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項目框支梁支架施工方案(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7267
2024-01-08
17頁
224KB
1、目 錄一、工程概況2二、編制依據2三、構造要求2四、控制要點3五、材料管理3六、驗收管理4七、使用管理5八、施工圖5九、梁底支架計算書6十、梁側模板計算書13框支梁模板支架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 本工程為商住樓,框架-剪力墻結構,四層裙樓,5-31層為住宅。轉換層設計在5層,標高22.700。轉換層框支梁較多,且截面面積大、鋼筋數量多,單支梁的荷載達到34kN/m。承重架采用無承重立桿,木方垂直梁截面支設方式,立桿縱向(梁長方向)立桿間距均為0.6m;橫向(梁寬方向)立桿間距均為0.25m。離地0.2m設掃地桿,立桿上部設頂托。板支撐立桿每側距梁邊0.4m。縱橫向水平拉桿步距1.5m。 二、編制2、依據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3、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模板支架技術規程(DB33/1035-2006)4、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5、直縫電焊鋼管(GB/T13793、低壓流體輸送甲焊接鋼管(GB/T3092)、碳素結構鋼(GB/T700)6、鋼管腳手架扣件(GB/5831-2006)7、鋼結構設計規范(GBJ17-88)8、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2001)三、構造要求1、架體總體要求:立桿、水平桿間距3、要嚴格控制;加掖部分高低差處要連續搭設。2、架體立桿:(1)梁下采用可調托座,托梁采用雙鋼管。(2)可調支托底部的立柱頂端應沿縱橫向設置一道水平拉桿,托座頂距離水平桿的高度不應大于300mm。梁底立桿應按梁寬均勻設置,其偏差不應大于25mm,調節螺桿的伸縮長度不應大于200mm。應在兩側立桿外設置連續式剪刀撐。 (3)模板支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v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亦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4)鋼管立柱的掃地桿、水平拉桿、剪刀撐應采用48mm2.8mm鋼管,用扣件與鋼管立柱扣牢。鋼管掃地桿、水平拉桿應采用對4、接。 (5)鋼管立柱應精心挑選,不得接長。3、架體水平桿(1) 每步的縱、橫向水平桿應雙向拉通。(2) 搭設要求:水平桿接長宜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桿的接頭不宜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各接頭至最近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縱距的確1/3;(3)主節點處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扣接且嚴禁拆除。主節點兩個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應大于150mm。4、模板加固(1)梁側模板加固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膠合板板厚18mm;內龍骨布置8道,內龍骨采用80100mm大樹。外龍骨間距500mm,外龍骨采用雙鋼管48mm2.8mm。對拉螺栓布置55、道,在斷面內水平間距250+400+400+400+400mm,斷面跨度方向間距500mm,直徑12mm。高度較小的梁加固依次減少。(2)梁底模板支設、加固 面板厚度18mm,木方80100mm,間距不得大于200mm;梁底支撐頂托梁長度1.40m;梁頂托采用雙鋼管482.8mm。 四、控制要點1.頂托的調節高度不得大于200mm;2.雙鋼管頂托梁要用鐵絲綁扎,保證不分散;3.梁底支撐全部用大方木,保證要求的截面尺寸,間距不得大于300mm;4.對拉螺栓直徑必須為12mm雙螺帽加固。5.螺桿間距要嚴格按交底尺寸加固誤差不得大于10mm。6.梁側??v向內龍骨必須為大方木,外側必須為雙鋼管背楞。76、.支撐架的立桿要按設計標高精心挑選,扣件緊固度大于40knm。8.支撐架的剪刀撐應連續搭設。五、材料管理1 鋼管、扣件(1) 材質:符合國家行業標準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的相關規定 (2) 驗收與檢測,鋼管、扣件必須有產品合格證和法定檢測單位的檢測檢驗報告,生產廠家必須具有技術質量監督部門頒發的生產許可證。并且使用前必須進行抽樣檢測。鋼管外觀質量要求:a 鋼管表面應平直光滑,不應有裂縫、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刺、壓痕和深的劃道;b 鋼管外徑、壁厚、端面等的偏差;鋼管表面銹蝕深度;鋼管的彎曲變形應符合附錄E的規定;c 鋼管應進行防銹處理??奂庥^質量要求:a 有7、裂縫、變形或螺栓出現滑絲的扣件嚴禁使用;b 扣件應進行防銹處理。2木方、面板:木方應選用質地較好的云杉或馬尾松,兩側刨平,厚度保證80mm。面板采用九合板,板材應有完整的出廠合格證和檢測報告。木方、面板材料質量要求:材料抗剪強度值fm()抗彎強度值fy()彈性模量E()木方1.4 N/mm215 N/mm29500 N/mm2面板1.3 N/mm213 N/mm26000 N/mm23技術資料施工現場應建立材料使用臺帳,詳細記錄材料的來源、數量和質量檢驗等情況人員管理六、驗收管理1驗收程序模板支架投入使用前,應由項目部組織驗收。項目經理、項目技術負責人和相關人員,以及監理工程師應參加模板支架的8、驗收。施工企業的相關部門應參加驗收。2驗收內容a 材料技術資料b參數專項施工方案c 構造專項施工方案和本規程3扣件力矩檢驗安裝后的扣件螺栓擰緊扭力矩應采用扭力扳手檢查,抽樣方法應按隨機分布原則進行。4驗收記錄按相關規定填寫驗收記錄表。七、使用管理1 搭、拆人員必須持證上崗。2作業層上的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載。腳手架不得與模板支架相連。3模板支架使用期間,不得任意拆除桿件。4架體因特殊原因或使用荷載變化而發生改變時,需采取措施(編制補充專項施工方案),重新驗收。5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派專人觀測模板支撐系統的工作狀態,觀測人員發現異常時應及時報告施工負責人,施工負責人應立即通知澆筑人員暫9、停作業,情況緊急時應采取迅速撤離人員的應急措施,并進行加固處理;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均勻澆搗,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混凝土超高堆置。八、施工圖 梁底模板支撐架立面簡圖梁側模板組裝示意圖九、梁底支架計算書計算依據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計算依據2施工技術2002.3.扣件式鋼管模板高支撐架設計和使用安全(杜榮軍)。1、計算參數: 模板支架搭設高度為5.3m, 梁截面 BD=1200mm2300mm,立桿的縱距(跨度方向) l=0.60m,立桿的步距 h=1.50m, 梁底增加6道承重立桿。 面板厚度18mm,剪切強度1.4N/mm2,抗彎強度15.0N/mm10、2,彈性模量6000.0N/mm4。 木方80100mm,剪切強度1.3N/mm2,抗彎強度13.0N/mm2,彈性模量9500.0N/mm4。梁底支撐頂托梁長度1.40m。梁頂托采用雙鋼管482.8mm。 梁底按照均勻布置承重桿6根計算。 模板自重0.50kN/m2,混凝土鋼筋自重25.00kN/m3,施工活荷載3.00kN/m2。 梁兩側的樓板厚度0.20m,梁兩側的樓板計算長度0.50m。 扣件計算折減系數取1.00。 計算中考慮梁兩側部分樓板混凝土荷載以集中力方式向下傳遞。 集中力大小為 F = 1.2025.0000.2000.5000.600=1.800kN。 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11、2.8。 2、模板面板計算 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連續梁計算。 作用荷載包括梁與模板自重荷載,施工活荷載等。 1.荷載的計算: (1)鋼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1 = 25.0002.3000.600=34.500kN/m (2)模板的自重線荷載(kN/m): q2 = 0.5000.600(22.300+1.200)/1.200=1.450kN/m (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P1 = (1.000+2.000)1.2000.600=2.160kN 均布荷載 q = 1.2034.50012、+1.201.450=43.140kN/m 集中荷載 P = 1.402.160=3.024kN 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60.001.801.80/6 = 32.40cm3; I = 60.001.801.801.80/12 = 29.16cm4; 計算簡圖 彎矩圖(kN.m) 剪力圖(kN) 變形的計算按照規范要求采用靜荷載標準值,受力圖與計算結果如下: 變形計算受力圖 變形圖(mm) N1=5.084kN 經過計算得到從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別為 N2=14.791kN N3=15.042kN N4=14.791kN N513、=5.084kN 最大彎矩 M = 0.415kN.m 最大變形 V = 1.056mm (1)抗彎強度計算經計算得到面板抗彎強度計算值 f = 0.41510001000/32400=12.809N/mm2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取15.00N/mm2;面板的抗彎強度驗算 f f,滿足要求! (2)抗剪計算 可以不計算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7857.0/(2600.00018.000)=1.091N/mm2 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40N/mm2抗剪強度驗算 T T,滿足要求! (3)撓度計算 面板最大撓度計算值 v = 1.056mm 面板的最大撓度小于300.0/250,滿足14、要求!2、梁底支撐木方的計算 (1)梁底木方計算 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載 q = 15.042/0.600=25.069kN/m 最大彎矩 M = 0.1ql2=0.125.070.600.60=0.902kN.m 最大剪力 Q=0.60.60025.069=9.025kN 最大支座力 N=1.10.60025.069=16.546kN 木方的截面力學參數為 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8.0010.0010.00/6 = 133.33cm3; I = 8.0010.0010.0010.0015、/12 = 666.67cm4; (1)木方抗彎強度計算 抗彎計算強度 f=0.902106/133333.3=6.77N/mm2木方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13.0N/mm2,滿足要求! (2)木方撓度計算均布荷載通過上面變形受力圖計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跨度得到20.543kN/m最大變形 v =0.67720.543600.04/(1009500.006666667.0)=0.285mm木方的最大撓度小于600.0/250,滿足要求!3、托梁的計算 托梁按照集中與均布荷載下多跨連續梁計算。 均布荷載取托梁的自重 q= 0.075kN/m。 托梁計算簡圖 托梁彎矩圖(kN.m) 托梁剪力圖(kN) 16、變形的計算按照規范要求采用靜荷載標準值,受力圖與計算結果如下: 托梁變形計算受力圖 托梁變形圖(mm) 經過計算得到最大彎矩 M= 0.561kN.m 經過計算得到最大支座 F= 14.339kN 經過計算得到最大變形 V= 0.045mm 頂托梁的截面力學參數為 截面抵抗矩 W = 8.50cm3; 截面慣性矩 I = 20.39cm4; (1)頂托梁抗彎強度計算 抗彎計算強度 f=0.561106/1.05/8496.0=62.89N/mm2頂托梁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215.0N/mm2,滿足要求! (2)頂托梁撓度計算 最大變形 v = 0.045mm頂托梁的最大撓度小于280.0/40017、,滿足要求!4、扣件抗滑移的計算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 R Rc 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0kN; R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上部荷載沒有通過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無需計算。5、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它包括: 橫桿的最大支座反力 N1=14.34kN (已經包括組合系數) 腳手架鋼管的自重 N2 = 1.200.1395.300=0.887kN N = 14.339+0.887=15.226kN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查表得到; i 計算18、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cm);i = 1.58 A 立桿凈截面面積 (cm2); A = 4.89 W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 = 5.08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計算值 (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N/mm2; l0 計算長度 (m); l0 = k1uh (1) l0 = (h+2a) (2) k1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1取值為1.167; u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5.3.3;u = 1.700 a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 = 0.30m; 公式(1)的計算結果:l0=1.1671.7001.50=2.976m19、 =2976/15.8=188.345 =0.203=15226/(0.203489)=153.301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 公式(2)的計算結果:l0=1.500+20.300=2.100m =2100/15.8=132.911 =0.386=15226/(0.386489)=80.573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 如果考慮到高支撐架的安全因素,適宜由公式(3)計算 l0 = k1k2(h+2a) (3) k2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2取值為1.007; 公式(3)的計算結果:l0=1.1671.007(1.500+20.300)=2.468m =220、468/15.8=156.193 =0.287=15226/(0.287489)=108.366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表1 模板支架計算長度附加系數 k1 步距 h(m) h0.9 0.9h1.2 1.2h1.5 1.5h2.1 k1 1.243 1.185 1.167 1.163 表2 模板支架計算長度附加系數 k2 H(m)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5 30 35 40 h+2a或u1h(m) 1.35 1.0 1.014 1.026 1.039 1.042 1.054 1.061 1.081 1.092 1.113 1.137 1.155 21、1.173 1.44 1.0 1.012 1.022 1.031 1.039 1.047 1.056 1.064 1.072 1.092 1.111 1.129 1.149 1.53 1.0 1.007 1.015 1.024 1.031 1.039 1.047 1.055 1.062 1.079 1.097 1.114 1.132 1.62 1.0 1.007 1.014 1.021 1.029 1.036 1.043 1.051 1.056 1.074 1.090 1.106 1.123 1.80 1.0 1.007 1.014 1.020 1.026 1.033 1.040 1.046 22、1.052 1.067 1.081 1.096 1.111 1.92 1.0 1.007 1.012 1.018 1.024 1.030 1.035 1.042 1.048 1.062 1.076 1.090 1.104 2.04 1.0 1.007 1.012 1.018 1.022 1.029 1.035 1.039 1.044 1.060 1.073 1.087 1.101 2.25 1.0 1.007 1.010 1.016 1.020 1.027 1.032 1.037 1.042 1.057 1.070 1.081 1.094 2.70 1.0 1.007 1.010 1.016 23、1.020 1.027 1.032 1.037 1.042 1.053 1.066 1.078 1.091 以上表參照 杜榮軍:扣件式鋼管模板高支撐架設計和使用安全十、梁側模板計算書1、梁側模板基本參數 計算斷面寬度1200mm,高度2300mm,兩側樓板高度220mm。 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膠合板。 內龍骨布置8道,內龍骨采用50100mm木方。 外龍骨間距500mm,外龍骨采用雙鋼管48mm3.5mm。 對拉螺栓布置5道,在斷面內水平間距250+400+400+400+400mm,斷面跨度方向間距500mm,直徑12mm。2、梁側模板荷載標準值計算 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時24、產生的荷載設計值;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產生荷載標準值。 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計算公式為下式中的較小值: 其中 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為0時取200/(T+15),取5.714h; T 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取20.000; V 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取2.500m/h; H 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取2.000m; 1 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取1.0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取0.850。 根據公式計算的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F1=40.540kN/m2 實際計算中采用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F1=40.5525、0kN/m2 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 F2= 4.000kN/m2。3、梁側模板面板的計算 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 面板的計算寬度取0.50m。荷載計算值 q = 1.240.5500.500+1.44.0000.500=27.130kN/m 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50.002.002.00/6 = 33.33cm3; I = 50.002.002.002.00/12 = 33.33cm4; 計算簡圖 彎矩圖(kN.m) 剪力圖(kN) 變形圖(mm) 經過計算得到從26、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別為 N1=3.103kN N2=8.920kN N3=7.591kN N4=7.923kN N5=7.923kN N6=7.591kN N7=8.920kN N8=3.103kN 最大彎矩 M = 0.241kN.m 最大變形 V = 0.9mm (1)抗彎強度計算 經計算得到面板抗彎強度計算值 f = 0.24110001000/33333=7.230N/mm2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取40.00N/mm2; 面板的抗彎強度驗算 f f,滿足要求! (2)抗剪計算 可以不計算 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4764.0/(2500.00020.000)=0.715N/mm227、 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0.00N/mm2 抗剪強度驗算 T T,滿足要求! (3)撓度計算 面板最大撓度計算值 v = 0.926mm 面板的最大撓度小于290.0/250,滿足要求!4、梁側模板內龍骨的計算 內龍骨直接承受模板傳遞的荷載,通常按照均布荷載連續梁計算。 內龍骨均布荷載按照面板最大支座力除以面板計算寬度得到。 q = 8.920/0.500=17.841kN/m 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載 q = 8.920/0.500=17.841kN/m 最大彎矩 M = 0.1ql2=0.117.8410.5028、0.50=0.446kN.m 最大剪力 Q=0.60.50017.841=5.352kN 最大支座力 N=1.10.50017.841=9.812kN 截面力學參數為 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5.0010.0010.00/6 = 83.33cm3; I = 5.0010.0010.0010.00/12 = 416.67cm4; 抗彎強度計算 抗彎計算強度 f=0.446106/83333.3=5.35N/mm2 抗彎計算強度小于13.0N/mm2,滿足要求! (2)撓度計算 最大變形 v =0.67714.867500.04/(1009500.004166666.29、8)=0.159mm 最大撓度小于500.0/250,滿足要求!5、梁側模板外龍骨的計算 外龍骨承受內龍骨傳遞的荷載,按照集中荷載下連續梁計算。 外龍骨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連續梁計算。 集中荷載P取橫向支撐鋼管傳遞力。 支撐鋼管計算簡圖 支撐鋼管彎矩圖(kN.m) 支撐鋼管變形圖(mm) 支撐鋼管剪力圖(kN) 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 最大彎矩 Mmax=0.698kN.m 最大變形 vmax=0.253mm 最大支座力 Qmax=12.546kN 抗彎計算強度 f=0.698106/10160000.0=68.70N/mm2 支撐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 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4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6、對拉螺栓的計算 計算公式: N N = fA 其中 N 對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A 對拉螺栓有效面積 (mm2); f 對拉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170N/mm2; 對拉螺栓的直徑(mm): 12 對拉螺栓有效直徑(mm): 10 對拉螺栓有效面積(mm2): A = 76.000 對拉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kN): N = 12.920 對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kN): N = 12.546 對拉螺栓強度驗算滿足要求!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14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13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36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13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1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