。(3) 候車廳安全處口不得少于兩個,23、每個安全處口的平均疏散人數不應超過250人。(4) 候車廳安全處口必須直接通向室外,室外通道凈寬不得小于3M(5) 候車廳安全處口處不得小于1.40M;太平門應向疏散方向開啟,嚴禁設鎖,不得設門檻。如設踏步應距門線1.40M起步,如設坡道,坡度不得大于1/12,并應有防滑措施。3.2.6 初步設計構思方案 910行包托運售票廳站臺1675432候車廳行包提取廣場83.3 客運站設計工藝計算3.3.1旅客最高聚集人數根據設計年度平均日旅客發送量,旅客最高聚集人數可通過下式計算; D=a*F 式中: D旅客最高聚集人數,人; F設計年度平均日旅客發送量,人次; a計算百分比,其大小可按表選取。 計24、算百分比的選取 設計年度平均日旅客 發送量(人次) 計算百分比 (%) 設計年度平均日旅客 發送量(人次) 計算百分比 (%) 8 3002000 2015 1000015000 108 1003003020 500010000 1210 100 5030 20005000 1512 D=9000*11.5%=1035(人)3.3.2日均發車班次 N=F(1-)/(p-u)錯誤!未找到引用源。式中:N日均發車班次,班次 不均衡系數,一般取1.15 a過站車載乘率,指過站客車載客量與車站平均日旅客發送量之比 p客車平均定員 u始發客車合理乘載率 N=F(1-)/(p*u)錯誤!未找到引用源。=225、0班次3.3.3發車位數根據同期發車數量,旅客最高聚集人數D=k*p*M式中:M設計年度車站一次最大發車數量(即發車位數),輛; P客車平均定員人數,人/輛,此設計中采用中型客車平均定員人數,為45人/輛 k綜合系數,一般取1.52.5M=D/kp=1035/45*2=123.3.4車站各主要部位的建筑面積計算 1. 客運站站前廣場設計 1)站前廣場面積的計算根據旅客最高聚集人數,站前廣場的面積公式S站前廣場=D*1.2=1242式中:S站前廣場的面積, D 旅客最高聚集人數,人f每人平均占用面積,對于一、二級車站,f取值1.2-1.5,三級車站可取1.0,其余小站可酌情處理。S=1035*126、.2=1242 2. 客運站站房設計(1)候車廳 1)候車廳面積計算根據旅客最高聚集人數,按每人1.0 計算,即候車廳面積F=Df =1035*1=1035 (2)重點旅客候車室 重點旅客候車室視實際需要設置,但總面積不應超過候車廳面積的1/3,即應小于345 m2。 (3) 售票廳 售票廳面積=購票室面積+售票室面積 其中:售票窗口數N=旅客最高聚集人數/每窗口每小時售票張數按每窗口每小時售票張數130張計算,每窗口每小時售票張數N=1035/130=8購票室面積=20.0(/窗口)售票窗口數 =20*8=160售票室面積=6.0(/窗口)售票窗口數+15.0=6*8+15 =63 一般情況27、下,采用人工售票每窗口每小時售票100張,采用微機售票每窗口每小時的售票數可適當增加,并增設20.0的總控室。 (4)行包托運處 行包業務應由托運廳、托運行包房、庫房、行包裝卸廊、提取行包房及提取廳等部分組成。,不應與其他流線交叉或受干擾。行包托運處面積=托運廳面積+受理作業室面積+行包庫房面積 其中: 托運廳面積=25.0 /托運單元托運單元數 =25*2=50受理作業室面積=20.0/托運單元托運單元數 =20*2=40行包庫房面積=0.1/人設計年度旅客最高聚集人數+15.0 =0.1*1035+15=1118.5 托運單元數:一級車站24個; 二級車站2個; 三、四級車站1個。(5)行28、包提取處 行包提取處面積按托運處面積的30%50%計算。 (6) 站務員室 站務員室面積=2.0(/人)當班站務員人數+15.0() (7)駕乘人員休息室 駕乘人員休息室面積=3.0(/人)發車位數 =3*12=36(8)調度室 調度室面積按站級確定: 一級車站30.050.0; 二級車站20.030.0; 三級車站15.020.0(9) 治安值勤室 治安值勤室面積按15.030.0選取。 (10) 廣播室 廣播室面積按10.020.0選取 (11) 醫療救護室 醫療救護室面積按20.040.0選取。 (12) 盥洗飲水室 盥洗飲水室面積按20.030.0選取。 (13) 旅客廁所(盥洗室) 29、男廁:1.2/人(4%6%)設計年度旅客最高聚集人數+15.0 =1.2*1035*(4%6%)+15=64.6889.52女廁:1.5/人(3%5%)設計年度旅客最高聚集人數+15.0 =1.5*1035*(3%5%)+15=61.57592.625(14)辦公用房 辦公用房視車站機構設置情況和實際需要確定。 3. 發車位發車位面積根據發車位數,每個發車位占用面積按客車投影面積的4倍計算 S發車位=4*M*a=4*12*28=1344m24.輔助設施: (1)汽車安全檢驗臺(溝、室) 汽車安全檢驗臺(溝、室)面積根據檢測項目與檢測方式,按每個臺位80.0120.0計算。 (2)汽車尾氣測試室30、 汽車尾氣測試室面積視情況選取:一級車站120.0180.0;二級車站60.0120.0 (3)車輛清潔、清洗臺 車輛清潔、清洗臺面積根據洗車方式和污水處理與回收系統的形式,按90120/個計算。 (4)其他輔助設施 其他輔助設施視實際需要設置,按國家和行業相關規定確定棋建設規模。 4. 客運站設施設備4.1 設施 車站主要由場地設施和建筑設施構成。車站設施配置要求如表1所列二級車站要求。 汽車客運站設施配置設施名稱 二級站 占地面積(m2)場地設施 站前廣場 1242發車位 1344建 筑 設 施 站 房 站 務 用 房 候車廳(室) 1035 重點旅客候車室(區) 53.24售票廳 15631、.75行包托運廳(處) 51.48綜合服務處 180站務員室 12.96駕乘休息室 36調度室 20治安室 23廣播室 10.8醫療救護室 30殘疾人服務設施 102.96飲水室 6.48盥洗室和旅客廁所 78.58辦公用房 95.4輔 助 用 房 生產輔助用房 保修間汽車尾氣測試室 200汽車安全檢驗臺 汽車維修車間 車輛清潔、清洗臺 100材料間 23.4配電室 14商店20.64郵電所9.72其他數據計算可參考汽車客運站級別劃分和建設要求,某些有區間的系數等數據的選取可自行決定,原則是:取大則各個數據選擇皆取大,取中則皆為中。發車位數的計算可由最高聚集人數反推獲取。過站車載客率為5%1032、%,始發車合理乘載率取80%85%。4.2 設備 4.2.1車站設備包括基本設備和智能化系統設備1、基本設備 車站基本設備包括售票設備(包括微機售票系統設備、售票員辦公桌椅、錢箱、票架、隔離欄等)、候車室設備(包括座椅、母嬰床、班次牌、檢票隔離欄等)、行包安全檢查設備、汽車尾氣排放測試設備、安全消防設備、清潔清洗設備、廣播通訊設備、行包搬運與便民設備、采暖或空調設備、辦公設備、宣傳告示設備(包括班次時刻表、里程票價表、行包價目表、營運線路圖、旅客須知、禁運限運物品宣傳圖、公告牌等)等. 2、智能化系統設備 微機售票系統設備、生產與管理系統(包括車輛調度系統、車輛報班系統、車輛繳費系統、車輛銷班33、系統等)設備、自動化辦公系統(包括辦公系統和財務管理系統)設備、監控設備和電子顯示(包括售票廳顯示系統和候車廳顯示系統)設備等.4.2.2 基本要求 (1) 車站設備的數量與類別應根據車站生產能力和作業量的大小確定,主要設備盡可能地選用國家定型的標準設備。 (2) 主要基本設備的配置要求見下表。 車站基本設備的配置要求 設備名稱 基本要求 行包安全檢查設備 能在不開包情況下準確查出乘客攜帶的危險品 可查行李最大尺寸(寬高):900800 汽車尾氣排放測試設備 可快速、準確地測定汽車尾氣排放是否超標 安全消防設備 設備配置齊全、有效; 符合國家安全消防的有關規范及規定 宣傳告示設備 設備配置齊全34、有效、醒目、美觀大方; 一、二級車站應以電子顯示方式清晰流動顯示 行包搬運與便民設備 能實現輕快、便捷、安全的搬運作業; 便民設備要與車站工藝流程相匹配、輕巧、方便旅客使用 生產管理系統設備 能夠實現客車到站、報站、發班、銷班、停車、檢驗等一體化管理 4.2.3其他基本配置1、交通安全 (1)車站應根據地形特征和外部交通環境,合理組織客流、車流和行包流線,盡可能地避免車站內外各類流線的交叉干擾和對城市道路交通的影響。 (2)車輛進出站口與城市道路或人行道的交匯點應設置符合規定的交通信號裝置。 (3)車站安全出口應設置通用標志及照明設施。 2、消防 (1)車站防火系統的配置應符合國家建筑設計防35、火規范的有關規定。 (2) 一、二、三級車站建筑設施的耐火等級不低于二級,四級和五級站不低于三級。 (3)車站內停車場和發車位應設室外消火栓和適用于撲滅汽油、柴油、燃氣等易燃物質燃燒的消防設施。室內停車場和體積超過5000m3 的站房應設室內自動消防系統。 3、環境保護與綠化美化 車站環境保護與綠化美化應符合相差法律發、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以及有關的規定。5. 客運站功能5.1 汽車客運站的主要功能汽車客運站是旅客集聚的地方,在客運的全部活動中,客運站起著組織、協調、指揮、監督運輸工作的重要作用。根據公路旅客運輸市場的客觀要求,對于較大規模的汽車客運站,應該具備 運輸服務功能、運輸組織功能、中轉36、換乘功能、多式聯運功能、通訊信息功能。 和輔助服務功能等功能。5.2 站房的功能分區汽車客運站可分為客運區、行政辦公區。1、客運區:客運區由直接為旅客運輸服務的用房組成,例如,綜合廣廳、候車廳,售票廳,行包托運廳、行包提取廳,問訊處,小件寄存處,旅客衛生間,值班站長室,客運室等。與客運站緊密聯系的戰場用房包括站臺、站內停車場、站內廁所、洗車臺和車庫等,以及站前廣場,包括各種機動車停車場、非機動車停車場、旅客活動場地,公共廁所、廣場綠化和廣場建筑小品等。2、行政辦公區:行政辦公區包括黨、政、工、團、婦等部門辦公室,統計室,規劃室,財會室,基建辦公室,資料室等5.3 客運站的主要流線客運站的主要流37、線可分為旅客流線、行包流線、車輛流行5.3.1 旅客流線售票廳旅客進站流線問訊處發車位候車廳站前廣場旅客小件寄存行包托運售票廳旅客出站流線站前廣場出站停車位下車客車行包提取5.3.2 行包流線行包發送流線發送行包庫托運作業行包發送托運廳客車離站組裝停車位裝運行包到達流線到達行包庫卸下行包到達車停車位提取行包作業處提取行包廳提走行包5.3.3 車輛流線車輛到達流線洗車處停車場檢修間入口卸行包、下旅客發車位出站前檢查車輛發出流線出站發車位加油客車6. 總結此次公路客運站設計從設計之初認真分析原始資料并優先學習了網上其他客運站設計思路和經驗和相關資料和文獻,再結合本次設計開展起來。根據提供的已知基本38、數據,在保證了我們完成設計的前提基礎條件下,我們組最終完成了這次課程設計任務,本次設計的客運站可用占地面積約11262.51平方米,設計平均年度日旅客發送量為9000次/日,易得出設計中客運站類別為二級車站,方案中包括總平面規劃設計、客運站站房、還有停車場以及車站的站前廣場。規劃后的濟寧市汽車客運站設施布局主要由站房、站前廣場、站內停車場三部分組成。站前廣場用于組織旅客流線,避免交叉和相互干擾,保證安全,適應旅客集散和乘車。站前廣場地面要整潔優美,為旅客和相關的交通車輛提供足夠的活動余地,以利于交通管理。站房是客運站的主體,通常由售票處、候車廳、行包房、站臺、服務設施(包括問訊處、廣播室、小件39、寄存處、小賣部、廁所等)、行政辦公用房及司助人員食宿用房等組成。站內停車場主要停放客運車輛,并附設對車輛進行小修和檢查維護作業的維修場地,保證客運車輛技術狀況的良好。這些東西充分說明了本車站方案設計注重達到安全高效運行、交通系統明晰、車站結構布置合理、功能明確的目標。由于是首次設計公路客運站,所以難免有部分內容直接借鑒了資料。但多數設計還是充分發揮了我們小組的設計能力,客運站的總體結構的從無到有,從簡到細。我們盡量做到了創新和借鑒。又由于本次設計數據的獲取和計算都可以根據汽車服務場站設計這本指導書進行,難點也就到了畫圖上,雖然以前學習過CAD的基本使用方法,也曾獲得了CAD二維工程師的證書,但40、是由于太久沒有用過它,自己也沒有時常復習,這次課程設計一共需要車站平面總設計圖和內部主要結構設施平面設計圖給我們造成了非常大的困難,但總的來說,整個過程還算順利,最后完成后結果也還算滿意。我認為這次課程設計是一門非常專業的課程,不僅涵蓋了汽車客運站課程課程的相關知識,甚至包括一些未學到的東西。通過這次課程設計,不僅給了我很多專業知識以及專業技能上的提升,也讓我掌握了運輸場站設計的相關內容和設計規則,通過查詢資料,也了解了其場站設計的重要性,更讓我學習到了一個公路客運站的基本組成和流程運行及整個車站的系統性內容。通過該課程設計的訓練,也鍛煉了我們的實際能力,讓我們發揮了學習的主動性,能夠主動的去41、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被動的接受。這一改變既使我們思維更靈活,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相信此次課程設計對于今后的學習和態度都有很大的幫助。當然,這次課程設計也讓我明白了一些其他的道理和為人處事方法,第一點就是凡事為之則易,不為則難。剛開始我怕這次課程設計太難,不敢接觸,不敢下手去做,而且其他同學動手就很快,不幾天就拿出來屬于自己的方案,感覺自己以前什么都沒有學會,但是現在再回過頭去看其實也不難,只要自己肯花時間去學習,去向他人請教,好好地去做,還是可以做到;第二點,我認為就是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要為自己找借口。剛開始我總想著自己在電腦方面比別人差,專業的CAD軟件的運用沒有其他同學做42、的好,所以老感覺自己做到哪里都比別人慢半拍,而且還認為這很合理,但是到后來做設計時才發現我也沒有那么差,慢慢的就趕上別人了。如果想著比別人差,總可以找到理由來讓自己走到別人后面。想讓自己變的優秀就不要找借口;當然,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這次課程設計中,我感到了團結的重要性。在做課程設計時好多問題我自己都想不通,但是在自己組員的幫助下或者問一下子其他同學就很快搞明白了。當然我也有教同學的時候,盡管很少。大家互相幫助,一起攻破難關,大大的節約了時間,而且學到的東西也更多。7. 參考書目 1.建筑設計資料集(第6集)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4。 2.汽車客運站建筑設計章竟屋編著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0。 3.汽車客運站建筑設計規范JGJ 60-99。 4.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sJ 16-87(2001年版)。 5.交通類建筑設計相關書籍。建筑學報、時代建筑等相關的專業雜志。 汽車服務場站設計,于春鵬等編著,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