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部水土保持實施方案(2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7004
2024-01-08
20頁
296.50KB
1、目 錄一工程概況以及水文說明.1二、編制說明.61、編制依據.62、編制原則.73、適用范圍.8三、水土保持總體目標.8四、水土保持領導小組.8五、水土保持保證體系框圖.9六、領導小組職責10七、路基、橋涵、土石方棄土現狀情況分析11八、水土保持分區防治措施總體布局 .12九、水土保持施工詳細方案和措施121、路基施工水土保持措施142、橋涵施工水土保持措施.143、便道施工水土保持措施.154、棄土場水土保持措施.165、項目駐地水土保持措施.186、混凝土拌合站水土保持措施187、邊坡綠化施工水土保持措施19水土保持實施方案一、工程概況及水文說明:(一)、工程簡介本合同段主線起點樁號為K42、+700-K11+800,7.1km,共設置涵洞7道;公鐵立交1處、大橋1座、互通立交1處、通道3處、天橋1處、收費站1處。吉林連接線K0+000-K4+641.84(K4+641.84=主線K4+700),4.642km,共設置涵洞9道;分離立交1處、通道2處、平面交叉3處。全段采用設計速度為100km/h,路基寬度26m,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合同工期:2014年12月1日2017年9月30日。本項目總合同工作量425794392元(清單100章-700章合計)。路基:清除表土13.0498萬立方米,挖土方1142405立方米,挖石方1163138立方米,填土方414955立方米,填3、石方869791立方米,填方5%摻372888立方米,臺背填筑185215.1立方米,錐坡及臺前溜坡36935立方米,防護排水工程。路面:砂礫墊層262385平方米;水泥穩定碎石底基層355286平方米;水泥穩定砂土底基層7968平方米;級配碎石底基層2989平方米,級配碎石基層6570平方米,水泥穩定碎石基層359395平方米,水泥穩定砂土基層13969平方米,面層400079平方米,水泥混凝土路面,32784平方米。橋涵:大橋232m/1座,公鐵立交橋2座,天橋1座,通道橋8座,匝道橋6座,涵洞36道(20道蓋板涵、16道箱涵),圓管涵23道。安全設施及預埋管線:單向收費島10個,雙向收費4、島1個,整車式動態稱重系統基礎1套。綠化及環境保護:開挖并鋪設表土121036立方米,撒播草種177633平方米,種植地被植物911445株,人工種植喬木3065株,人工種植灌木942株,生態蓄水處理池1280平方米,吸、隔聲板聲屏障1276米。2. 工程特點及地質、水文、氣象條件1、工程特點吉林北互通挖方總量122.7萬立方米,占挖方總量的49%,現澆跨線橋1座,匝道橋5座,通道橋5座,涵洞17道。(工程量較大,需要邊通車、邊施工,互通內還有石油管線2處,是我標段的重點和難點) 2、 地質、水文、氣象條件(1)、地形地貌本項目地處吉林省中北部吉林市境內,起于吉林市北,經舒蘭市,止于荒崗(省界5、),地理位置處于東經12634至12712,北緯4354至4439,路線整體呈南北走向。吉林市地處吉林省中部偏東,吉東低山丘陵的北半部,是長白山向松嫩平原的過渡地帶,地勢東高西低,山脈多呈東北走向。路線所經區域地形起伏較大,海撥高度在180320m之間,相對高差為140m;最高點吉舒鎮附近,最低點在牤牛河。(2)、工程地質線位所屬區域為低山丘陵區,沿線地質情況較好,對工程建設較有利。經現場踏勘,未發現影響本工程大的滑坡、泥石流、風沙等病害現象,局部低洼及漫灘部位由于地表排水不暢,部分土質已沼澤化,腐殖土較厚,但經工程處理措施后,可以滿足高速公路建設要求。本項目路線途經區域的不良地質現象及病害主6、要為軟土。軟土路段主要分布于兩山之間的較開闊谷地,屬坡積、沖、洪積形成,植被多為荒地、塔頭地及水田。大部分厚度小于3Om,一般在1O20m左右,局部路段下臥土層呈現軟塑狀,含水量較大。對于沿線表層為泥炭土及淤泥質粘土層厚度較小且不受地下水影響的段落,采用清淤換填粒料的處理措施,換填材料砂礫和風化巖石;對于下臥地基土承載力不高且路基填土較高的路段,根據地質條件及相關試驗采用碎石樁等處理方法,以便加快排水固結,形成復合地基,同時控制施工工序時,也充分考慮處理范圍內構造物的施工時間與預壓時間的配合問題,以便滿足施工組織的合理性。(3)、水文、氣象項目所在區域屬于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春季7、干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多晴,冬季漫長寒冷,平均凍土深度1.5m。每年3月至5月為春季。升溫快解凍早,8級大風(瞬時風速達到或超過17.0m/s)天數多;6月至8月是雨季,此間是土方施工的最不利季節;秋季涼爽晝夜溫。項目所在區域內廣泛分布的低山丘陵接受大氣降水補給,降水滲入地下后,形成基巖裂隙水。山區淺水瀉至山前,大部分以暫時泉水溢出地表匯成溪流,少部分分匯于各松散層而成潛水流。依據地下水的主要特征及埋藏條件,該區的地下水劃分為以下幾個類型:孔隙潛水,孔隙層間水,基巖裂隙水,裂隙孔隙水,層間裂隙水,構造裂隙水。(4)、地震基本烈度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l83062001)和吉林8、省地震動參數區劃工作圖,沿線地震基本烈度為度,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10g。3、主要工程量匯總序號工程項目單位數量備注1清除表土M31304982挖土方m311424053挖石方m311631384填土方m34149555填石方m38697916填方5%摻灰m33728887臺背填筑m3185215.18坡及臺前溜坡m3369359砂礫墊層m226238510水泥穩定碎石底基層m235528611水泥穩定砂土底基層m2796812級配碎石底基層m2298913級配碎石基層m2657014水泥穩定碎石基層m235939515水泥穩定砂土基層m21396916面層m240007917水泥砼路面m239、278418大橋m/1座23219公鐵立交橋座220天橋座121通道橋座822匝道橋座623涵洞道3624圓管涵道2325開挖并鋪設表土m312103626單向收費島個1027雙向收費島個128整車式動態稱重系統基礎套129撒播草種m217763330種植地被植物株91144531人工種植喬木株306532人工種植灌木株94233吸、隔聲板聲屏障m1276 2.4 建設工程參建單位各相關方 本項目涉及各相關方為: 1、建設單位:吉林省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 2、設計單位:吉林省交通規劃設計院 3、施工單位:吉林省松江路橋建筑有限責任公司 4、監理單位:山東省交通工程監理咨詢公司(總監辦) 東北林10、業大學工程咨詢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駐地辦) 5、質量安全監督單位:吉林省交通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二、編制說明1、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辦法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設施驗收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吉舒01合同段施工組織設計2、編制原則綜合對本標段主體工程路基、橋涵、互通、和臨時工程預制梁廠、棄土場、施工便道的地形地貌、土地利用類型、植被類型、水土流失現狀、水土保持設施、沿線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質路段的合理分析,以及主體工程設計路線走向、起止點與主要控制點等進行的現場情況調查等。工程建設嚴11、格按設計圖紙和紅線圖范圍組織施工;臨時工程本著“永臨結合、節約用地、滿足施工”的原則安排,盡量利用荒地、廢地、非林地,按照“統一規劃、精打細算”的原則控制臨時用地。遵循國家、地方政府、業主對工程項目水土保持工程的要求,以預防為主,堅持“誰施工誰保護,誰造成水土流失誰負責治理”的原則,兼顧工程建設與環境保護,符合水土保持要求。堅持水土保持工程與本項目主體工程同時施工。 結合本標段水土保持現狀,因地制宜、預防為主、因害設防、防治結合。以耕植土、水渠保護、地貌恢復、棄渣處理為主,采取有效的防護、治理措施。 在工程項目建設中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充分重視項目建設過程中造成的人為地貌損壞及廢棄物。一切從實際12、出發,樹立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借鑒先進的水土保持工作經驗,有效控制和防治工程建設中的新增水土流失和原有自然水土流失。3、使用范圍本方案適用于吉舒高速01合同段施工工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三、水土保持總體目標:1、杜絕耕植土與深層土混擾現象,耕植土回復率達到90以上;2、水土流失事件為零;3、河道阻塞事件為零;4、棄渣得到妥善處理和有效利用;5、項目區及周邊環境得到有效保護。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全面推進、重點突破”的原則,樹立“原始的就是最美的,不破壞就是最好的保護,力求施工中最小程度的破壞,邊施工、邊恢復” 的水土保持理念,徹底改變“先破壞后恢復”的錯誤觀念,建一條精品路,13、修一條綠色大道。防治范圍和內容:施工作業帶。征地紅線范圍作業區域內,工程建設期擾動原地貌、破壞地表土壤和植被的面積,包括開挖基坑、主路基施工、損壞的水土保持措施,包括農田、水田、水渠、樹木等。施工主線道路和臨時修建的施工便道。在施工便道修筑時將破壞原地貌和水土保持設施。工程棄渣。工程建設中的棄土棄渣量及可能產生的流失量,包括基坑開挖回填剩余的棄土棄石、施工便道及作業帶的棄土棄渣及其占地。施工營地。主要指設備停放地、材料庫、拌和站、鋼筋加工場、梁場、生活營地等施工臨時占地和其他工程占地等。直接影響區。主要指施工作業帶、臨時施工便道以外對周遍環境帶來影響的范圍,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總量和水土流失危害14、。四、水土保持領導小組:組 長:叢嚴明副 組 長: 韓巖峰 成 員:姜千秋 趙國輝 周小會 叢嚴明 李安民 祖天坦 李忠友 葉 健 劉長青 朱永學 姜 峰 韓 猛 水土保持保證體系框圖獎罰分明增強水保意識思想過硬有水保意識作風過硬個人素質高隊伍團結穩定建設文明隊伍各種保證制度各種保證措施水土保持保證體系法律保證組織保證經濟保證國家法律地方規定提高全員水保意識思想保證實行環保責任制明確各級責任制全員學法、知法懂法、法律教育發揮黨團及工會組織作用制度保證項目經理部環保領導小組施工隊水保小組環保措施六、水土保持領導小組職責: 負責水土保持實施方案的制定、落實及總體工作部署。負責水土保持方案的實施、組15、織管理和監督檢查工作。負責與地方水力部門聯系及密切協作,相互配合。負責組織水土保持法的宣傳工作,加強對施工人員水保意識的教育與管理,增強施工水保意識,全方位的促進水土保持方案的全面落實。 自覺接受當地水利部門、水土保持監督部門對水土保持方案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進行施工測量時,在能安全行走的情況下,盡量不要踐踏、砍伐農作物和較小的植被、草叢、低矮灌木。根據施工作業要求,施工作業帶的放線寬度在保證安全作業的前題下,盡量減少到最小寬度,以減小對農作物、植被的破壞。通過水渠、沖溝及其它自然排水管道的施工便道和作業帶,埋設過水涵管,使水能順利通過,以免影響當地居民的正常用水和施工的順利進行。修筑的施工便16、道,在保證安全的前題下,盡可能減小寬度和彎曲度以減小占地和侵蝕。不得隨意修筑進場道路。修筑施工便道需要伐樹時,盡可能不要傷及樹根,便于樹木重新萌芽生長。施工車輛進入現場按指定的施工便道行駛,嚴禁另外就近開便道破壞植被。移動設備在施工現場須行駛在作業帶上,嚴禁超出作業帶行駛。七、路基、橋涵、土石方棄渣現狀情況分析:本項目標主線及吉林互通路基主要以挖著填,而且棄土數量大,山體擾動面多,形成高路塹和高邊坡態勢;橋梁施工基本沿山體邊沿進行,因而新修施工便道多,導致増加山體邊坡的擾動面,開挖地質條件差地質結構復雜,都給水土保持防治增加了工作量和難度。針對目前施工總體進展情況和水土保持的現狀,本方案對主體17、工程原設計和臨時工程施工便道、棄渣場進行了充分論證分析,對不盡合理的棄渣場的位置進行了調整、對土石方施工進行了合理的調配,盡量減少農田和山林占地面積。綜合上述情況,本方案中要首先充分考慮主體工程和臨時工程的安全問題,對路塹高邊坡的防護、排水等一系列措施,嚴格按照設計項目工序、要求分階段逐步實施,水土保持防治工作也隨著各作業面的展開而相應推進,力爭達到防護措施既能夠保障主體工程的安全運行,又具有水土保持和生態環境良好的功能效果。八、水土保持分區防治措施總體布局:本標段水土保持防治措施總體布局和重點,一是分區對路槽大開挖地段并已成型的邊坡及時開展防護;二是對橋梁樁基施工地段山體開挖面和山谷河道的防18、護,對橋梁樁基挖孔樁棄渣防護處理;三是對路基棄渣場的施工與防護;四是對施工便道的施工與防護。水土保持主要圍繞邊坡防護措施、溝渠排水措施、棄土攔渣措施、整體綠化措施等,認真抓好水土保持措施,實現較好的保土保水工程經濟效益、生態環境效益。按照水土保持總體布局和水土流失防治的重點,攔擋、護坡、土地整治、植被恢復等工程,主要由以下三大部分組成,其中工程措施包括各分區的攔擋和防護工程、排水設施(包括排水溝、截水溝、流水槽等)等,植物措施包括路基邊坡綠化、施工場地綠化、棄渣場的綠化等措施,臨時防護措施包括臨時攔擋、覆蓋、排水等措施。九、水土保持施工詳細方案和措施: 加強組織和領導,自始至終加強對施工人員水19、保意識的教育與管理,各部門、各級人員齊抓共管,做到“安排主體工程,不忘安排水土保持任務:實施具體施工,不忘落實水土保持措施;檢查驗收工程,不忘水土保持內容;總結講評工作,不忘水土保持方案落實情況”。高度負責,精心組織,自始至終把水土保持工作作為與主體工程同等重要的建設任務,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常議常抓,齊抓共管。經常對水土保持工程進度、質量實施檢查驗收,發現質量問題堅決限期改正,嚴把檢查驗收關。加強施工隊伍技術交底與培訓,以確保水土保持工程按期保質保量完成。注重實施,講求實效,在落實水土保持方案中,著眼和注重實施,從按圖紙、按設計要求、按技術規范組織施工抓起,一點一滴講認真,扎扎實實求實效。加強20、方案實施監督檢查,杜絕為了方便施工或降低造價成本而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和忽視水土保持質量的現象,杜絕豆腐渣工程。在施工期地表擾動強度大,破壞了原有地表結構,使原生地面土壤抗蝕力急劇下降,一遇暴雨,將造成嚴重的新增水土流失。進入自然恢復期后,隨著主體工程本身具有水土保持功能措施作用的發揮和天然植被的逐漸恢復,施工期造成的水土流失將有所降低, 考慮到區內降雨較多、自然條件較好、植被自我恢復所需要時間相對較短,自然恢復期。一是施工臨時用地規劃、布置應充分考慮環境保護的要求,規劃合理、設計達標、標識明晰,并向本項目環境監理等單位各級申報,以取得環保專管部門的審批。二是合理選擇棄渣場:棄渣場選址、防護措施及21、后期恢復利用方案等應報環境監理審批;施工中按照批準的方案進行設計,并按照方案和規范要求進行棄渣、棄土。三是按照環境監理下發的環境保護要點,做好施工便道和施工場地的防護工作,保護自然景觀,減少水土流失。四是加強施工管理,盡最大可能保護紅線外施工沿線的地表植被、土地和沿線生態環境。五是加強環境保護宣傳與教育,制定本標段處罰措施關于公布環境保護獎罰實施細則的通知,并嚴格按照細則進行實施管理。六是切實做好各個不良地質路段的防治工作,采取措施預防不良地質災害的發生。制定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和危機處理計劃,要求措施得力,具有可操作性。(一)、路基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在路基施工過程中開挖路塹,施工土石方運輸和填22、筑、棄渣等活動均對原地貌、植被與地表組成物造成損壞;局部挖方段形成高陡邊坡,若不加以防護、容易產生滑坡、崩塌等現象;填方段則因堆積相對松散,可能發生局部沉陷、瀉溜或小規模滑坡;容易導致對農田和山體侵蝕。1、首先要對于前期路基施工中清表、開挖產生的表層種植土要進行集中堆放,并對表層土堆采取防護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及養分丟失,為后期施工綠化項目所需種植土復墾做好準備。2、其次是在路基開挖前、后搞好排水系統,防止雨水對開挖的路塹和填筑的路堤邊坡侵蝕后的水土流失,確保路基邊坡的相對穩定。3、再就是嚴格依據按照路基設計要求對路塹邊坡的防護工作,隨著各地段路基施工進展及時進行錨桿或漿砌片石骨架護坡施工。4、23、路基邊坡骨架防護施工后,綠化工作和植被恢復相應配套,并對不同的邊坡釆取合適的種草植樹品種和方法,以保邊坡長期穩定。(二)、橋涵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在施工中橋梁的修建雖然可以大大減少對原地貌的擾動,但是橋墩樁基的修建仍會擾動原地貌、破壞原有植被,因此,也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由于本標段構筑物多,并且處在高山邊坡和深谷之中,給橋涵工程水土保持工作増加了很大難度。1、橋涵施工中采取必要擋護的措施,防止泥土、石塊阻塞山谷河流、水渠或灌溉排水系統,確保防洪排澇的安全,盡量減少對農田水利設施和山體植被的擾動。2、進行橋涵施工,盡量避開雨季、汛期;選用先進工藝,規范施工操作,采取有效措施減少對河道、河岸、水體的影響24、;對現有的灌區和水源進行保護,并釆用臨時性的溝渠或鋪設水管連通水源。3、涵洞出路基后與附近溝道順連,防止沖刷下游農田、道路等及時疏通河道和溝渠,確保汛期及時排洪排澇。4、對橋梁施工中挖出的污泥、渣土不得亂丟亂堆,采取用編織袋圍攔擋護,對于已完工的橋涵施工地段及時清理現場,挖孔樁施工的堆棄的碴土逐段平整,并相應選用不同品種植播草籽綠化處理。(三)、施工便道工程水土保持措施施工便道施工中不可避免的要進行山體坡面開挖、路基回填等施工,破壞了原地貌遭受破壞,邊坡及路面土層裸露,容易造成水土流失。(1)施工便道主要利用現有鎮級、村級泥土路,并對其土路進行改造或新建,本標段共修建一條主要施工便道(2)新建25、施工便道,進行施工圖設計,設計順應地形條件,避免大填大挖;嚴格控制便道寬度,設置錯車臺,所有新修和改建的便道必須設計邊溝排水設施;(3)對不穩定的邊坡必須設計置擋墻;位于琿烏連接的施工通道還應考慮順接及路面的防護;(4)對通道施工中出現的多余土方處置,可集中堆放,以備后期恢復利用。不準隨意取土、棄土,破壞生態環境;(5)根據道路類型(改造原有道路、拓寬原有道路、新建施工便道),與地方政府和當地居民協商后確定通道使用后利用方案。并針對不同地段便道的地形,采取相適應的保護措施和恢復方案。(6)便道、便橋(涵)通車路段應加強日常養護,做到路面平整、無坑槽、路拱適度、不漬水;泥濘路段應及時換填石料或采26、取相應措施。(7)新建施工便道,加強對新形成邊坡的防護,確保邊坡穩定,減輕施工通道開挖造成的水土流失,并在施工通道兩側修建排水溝,水流排向附近自然溝道。排水溝與施工通道同步施工。施工通道邊坡種草防護。施工通道使用結束后,根據先期設計的恢復利用計劃進行處置。(四)、棄土(渣)場水土保持措施 (1) 棄土場的臨時性防護:由于工程中的棄土結構被嚴重破壞,且排放時大都是進行松散堆置,因此抗沖性極差,如不對其采取一些臨時性防護措施,一旦降雨或上游徑流下泄,將會導致強烈的土壤侵蝕,甚至可能導致泥石流等嚴重的水土流失危害發生。因此,在棄土使用前必須采取一系列的臨時性措施對本標段一處棄土場進行防護。棄土之前,27、應首先在棄土場上游沿等高線設置截水溝(存在一定的縱坡),兩側設排水溝,截水溝將上游來水引入棄土場兩側的排水溝,并由排水溝將其排入下游河道,從而避免上游來水對棄土和棄土的直接沖蝕。必要時在排水溝匯入下游河道之前應設置沉砂池,以阻留徑流中攜帶的泥砂。(2) 表土堆場的臨時防護措施:根據主體工程設計文件,本工程棄渣以石方為主,為了在堆渣結束后對土場頂面和棄土坡面進行綠化,必須盡可能收集表土,包括路基永久占地范圍內的耕作土以及土場占地范圍內的熟土。表土剝離后應集中堆放于土場的一個角落,用裝土編織袋臨時擋護,待堆土完成后再回填覆蓋于土場表面,盡量恢復原地貌景觀,以避免土壤養分流失,同時亦可起到保持水土的28、作用。(3)靠近河道的棄土場,棄渣前應先在靠近河道一側修建擋墻,然后再棄土,棄土由下至上,粒徑由大到小,分層壓實;(4)本標內的棄土場處于有干溝地段,防止暴雨后洪水沖刷棄土;(5)棄土前后嚴格實施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臨時防護、工程防護和綠化恢復措施: 控制棄土邊坡坡度:本工程以棄表面土為主,堆土邊坡坡度取1:2.5。 攔土墻:為了防止棄土滑動,維護坡腳穩定,必須在棄土棄土堆的邊坡坡腳設置攔土墻。攔擋措施主要考慮采用穩定性和整體性好的重力式砌筑片石擋渣土,各攔土墻高度根據地形、棄土量和占地面積等條件確定,擋土墻要預留均勻的泄水孔,防止表層泥土溢出墻外。 排水工程:棄土場周邊應根據需要修建排水溝,攔29、截坡面上方來水及引排周邊集水。為防止坡面洪水直接排入棄土場,導致堆積松散的土場失穩,土場周邊布設截水溝與原排水系統連接,對出口和排水系統連接高差較大的需設置臺階式跌水消能設施。排水溝采用漿砌石修筑,截面寬度根據棄渣場周圍匯水面積的大小而定,排水溝和截水溝的邊坡坡度均采用1:1。 植物措施:對棄土渣場在棄渣結束后,對棄渣場頂部和邊坡進行土地整治工作,然后采用局部及整體相結合的覆土方法覆土,在每個樹坑采用局部覆土,土場頂部、邊坡及馬道整體覆土種草。在此基礎上,按照“適時適樹、適地適草”的原則,結合立地條件及植被特點,根據成活率和適應性的綜合分析,選擇當地生長迅速的優良樹、草種,使渣場盡快恢復植被,30、達到防治水土流失和改善生態環境的目的。(五)、施工駐地水土保持措施1駐地內的生活垃圾堆放都選擇在無生活用水的垃圾箱,堆放點應無直接溝道與鄰地相通。施工人員集中點,生活垃圾需增加處理設施和加強管理,項目部人員較多設置垃圾桶,每天由地方環衛車運出。2. 不得向垃圾點內排放生活污水。應有一定的生活污水處理措施,并集中清理外運;并請附近村民清理積肥和飯菜渣等垃圾。3. 保證施工營地的整潔衛生,減少蚊蠅滋生,控制傳染性疾病。控制白色垃圾污染,營造現場文明施工和凈化駐地辦公環境氛圍。4. 在項目部及工區、作業隊駐地營區內,利用周圍空閑地進行植樹種花種草,達到既綠化了大地,又美化了生活環境。(六)、混凝土攪31、拌站水土保持措施1、本標段的混凝土攪拌站已建立了必要的防治廢水處理及排放設施,確保施工范圍內施工廢水達標排放。2、確保項目施工過程中各項空氣指標達標排放,并建有沉淀池和排水溝,對運料的混凝土罐車及拌合站罐子進行清除殘余料處理。3、對施工營地和場地建設,隨時保持施工營地和場地整潔、衛生、有序。施工結束后,及時清理場地,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清除臨時用地的硬化層,回填附近便道,廢棄物運至渣場堆放并集中處理。4、積極開展綠化植樹植草,盡最大努力恢復植被施工區域內的覆蓋面,保持原地貌的生態平衡。(七)、 邊坡綠化工程分階段施工措施根據施工現場、邊坡的不同狀況,分別對施工便道、邊坡工程等制定了不同的綠化防護方案,詳見現場調查統計及施工安排表。為了在確保工程安全、質量、進度的情況下達到優質環保的要求,我們已制定了詳細的施工組織與技術方案,分別從人力資源組織、施工方案、施工工期安排、質量及安全保證措施等幾方面來進行組織和安排。吉林省松江路橋建筑有限責任公司JS01合同段 2016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