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配貫通一體化項目工作方案(2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7137
2024-01-08
27頁
258.50KB
1、營配貫通(一體化)整體工作方案湖北華中電力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版本V0。2編制人李源林、周秀、陳亞婕、劉廷、劉宇、范雄審查人劉行波批準人郭志剛目 錄一、概況1二、建設目標及要求12。1整體目標12。2國網公司要求12.3省公司要求2三、建設內容23。1系統建設23.2數據清理23。3數據采集及普查43.4數據錄入43。5系統調整、集成與應用5四、工作方案54。1組織方式54.2組織保障64。2。1省級成立總體管控組64。2。2省級成立系統實施組、數據工程組、質量控制組、技術支持組64.2.3各地市成立領導小組74.2。4各地市成立專項工作組74。2。5各地市成立數據工程組84。3總體管控要求82、4.4工作界面劃分94。5數據工程外包組織方式9五、技術方案115.1項目整體流程115。2命名原則及規范125.2。1 低壓線路命名125.2。1。5 計量箱命名135.3存量數據的核對與清理145。3。1工作范圍145。3.2數據整理155。4數據異動情況處理155。4.1數據一致性保證155。4。2數據異動流程175.5設備關聯關系及維護職責205.5。1 10(20)千伏數據運維界面205.5。2低壓數據運維界面215.6數據工程實施225.6.1存量數據工作流程225。6。2缺失/新增數據工作流程225。6。3計量箱清查及編碼235.7 數據質量管控255。8 建設過程中指標維護293、5.8.1工作思路295。8.2 GIS平臺指標維護工作方案305。8。3 PMS實用化指標維護工作方案315。8。4 營銷系統指標維護工作方案33六、附件33一、概況為加快推進95598全網全業務集中工作,強化營銷、運檢、調控專業協同,有效支撐電力故障定位、停電范圍定位、實時線損統計等業務,不斷提升供電服務品質,國網運檢部提出了2014年營配數據貫通工作目標及重點工作安排,為確保如期達成各項工作任務,特制訂本方案。二、建設目標及要求2。1整體目標落實國網公司95598全網全業務集中整體工作安排,加快推進營配數據整理貫通工作,為強化配網管理、故障研判、搶修指揮提供基礎和保障。2.2國網公司要求4、1)2014年5月底,各公司完成對地市公司市區范圍變電站、10千伏線路、公用配變及高壓供電用戶數據采錄和治理,建立站線公變(專變用戶)-低壓用戶準確的營配聯接關系,低壓用戶直接與公變掛接。2)2014年12月底,完成國網山東、江蘇、浙江、福建、湖南電力全部地市和北京、天津、唐山、石家莊、太原、濟南、青島、上海、南京、蘇州、杭州、寧波、合肥、廈門、福州、武漢、長沙、鄭州、南昌、成都、重慶、沈陽、大連、長春、哈爾濱、西安、蘭州、西寧、銀川、烏魯木齊、拉薩31家重點城市市區范圍400伏線路數據普查和整理,建立配變、低壓線路和低壓用戶間準確的關聯關系;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司年底前至少完成50%以5、上地市市區低壓數據整理工作。3)完成95598客戶報修定位、配網故障研判指揮、停電計劃安排等集成應用建設,支撐95598全業務集中運營。2.3省公司要求1)5月28日前,完成全省全部地市公司10千伏電網數據整理,與營銷部共同建立、完善站-線變戶間準確的關聯關系。2)12月25日前,完成武漢市區范圍10千伏至400伏數據普查和整理,建立配變、低壓線路、低壓用戶間準確的關聯關系.3)12月27日前,完成鄂州、黃石、宜昌、隨州、黃岡、荊門、咸寧、襄陽市區低壓數據整理工作,其他地市公司完成90%市區低壓數據整理工作.4)完成95598客戶報修定位、配網故障研判指揮、停電計劃安排等集成應用建設,支撐956、598系統全業務集中運營.三、建設內容3。1系統建設包括PMS2.0系統建設、營銷GIS系統建設和95598全業務集中項目建設三個方面。3。2數據清理數據清理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表3-1 數據清理工作內容序號工作項計劃完成時間工作內容11城網10(20)千伏數據清理2014年5月底核查GIS系統中的變電站線路-變壓器的拓撲連接關系、臺賬屬性信息,確保配網數據準確。核查PMS系統中變電站-饋線主線分支線變壓器(用戶)的層級關系,確保與GIS系統中的拓撲聯接關系一致。核查電網GIS平臺配網線路拓撲關系、公用配電站房(箱變、柱上變)及站內一次接線圖等是否與現場一致。核查電網GIS平臺變電站(開關7、站、環網柜)中壓線路進出線開關、線路聯絡開關(熔斷器)實際運行方式是否與現場一致同步在電網GIS平臺、PMS系統中完成10(20)千伏配電線路及設備臺賬信息的更新。22農網10千伏數據清理2014年5月底核查PMS系統屬性臺賬數據,確保與現場一致,提升臺賬數據準確性。核查PMS系統中變電站-饋線主線分支線變壓器(用戶)的層級關系,確保與現場掛接關系一致。同步在PMS系統中完成農網10配電線路及設備臺賬信息的更新.33營銷資源數據清理2014年5月底核查營銷系統中所有客戶的基本檔案信息,用電地址按照行政區、街道、小區和農村縣、鄉、村三級標準庫進行結構化梳理。核查營銷系統中的變電站-線路-公(專)8、變電網設備數據,并建立與PMS系統的對應關系。 核查營銷業務系統中的戶-箱關系,建立表箱與用戶接入點連接關系。3.3數據采集及普查數據采集及普查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表3-2 數據采集及普查工作內容序號工作項計劃完成時間工作內容1城網10(20)千伏數據采集及普查2014年12月底完成城網10(20)千伏異動桿塔、站房、電纜井等設備經緯度的采集、照片拍攝等工作.2農網10千伏數據采集及普查2014年12月底完成農網10千伏桿塔、站房、電纜井經緯度數據的采集、照片拍攝等工作,記錄站房內的一次接線圖紙。3低壓數據采集及普查2014年12月底采集公用配電房(箱變、柱上變)低壓桿塔(電纜)分支箱(配9、電箱)表箱的電氣連接關系。采集表箱(含低壓用戶計量柜)與電能表資產編號(集中器/采集器)的關系。采集公用配電房、分支箱(配電箱)等站內電氣一次接線圖數據。采集公用配電房(箱變、柱上變)、低壓桿塔(電纜)、分支箱(配電箱)、表箱等設備臺賬數據、經緯度及拍攝設備照片信息4營銷資源數據采集及普查2014年12月底采集各級人工營業廳、智能營業廳、自助交費終端以及與社會合作的各類代收交費點、服務網點(營業網點、自助繳費點、電費代收點銀行、電費代收點超市、郵儲等)、計量庫房充換電站、充電樁、分布式電源坐標和照片信息。3。4數據錄入數據錄入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表3-3 數據錄入工作內容序號工作項計劃完成10、時間工作內容1城網10(20)千伏數據錄入2014年12月底在電網GIS平臺中完成線路拓撲公用配電房(箱變、柱上變)及站內一次接線圖的繪制、錄入工作。2農網10千伏數據錄入2014年12月底在電網GIS平臺中完成線路拓撲、公用配電房(箱變、柱上變)及站內一 次接線圖的繪制、錄入工作。3低壓數據數據錄入2014年12月底在電網GIS平臺中錄入公用配電房(箱變、柱上變)、低壓桿塔(電纜)、分支箱(配電箱)等設備臺賬信息、坐標及照片數據。在營銷系統中建立表箱(含低壓用戶計量柜)與電能表之間的關系。在電網GIS平臺中完成公用配電房(箱變)、分支箱(配電箱)站內電氣一次接線圖的繪制。在營銷系統或電網GI11、S平臺中完成接入點與表箱(含低壓用戶計量柜)的對應。4營銷資源數據錄入2014年12月底在營銷業務應用系統及營銷GIS平臺中錄入采集的營銷資源坐標、臺賬及照片等信息.3。5系統調整、集成與應用營銷業務應用系統適應性調整;PMS2。0、營銷GIS系統、95598平臺、營銷業務系統等應用系統間橫向集成。四、工作方案4.1組織方式由省公司總體管控,各地市配合執行,數據采集錄入工程外包的形式開展。4.2組織保障4。2。1省級成立總體管控組建議設置于電科院,由華中科技公司主要支撐總體管控工作,總體管控組負責總體控制各單位營配貫通工作的實施進度與質量,負責定期向省公司專項工作組匯報各項工作開展情況.表4112、 總體管控組總體管控組角色職責姓名聯系方式組長副組長成員4.2.2省級成立系統實施組、數據工程組、質量控制組、技術支持組表4-2 系統實施組系統實施組角色職責姓名聯系方式組長副組長成員表4-3 數據工程組數據工程組角色職責姓名聯系方式組長副組長成員表44 質量控制組質量控制組角色職責姓名聯系方式組長副組長成員表4-5 技術支持組技術支持組角色職責姓名聯系方式組長副組長成員4.2。3各地市成立領導小組表4-6 地市領導小組xxx地市領導小組角色職責崗位姓名聯系方式組長副組長成員4.2.4各地市成立專項工作組表47 地市專項工作組xxx地市專項工作組角色職責崗位姓名聯系方式組長副組長成員4。2。513、各地市成立數據工程組表48 地市數據工作組xxx地市數據工程組角色職責崗位姓名聯系方式組長副組長成員4。3總體管控要求(1)管理機制專項工作組:項目工作方案的審查、各項目工作組之間的協調工作,匯總工作報告并上報省公司領導;整體管控組:制定總體工作計劃,確定營配數據貫通工作方式及流程,定期(每周、每月)對基層單位工作情況進行檢查和指導,匯總工作報告并上報專項工作組;各分項工作組:負責制定分項工作計劃,項目的各專項工作組之間的組織協調,人力資源規劃,明確任務分配,風險控制,重大問題協商,定期向整體管控工作組匯報工作情況等方面;各地市公司項目組:負責項目工程的具體實施計劃的編制,實施內容的劃定、項目14、實施等,向各分項工作組匯報工作進展。(2)溝通機制各級建立周會、月會制度,在會議中匯報工作進展及遇到的問題;建立突發事件緊急處理機制,避免項目進度延后;以周報、月報的形式,記錄項目進展情況,向上級匯報;成果確認,對階段成果、各分項成果進行簽字、留檔。圖4-1 溝通機制示意圖4.4工作界面劃分表4-9 各級各單位的職責劃分表級 別單 位職 責省級運檢部營銷部農電部科信部信通公司地市級運檢部營銷部縣級供電所5.1項目整體流程圖5-1 項目整體流程圖5.2命名原則及規范5。2。1 低壓線路命名低壓線路命名為“配電臺區名稱(不含線路名稱和臺區編號)+低壓線路名稱(一般為供電房屋棟號、大用戶名等)+線”15、,如“德政花園5箱變1棟線”等。5。2。1.1低壓分接箱命名低壓分接箱的命名原則為“配電臺區名稱(不含線路名稱和臺區編號)+低壓線路名稱+流水號+分接箱”,流水號是該低壓線路上所有低壓分接箱按線路前進方向依次編號。如“德政花園5箱變#1棟線01分接箱”。5。2.1。2低壓桿號命名1)低壓桿塔的命名原則與高壓桿塔一致,為“配電臺區名稱(不含線路名稱和臺區編號)+低壓線路名稱+D+桿塔編號”,桿塔編號取兩位數字,低壓線路名稱前不加電壓等級,在桿塔編號前加字母D區分.2)柱上公用配電變壓器所在電桿(即臺架桿)不進行低壓桿號編制,從下一基開始編號。3)一根電桿有二條及以上的分支時,則順著線路前進方向(16、即小號桿往大號桿方向),以左前方第一條支線為起點,順時針依次編為“A”、B”、“C”,另在桿號前加一個“-字.如“臺區線15-A1、“臺區線15A2、“臺區線15A3”;“臺區線15B1”、“臺區線15B2、“臺區線15-B3”、“臺區線15-B4”;“臺區線15C1”、“臺區線15-C2。如下圖所示:圖5-2 低壓桿號命名示意圖5。2.1。3低壓開關命名配電臺區低壓開關(含交流接觸器、隔離開關)一般不進行編號,僅以漢字表示,總開關的命名為“臺區總開關”;支線開關命名為“臺區線開關”.5。2。1。4低壓電纜命名低壓電纜的命名原則與高壓電纜的命名原則一致,采用對端編號法,內容包括對端地點、電纜型17、號和長度等。5。2.1.5 計量箱命名計量箱命名需要具備一定的意義,可以根據命名得到如所轄范圍的信息,編碼方法為:BX+所屬組織結構編碼+臺區編號+流水號,如“BX4240601000003218001”。5。3存量數據的核對與清理存量數據整理是對各單位目前存在于生產管理系統、電網GIS 平臺、營銷業務應用系統中的數據進行核查和整理,使之滿足營配數據貫通工作的需要。5.3。1工作范圍表5-1 存量數據核對工作范圍序號工作內容責任部門備注1梳理營銷系統中所有客戶的基本檔案信息,其中用電地址須按照行政區、街道、小區和農村縣、鄉、村三級標準庫進行結構化梳理.營銷部源于營銷系統.具體工作內容及要求詳見18、附件 營配數據貫通工作規范。2梳理營銷系統中的變電站-線路公(專)變電網設備數據,并建立與PMS系統的對應關系。營銷部對遺漏的設備,則詳見附件營配數據貫通工作規范。3梳理營銷業務系統中的戶箱關系,建立表箱與用戶接入點連接關系。營銷部未建立戶箱關系,則可在數據采集普查完成后再行建立。具體工作內容及要求詳見營配數據貫通工作規范.4梳理GIS系統中的變電站線路變壓器的拓撲連接關系,確保中壓配網數據準確。運檢部對未采錄的設備,則詳見營配數據貫通工作規范.5梳理 PMS 系統中變電站-饋線主線分支線變壓器(用戶)的層級關系確保與GIS系統中的拓撲聯接關系一致,同步完善配電線路及設備的臺賬信息.運檢部對未19、采錄的設備,則詳見附件營配數據貫通工作規范。5。3。2數據整理存量數據整理工作包括變電站、主線、分支線路、變壓器、戶-箱接入點梳理等六個方面,并基于電網GIS現有數據,參考配網一次接線圖等資料,建立營銷業務應用系統中設備臺賬與電網GIS中設備臺賬對應關系,同時更新PMS、電網GIS、營銷業務應用系統中的差異臺帳信息,如:名稱、運行狀態、電壓等級等。具體見附件營配數據貫通工作規范.數據整理的工作重點放在以下幾個方面:1)營銷客戶檔案是否有缺失和錯誤,或者地址中層級關系錯誤,進行增補和改正。2)清查PMS與營銷站-線-變數據是否有缺失和不對應關系,進行補足和改正。3)清查PMS與GIS拓撲關系的對20、應工作,以補足缺失,改正錯誤.5.4數據異動情況處理5。4.1數據一致性保證5.4。1。1 前置條件為確保數據一致性,在數據采集前,建議先完成數據清理工作,并在錄入前進行按要求進行相應檢查,確保營銷數據與GIS數據、PMS數據與GIS數據相一致。5。4。1.2項目過程中的一致性在項目開展過程中,因盡量避免采集實施區域出現數據異動情況,如有數據異動情況發生,各部分相應負責人應提前告知采集作業組,進行采集區域及數據的重新確認。需按照下圖流程進行操作,當發現現場情況與臺帳數據等不一致時,應及時反饋,核實采集位置是否錯誤、臺帳數據是否錯誤,對于不一致情況,以實際現場數據為準。圖5-3 項目實施過程數據21、一致性流程圖在項目開展過程中,由于農網10千伏數據、低壓數據、營銷數據暫未錄入至電網GIS平臺中,因此可以在完成相應數據比對并確保數據一致后,直接在電網GIS平臺中進行數據建設工作。對于城網10(20)千伏數據,由于部分數據已建立對應PMS與GIS數據的關聯關系,因此進行建模時需要按照現有GIS-PMS異動流程進行數據更新.5。4。1.3項目后期的一致性在完成營配貫通后,應制定對應相關異動流程及規范,確保營銷數據、低壓數據、城農網配電數據、輸變電數據統一規范維護,保證營銷系統、GIS系統、PMS系統同步進行數據更新工作。5.4。2數據異動流程5.4.2。1存量關聯設備異動電網GIS平臺與PMS22、系統已進行主網輸電、變電、配電數據關聯,在進行小范圍數據異動時,應按照以下流程進行數據異動維護:圖5-4 存量關聯設備異動流程圖5.4.2.2新增關聯設備異動對于電網GIS平臺與PMS系統、營銷系統未關聯部分數據,主要涉及數據有:部分變電數據、部分城網10(20)千伏數據、農網10千伏數據、低壓數據、營銷資源數據,該部分數據由于新增數量較大,在進行關聯設備異動時,應按照以下流程進行:圖55 新增關聯設備異動流程圖5。5設備關聯關系及維護職責5。5.1 10(20)千伏數據運維界面10(20)千伏數據運維界面原則上以設備運維管理分界點進行劃分,具體如下圖所示:圖5-6 中/高壓數據運維界面按照“23、數據源端唯一,全局共享的原則,10(20)千伏用戶檔案信息以營銷系統為準,由營銷部負責維護;10(20)千伏公用線路的電網設備信息以電網GIS、PMS 系統為準,由運檢部負責維護。在營銷系統界面實現高壓用戶的用電戶號、用戶專變與電網GIS平臺的電網資產設備建立對應,明確的電網資產設備作為集成分界點;營銷系統中公變以電網 GIS 平臺中公變為準,公變設備為集成分界點.集成分界點及以上的電網設備信息以電網資源庫和電網GIS 平臺為準,由運檢部負責維護;集成分界點以下的高壓用戶檔案信息以營銷系統為準,由營銷部負責維護。架空線用桿塔作為集成分界點;電纜根據電纜性質,公用線路用電纜、分支箱等作為集成分界24、點,專用線路用變電站、環網柜或電纜分支箱等出線間隔作為集成分界點.多電源用戶每路電源分別與對應的電網資產設備建立對應,每路電源均有各自的集成分界點。5.5.2低壓數據運維界面低壓數據運維界面原則上以設備運維管理分界點進行劃分,具體如下圖所示:圖5-7 低壓數據運維界面在營銷系統界面實現低壓用戶的計量箱(含低壓用戶計量柜)與電網GIS平臺低壓末端設備(用戶接入點)建立對應,用戶接入點為集成分界點.集成分界點及以上的電網設備信息以電網資源庫和電網GIS 平臺為準,由運檢部負責維護;集成分界點以下的低壓用戶檔案信息、表箱(計量柜)信息以營銷系統為準,由營銷部負責維護。為避免二次數據梳理,應按照關于印25、發設備(資產)運 維精益管理系統設備代碼規范、設備參數規范、數據編碼規范的通知(運檢計劃2013505 號文)規范展開配網及低壓缺失數據采錄工作。數據采錄模板及工具按運檢部下發的文件執行。5.6數據工程實施5.6。1存量數據工作流程存量數據工作流程,如下圖所示:圖5-8 存量數據工作流程圖5.6.2缺失/新增數據工作流程缺失數據采錄工作流程,如下圖所示:圖5-9 缺失數據采錄工作流程圖5。6。3計量箱清查及編碼現有營銷系統中暫未錄入計量箱相關信息,需要進行計量箱采集及條碼張貼工作。為了規范計量箱編碼,便于后期管理維護,我們引入了“虛擬表箱”及“表集群”兩個概念,虛擬表箱指“鄰近區域(如10m范26、圍內)的獨立或多個電表作為一個虛擬表箱”,表集群指“鄰近區域10m范圍內的多個獨立電表或者一棟樓里多個實體計量箱,可看作一個表集群”。對于計量箱條碼張貼工作,我們的實施路線為“采集虛擬表箱位置-內業聚類分析編碼打印實際表箱條碼(含獨立電表)張貼實際表箱條碼(含獨立電表)”。計量箱條碼張貼工作可按照如下流程進行:圖510 計量箱采集張貼條碼流程圖在執行計量箱條碼張貼過程中,應注意如下幾點:1)準備工作階段:數據表導出及整理應按照臺區為單位進行導出整理,并提供臺區分布示意圖,如果有條件可以提供相應臺區電表分布示意圖。2)現場采集階段:在現場采集過程中,采集人員應明確現場采集要求,對“表集群進行采集27、,采集具體要求見低壓、營銷采集作業指導書。3)數據整理編碼階段:在完成現場采集及數據整理后,利用軟件工具對采集電表位置進行聚類分析,對實際計量箱(含獨立電表)進行編碼分配,并繪制實際計量箱(含獨立電表)分布示意圖.4)條碼張貼階段:營銷人員依據實際計量箱(含獨立電表)分布示意圖及對應條碼,至現場進行計量箱條碼張貼工作。5。7 數據質量管控為保障營配貫通數據準備成果的質量,數據準備過程中應嚴格控制項目的設計、組織、實施、質檢等過程,確保每一個工作環節都在嚴格的質量監督、管理下進行。對于電網資源數據在做好施工環境的質量控制同時,應嚴格采用三級檢查、一級驗收的質檢方式進行過程檢查和驗收,重點對電網資28、源數據的采集坐標精度、屬性精度、數據完整性等進行檢查。嚴格按照項目有關技術要求作業和進行質量檢驗評定,質量目標為:驗收合格,數據采集成果質量優良率達到95%以上.通過以上檢查,并對查出的錯誤進行修改后,方可進行數據歸檔.5。7.1 采集質量現場抽查10kV及以上數據采集以線路為單位開展數據現場抽查工作,0.38kV低壓配網以臺區為單位開展數據采集現場抽查工作.5。7.1。1抽查內容表5-2 采集質量抽查內容分類管控內容目標變電站變電站精度精度誤差3米變電站名稱與現場一致線路線路名稱與現場一致桿塔坐標精度精度誤差5米桿上設備是否有開關、刀閘、跌落保險同桿架設回路數與現場一致桿塔材質、性質與現場一29、致塔形(輸電)貓頭形、干字形等線路T接關系與現場保持一致站房站房精度精度誤差5米站房名稱與類型與現場一致低壓臺區桿塔坐標精度精度誤差5米站內一次接線圖與現場一致分支箱坐標精度精度誤差5米線路接線關系與現場保持一致高低壓同桿與現場保持一致5.7。1.2抽查方法1)后期現場抽查從外業采集的數據成果中按一定的比例抽取數據(或經室內檢查,選擇有疑問的線路或臺區),前往現場檢查數據成果與現場的一致性。2)現場同步檢查針對經常出現采集問題的采集組,派專家組成員與外業采集組一同前往現場開展數據采集工作。檢查過程形成如下質量檢查表:表5-3 數據采集質量檢查表數據采集質量報表一檢查項采集成果檢查成果是否一致變30、電站名稱線路名稱桿上設備同桿架設回路數桿塔材質、性質塔形(輸電)線路T接關系站房名稱與類型站內一次接線圖線路接線關系高低壓同桿數據采集質量報表二外業數據精度評估表序 號設備名稱經度經向誤差緯度緯向誤差移位差原測數據檢測數據(米)原測數據檢測數據(米)(米)10。0000.0000.0020。0000。0000.0030.0000。0000.0040.0000.0000。0050。0000.0000.0060.0000。0000。0070。0000.0000.0080。0000。0000.0090。0000。0000。005.7.2整理成果質量檢查5。7.2.1檢查內容表54 整理成果質量檢查表31、檢查類檢查內容目標名稱名稱唯一性合格率 100名稱規范性合格率 100與采集成果一致性合格率 100%業務 ID 對應性合格率 100坐標整理規范性合格率 100%坐標唯一性合格率 100照片命名規范性合格率 100%與名稱對應性合格率 100照片清晰性合格率 100照片唯一性合格率 100臺帳內容規范性合格率 100必填字段完整性合格率 100%設備齊全性合格率 100%提交格式路徑準確性合格率 100%數據唯一性合格率 100%格式正確性合格率 100%統計完整性合格率 1005。7.2.2檢查方法1)工具檢查:利用 EXCEL、等專業工具對數據的規范性、唯一性、完整性進行校驗。2)圖表輸32、出檢查利用照片信息,對設備的名稱和屬性進行檢查。3)關聯性檢查數據之間邏輯關系,空間數據與屬性數據之間的邏輯關系檢查。4)統計分析檢查利用統計分析判斷數據正確性,如數據的完整性,取值范圍。5.7。3入庫質量檢查10kV及以上設備的坐標、臺帳和照片信息由專業公司負責入庫,故不納入管控范圍。低壓配網數據的入庫質量核查要求如下:5.7.3。1檢查內容表55 入庫質量檢查表核查內容目標變電站名稱位置與整理成果一致,一次接線圖拓撲關系正確線路名稱與整理成果一致,屬性信息正確桿上設備與整理成果一致,拓撲連接關系正確同桿架設回路數與采集成果一致,屬性信息正確桿塔材質、性質臺區供電范圍分析,全臺區高亮顯示線路33、 T 接關系與整理成果一致,拓撲連接關系正確站房名稱與類型與整理成果一致,屬性信息正確線路接線關系與采集成果一致,拓撲連接關系正確高低壓同桿與采集成果一致,屬性信息正確站內一次接線圖與整理成果一致,拓撲連接關系正確低壓桿塔與整理成果一致,屬性信息正確低壓分支箱及箱內一次接線圖位置與整理成果一致,一次接線圖拓撲關系正確低壓桿上設備與采集成果一致,屬性信息正確低壓線路拓撲連接關系臺區供電范圍分析,全臺區高亮顯示低壓接入點包括名稱和編號5。7.3。2核查方法1)系統核查法打開電網GIS平臺,定位到需要檢查的臺區位置,針對已建模的站內電氣一次接線圖、拓撲連接關系進行檢查。5.8 建設過程中指標維護5.34、8。1工作思路(1)關注國網最新考核規范,及時更新本部的管理辦法;(2)了解PMS2.0的參數規范,對照PMS1.0進行差異分析,提出整改措施;(3)現有的數據工程模式,對營銷系統不產生關鍵影響,對其指標考核不會造成關鍵影響;(4)對于小范圍的建設工程,加強質量監督,在月度指標考核前進行自檢和自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對于大范圍的建設工程(全省),建議向總部申請暫緩指標考核.5.8。2 GIS平臺指標維護工作方案5.8。2.1指標考核范圍國網公司在今年1月份對電網GIS平臺考核指標進行調整,主要考核指標包括配電設備一致率、設備關鍵屬性完整率、拓撲連通率指標三項考核指標。此外,低壓及農網和用戶設備35、不受考核影響。配電設備一致率:核查電網GIS平臺已完成與PMS臺帳對應的配電設備中關鍵屬性與PMS一致的設備占全部設備數量的比率,并按權重計算總圖數一致率。設備關鍵屬性完整率:核查電網GIS平臺中各類電網設備所有關鍵屬性全部維護的數量占全部已繪制電網設備數量的比率,并按設備權重計算總設備關鍵屬性完整率。拓撲連通率:核查電網GIS平臺中電網設備拓撲連通情況,考察輸電線路、輸電線路與變電站連接、變電站內圖、配電站房站內圖、配電線路、變電站房與配電線路連接六個方面的拓撲連通比率。5.8.2。2指標考核方式GIS平臺考核周期為每月。服務器每天24點抽取當天的指標,每月的指標考核分數是由1-24號每天指36、標得分的平均值得來。相當于124號每天都在考核.5.8。2.3指標維護方法在GIS平臺中如果存在異動設備時,都應該注意以上提到的三項指標.對于少量設備異動情況,應當天處理相應的指標;對于大批量設備異動情況,應盡量避開國網指標考核期,可在2530號之間進行處理。如果情況特殊,可向國網管控組申請某時間段不納入考核。GIS平臺異動設備應注意三項指標:配電設備一致率、設備關鍵屬性完整率、拓撲連通率。配電設備一致率:核查電網GIS平臺已完成與PMS臺帳對應的配電設備中關鍵屬性是否與PMS一致,該指標可通過GIS平臺C/S端中圖數關聯校驗功能分析已關聯設備與PMS屬性臺賬不符字段,并進行相應字段修改,或者37、使用問題數據整改功能。設備關鍵屬性完整率:各地市公司用戶使用地理信息平臺新增、修改設備時,補全該設備的所有關鍵字段,同時要求對目前地理信息平臺中問題數據的全部關鍵字段補充完整,詳細問題數據可以從C/S端中問題數據整改功能或WEBGIS中指標考核菜單中導出。拓撲連通率:可使用電網資源圖形管理系統中的拓撲連通率分析功能進行檢測,分別可對線路、站內、線路與變電站不同類型的拓撲進行檢測。處理檢測結果中的孤立設備和拓撲斷點設備。5。8.3 PMS實用化指標維護工作方案5。8.3.1指標考核范圍國網公司每雙月對各網省PMS應用情況在實用化指標和人工評價兩方面進行考核。實用化指標設備臺賬類包括:配電設備臺賬38、完整性和配電設備錄入及時率.人工評價設備臺賬類包括:配電設備臺賬準確性。此外,變電站、配網線路、變壓器在考核范圍內,但不包含資產性質為“用戶”的設備和“未投運”的設備。表56 生產管理信息系統配電設備臺帳評價字段變電站變電站名稱、資產性質、資產單位、電壓等級、投運日期、值班方式、污穢等級、變電站性質、站址.配網線路線路名稱、電壓等級、運行單位、投運日期、起點電站、線路類型、是否代維、線路總長度(m)、電纜線路長度(m)、架空線路總長度(m)、維護班組、資產性質、資產單位。桿上變壓器主線名稱、所屬線路、所屬桿塔、設備名稱、運行編號、電壓等級、運行單位、投運日期、維護班組、是否代維、資產性質、型號39、生產廠家、絕緣介質、接線組別、使用性質、額定容量( kVA )、短路損耗(W)、空載損耗(W)。配電設備臺賬完整性:1)檢查2000年1月1日后投配電運的配電設備臺賬評價字段必須維護完整;2)配電設備臺賬必須全部錄入系統。配電設備臺賬及時率:檢查評價期內新投運設備的臺賬必須在投運后10日內錄入系統.配電設備臺賬準確性:檢查投運的配電設備臺賬參數必須維護規范、準確。5.8。3。2指標考核方式PMS實用化指標考核周期為雙月(評價周期為上一個雙月21日0時至本月20日24時).指標統計方式包括:系統自動統計和人工抽查。1)系統自動統計采用系統實用化評價模塊功能,對系統中配電設備臺賬的完整性、及時性40、業務數據量的合理性應用情況以及生產業務完成情況,系統縱向級聯情況進行自動統計。2)人工抽查采用逐條檢查的方式,按一定數量對系統內配電設備臺賬數據進行檢查,評價設備臺賬的完整性、規范性、準確性以及存在問題整改情況。5。8。3.3指標調整方法國網公司每雙月2026日期間對各網省PMS應用情況進行考核,如果特殊情況考核時間可能會提前進行。在營配貫通實施過程中,補錄PMS數據應盡量避免國網的考核時間范圍。若無法避免,可以將補錄的臺賬數據的運行狀態調整成“未投運。針對“未投運”的設備國網公司不納入考核。5。8。4 營銷系統指標維護工作方案目前,本項目的建設不會對營銷系統的考核產生影響。六、附件附件 營配貫通數據工程地市作業指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