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干達NK項目一般填方路基施工方案(11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6791
2024-01-08
10頁
67.10KB
1、烏干達Nyakahita-Kazo道路升級改建工程一般填方路基施工方案 編 制 :唐 勇 審 核 :梁 鋒 批 準 :李向東烏干達NK項目經理部2011年4月16日目 錄1 編制依據及原則21.1 編制依據21.2 編制原則22 工程概況23 施工總體目標23.1 工期目標23.2 質量目標33.3 安全目標33.4 文明施工目標33.5 環境保護目標34 資源需求計劃34.1 勞動力使用計劃34.2 機械設備使用計劃45 一般填方路基施工工藝45.1 施工準備45.2 工藝流程55.3 主要工序施工方法56 質量標準97 質量保證措施98 施工安全保證措施109 文明施工保證措施1010 環2、境保護措施 111 編制依據及原則1.1 編制依據1.1.1 烏干達道路施工通用技術規范20041.1.2 烏干達Nyakahita-Kazo項目特殊規范1.1.3 烏干達Nyakahita-Kazo項目合同文件1.1.4 烏干達NK項目施工圖設計文件1.1.5 目前項目部現有的技術力量和歷年的路基施工經驗。1.2 編制原則1.2.1 施工總體布置體現確滿足工期的原則;1.2.2 施工質量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1.2.3 施工過程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和保護環境的原則;1.2.4 遵循專業隊伍施工,機械配套的原則。2 工程概況本項目為NYAKAHITA-KAZO-FORT PORTAL公路升級改3、建工程的一部分, 位于烏干達西南部NYAKAHITA-KAZO境內,距離首都KAMPALA 約220公里,距離最近的港口MOMBASA約為1720公里,合同里程68Km,起止樁號Km0+000Km68+000。業主為烏干達公路局,資金來自非洲發展銀行,工期36個月,養護期365天。雨季為每年35月和811月,降雨量較大。本項目沿線地形為丘陵地形,道路起伏,山坡地段土質較好,一般都能滿足施工要求;本項目改線路段較多,多為向山體一側偏移以加寬路面,填方量較大;預計借土填方工程量63.7萬方,挖方利用填方38.5萬方,總計約102.2萬方填方工作量。3 施工總體目標3.1工期目標計劃工期: 開工日期4、: 2011.05.01竣工日期: 2011.12.31 3.2 質量目標保證路基具有足夠的穩定性,并控制沉降在容許范圍內。確保工程質量優良,驗收時,合格率達到100%。3.3 安全目標加大安全生產投入,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建設安全標準化工地,杜絕因工亡人事故,避免重傷,因工年受傷率控制在0.5以下。3.4 文明施工目標嚴格遵守當地相關行業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并結合我單位以往現場管理和公路施工的成功經驗,嚴格按現代化施工管理要求,堅持文明施工、規范作業,使施工現場始終保持良好的施工環境和施工秩序。3.5 環境保護目標始終貫徹“預防為主,保護優先,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原5、則,牢固樹立“不破壞就是最大的保護”的思想,做到盡量少擾動地表、少破壞地表植被,杜絕因人為因素產生和加劇水土流失,保護公路沿線河流溝渠水質不受污染,嚴禁捕獵、驚擾野生動物,施工完畢后,對場地及時予以平整、覆蓋,有條件的地段恢復植被,實現公路建設與環境保護并重,公路項目與自然環境和諧的目標。 4 資源需求計劃根據工程施工進度進行資源的合理調配,勞動力與機械配套根據工程進度需要進行增減。本方案暫時按照一個獨立的生產單位編制。4.1 勞動力使用計劃(見下表)序號工種/職務數量備注1施工管理12測量13自卸車司機104壓路機司機15平地機司機16水車司機17工人204.2 機械設備使用計劃(見下表)序6、號施工機械數量備注1壓路機12自卸車103平地機14灑水車15 一般填方路基施工工藝5.1 施工準備 5.1.1 技術準備 (1) 路基開工前,技術人員應在全面熟悉設計文件和技術交底的基礎上,進行現場核對和施工調查,發現問題應及時向上級管理部門匯報以確定修改意見。(2)施工放樣:按照設計文件,恢復道路中線,定出路基坡角、坡頂、護坡道及邊溝等具體位置,以便清理現場和施工。(3) 開始施工前對施工人員進行全面的技術、操作、質量、安全二級交底,施工過程中工段長或工長負責書面或口頭三級技術交底,以確保施工過程的工程質量和人身安全。 5.1.2 機械準備 (1) 施工機械:挖掘機、平地機、自卸車、灑水車7、等。(2) 一般工具:鐵鍬、手推車、鋼卷尺或皮尺、放樣線繩等。 5.1.3 材料準備(1) 試驗人員應首先對材料的粒度、液塑限、擊實特性、自由膨脹率等進行檢測、分析,判斷其原材料質量是否符合相應標準,確定其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材料標準如下:路基類型改進性路基(路基頂300mm范圍內)一般路基(路基頂300mm以下)材料等級G15G7CBR(%)最小15(95%壓實度,浸水4天)最小7(93%壓實度,浸水4天)膨脹值(%)最大1.5最大2塑性指數(%)最大25最大30含水量(%)最佳含水量2%最佳含水量2%最大粒徑壓實層厚的1/2,但不能大于50mm壓實層厚的1/2,但不能大于50mm(2)8、 材料來源:路基填土材料選用合格的借土場材料或可用作路基填料的挖方土。(3) 路基填料應基本干凈,不含雜草、樹根及粒徑大于5cm的塊狀硬質雜物。 5.1.4 施工條件 (1) 選取100200m長路基作為填筑試驗段,以檢驗壓路機碾壓遍數等施工機械組合,檢驗施工方法和檢測效果;獲取材料的分層松鋪系數以及有效壓實厚度,并編寫試驗段總結報告,報監理工程師批準。(2) 在路基填筑前,按照設計文件和路基施工技術規范將路基范圍內原地面的淤泥、腐殖土、雜草、農作物根莖、樹根等進行清理。(3) 施工前,應截斷流向路基作業區的水源,并應在設計邊溝的位置上開挖臨時排水溝,保證施工期間的排水。5.2 工藝流程一般路9、段路基施工工藝流程詳見圖1。圖1 路基填方施工工藝流程圖5.3 主要工序施工方法 5.3.1清表(1) 清表的范圍:從現有道路的路肩至填方路段的坡腳外3m或挖方路段的坡頂外3米范圍內,或監理工程師指定的清表范圍。(2) 清表的內容:清表包括清除所有的樹木,灌木,其他植被,垃圾,圍欄以及其他多余的材料,包括處理清理和去雜留下的雜物,同樣包括對妨礙施工的結構進行移除或者處理。一般的表土或草皮清除厚度為不大于20cm或監理工程師指定的深度。直徑大于50mm的所有樹樁和樹根應該砍到設計路面以下600mm,并于原地面以下不小于100mm且在路基頂以下不小于300mm。清表后為路床施工的地段,所有樹樁、樹10、根應被清除到距清表后原地表不小于100mm。監理工程師書面指定的私人樹木應該讓其保留并不能損害;如有必要,應將樹枝進行修整,以便這些樹枝高出行車道7米。由清除樹根形成的洞穴應用批準的合格材料回填并壓實,壓實的密度不小于它周圍材料的密實度。(3) 清表材料的處理:如果在清表范圍內有不合適的表土,且不需要馬上利用,該表土應該運送并堆放起來備用。按監理工程師指示,應該把從清除樹根得到的材料放在借料場或其它合適的地方,用土或礫石覆蓋法進行處置。通常可以焚燒可燃物,但這項工作只有事先得到監理工程師書面批復才能進行,而且必須要謹慎遵守有關空氣污染的任何法規。直徑超過150毫米的所有樹桿和樹枝應清除至樹枝分11、叉處,并鋸成合適的長度堆放在場地。除監理工程師同意外,承包商無論用于何目的不應該使用這些木料,這些木料應屬于業主的財產。圍欄鐵絲應該繞成團,所有這些鐵絲以及圍欄樁和結構物里的不穩定材料等應按監理工程師指示堆放在現場。清表工作結束后,應主動聯系監理工程師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得到監理書面確認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如驗收不合格,應根據監理提出的修正意見及時處理。 5.3.2 路床準備(1) 移除不適合材料:對于路床材料,如果監理工程師認為其質量會決定性地影響道路的施工質量,都應該按照監理指定的寬度和深度進行清除和處理,并且應該用指定的合適材料進行回填并壓實到規定的壓實度。(2) 路床準備和壓實:所12、有路基的路床,如果要現場使用,都應該進行翻松,澆水,并且壓實到規定的壓實度和厚度。如果必要的話,路床材料可能要臨時刮平以達成必要的壓實厚度。當要進行借料以達成規定的高程以及層厚時,如果借料的厚度在壓實之后測量小于規定的層厚,那么路床材料應該進行翻松,再鋪設借料,使這兩種材料混合并壓實到整個路層的深度。對路堤高度30cm的路段,應將路基基底鉤松15cm并整平壓實,壓實度不小于95%或監理工程師要求的壓實度;對路堤高度30cm的路段,在進行下一步施工之前,報請項目試驗室進行材料檢測,如果CBR7,作為棄方處理;如果15CBR7,作為挖方利用;如果CBR15,鉤松、整平、碾壓,作為改良路基,壓實度不13、小于95%。 5.3.3 路基土的填筑填筑路堤采用水平分層填筑法施工,分層填筑、分層壓實,即按照橫斷面全寬分成水平層次向上填筑。如原地面不平,應從最低處分層填起,每填一層,經過壓實符合規定要求之后,再填下一層。每層路基填料既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在施工過程中壓實厚度應控制在25cm以內,最大松鋪厚度不宜大于30cm。在路床施工的后期應有計劃地對土體進行分層,按照計劃填筑厚度進行填筑,保證填至路床頂面最后一層的壓實厚度以不小于15cm為宜。同時,為了保證路基填方具有足夠的壓實寬度和允許的中線偏位,在施工過程中要及時檢測填筑寬度和定期恢復中樁,使填筑寬度每側寬于設計寬度4550cm,而且碾壓到位,不14、發生欠壓或漏壓,保證壓實寬度不小于設計寬度,最后進行刷坡處理。本項目部分路段,路基填方和挖方相對較高,當邊坡高度大于5m時,應增設1m寬臺階,以保證填方或挖方邊坡的穩定性。路基的壓實度是評定路基施工質量好壞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在路基施工過程中要切實保證其壓實度能夠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對于路基頂以下30cm以內的改良路基,其壓實度要求不小于95%;對于路基頂以下30cm以外的土體,其壓實度按照不小于93%進行控制。壓實度的檢測方法仍然采用灌沙法,檢測時試洞應挖至檢測層的層底,并且保證上下尺寸一致。如果道路路床的橫向坡度大于1:6時,在填方路段應該進行挖掘路床形成臺階,隨著填方的施工,逐漸上升。15、臺階的開挖深度不大于50cm,寬度不小于壓路機的最小壓實寬度。對于填方高度小于1米或路基頂部1米范圍內,臺階開挖的深度不大于每層填方的層厚25cm。所有從開挖臺階中獲得的合適材料應就近用于路基加寬填筑施工;對于不合適的材料,按照監理的指示移除到指定地點。在路基加寬過程中,臺階應與填筑材料一起碾壓到指定的壓實度。 壓實過程中,壓實機械應根據施工段落的規模、場地大小、填料種類、壓實度要求等條件進行合理安排。碾壓前應對填土層的松鋪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進行檢查,符合要求時方可進行碾壓;壓實應根據現場壓實試驗提供的松鋪厚度和控制壓實變數進行。路基填土碾壓時的含水量的控制應在最佳含水量的2%之內。運至施工16、現場的填土材料的含水量如小于最佳含水量的2%,須對其進行灑水拌合;灑水用帶加壓裝置的灑水車均勻灑布,灑水完畢后材料表面不得有積水現象發生;灑水完成后,經過幾分鐘的自然滲透后用平地機將土摻拌均勻;運至施工現場的填土材料的含水量如果大于最佳含水量的2%(尤其在雨季),應將土料攤開、晾曬,含水量達到要求時應及時壓實成型。因為,只有在最佳含水量狀態下壓實土料,才能得到最大的干密度,才能夠保證浸水后仍具有較大的干密度,壓實功也最省最經濟,水穩性也最好。當采用振動壓路機碾壓時,第一遍應靜壓不振動,且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強振。壓路機的碾壓行駛速度開始時宜用慢速,最大速度不宜超過4km/h;碾壓時直線段由兩邊向17、中間,小半徑曲線段由內側向外側,縱向進退式進行;橫向接頭對振動壓路機一般重疊0.40.5m,對三輪壓路機一般重疊后輪寬的1/2,前后相鄰兩區段宜縱向重疊1.01.5m,達到無漏壓、無死角,確保碾壓均勻。在碾壓過程中,若控制壓實遍數超過10遍,應考慮減少松鋪厚度。若填料的含水量偏大,應及時進行翻曬處理,達到合適的含水量時及時進行碾壓。雨季施工既要避免出現“彈簧”,也要避免填料被雨水浸泡。如果條件允許,當天填筑的土層在當天完成壓實。碾壓完畢,經壓實度檢驗合格后方可轉入下道工序施工。不合格處應進行補壓后再做檢驗,一直達到合格為止。 5.3.4路基的排水措施路基施工應格外注意排水設施的設置。在雨季來臨18、之前,應提前做好各種臨時性排水設施,并與永久性排水設施結合起來,將影響路基穩定的地表水予以攔截,并排除到路基范圍之外,防止漫流、聚積和下滲,以保證路基能夠經常處于干燥、堅固和穩定狀態。同時,路基施工應分層填筑,每層的表面做成2%4%的排水橫坡,且不得任意破壞地表植被或堵塞水路,保證各類排水設施處于完好的工作狀態,水流暢通,不產生沖刷和淤塞。對于施工便道應及時進行維護,做好排水設施,防止出現車輛滯留和交通堵塞,影響施工進度和安全。6 質量標準6.1 材料標準:路基類型改良路基(路基頂300mm范圍內)一般路基(路基頂300mm以下)材料等級G15G7CBR(%)最小15(93%壓實度,浸水4天)19、最小7(93%壓實度,浸水4天)膨脹值(%)最大1.5最大2塑性指數(%)最大25最大30含水量(%)最佳含水量2%最佳含水量2%最大粒徑壓實層厚的1/2,但不能大于50mm壓實層厚的1/2,但不能大于50mm最大層厚最大單層壓實厚度250mm最大單層壓實厚度250mm6.2 壓實標準:類別路床準備路基路基高度小于300mm路基高度大于300mm一般路基改進性路基壓實度(%)959593956.3 測量標準6.3.1 高程要求一般填方路基高程允許的誤差范圍:-50mm0mm。6.3.2 橫坡要求一般填方路基橫坡允許誤差范圍:-0.5%+0.5%。6.3.3 寬度要求一般填方路基寬度要求不少于設20、計寬度。6.3.4 邊坡坡度要求一般填方路基邊坡坡度要求不陡于設計坡度。7 質量保證措施7.1 開工前對準備使用的材料進行試驗檢測,確保所使用的材料滿足設計要求。7.2 開工前,進行施工測量,準確確定線路中樁、邊樁的位置和高程。對于各類測量儀器,如水準儀等,按規定做好計量檢定工作,在使用過程中要隨時發現掌握可能出現的偏差,保證計量設備的準確。7.3 施工前,組織技術人員和施工工人做好技術交底工作。7.4 定期組織職工進行質量安全學習,使其樹立“質量第一”的思想,根據不同的作業內容,學習相關的工程質量措施,使其認識到工程質量的重要性。7.5 施工過程中保證填料的寬度,碾壓到位。8 施工安全保證措21、施8.1 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并領導本項目的安全生產工,實行安全生產三級管理。8.2 實行逐級安全技術交底制,由經理部組織有關人員對工程項目或專項進行書面詳細安全技術交底,凡參加安全技術交底的人員要履行簽字手續,并保存資料。項目經理部專職安全員要對安全技術措施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作好記錄。8.3 對于于淤泥層厚度大、承載力極低的特點,施工中嚴格按照分單元段、從已知完成軟基處理的部位向前進入未處理區域的依次推進的施工要求,分段適當減小、放慢施工速度、適當增大石料粒徑等措施,防止機械陷入淤泥中。8.4 處理的軟土堆放厚度、高度不宜大于 2.22、0m,流質淤泥堆置厚度、高度小于 1.0m,堆置地點距離施工區邊界大于 3.0 以外的區域,防止淤泥滑動流入施工區造成意外損失。并在淤泥堆置區周圍做好警戒標識,防止不相關人員踏入淤泥中。8.5 施工現場不允許有非相關施工人員逗留觀看。9 文明施工保證措施文明施工是一個企業的形象,管理水平和整體素質的反映,也是職工隊伍精神面貌具體體現。為提高施工人員的文明施工意識,特制訂如下文明施工措施:9. 1 深入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民風、民俗,愛護群眾,保護群眾利益。堅持互助互利的原則,充分調動地方群眾的積極性,發揮地方人力、物力的優勢,帶動當地經濟發展。9.2 工地始終做到整潔有序、文明施工、工完料盡,23、保護當地水資源和建筑物,避免造成損失。9.3 按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平面布置圖修建生產設施和生活設施,合理布局,創造良好的施工環境,建設文明工地。9.4 施工現場設置各種工程標牌。9.5 施工現場內排水設施暢通。各種材料堆放整齊,標牌明確,不同材料不混放。10 環境保護措施10.1 嚴格執行當地政府頒布的有關環境保護,水土保持的法規、方針、政策和法令,結合設計文件和工程實際,及時提出有關環保的組織實施。10.2移除的不適宜填筑的材料及時分別堆放整齊并運至業主指定的位置進行填埋處理。10.3 施工便道經常灑水,防止車輛通過時塵土飛揚,消除施工污染。10.4 加強環保教育,宣傳有關環保政策,強化職工的環保意識,使保護環境成為參建職工的自覺行為。10.5 除征地范圍內的耕地占用,不得侵占現有耕地,并積極開展路地共建活動,施工完畢后,能復耕的復耕,能造地的造地,盡量保護耕地。10.6 施工期間生產和生活廢水集中進行處理。 青年人首先要樹雄心,立大志,其次就要決心作一個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