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陽縣紅鎮中心學校2016整合項目實施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7084
2024-01-08
11頁
78KB
1、“國培計劃(2016)”陜西省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項目旬陽縣紅軍鎮中心學校實施方案依據教育部關于鄉村教師培訓指南和2016年國培實施通知等文件精神,根據關于做好2016年“國培計劃”陜西省鄉村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培訓項目實施工作的通知(陜教師20166號)和中國教師研修網“國培計劃(2016)”陜西省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項目實施方案部署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一、研修目標以實施好課程改革為中心,緊密結合教師教育教學實際,圍繞“基于重難點的校(園)本研修技能提升”主題,以校本研修為基礎,以網絡研修為支持,以提高教育教學技能為主,以提升教師掌握重難點教學研究方法為重點,引領教師專業成長。2、(一)研修重點中小學:以“學科重難點”為抓手,側重從“教師教”的角度,沿著“課例研究主題研究微課題研究”的路徑,掌握學科重難點的教學技能,能夠運用重難點學習指導策略,在課前、課中、課后幫助學生有效解決學習難點問題;同時,初步掌握重難點教學研究方法。學前:以“五大領域與游戲教學”為主題,通過研修明確幼兒園五大領域活動和游戲教學的意義、目標、內容、實施、途徑和方法。理解五大領域教育活動的特點及教學策略;明晰優質活動課程設計的重點、難點, 提升教師組織和實施教育活動的能力。(二)具體目標1.解惑師德修養重踐行。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優化自身的師德行為,能夠說說身邊同伴和自己的故事。2.化難重難點教學有策略3、。(中小學)在課前、課中、課后幫助學生有效解決學習難點問題,能夠提交一份教學妙招。(學前)明晰優質活動課程設計的重點、難點,深入理解五大領域教育活動的特點,能夠提交一份活動策略。3.提能信息技術能應用。掌握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或轉變學習方式相應技能,能運用信息技術優化教學(活動)。4.關愛留守兒童送關愛。學會運用心理咨詢技能和個性化管理辦法幫助解決留守兒童情感孤獨、行為不良、學習困難、學習習慣不良等問題。5.會學校(園)本研修長技能。結合日常教研實際,掌握課例研究、主題研修、微型課例研修的方法技能。 指導目標完成“網絡支持下的校本研修”主題研修與實踐,掌握網絡支持下的校本研修的操作方式,提升校4、本研修指導能力。管理目標依托教師網絡研修社區,健全校本研修良性運行機制,推動教師全員常態化研修,逐步形成信息化環境下區域性教師學習共同體。二、研修對象與時長研修對象:我校在崗(包括輪崗為我校服務)初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參加“鄉村教師工作坊項目”的20名教師不再參加此項目)。學時:120學時三、研修階段與課程內容設置按照教師培訓課程標準,設置了多樣化、菜單式研修內容,包括解惑、補缺、化難、提能、關愛、會學六個模塊的研修內容。一是【解惑:鄉村教師師德系列課程】(含師德案例、心理調適、身體保健、依法執教等);二是【關愛:留守兒童關愛策略系列課程】(含留守兒童關愛、鄉村教育教學、班級管理策略等);三是5、【化難:教學重難點解決策略系列課程】(基于重難點的校本研修技能提升等);四是【提能:信息技術能應用系列課程】(含信息技術設備應用等);五是【會學:鄉村校本和工作坊研修技能提升系列課程】(含教學行為改進等)。研修階段內容設置階段研修任務研修內容混合研修活動課堂應用(實踐作業)網絡研修(學員)校(園)本研修區域研修(坊主)第一階段前測分析定起點2016.9.26-10.10T1:找到真問題1.方案解讀、平臺操作2.師德修養等通識課程3.重難點導讀課程圍繞擬突破的學科重難點,反思“在講授重難點方面,自己有什么經驗,存在什么問題”,完成計劃單1.制訂整合計劃2.組建校級坊3.動員大會1.制訂計劃2.組6、織活動,曬出真問題作業1:計劃單第二階段案例學習備一案2013.10.10-10.23T2:制定實方案1.學科素養類課程2. 教學行為改進指導類課程3.校本研修類課程4.重難點示例課程學習重難點課例,提煉可供借鑒的經驗,改組自己的經驗,完成一個教學重難點解決的設計方案校級坊(學校教研組)開展活動,確定研修主題,組織集體備課梳理夲坊研修主題,組織活動,交流討論問題作業2:設計單第三階段結伴研修破難點2016.10.24-11.13T3:技術研一課1.信息技術工具類課程2.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融合類課程3. 重難點微課案例課堂實施,參與課例研修活動,研磨自己的教學重難點解決妙招課堂實施,校級坊(學校7、教研組)組織聽評課活動針對微課制作組織技術攻關研修活動作業3:微課案例第四階段實踐測評做反思2016.11.14-12.4T4:反思促改進1. 基于數據的課堂教學改進的工具示例2.課例研究、主題研修類課程教師根據課堂實踐的情況,撰寫一份教學反思1. 校級坊(學校教研組)組織研課磨課活動,推選組內“優品”2.線下實踐測評,組織評比活動,推選校級“優品”點評學校推薦的優秀案例,評選本學科的精品案例。作業4:教學反思第五階段專業發展綻精彩2016.12.5-12.20T5:成果共分享成果案例參與精彩綻放活動1.學校社區建設2.支持學員參與精彩綻放活動及區域的精品展示活動各項目區縣及區域工作坊,推選的8、優秀實踐成果,開展本地成果展示、推廣宣傳等活動。/四、研修策略1.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相結合。圍繞本校發展目標,解決本校教育教學實際問題,將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形成富有成效的新型校本研修模式。2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項目與工作坊研修項目、送教下鄉項目相結合。一是工作坊主持人在確定主題時要和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項目的主題相一致,通過工作坊開展的主題研修活動培訓坊員,坊員回到各校在開展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項目線下活動時發揮引領作用。二是縣級學科培訓團隊成員作為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項目學科坊主和工作坊的坊員,在開展工作坊主題研修活動中培育團隊成員,同時打磨送教課程,為送教下鄉做好準備。3. 9、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項目活動與片區學科教研活動和學校校本研修活動相結合。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項目活動、片區學科教研活動和學校校本研修活動的主題與當前全縣的學科活動主題保持一致,將這些活動納入到片區學科教研活動和學校的校本研修活動中。4.網絡測評與實踐測評相結合。培訓測評包含網絡研修測評和線下實踐測評,網絡研修測評檢驗教師線上課程學習成效;線下實踐測評檢驗教師線下實踐成果。5.成果導向與本地資源建設相結合。通過“個人提交作業校級坊(教研組)研磨作品學科推選優品區域展評精品”,層層推選精品,逐級提煉成果,促進本地優質資源建設。6.學習與工作相結合。依據研修對象的工作性質,學員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10、時,不能荒廢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到學習與工作兩結合,兩提高。五、組織管理(一)縣級管理體系1. 管理支持體系建立“三級兩線”的管理支持體系。“三級”:中國教師研修網縣項目辦縣級管理員。“兩線”:一是行政管理線,構建“縣項目辦縣級管理員項目校校長”的行政管理線;二是研修業務管理線,構建“縣級學科坊主學校管理員學校學科工作坊參訓教師”的業務管理線。達到雙管齊下,管理通道順暢,做到職責明晰,責任到人,事有人管,確保研修措施落實到位,確保項目研修科學有序和運作高效。 管理領導團隊項 目 負 責 人:時宏新 旬陽縣教育體育局局長項目執行負責人:譚文護 旬陽縣教育體育局副局長付功強 旬陽縣師訓教研中心主任項11、 目 管 理 人:張先波 旬陽縣師訓教研中心副主任張先斌 旬陽縣教育體育局人事股長項 目 成 員:李 博 旬陽縣師訓教研中心師訓部主任 李 華 旬陽縣師訓教研中心教研室主任 張宏靜 旬陽縣師訓教研中心辦公室主任 張樹群 旬陽縣師訓教研中心電教館館長項目辦公室設在旬陽縣師訓教研中心,張先波任辦公室主任,李博擔任縣級管理員。主要職責:(1)根據省市要求,制定培訓規劃與實施方案。(2)完善校本研修管理制度,明確項目參與各方職責,建立激勵與約束機制。(3)建立縣域教師網絡研修社區,指導學校建立網絡研修社區。(4)建立縣級培訓者隊伍,加強校長培訓,提升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指導與管理能力。(5)組織學校開展12、網絡支持下的校本研修,組織開展跨校區域研修活動。(6)做好本土化區域資源庫建設與使用工作。(7)做好對學校和網絡研修支持服務機構的過程監管和績效評估工作。(8)及時發掘“好學校、好教師、好成果”,做好典型經驗、先進做法的總結與宣傳推廣。 管理支持團隊(1)支持團隊縣級學科坊主姓名性別單位學科學段職務職稱手機孔令霞女旬陽縣師訓教研中心語文中學教研員一級15529153356朱旒瓊女旬陽縣師訓教研中心英語中學教研員一級13309158729岳顯兵男旬陽縣師訓教研中心數學中學教研員一級13109292289鄭傳莉女旬陽縣師訓教研中心語文小學教研員一級15029456699康寶琳女旬陽縣師訓教研中心數13、學小學教研員一級15509288188田家洲男旬陽縣師訓教研中心美術中小學教研員一級13891535331崔道芬女旬陽縣師訓教研中心學前幼教教研員一級18091551518坊主職責負責組織本縣相關學科研修指導工作,并向縣管理員匯報。(1)參照項目實施方案,結合本區縣、校教研工作,制定研修指導方案計劃。(2)組織開展不少于2次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主題研修活動;組編不少于3期簡報;定期參加研修網組織的主題分享會。(3)參與答疑活動,匯總學科問題;跟蹤項目,及時給與解答學員問題;(4)對學員作品集進行評價、推優及精品點評。(5)組織學員參與評課、大賽、成果展示、經驗交流等活動,并提煉推優。支持團隊項目學14、校主要職責(1)校長為校本研修第一責任人。學校根據縣要求,制定校本研修規劃與實施方案。(2)完善校本研修制度,明確校內各方職責,建立激勵與約束機制。(3)依托縣域教師網絡研修社區,建立學校網絡研修社區,根據本校實際,建立校級坊,教研組組長為校級坊坊主。(4)建立校級培訓者隊伍,提升培訓者組織實施網絡支持下的校本研修的能力。(5)組織開展網絡支持下的校本研修,支持并推動工作坊的跨校主題研修或成果展示、經驗交流現場活動,提交一期分階段研修活動及成果簡報、一期研修總結。(6)做好學校資源庫的建設與使用工作。(7)做好對教師研修的過程監管和績效評估工作。(8)建設好學校社區,提煉校工作經驗,推出樣板學15、校、樣板教師工作坊。(二)學校管理體系 1.成立校本研修領導工作小組和研修指導小組。 領導工作小組: 組 長:敖洪剛 校本研修的主要決策人和負責人,負責校本研修的總體策劃,宏觀調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實施。副組長:陳玉武 胡進寶組織實施校本研修決策及負責校本研修、檢查校本研修實施、協調各部門的工作、組織工作組和教師開展校本研修實踐,實施研修計劃、對校本研修的研究和實施進行指導、評估、調查、分析教師對校本研修的需求情況及對校本研修檔案整理等工作。成 員:楊守成 祝德存 陳守敬 指導小組:組長:楊守成組員:各教研組長2.具體分工,明確職責領導小組主要職責 (1)構思并制訂校本研修工作的總體規劃,負責制定16、方案,落實培訓工作。 (2)制訂校本研修管理的有關規章制度。 (3)規劃校本研修工作,抓好工作協調。 (4)加強過程管理,督促檢查工作落實情況,對教師進行考核評價。指導小組職責 (1)組織教師進行校本研修的理論學習,規范教學行為,提高教育教學能力。依據方案,完成各項培訓任務。 (2)對教師進行具體的業務指導。參與對教師進行專業發展評價。 (3)積累研修資料,及時提供教改信息。 (4)經常深入校本研修小組,組織實施,指導學習、教學、聽課、評課工作,和教師一起研究,幫助他們及時總結。 (5)組織研修的調查研究,總結各段研修情況并及時反饋給工作領導小組。 (6)積極開展小課題研究,做好校本研修實施的17、經驗或成果的交流、推廣和應用。六、考核評價(一)基本原則考核旨在以評價促研修,促進研修目標的落實;從參與度、貢獻度、影響力三個維度記錄并考量;強調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量與定性相結合、考核與激勵相結合的原則。(二)考核維度本次研修學員的考核分為任務學習、拓展學習兩項。任務學習滿分100分,以考核任務成果和課程學習情況為主,包括制定計劃、主題課程研修、常規研修和生成性成果等規定學習行為;拓展學習,旨在幫助參訓教師借本次項目之機,逐步實現常態化網絡研修。分數來自學員借助社區開展互動交流與協作學習獲得的積分。(三)成績認定學員合格成績:60分。學員需要在規定階段依次完成相關學習獲得分數。拓18、展學習不設上線,歡迎學員積極參與獲得積分。(四)考核細則1.學員任務學習必修內容(100分)主題課程學習(20分)(1分/15分鐘)研修活動(20分)(4分/次活動)實踐成果(30分)線下實踐測評(30分)計劃單設計單微課案例教學反思T1:找到真問題34分5分/針對線下研修活動,校級管理員給坊員賦分:滿分30分T2:設計實方案64分/5分/T3:技術研一課34分/15分/T4:反思促改進64分/5分T5:成果共分享24分/拓展學習(不設上限)說明:1.拓展學習積分包括:貢獻積分、活躍積分和魅力積分,每15個積分累計轉換成績1分。2.學員每天的積分有上限,最多為40積分/天。3.學員在項目期間的19、總積分無上限。貢獻積分寫作業:2個積分/1篇傳資源:2個積分/1篇寫日志:2個積分/1篇發問答:1個積分/1篇活躍積分看課:1個積分/20分鐘評分(作業、資源):1個積分/1次評論(課程、作業、日志、問答):1個積分/1次關注同伴:0.1個積分/1次參加活動(答疑):1個積分/1次魅力積分作業、日志被評論:1個積分/1次作業被推優:20個積分/1次;資源被推優:2個積分/次(被學友評分為10分);1個積分/次(被學友評分為8分);資源被下載:1個積分/1次2.學校管理員評價指標指標描述分值工作方案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將網絡研修內容與本校校本研修活動相結合,以簡報形式提交一份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20、工作方案。10研修簡報提交一期分階段研修活動及成果簡報、一期研修總結,每期簡報10分,至少2期,本項滿分20分20組織管理1.學員參訓率達到95%以上:計10分;85%-94%:計8分;70%-84%:計6分;50%-69%:計4分,50%以下不記分。302.學員合格率達到95%以上:計10分;80%-94%:計8分;60%-79%:計6分;50%-59%:計4分;50%以下不得分。3.學員90分以上達到15%以上:計10分;10%-15%:計8分;5%-10%:計6分;5%以下不得分。實踐測評學員線下研修活動成績評定:所有學員的線下研修活動成績都被評定得20分,否則不得分。20研修總結以簡報21、的形式提交一份研修總結10資源建設督促校級坊主組織研磨評優,推薦15%優秀作品集至項目組:15%以上計10分;12%14%計8分;811%計6分;8%以下不得分。10滿分100分3.學科坊主考評維度得分細則分值研修管理力組織管理學員參訓率達到95%以上:計5分;85%-94%:計4分;70%-84%:計3分;50%-69%:計2分,50%以下不記分5學員合格率達到95%以上:計5分;80%-94%:計4分;60%-79%:計3分;50%-59%:計2分;50%以下不得分5專業指導力研修簡報撰寫研修簡報,包括一期本坊研修計劃、一期線下研修活動情況、一期研修總結,每期簡報10分,本項滿分30分3022、活動組織力研修活動發布網絡研修活動,組織本學科組教師參與研討,每次10分,至少2次,滿分20分20資源開發力資源建設(作品集)作品集評價:評價學員作品集,95%以上:計20分;85%-94%:計18分;70%-84%:計16分;50%-69%:計14分,50%以下不記分20精品推薦:參考學校推優,推薦坊員5%以上的優秀作品集,計10分;4%-5%,計8分;2%4%,計6分,2%以下不計分10個人學習力看課觀看網絡課程達到300分鐘,得10分10滿分100分六、措施與要求建立學校責任制。學校成立以校長為項目負責人的“項目辦公室”,負責本單位項目的組織管理工作。要完善學校信息技術設施,完善網絡條件23、,保障教師日常上網研修學習條件。要為項目的有效實施提供時間、環境、條件等保障。要建立健全網絡研修、校本研修制度與管理機制,引導每一位參訓教師保質保量完成研修任務,不掉隊。建立學習交流分享機制。項目實行“周通報、段交流、月活動”的學習交流分享機制,周通報:每周一早上定期通報項目學校的項目研修情況及成果。段交流:一是上一階段結束、下一階段開始,召開專題工作會,各項目校交流上階段工作心得,項目辦部署下階段工作;二是項目校要制作項目開展情況專題簡報,上傳至項目群共享,供項目校之間學習借鑒。月活動:每月召開一次跨校主題研修或成果展示、經驗交流現場活動。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各類考核評優標準和方式按照中國教師研修網的“項目實施方案”執行。在項目結束時將評選優秀學員、優秀坊主、優秀管理人員、優秀單位,由教體局進行表彰與獎勵。對完成任務的學員頒發培訓結業證書,學時記入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檔案,同時認定校本研修學分的“研修活動”部分20單元。做好項目總結及成果延伸利用工作。項目研修結束后,各項目校要向縣項目辦提交總結報告,探索創新線上研修方式與線下校本研修模式,對生成的問題研究和課例研修資源,是不可多得的珍貴培訓課例資源,各項目校要在培訓過程中做好收集整理,及時上報縣項目辦。縣項目辦將向省項目辦和中國教師研修網積極推薦,并將這些成果做為后續教師培訓和校本研修的案例資源,加以開發利用,以深化校本研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