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XX水泥有限責任公司余熱發電項目技術方案(2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6700
2024-01-08
20頁
132.50KB
1、四川XX水泥有限責任公司余熱發電項目技術方案XX節能發展有限公司二零一零年五月目 錄1 概述2 熱力系統及裝機方案3 冷卻水系統4 化學水處理系統5 給排水系統6 電力系統7 電氣8 熱工自動化9 電氣設施防火要求10 建筑及結構11 附圖1 概述1.1 項目建設范圍本工程項目范圍包括:汽輪發電機房;窯頭余熱鍋爐;窯尾余熱鍋爐;化學水處理;循環水泵站及冷卻塔;室外汽水管線;電站內的供配電、控制、通訊、照明等;電站內的給排水、消防系統等;1.2 設計界限:窯尾:C1出口到鍋爐的管道(含閥門)到發電系統(含開口);窯頭:篦冷機出風口到鍋爐的管道(含閥門)到發電系統(含開口及筑爐)。系統:余熱鍋爐系2、統;凝汽式汽輪發電機系統;給水系統;除氧器系統;凝結水系統;疏水系統;補給水系統;抽真空系統;鍋爐排污系統;循環水系統;工業水系統;電氣系統;化學水處理系統;鍋爐水處理系統;循環冷卻水處理系統;熱工控制系統(含DCS系統)。其他: 含電氣保護裝置(接入系統除外)、電控設備、電纜、防雷接地。水源: 主水管由甲方負責引到用水點30米范圍之內(超出30米增加的費用甲方承擔)。閥門井由乙方負責。電氣系統分界線:總降聯絡柜開關的下端口為電氣分界線。到總降的電纜由乙方負責提供。2 熱力系統及裝機方案2.1 余熱條件及生活用熱需求根據水泥生產線工藝流程,水泥熟料生產線的廢氣余熱主要來源于窯頭熟料冷卻機和窯尾3、預熱器兩個部分。可利用余熱資源如下:窯頭余熱鍋爐進口廢氣: 67,600Nm3/h400;窯尾C1出口廢氣: 164,600Nm3/h320;因此,本技術方案基于如上余熱條件及范圍,其中窯頭鍋爐從冷卻機中部取風,窯尾烘干廢氣溫度為200,因此SP鍋爐廢氣出口溫度按200設計。2.2裝機方案的確定由于水泥熟料生產線的廢氣余熱量是隨熟料產量、煤質、原料、能耗等條件運行工況而變化的。當水泥窯廢氣溫度波動時,相應的余熱鍋爐產汽量也隨之發生變化。發電系統裝備的選擇應能夠適應廢氣參數波動,裝機方案也應該適應這種波動。針對窯系統的廢氣參數,發電功率計算如下: 熱力系統窯尾主汽溫度()窯頭蒸汽溫度()窯尾蒸汽4、量(t/h)窯頭蒸汽量(t/h)窯尾排煙溫度()窯頭排煙溫度()蒸汽壓力(MPa)發電功率(kW)單壓系統30038511.636.87200871.357154以上計算結果是基于窯尾鍋爐排出的廢氣溫度不小于200(考慮到窯尾廢氣還要用于生料烘干,窯尾鍋爐排出的廢氣溫度不小于200),汽輪機排汽壓力為0.0075MPa,汽輪機效率為82,發電機效率97.5的條件得到的。本表中發電功率為理論計算植。鍋爐主汽參數:1.35MPa300385;汽機進汽參數:1.25Pa32010,具體如下:1)1#AQC余熱鍋爐根據廢氣參數計算,窯頭余熱鍋爐產汽量如下:主蒸汽1.35MPa6.87t/h385;2)5、1#SP余熱鍋爐根據廢氣參數計算,窯尾余熱鍋爐產汽量如下:主蒸汽1.35MPa11.63t/h300過熱蒸汽;3)2#AQC余熱鍋爐根據廢氣參數計算,窯頭余熱鍋爐產汽量如下:主蒸汽1.35MPa6.87t/h385;4)2#SP余熱鍋爐根據廢氣參數計算,窯尾余熱鍋爐產汽量如下:主蒸汽1.35MPa11.63t/h300過熱蒸汽;3)汽輪機組四臺余熱鍋爐產生的過熱蒸汽并入汽輪機房的主蒸汽母管,由于管線的壓力、溫度損失,混合為37.0t/h1.25MPa320過熱蒸汽,作為汽輪機主進汽。經計算上述蒸汽共具有約7154kW的發電能力。考慮到汽輪機的穩定工作范圍為額定功率的40110,且廠內的符合基本6、變化不大,故選擇一臺額定發電功率為7500 kW的汽輪機,并配套一臺9000kW發電機。綜上所述,本工程確定裝機方案如下:1臺7.5MW凝汽式汽輪機1臺9MW發電機2臺2500t/d窯頭余熱鍋爐2臺2500t/d窯尾余熱鍋爐2.3熱力系統及設備選型2.3.1 熱力系統方案 根據上述裝機方案,為滿足生產運行需要并達到節能、回收余熱的目的,結合水泥生產工藝條件,熱力系統方案確定如下:窯頭余熱鍋爐I段生產參數為1.35MPa385的過熱蒸汽。窯頭余熱鍋爐熱水段生產150左右的熱水,其中一部分熱水提供給窯頭余熱鍋爐蒸汽段,一部分熱水作為窯尾余熱鍋爐給水。窯尾余熱鍋爐生產1.35MPa300過熱蒸汽。水7、泥生產線窯頭、窯尾鍋爐產生的過熱蒸汽作為汽輪機的主蒸汽,共同推動汽輪機做功,做功后的乏汽通過冷凝器冷凝成水,凝結水經凝結水泵送入除氧器除氧,再經給水泵為窯頭余熱鍋爐熱水段提供給水,從而形成完整的熱力循環系統。 上述方案的特點為:窯頭余熱鍋爐采用II段受熱面,降低了鍋爐排煙溫度,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窯頭熟料冷卻機的廢氣余熱。為了保證電站事故不影響水泥窯生產,余熱鍋爐設有旁通廢氣管道,一旦電站部分發生事故時,可以將余熱鍋爐從水泥生產系統中快速解列,不影響水泥生產的正常運行。余熱鍋爐采用立式結構,減少了余熱鍋爐的漏風、磨損、堵灰等問題,并減少了占地面積。除氧器采用真空除氧方式,有效的保證了除氧效果。由于8、窯頭廢氣粉塵粒度較大,在余熱鍋爐廢氣入口前設置廢氣分離器,使廢氣中較大顆粒沉降下來,以減輕熟料顆粒對窯頭余熱鍋爐的沖刷磨損。以上各項措施已經在眾多工程中應用,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因此該技術是成熟、可靠的。2.3.2 設備選型序號設備名稱數量主要技術參數、性能、指標1窯頭AQC余熱鍋爐2廢氣量: 67,600Nm3/h廢氣溫度: 400廢氣出口溫度: 87鍋爐總漏風率: 2%蒸汽產量: 6.87t/h蒸汽壓力: 1.35MPa蒸汽溫度: 385省煤器水量: 18.5t/h省煤器出水溫度:150鍋爐給水溫度: 40.32高效預除塵裝置2進口廢氣量: 90,000Nm3/h進口廢氣溫度: 370409、0漏風系數: 0.5%保溫系數: 98%3窯尾SP余熱鍋爐2廢氣量: 164,600Nm3/h廢氣溫度: 320廢氣出口溫度: 200鍋爐總漏風率: 2%煙氣阻力: 700Pa蒸汽產量: 11.63t/h蒸汽壓力: 1.35MPa蒸汽溫度: 300鍋爐給水溫度: 1454凝汽式汽輪機1型號: N7.51.25額定功率: 75MW額定轉速: 3,000r/min額定進汽壓力: 1.25MPa額定進汽溫度: 320排汽壓力壓力: 0.0075Mpa5發電機1型號: QFJ9.02額定功率: 9.0MW額定轉速: 3,000r/min效率: 97.5%6凝結水泵2型號: 4N6流量: 37m3/h揚10、程: 62m7鍋爐給水泵2型號: DG25-309流量: 37m3/h揚程: 270m3. 冷卻水系統本工程是利用公司現有生產線的窯頭、窯尾余熱建設一套裝機容量為9MW的低溫余熱電站。3. 1. 設備冷卻用水量 根據窯頭、窯尾余熱鍋爐產生的蒸汽品質及蒸汽量、汽輪發電機的汽耗和冷卻倍率計算確定本電站工程冷卻水量如下:凝汽器冷卻水量:3150 m3/h (最大3465 m3/h)冷油器冷卻水量:80 m3/h空氣冷卻器冷卻水量:100 m3/h其他設備冷卻水量:4 m3/h循環冷卻水總量:3334 m3/h(最大3649 m3/h)3. 2. 設備冷卻水系統方案本工程設備冷卻用水擬采用循環系統(見11、給排水系統流程圖)。循環冷卻水系統包括循環冷卻水泵、冷卻構筑物、循環水池及循環水管網。該系統運行時,循環冷卻水泵自循環水池抽水送至各生產車間供生產設備冷卻用水,冷卻過設備的水(循環回水)利用循環水泵的余壓送至冷卻構筑物,冷卻后的水流至循環水池,供循環水泵繼續循環使用。3.3. 循環冷卻水系統設備選型機組運行期間,循環水量因室外氣象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根據機組所在地區的氣象條件和本工程的冷卻用水量、建設場地的特點,循環冷卻水泵擬采用3臺單級雙吸臥式離心泵,冷卻塔擬采用組合逆流式機械通風冷卻塔,冷卻塔的進出水溫差按10計算。為便于循環水量的分配,并考慮冷卻塔和循環水泵運行的經濟性和可靠性,循環冷卻水12、系統中設備選型如下:序號設備名稱及型號數量主要技術參數1組合逆流式機械通風冷卻塔型號:10BZGN-12003設計出力:1200 m3/h2循環冷卻水泵(兩用一備)型號:20SA-223流量:136819802304m3/h揚程:25.82117.5m3.4. 循環冷卻水系統布置循環冷卻水系統設循環水泵站一座,布置于冷卻塔一側,平面尺寸約為22.56.6m,內設水泵間、控制室和加藥間。冷卻塔單列布置,平面尺寸約為31.510.5m。冷卻塔下設循環水池,水池容積約為992m3,約占最大循環水量的26.9%。車間布置見圖052W0203。3.5. 系統損失水量與補充水量根據余熱電站建設所在地區氣象13、條件和本工程的冷卻用水量,以及系統所采用的冷卻構筑物型式,計算得出:蒸發風吹滲漏水量:39 m3/h系統排水量:11 m3/h損失水量:50m3/h間接循環利用率為98.2%左右,循環水系統需補充新鮮水量為50m3/h。4. 化學水處理系統4.1. 概述本工程余熱電站中的余熱鍋爐的工作壓力為1.35MPa,屬于低壓蒸汽鍋爐。為滿足鍋爐及機組的正常運行,鍋爐給水指標應滿足工業鍋爐水質(GB1576-2001)低壓鍋爐水質標準和設備運行水質要求。4.2. 水量的確定給水在鍋爐內不斷蒸發濃縮,超過規定標準時蒸汽的品質就會惡化,影響鍋爐的安全運行,因此要不斷地把濃縮的爐水從汽鍋中含鹽濃度較高地段的水面14、引出,同時要不斷地給鍋爐補水,以滿足鍋爐穩定、正常的運行。電站正常運行時,汽水系統補水量為2m3/h,最大約6m3/h。因此,水處理系統生產能力按10 m3/h進行設計。4.3. 水處理系統方案本工程化學水車間補水由公司現有生活管網接入,由于尚缺現有生活管網補水的完整水質全分析報告,為了滿足余熱電站鍋爐給水水質標準,化學水車間補水處理方式擬采用“過濾反滲透混合離子交換器”系統(待水質全分析報告完整后,處理方式需根據水質情況調整)。處理流程為:自廠區生活給水管網送來的水經過多介質過濾器、活性碳過濾器,過濾后經高壓泵加壓后送至反滲透裝置,出水經中間水泵提升至混合離子交換器處理,出水達標后進入除鹽水15、箱,再由除鹽水泵將除鹽化水送至汽輪發電機房供機組使用。出水水質達到:硬度0.03mmol/L。為控制鍋爐給水的含氧量,減少溶解氧對熱力系統設備的腐蝕,采用真空除氧的方式。汽輪發電機房設有真空除氧器,軟化水經除氧后:含氧量0.05mg/L。鍋爐汽包水質的調整,是采用藥液直接投放的方式,由加藥裝置中的加藥泵向余熱鍋爐汽包投加Na3PO4溶液來實現的。4.4. 水處理主要設備選型 本工程水處理設備的選型按全部正常汽水損失與機組啟動或事故增加的汽水損失之和確定,同時考慮化學水處理車間自身設備的耗水量。本電站工程正常運行時,汽水系統補水量為2m3/h,最大約6m3/h。因此化學水處理設備制水能力按10m16、3/h計。主要設備選型如下:序號設備名稱及型號數量主要技術參數1原水箱1容積: 30 m32原水泵型號:IS80-65-1602流量: 1530 m3/h揚程: 34.329.6 m3多介質過濾器型號:GJA-1501設計出力: 17.5 m3/h4活性碳過濾器型號:GHTA-1501設計出力: 17.5 m3/h5高壓泵型號:CDL16-1401流量: 16 m3/h揚程: 166 m6反滲透裝置型號:SRO-101設計出力: 10 m3/h7反滲透清洗裝置18中間水箱1容積: 30 m39中間水泵型號:IS80-65-1602流量: 7.515 m3/h揚程: 34.530 m10混合離子17、交換器型號:HHLA-700-002設計出力: 10 m3/h11中間水箱2容積: 30 m312除鹽水泵型號:IH50-32-2002流量: 7.515 m3/h揚程: 51.848 m4.5. 化學水處理車間布置化學水處理車間雙層布置,平面尺寸為2413.5m,其包括水處理間、水箱間、化驗室及值班室。5. 給排水系統5.1. 供水水源本工程擬采用地下水作為用水水源,按照業主提供的水質報告,根據本工程用水點和用水類型,循環水補水量較大,由水源地直接補給;輔助生產用水(化學水車間、取樣冷卻器用水、雜用水)量較小,利用廠區現有生產消防給水系統,由現有生活消防管網接入。5.2. 給水系統本工程的循18、環水補水由水源地直接補給;輔助生產用水利用廠區現有生產給水系統,由現有生活消防管網接入;消防給水系統利用廠區現有消防系統。(見給排水系統流程圖)本余熱電站工程耗水量如下:循環系統補水量:50 m3/h化學水用水量:3 m3/h雜用水及輔助生產用水量:0.5 m3/h余熱鍋爐用水量:1 m3/h消防用水量:180 m3/次本工程總用水量為:54.5 m3/h根據電站汽輪發電機房火災危險分類為丁類,耐火等級為二級;化水車間和冷卻塔火災危險分類為戊類,耐火等級為三級。電站按同一時間內發生一次火災、滅火歷時兩小時計,電站消防流量要求達到25L/s,即180m3/次。由于本工程電站設在水泥廠內,水泥廠的19、消防用水量比電站要求高,能夠滿足本工程消防用水的要求,故本工程不增加消防用水量。本電站工程總耗水量為54.5m3/h(未含消防水用量)。考慮管網漏損和不可預見水量,電站建設生產用水:54.51.265.4m3/h。 5.2. 排水系統余熱電站排水包括循環水系統排水、余熱鍋爐排污、化學水處理車間等生產廢水、雨水等。循環系統排水:11m3/h窯頭窯尾余熱鍋爐冷卻器排污:1 m3/h熱力系統排污:1.5m3/h化學水排污:1 m3/h輔助生產排水:0.2 m3/h本工程總排水量為:14.7 m3/h本工程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廢水不含有毒物質。循環水系統和輔助生產排水約14.7m3/h,除水溫和濁度升20、高外,不含其他污染物就近排入廠區現有排(雨)水溝即可。雜用水排水約0.2 m3/h,經化糞池處理后直接排入廠區現有排水系統,由水泥線排水系統統一處理。 6 電力系統擬建的7.5MW低溫余熱電站的發電機機端電壓為10.5kV,電站10kV母線為單母線接線方式。廠區設有10kV配電站,10kV電源引自瀘沽五一110kV區域變電站。7 電氣7.1電站接入系統根據擬建的余熱發電站(裝機容量為7.5MW)的具體情況,為確保新建余熱電站生產運行及管理的合理與順暢,擬在新建的余熱電站汽輪發電機房一側新建余熱電站站用高低壓配電室。擬建7.5MW余熱電站的發電機機端電壓為10.5kV,需與可消耗9MW電量的配電21、站10kV母線進行并網連接,從而實現余熱電站與系統并網運行,并且不會造成電量倒送電網的問題。同期并網操作設在電站側,并且在發電機出口斷路器、電站側發電機聯絡斷路器處設置同期并網點。電站與電力系統并網運行,運行方式為并網電量不上網。由于配電站10kV母線帶有10kV高壓負荷,在不改變配電站原有供電、運行方式及水泥生產線全部正常的前提下,發電機發出的電量將全部用于全廠負荷。接入系統配置詳見附圖F06-接入系統圖.DWG。7.2電氣、照明及通訊7.2.1編制范圍編制范圍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1)電站的電氣主結線,電站接入系統;2)站用電配電,站用輔機控制;3)熱工自動化及計算機控制系統;4)電站室外動22、力及照明配電線路;5)車間照明、防雷及接地設計;6)電站調度通訊系統設計;7.2.2.主要電氣設備選型1) 10kV高壓配電設備選用金屬鎧裝全封閉中置式高壓開關柜;2) 高壓斷路器選用VS1-12型其額定開斷短路電流為31.5kA;3) 400站用低壓配電設備選用GCS抽屜式配電屏;4) 繼電保護屏選用PK10標準屏;5) 控制屏選用KG系列儀表控制屏,控制臺為由DCS系統配套的電腦工作臺;6) 靜止可控硅勵磁裝置隨發電機配套。7.2.2.4站用電設備的控制及啟動根據自備電站發電的特點,將采用機電爐集中的控制方式,設立電站中央控制室。但化學水處理部分,水處理部分將設獨立的控制室單獨集中控制。123、)電站中央控制室集中控制整個自備電站從汽輪發電機系統及循環水泵站的循環水泵、電動閥等均集中在電站中央控制室操作、監控、管理。2)車間集中控制 非DCS控制的車間采用常規儀表控制方式,如化學水處理部分等設置車間控制室。3)電動機的啟動大型低壓籠型電動機采用軟啟動或變頻裝置啟動; 小型籠型電動機采用全壓直接啟動;7.2.2.5過電壓保護和電力裝置的接地1)根據水泥有限公司所在地區的氣象資料,對于多雷電區域的建筑物按三類防雷建筑物保護設計。發電機母線及發電機中性點均設有電站專用避雷器。2)電力裝置的接地高壓系統為接地保護,低壓系統為接零保護。在汽輪發電機房、化學水處理、發電機出線小間、高低壓配電室及24、電站中央控制室等場所均設置接地裝置。并通過電纜溝及電纜橋架上的接地干線,將各處的接地裝置連接起來,形成電站的接地網絡。7.2.3電氣照明1) 正常照明:電站的正常照明電源引自站用電屏,電源為三相四線制,電壓為380/220V。主要車間照明一律采用均勻照明和局部照明相結合,均勻照明為主,局部照明為輔。2) 事故照明:電站內設有事故照明屏,當廠用交流電源消失后,事故照明屏自動將直流系統提供的直流電源投入。根據電站內不同崗位的重要性,在重要崗位及車間設有事故照明燈,以滿足可靠性和安全的要求。3) 安全照明:鍋爐等金屬體設備內檢修采用安全照明電壓12VAC。照明燈具接至局部照明變壓器220V/362425、12V二次側,燈具采用手提安全燈。7.2.4電站通訊系統為了使電站內部及站內與站外的行政調度通訊暢通,本站將利用水泥生產線現有的程控電話系統設置相應的調度和行政電話。8熱工自動化8.1編制原則及控制方案為了使自備電站處于最佳運行狀態,節約能源,提高勞動生產率,本工程擬采用技術先進、性能可靠的集散型計算機控制系統(簡稱DCS系統)對各車間(除化學水處理部分)進行分散控制、集中管理。8.2控制設備及一次儀表選型為保證整個控制系統的先進性和可靠性,擬選用DCS系統實現對過程參數的采集、監視、報警與控制 。對于關鍵性的檢測和控制元件選用進口設備或國內引進技術生產的優質產品。選用的一次儀表設備有:智能化26、系列壓力/差壓變送器;溫度檢測儀表元件;節流裝置;高溫汽包液位計;鍋爐汽包水位電視監視系統。8.3系統配置及功能設置于電站的計算機系統(DCS)由現場級及中央控制級組成。計算機系統配置詳見“計算機系統配置圖”。1) 現場級根據電站的特點,在位于汽輪機房運轉層的電站中央控制室內設置I/O模件機柜,采集所有來自現場的開關量和模擬量信號并輸出驅動信號。現場級完成電動機順序邏輯控制、工藝過程參數的檢測與監控,以及PID串級、多變量復雜控制等。2) 中央監控級中央監控級設1個工程師工作站和3個監控操作站,分別由監控管理計算機、LCD和打印機等組成。監控操作站的功能包括:A. 具有動態參數的熱力系統及工藝27、流程圖顯示;B. 電動機開/停操作和運行狀態顯示;C. 棒形圖顯示;D. 歷史趨勢曲線的顯示;E. 調節回路的詳細顯示及參數修正;F. 報警狀態的顯示;G. 報警狀態及運行報告的打印等。8.4應用軟件用于電站的DCS系統應用軟件是實現現場級和中央監控級功能的重要文件。應用軟件包括邏輯控制軟件和過程控制軟件。1) 邏輯控制軟件對電站所有電動機、電動閥,根據LCD顯示的熱力系統圖,通過鍵盤操作,完成組啟、組停、緊停復位、邏輯聯鎖等控制。2) 過程控制軟件為保證整個電站運行工況的穩定,機組主要設有以下自動調節控制回路。1. 窯頭余熱鍋爐汽包水位自動調節回路;2. 窯尾余熱鍋爐汽包水位自動調節回路;328、. 除氧器水位自動調節回路;8.5系統特點本系統是一個控制功能分散控制、集中監視和管理的控制系統,電站中控室取消了常規模擬儀表盤和模擬流程圖,代之以大屏幕彩色圖形顯示器,更便于運行人員監視與操作,同時大大縮小了中控制室的建筑面積。此外系統中還采用了面向過程的語言,硬件均為模塊化,使整個系統的操作與維護更加簡便。為防止數據丟失和電源干擾,系統采用不間斷電源(UPS)供電,保證了運行的可靠性。8.6自控線路和接地一次檢測元件、變送器至現場站之間的連接導線及直流信號線均選用對屏總屏的計算機專用屏蔽電纜,熱電偶至I/O模件柜的連接導線選用補償導線。開關量信號線選用交聯控制電纜,DCS控制系統各設備之間29、的連接電纜隨設備成套供貨。電纜線路均敷設在電纜溝或帶頂蓋的電纜橋架內,并盡可能與電力電纜分開敷設。當由于條件所限信號電纜與動力電纜同架敷設時,必須用分隔板隔開。引出電纜溝或電纜橋架后導線須穿鋼管暗配或明配。接地系統的接地質量對計算機系統及自動化設備的防干擾能力至關重要。現場站應設置屏蔽接地母線,用專設電纜與屏蔽接地母線相連接,信號電纜屏蔽層在箱盤一端接至屏蔽接地母線。計算機系統的接地裝置及接地阻值按供貨設備的要求設置。儀表箱盤金屬外殼單獨接至電氣保護接地母線上。8.7系統通信及調度自動化與電網的系統通信及調度自動化應由水泥有限公司委托當地電力部門設計,并以當地電力部門出具的“接入系統報告”的相30、關設計方案為準。9.電氣設施防火要求考慮電氣設備的安全運行,將按照電氣防火規范的要求進行設計。如高壓開關柜、低壓配電屏及控制保護屏等底部的電纜孔洞,在電纜敷設完畢后,采用防火堵料將孔洞進行封堵。在穿越室內外的電纜溝設置防火隔墻。在易發生火災事故的場所,電纜選型可以考慮采用阻燃型電纜。在電纜施工安裝時,為減小火災范圍,電纜橋架或電纜穿越樓板、墻壁的孔洞應在電纜敷設完畢后,采用防火堵料進行封堵。10. 建筑及結構 10.1. 建筑設計10.1.1. 氣象條件主要氣象資料 海拔高度:21.2m 環境溫度:最大43.4最小-27 平均12.8 濕球溫度 :26.9(設計基準) 濕 度 :75%(最熱月31、平均) 降 雨 量 :590mm(年均) 降 雪 量 :最大250mm 風 速 :最大28m/s地震烈度:建設場地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10.1.2建筑設計原則 建筑設計力求形體簡潔明快、造型美觀,風格協調,努力創造良好的空間環境和具有現代特色的建筑群體。建筑設計在滿足防雨、防塵、防噪聲的前提下,建筑的圍護結構可適當開敞(窯頭余熱鍋爐、窯尾余熱鍋爐);這樣做的同時也降低土建造價節省投資。在滿足環保要求的條件下,應盡量與附近原有廠房的建筑形式相協調。10.1.3建筑構造 1) 屋面 :為了與周圍水泥廠建筑物保持協調一致,本工程建筑屋面采用無組織排水。鋼筋混凝土屋面采用冷施工防水材料SBS卷材防水,32、局部采用剛性防水。2) 墻體 :框架填充墻采用當地輕質砌塊,磚混結構的承重墻采用普通燒結磚。主廠房(包括汽輪發電機房、中央控制室)由于空間變化比較大,體型復雜,各部分對防火、防暴、防噪音等有較高要求。中央控制室與汽輪發電機房用普通燒結磚防火墻及中空防火玻璃隔柵分隔。廠房設獨立混凝土樓梯,用普通燒結磚防火墻分隔。3) 地、樓面 :生產建筑及輔助生產建筑采用水泥砂漿面層或混凝土地面,水泥砂漿面層樓面。潔凈度要求較高的建筑可采用地磚地、樓面。4) 門、窗 :生產建筑一般采用鋁合金門、窗。輔助生產建筑根據需要可采用鋁合金或塑鋼門、窗。有隔聲或防火要求的房間采用隔聲或防火門、窗。5) 樓梯、欄桿 :生產33、建筑和輔助生產建筑,根據其不同的使用要求采用鋼筋混凝土樓梯或鋼梯。主廠房設獨立混凝土樓梯間,中央控制室設室外疏散鋼梯。主廠房汽輪發電機層采用不銹鋼防護欄桿,其余各部位的防護欄桿均采用鋼管欄桿。6) 地坑防水 :一般均為淺地坑,按防潮處理。7) 內、外墻面粉刷 :建筑物外墻面均做外粉刷。內墻面根據不同的使用要求做粉刷或噴大白漿。10.1.2結構設計10.1.2.1工程地質a)擬建場地位于德州市德城區陳莊鄉五三村西,德衡公路東側,魯西北平原西北部,屬黃河沖積平原的一部分,地形起伏較大。b) 地下水情況場地地下水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無腐蝕性,在干濕交替條件下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及鋼筋均無腐蝕性。10.1.2.2結構選型 1) 多層廠房:主廠房(包括汽輪發電機房、中央控制室)、余熱鍋爐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2) 單層廠房:水泵房采用磚混結構。3) 發電機基礎、氣輪機基礎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風機等設備基礎采用大塊式鋼筋混凝土基礎。4) 根據地質情況,汽輪發電機房、化學水處理、窯頭余熱鍋爐、循環水處理等廠房采用天然地基或樁基,窯尾余熱鍋爐采用樁基基礎。
合同表格
上傳時間:2021-01-22
24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