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項目實施方案(1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6693
2024-01-08
15頁
67.50KB
1、1.綜合說明1.1項目背景內黃縣地處黃河故道,是河南省北部的一個邊緣縣,也是河南省黃河故道面積較大的縣之一,屬海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積占92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13個鄉鎮,其中沙漠化土地336平方公里。境內有連綿起伏的沙帶,也有白茫茫的堿坡。沙荒呈條形分布,均為黃河泛濫形成。在沙帶之間有372.6平方公里的青沙兩合土易于耕作,沙地以下50米內有含水沙層易于打井提灌。建國以來,在黨和各級政府關懷下。內黃人民發揚自力更生,多渠道,多方位對沙荒進行分批治理,采用營造防風林、種植棗樹、改良農田,多種方式治沙,在發展生態農業方面取得了初步成績。為強化水土保持監督檢測體系和依法行政能力建設,加強水土保持科2、學技術支撐,全面推進新水保法宣傳貫徹實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依據安陽市財政局、安陽市水利局安財預2015641號文,內黃縣水務局組織人員編制了內黃縣2015年水土保持補償費項目實施方案,涉及3個鄉鎮3個行政村,人口5200人。1.2項目建設內容新打機井15眼(淺水井),建砼井臺15座。1.3項目施工項目實施時通過招投標選擇專業施工隊伍施工,專業隊伍監理,實行合同制管理。本項目總工期40天,有關建設程序完成后開始施工,力爭2016年10月底前完成。 1.4項目工程量及投資預算內黃縣2015年水土保持補償費項目主要工程量:鉆孔1050m,砼及鋼筋砼90 m33、,模板24m2。主要材料用量:水泥30t,砂子45m3,碎石81m3。工程投資:工程預算總投資24萬元。1.5項目效益項目建成后新增灌溉面積0.1萬畝,改善灌溉面積0.02萬畝。糧食年增產18萬kg,人均年增加收入72.7元。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也十分顯著。2.項目概況2.1自然條件2.1.1氣候內黃縣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多年平均氣溫13.5,月平均最低氣溫-2.2,極端最低氣溫-21.3,月平均最高氣溫27.1,極端最高氣溫42.8,全年無霜期210天,蒸發量1640mm,全年日照2518.2小時,冬春多北風,夏秋多南風,最大風速17m/s。2.1.2地形地貌 內黃縣衛河以南屬黃河沖積平4、原,衛河以北屬漳河沖積平原的一部分。地形平坦,起伏較小,海拔高度一般在5057m。衛河左岸西高東低,衛河右岸南高北低,地面平均坡降1/50001/6000。全縣沙地面積64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44%。沙地主要分布在衛河右岸,有2條西南至東北走向的沙丘沙壟帶。2.1.3地下水資源 地下水貯藏條件均為松散巖類孔隙水類型,淺層地下水底板埋深多在100m以上,含水層以粉細砂、中細砂為主,含水層厚度為2030m,出水量為4060m3/h,為中等富水區。地下水礦化度隨地下水流動情況不同而異,大部分地下水礦化度為0.561.5g/L,屬重碳酸性水,PH值7.8,屬中性。在縣中部地區有110km2的苦水區,礦5、化度達到24 g/L。項目區地下水埋深平均25m,最低動水位31m,含水層主要為粉細砂層、中細砂層,地下水補給條件良好,其中第一含水層組在1965m之間,由粉細砂、中細砂組成。區域地層主要為粘土層與中、細沙層間隔分布。 內黃縣地下水多年平均總資源量1.841億,其中,微咸水0.456億,可利用量1.38億。根據全縣18眼機井地下水觀測資料分析,地下水動態變化主要受開采影響,屬人工超采型。2.2 社會經濟狀況2.2.1 全縣經濟社會狀況內黃縣總面積1161km2,轄17個鄉鎮,共532個行政村,總人口76.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70.8萬人。土地面積143.87萬畝,其中耕地111.34萬畝(衛河6、以南91.1萬畝,衛河以北20.2萬畝)。內黃縣位于河南省糧食核心區內,先后被命名為國家級生態示范縣、全國優質糧食產業工程重點縣、全省農業結構調整先進縣、全省農業標準化示范縣、全省農產品加工集群縣、全省糧食生產先進縣、中國名特優經濟林紅棗之鄉、中國紅棗產業龍頭縣、全國綠色小康縣。近年來,內黃縣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的良好勢頭。2014年,全縣生產總值完成115.06億元,增長12.4%。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增長3.2%、20.4%、11.2%。二、三產業占GDP的比重達到67%。全縣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3.05億元,增長80.8%,一般預算支出完成16.07億元,增長29.5%。居民收入7、明顯提高,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72元,增長14.1%;農民人均純收入5954元,增長19.2%。內黃縣衛河以南作物以小麥、玉米、紅薯為主,兼有少量蔬菜、油菜等其他作物。衛河以北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兼有果林、蔬菜及其它經濟作物。內黃縣作為農業大縣,2014年全年糧食種植面積113萬畝,糧食產量44.5萬噸,畝均產量394kg;油料種植面積22.9萬畝,總產量8.29萬噸;棉花種植面積1.5萬畝,總產量0.14萬噸,畝均產量93kg;蔬菜種植面積60.47萬畝,總產量190.66萬噸;瓜果種植面積8.58萬畝,總產量32.90萬噸。農業機械總動力105.02萬千瓦,農用拖拉機1.318、萬臺,大中型拖拉機0.16萬臺,農用運輸車1.15萬輛,擁有機電井21560眼。除個別不適合機械作業的地塊外,全縣農田基本實現了半機械化、機械化作業,為農業生產創造了有利條件。范輝高速、南林高速、晉豫魯鐵路自內黃縣境內穿過,S101鄭吳線、S213吳黃線、S215東上線、S301大林線、S302葛嘴線、S303胡鶴線等六條省道干線公路及縣道、鄉道縱橫交錯,村村通柏油路,構建了四通八達、方便快捷、安全舒適的交通環境。2.2.2 項目區經濟社會狀況項目區包括亳城鄉、梁莊鎮、井店鎮3個鄉鎮,3個行政村。人口5200人,耕地面積0.7萬畝。項目區位于大功引黃灌區下游,現狀以井灌為主。現狀農業種植比例按9、當地統計資料,以小麥、玉米、花生、紅薯為主,兼有少量蔬菜、油菜等其他作物。項目區復種指數為1.80。2014年,項目區糧食種植面積為0.65萬畝,糧食總產量為5850t,畝均產量為500kg,農民人均純收入為6000元。3.建設方案3.1項目建設范圍及布局3.1.1項目區治理指導思想項目區已打淺水井為工程措施,通過取水壓沙,防止水土流失,通過增加地表植被覆蓋率,保水固沙。3.1.2內黃縣項目位置、范圍及建設內容內黃縣2015年水土保持補償費項目位于亳城鄉劉七級村,井店鎮丁江村,梁莊鎮張新寨村,治理面積80h。規劃新打機井15眼。其中亳城鄉劉七級村5眼、井店鎮丁江村5眼、梁莊鎮新張寨村5眼。工程10、位置詳見內黃縣2015年水土保持補償費項目機井位置分布圖。3.2主要工程量及建設投資內黃縣2015年水土保持補償費項目主要工程量:鉆孔1050m,砼及鋼筋砼90 m3,模板24m2。主要材料用量:水泥30t,砂子45m3,碎石81m3。工程投資:工程預算總投資24萬元。4.工程設計與建設4.1設計依據 (1)河南省2015年度水土保持工程建設資金項目指南; (2)安陽市財政局、安陽市水利局“關于安陽市2015年水土保持補償費的通知”,安財預2015641號; (3)機井技術規范(SL265-2000)。4.2工程設計4.2.1機井工程項目區內以井灌為主,項目區土地肥沃。水源條件較好,現狀機井偏11、少。多為90年代建設,部分機井年久失修,報廢嚴重,需進行更新和補充。機井設計應根據機井規劃、建井用途、需水量、水質要求和水文地質條件進行,根據計算并結合項目區實際情況,設計深度70m,井孔直徑0.7m,井管內徑0.4m,設計出水量32/h。 設計單井出水量及井深機井出水量根據井的實測資料,結合附近同類條件的機井資料確定;機井井深應根據需水量和擬開采含水層的埋深、厚度、水質、富水性及及其出水能力等因素綜合確定。項目區地下水埋深平均27m,最低動水位31m。根據項目區水文地質資料及附近地區新打機井(井深70m)情況,含水層主要為粉細砂層、中細砂層。根據項目區水文地質情況、現狀農業需水量及機井工程布12、置情況,設計本次新打機井深度70m,采用管井結構,內徑為400mm。設計機井單井出水量按潛水完整井進行計算,計算公式采用裘布衣公式:式中:Q水井出水量,m3/h; K含水層的滲透系數,m/h,根據水文地質手冊取經驗數據,中、細沙分別取值為0.62、0.29; H含水層厚度,m; s0抽水井降深,m,取4.0m; R井的供水半徑,m,取為115m; r0井的半徑,m,取為0.2m。經計算,單井出水量3236 m3/h。通過與附近類似機井實際出水量情況對比,本次設計單井出水量取32 m3/h。 單井灌溉面積項目區內地下水補給比較充足,地下水資源比較豐富,地下水利用量與補給量基本平衡,均勻分布水井的13、間距主要決定于井的出水量和所能灌溉的面積。單井灌溉面積的計算公式:式中:f單井的灌溉面積(畝);Q不受干擾的單井穩定出水量(m3/h),根據計算并結合當地資料,機井單井出水量取32 m3/h; 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0.8;m每畝每次綜合平均灌水定額(m3/畝),本項目區取37.5m3/畝;t 灌溉期間每天開機抽水小時數14(h/d);T每次輪灌期天數(d),取9.5天;干擾抽水的流量消減系數,取0.2。經計算,f72.6畝。項目區現狀機井大部分為村民自行修建,沒有系統的規劃,分布不均,且由于現狀機井出水量及單井控制灌溉面積均偏小,綜合考慮區內水文地質條件及灌溉制度影響,本次設計新打機井布局與現14、狀機井布置相結合,新打機井及現狀可利用舊井按平均每眼機井設計灌溉面積為70畝控制。 井距的確定機井大部分采用梅花形布井,初選井距按下列公式計算:式中:L0井距(m);f0單井灌溉面積,(畝)。經計算,井距L0=232.6m,設計井距采用230m。 井數確定式中:N規劃區內需井眼數(眼);F4規劃區內的灌溉面積,(畝);f0單井的控制灌溉面積(畝)。單井灌溉面積按70畝進行控制,本次需設計新打機井15眼。 井徑確定井孔直徑按下式進行計算: 式中:D1井孔直徑(m);v1允許滲透流速,(m/s);K含水層滲透系數,(m/s)。井孔直徑除應能下入井壁管和濾水管外,還應能滿足圍填濾料的要求。經計算,井15、孔直徑為700mm。 管井的構造設計管井結構包括井口、井壁管、過濾器和沉淀管四部分組成。機井設計井孔直徑為700mm。井管根據井深、水質、技術和經濟條件,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采用C10無砂混凝土管,內徑400mm,管壁厚度為50mm;井管與井孔之間采用級配礫石及粗砂充填,厚100mm;根據井深和含水層情況,下部沉淀管長度為2m。濾料頂部至井口段,采用粘土球封閉4m,剩余部分采用粘土填實;井口周圍采用粘土球封閉,厚度不小于300mm。4.2.2井臺工程機井井臺采用C25現澆混凝土,平面尺寸為1.3m1.3m,厚度0.3m。井臺上噴圖水利標識及機井編號。4.3施工組織設計4.3.1 施工隊伍選擇及16、施工條件項目實施時通過招投標選擇專業施工隊伍施工,專業隊伍監理。項目區內地勢平坦,對外公路交通條件良好,施工用物資均可直接運至施工現場。因該工程施工較分散,施工單位要安排好人員、機械等,有效利用施工道路和場地,并同有關村莊及有關單位搞好協調工作,以確保施工順利進行。該工程所用主要材料均可從當地購買。施工用電盡可能利用當地電網,輔以少量柴油發電機;施工用水可利用潛水泵從灌溉機井內直接提取。4.3.2 施工方法4.3.2.1 機井施工(1) 鉆機定位:鉆機定位后必須平整穩定,確保在施工中不發生傾斜、移動,同時調整鉆機垂直度,垂直度允許偏差0.5%,鉆尖應對準井位中心,其水平位置允許偏差20mm,將17、高程引到便于施工和檢查的位置處,并經監理復核后方可開鉆。(2) 泥漿配制:泥漿配制1.021.08kg/cm3,粘度1822S,含砂率4%,并根據地層情況控制掌握,必要時適當摻合膨脹土,以保護孔壁。(3) 成孔:整個成孔過程采用反循環工藝,控制塔架垂直度,第一根鉆桿鉆進時一定要注意,因此時鉆具重心高,送漿管偏心受力,鉆具易晃動;根據井徑、孔深、鉆頭種類鉆速、泵的揚程和土質情況,掌握進尺度,做好鉆孔記錄,選擇合適的重型鉆頭或安裝穩定器及導向裝置,以減少鉆頭、鉆桿擺動問題和因土質不均勻引起的偏水現象;檢查鉆桿的垂直度,允許偏差一般應0.5%,應經常檢查趕過此值時應進行糾偏。(4) 清孔:用優質泥漿18、清孔,待吸出泥漿比重小于1.08g/cm3,砂率小于4%時,即可得終孔深度,終孔垂直度運行偏差0.5%,用經緯儀從兩個方向檢查鉆桿垂直度,即可得終孔垂直度。(5) 井管安裝:采用鋼絲繩托盤下管法。(6) 回填礫料:填礫料是管井建造的一個重要環節,填礫料規格嚴格按照農用機井技術規范(SD188-886)進行施工。(7) 井管外封閉:井管外采用回填粘土球進行封閉,填入方法與填入礫石相同。(8) 洗井:井管安裝完畢后,采用空壓機對井管中的泥土、細砂、泥漿等全部清洗,保證管井達到正常出水量。4.3.2.2 砼井臺施工采用C25砼現場澆筑,0.4m3攪拌機拌制混凝土膠輪車運輸,人工立模,振搗。5.投資預19、算5.1預算編制說明5.1.1 編制依據 河南省水利廳、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河南省財政廳關于發布河南省水利水電工程概預算定額及設計概(估)算編制規定的通知(豫水建200652號文)及2015年配套調整文件;河南省水利水電工程建筑工程預算定額(2006);河南省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機械臺時費定額(2006)。5.1.2 編制說明 基礎單價人工預算單價引水工程:工長9.27元/工時;高級工8.57元/工時;中級工6.62元/工時;初級工4.64元/工時。主要材料預算價格主材預算價格=(材料原價+包裝費+運雜費)(1+采保費率)+運輸保險費。水泥、砂、石料、鋼筋、柴油、汽油等主要材料原價按內黃縣建設20、工程造價信息2015年第6期內黃縣價格,其價格已綜合考慮了材料價、包裝費、運雜費(含損耗)和采購保管費等,本次設計不再重復計費;其他材料預算價格按當地市場價格確定。由于水泥、鋼筋、汽油、柴油等主材價格較高,且市場價格變化波動較大,為控制和合理確定工程單價,采用限價方式進入工程單價,預算價超出部分作為價差,計入稅金后列入相應部分。限價標準:水泥300元/t、鋼筋3000元/t、柴油3500元/t、汽油3600元/t、。風、水、電預算價格施工用風:按9m3移動空壓機計算,風價為0.15元/m3。施工用水:采用施工場地附近機井抽水,管道輸送至施工現場,經計算施工用水價格1.00元/m3。施工用電:采21、用電網供電,按內黃縣建設工程造價信息2015年第6期內黃縣價格,電價為1.00元/kWh。施工機械使用費:根據河南省豫水建200652號文,按2006年頒發的施工機械臺時費定額計算臺時費,其中第一類費用按定額計列,第二類費用按工時數量及實物消耗量乘以相應的預算價格計算。其他直接費:包括冬雨季施工增加費、夜間施工增加費、臨時設施費、安全生產措施費和其他,按直接費的4.6%計算。間接費:由企業管理費、財務費和其他費用組成。以直接工程費為基數的取費率為:引水工程取8.0。企業利潤:按直接工程費與間接費之和的7.0%計算。稅金:包括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費和教育費附加。按直接工程費、間接費與企業利潤之和22、的3.28%計算。 費用構成及費用指標本工程費用只有建筑工程費建筑安裝工程單價由直接工程費、間接費、企業利潤、稅金四部分組成。直接工程費由直接費、其他直接費、現場經費三部分組成,其中直接費包括人工費、材料費、施工機械使用費。5.2 工程投資預算內黃縣2015年水土保持補償費項目主要工程量:鉆孔1050m,砼及鋼筋砼90 m3,模板24m2。主要材料用量:水泥30t,砂子45m3,碎石81m3。工程投資:工程預算總投資24萬元詳見預算附件(附件一)6.效益分析6.1經濟效益分析工程實施后項目區新增灌溉面積0.1萬畝,改善灌溉面積0.02萬畝。工程完成后,效益主要為農業灌溉增產效益。綜合復種指數按23、1.8進行計算,則新增加灌溉面積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為0.18萬畝,改善灌溉面積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為0.036萬畝。新增加灌溉面積糧食作物按平均每畝增產100kg計算,改善灌溉面積糧食作物按平均每畝增產40kg計算。糧食作物以小麥和玉米為主,價格按2.1元/kg計算,灌溉凈效益計算,應考慮灌溉成本費用,包括種子、肥料、農藥、勞力以及面上配套投資等因素,綜合考慮效益分攤系數取0.4。本年度建設項目完成后,增產效益如下:(1)新增灌溉面積:糧食作物年增產量:0.18*100=18萬kg;糧食作物年增產效益:18萬kg *0.4*2.1元/kg=15.12萬元;(2)改善灌溉面積:糧食作物年增產量:024、.036*40=1.44萬kg;糧食作物年增產效益:1.44萬kg *0.4*2.1元/kg=1.21萬元(3)靜態投資回收期TT=24/(15.12+1.21)=1.47年工程建成后一年半即可收回全部投資。6.2社會效益分析糧食問題始終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頭等大事,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是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內黃縣水土保持補償費項目的實施,改善了區域灌溉條件,可以提高糧食產量,從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力,增加農民收入,不斷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對保證區域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6.3生態效益分析通過新打機井工程建設,農田得以灌溉。土壤濕度增加,有利于地表植被形成,起到保水固沙的作用,防止水土流失能力增強。7.項目建設管理該項目由縣水務局負責建設,由水務局水保站具體負責項目實施,對工程建設實行招投標制、監理制,工程施工實行合同管理,建立健全各項質量監督保障體系,確保工程建設質量。為了管好用好水保工程設施,本著建管并重的原則,使其長期發揮效益,項目竣工后,縣水務局委托項目所在地亳城鄉農業服務中心、井店鎮農業服務中心及梁莊鎮農業服務中心進行管理,具體管護工作由受益村組負責,確保工程長期發揮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