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項目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專項施工方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77576
2024-01-09
18頁
110.86KB
1、目 錄1 編制依據22工程概況22。1工程概況22。2空心樓板設計概況32。3 空心樓蓋施工重點、難點42.4 薄壁空心樓蓋組成、技術特點43 施工準備53.1 組織準備53.2 技術準備53.3 現場準備64 施工方法74。1施工工藝流程74.2 操作要點85 質量保證措施196 成品保護措施207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208 附圖21 1 編制依據1。1、工程設計圖紙及圖紙會審紀要;1.2、工程施工組織設計;1。3、工程施工合同;1.4、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1);1。5、建筑施工安全檢查評分標準(JGJ592002);1.6、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結構技術規程(DB2、J 1595-2013);1。7、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技術規程(JGJ/T268-2012);1。8、廠家提供的施工方法; 2工程概況xx城區(一期)保障性住房項目由十二個標段組成,本標段為第五標段,項目由3棟高34層單體高層建筑,兩層連體地下車庫組成,總建筑面積106908,建筑基底面積3405。基坑深9m,工期760天。根據設計圖紙要求,本工程中,應用了現澆空心樓蓋結構(空心箱模),本工程空心樓板位于塔樓外地下室負一層部分樓板處人防區外,均為400厚空心樓板,總共建筑面積約:5143。41m2,薄壁方箱采用底面尺寸為600600mm*250mm標準芯,空心蓋板箱體樓板澆筑的最大面積為639.3、9m3。不屬于大體積混凝土澆筑范圍。上下面層和芯與芯之間暗肋為現澆實心混凝土;空心樓蓋梁板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5,上面層混凝土為75mm厚,下面層混凝土為75mm厚。肋梁寬度為100mm.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梁30,板15;板縱向受力鋼筋及肋內箍筋與薄壁方箱的凈距不得小于10mm;受力鋼筋及肋內裙樓頂板大部分為薄壁方箱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空心樓蓋的箱體厚度為250mm,具體情況請詳見附圖.3、空心樓蓋的設計技術要求如下: 3。1、梁、板設計要求: (1)空心樓蓋梁板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5.上面層混凝土為75mm厚,下面層混凝土為75mm厚。 (2)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梁30,板15;板縱向受力鋼筋4、及肋內箍筋與薄壁方箱的凈距不得小于10mm. (3)一向梁寬小于柱寬(柱高)另一向梁寬大于柱寬(柱高)時,梁寬大于柱高的梁,柱側面部分梁應加箍筋,箍筋間距為100mm。(4) 框架梁縱筋在保證鋼筋凈距1.5d,且30(面筋),25(底筋)的情況下應盡量穿過柱,且至少60以上穿過柱。(5) 框梁及柱帽為實心砼,薄壁方箱離明梁和暗戀邊凈距不宜小于50mm,離預留洞邊凈距不應小于100mm.(6) 薄壁方箱排放應綜合考慮樓板預留孔位置,以孔留處少切斷板肋受力主筋為原則.(7) 因樓板留孔且孔寬1000mm,二切斷板受力筋,則應在留孔四周板內加筋,加筋原則為:每側板肋內各加一半被切斷鋼筋,且直通入兩端5、梁內300。(圖中注明除外)(8) 因樓板留孔使板受力筋無法穿過且孔寬300時,板受力筋應按1:6的彎度繞孔穿過。3.1空心蓋板布置圖3.2 空心樓蓋施工重點、難點3.2。1空心樓蓋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空心箱模會承受較大的浮力,上浮后下層混凝土厚度變厚,上層混凝土厚度變薄,滿足不了設計要求。3。2.1本工程空心樓蓋肋梁寬度為100mm,混凝土澆筑時,空心箱模容易左右浮動,造成肋梁寬度減小。3.3薄壁空心樓蓋組成、技術特點空心樓蓋是一種現澆鋼筋砼空心樓蓋;也叫現澆空心大板,是由高強薄壁管芯模現澆而成的空心無梁樓蓋。空心樓蓋,包括鋼筋砼、薄壁管,薄壁管埋置在鋼筋砼中,其特征在于薄壁管內填充有輕質材6、料。薄壁箱體構件在現澆空心樓蓋中的應用,可節約砼用量,減輕結構自重,降低工程造價,減少地震作用;還可較方便的實現大開間,增大使用面積,在保證使用凈高度的條件下,可降低結構層高,對于有高度限制的房屋,可增加樓層.同時,埋置BDF薄壁箱體構件的現澆砼空心樓蓋符合國家倡導的建設“節能省地型”建筑的要求和建筑產業政策,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4施工準備4.1組織準備4。1。1 組成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人的項目管理班子,負責工作布置和檢查。4。1.2 項目副經理負責施工進度計劃,施工質量、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落實及督促檢查,負責工作匯報。4。1。3 項目安全員負責地下空心板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消防、職業7、健康管理。4.1.4 項目技術負責人負責編制施工專項方案,技術交底。4。1。5 空心板工程施工組織架構圖項目經理項目副經理技術負責人施工員質檢員安全員資料員施工班組圖4。1.5組織架構圖4.2技術準備4。2.1 學習施工圖紙、規范和標準,了解空心樓板設計要求、空心樓板工程的施工程序、施工順序、質量標準。4.2.2 根據設計圖紙、規范和標準要求,編制施工專項方案,經審批后實施。4.2。3 按照設計要求繪制空心方箱排布圖,并經設計單位認可。4。2.4 施工技術交底:根據確定的空心樓板工程的施工工藝要求,做好空心樓板工程的施工技術交底,按照空心樓板施工工藝要求做好施工技術培訓。4.2。5 為了確保空8、心樓板工程質量,確定每一道施工工序的驗收標準。4.3 現場準備4。3。1 按施工總平面圖要求,布置好空心方箱儲存場地,空心方箱堆放場地須平整堅硬。4.3。2現場安全、環保施工準備:按總平面布置要求,模板支撐的搭設必須滿足防水施工安全使用要求,驗收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并考慮不影響施工操作。4。3。3勞動力組織準備:根據工程量和工期組織好勞動力的入場數量,及時搞體系好入場前的三級教育工作,按項目部管理規定進行入場后的操作人員管理。4。3.4材料準備:GBF薄壁空心方箱生產廠家須提前報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審批;空心方箱進場必須有合格證,檢驗報告,各項指標必須滿足相關規范及規程要求。4.3。5施工機械設9、備準備: 表3。3。5 擬投入機械設備表序號名稱型號單位數量1卷尺5m把582經緯儀J2臺13水準儀S3臺14插入式振動器ZN-30臺35塔吊QTZ80臺36水平尺個15 施工方法5.1施工工藝流程空心方箱進場驗收下薄璧方箱委托專業廠家生產板底抗浮鋼絲綁扎預埋管線空心方箱安裝板面鋼筋安裝方箱抗浮壓筋布置及綁扎空心樓蓋混凝土澆筑破損空心方箱修補空心樓蓋肋梁定位放線肋梁交接處抗浮點鉆孔肋梁鋼筋安裝板底鋼筋安裝支模架及模板安裝繪制空心方箱排布圖空心樓板隱蔽驗收澆筑不合格合格圖4。1施工工藝流程圖5.2 操作要點5。2。1薄壁空心方箱安裝順序、澆筑順序按照空心樓蓋的施工工藝,空心樓蓋從軸線K50(1010、區處)開始向兩邊進行施工,在板面鋼筋完成后首先從軸線K-50(10區處)處開始向兩邊進行混凝土澆筑.5。2。2支模架及模板施工1 空心方箱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的模板與鋼筋施工,一般操作應遵循8m時,底模拆模時樓蓋混凝土強度等級應達到設計強度等級的100;對于懸挑結構,底模拆模時樓蓋混凝土強度等級應達到設計強度等級的100%。對于有后張預應力的現澆混凝土空心方箱空心樓蓋底模應待預應力張拉完成后方可拆除。5。2。3鋼筋施工1空心方箱樓蓋暗梁鋼筋、板鋼筋及肋間鋼筋安裝完畢,必須進行初驗,且在空心方箱底部定位措施完成并確認可靠后,方可進行空心方箱安裝施工。2 寬扁梁核心區(縱橫兩向寬扁梁相交的重疊部位)11、的梁核心區附加腰筋和水平箍筋、柱帽側向水平箍筋、柱帽上下部主筋之間的一字拉鉤鋼筋等構造要求均應按空心方箱空心樓蓋結構說明的規定進行施工。3 板、腹肋、梁鋼筋安裝宜同向同層布置,以避免不同鋼筋反復重疊超高.寬扁梁寬度大于柱寬的情況、暗梁核心區、柱帽的鋼筋構造要求按設計圖紙要求處理。4 設計未作具體規定時,框架梁端箍筋加密區長度取2.5倍梁高(暗梁),2倍梁高(明梁)且不小于500。5 框架暗梁縱筋在保證鋼筋凈距1.5d,且30(面筋),25(底筋)的情況下應盡量穿過柱,且至少60%以上穿過柱。6 當設計說明中未明確時,板縱筋較大的筋放外層,較小的放內層。KAL暗梁筋的上下關系同板筋。板上部通長鋼12、筋及負筋應按同向同層的方式布置,以防止板上部鋼筋的多層重疊超高,導致樓板混凝土超厚.7 后澆帶內的板筋應100%斷開錯開搭接,后澆帶處理方法見下圖。圖4。2.1后澆帶處做法詳圖8 樓蓋鋼筋安裝完畢后,并對鋼筋工程隱蔽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5.2.4空心方箱安裝1 空心方箱被吊至安裝樓層排放前須對其外觀完好情況作逐個檢查.對空心方箱破損不超過表2所規定標準,出現破損情況,應進行封補、填塞或更換產品。施工中造成空心方箱局部破損,可用塑料布及編織布堵塞破損洞口,或采用夾板及封口膠帶封補洞口,以澆筑混凝土時水泥漿不會進入箱體內為準.-1空心方箱破損容許修補標準序號產品高度H(mm)200213、003003004004001允許一般破損(mm)50501001002 允許每件產品一般破損數量 (處)22223容許單處最大破損H/2H/3H/3H/42 調整對線,保證空心方箱之間及空心方箱與暗梁、墻、柱之間的間距符合設計要求,并將空心方箱采用混凝土墊塊墊至設計標高,在鋪施空心方箱前應先進行一次檢查調整,以確保底部混凝土層的厚度。相鄰空心方箱之間應用鋼筋馬凳,保證縱橫肋距。3 空心方箱底部的預留水電線管盒應按放線位置預埋,為減少其對樓蓋斷面的削弱,預埋管線盒宜盡可能布置在肋間位置,預埋管線盒的連結節點宜布置在空心方箱空心樓蓋間肋處。豎向穿樓板管道宜先預埋套管。必要時采用配套件替換主要規格14、的空心方箱產品,讓出管線位置.4 安裝空心方箱時,如設計未作要求,宜將其與最靠近的梁、墻鋼筋的凈間距調為50mm70mm,與預留孔洞的凈間距調為在滿足設計要求且不小于50 mm.5.2.5空心方箱抗浮施工1 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為防止空心方箱上浮,在空心方箱板面設置抗浮壓筋,通過鋼絲與樓板底筋綁扎,再把底筋與模板支撐連接,把浮力傳遞給模板支撐體系。整改抗浮體系設計兩道抗浮鋼絲,詳見圖2和圖3。第一道抗浮鋼絲設置:通過空心樓蓋定位放線后,在肋梁交接處抗浮點鉆孔,并在板底鋼筋安裝后,進行第一道抗浮鋼絲綁扎。第二道抗浮鋼絲設置:在方箱頂面設置兩道抗浮壓筋,并用12#鋼絲與板底第一道鋼絲位置底筋連接牢15、固,抗浮點沿梁邊200mm位置開始每隔1200mm距離設置拉結點.此道工序由負責預制蓋板安裝班組完成.2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為防止方箱左右浮動,在肋梁上設置U型卡,用于固定肋梁寬度,詳見圖1和圖2。圖5。2。5-1薄壁方箱抗浮錨固平面示意圖圖5.2。5-2空心樓蓋板抗浮錨固11剖面示意圖5。2.6澆筑混凝土1泵送混凝土的水平管、轉向接頭、布料口支座或運送混凝土物料小車的通道,應在薄璧方箱上架空安裝、鋪設,為了保證布料機支座的穩定,我司采用四面大放腳的支座來保證混凝土澆筑過程的穩定性,防止布料機傾倒。2 澆筑混凝土時,應安排適量的木工與鋼筋工,隨澆筑作業及時修補、調整薄璧方箱與鋼筋。并應安排木工16、對支模架進行護模. 3 混凝土的澆筑,宜沿縱軸單向進行,不宜作多點合圍式澆筑。混凝土的塌落度不宜小于180,澆筑過程中為了增加混凝土的流變性能,適當的使用減水劑,控制好水灰比布料與震搗應同步進行,以保證薄璧方箱底被充填飽滿,且無積存氣囊、氣泡,表示箱模底部混凝土已密實;振搗棒應避免直接觸碰空心箱模。 4 混凝土用粗骨料的最大粒徑應根據內模形式和混凝土澆筑設備的具體要求確定,不宜大于空心樓板肋寬的1/2和空腔底部板厚的1/2,且不得大于31.5。空心蓋板澆筑宜進行分段澆筑,一次澆筑最大面積為639。9m3m3.不屬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范疇。5 澆筑薄璧方箱混凝土空心樓蓋時,宜采用小型插入震動器(317、0mm)震搗。采用50插入震動器必須從縱橫肋間快速插入至樓板底部振搗,振搗棒在肋內振搗點的間距不得大于500mm,每點振搗時間宜為15s20s,以混凝土將肋間充填飽滿,不上泛氣泡為宜;振搗完后,應緩緩提出振搗棒不得將震動器直接觸壓薄璧方箱進行震搗。6 樓板混凝土澆筑完成后,上部支模架應待混凝土達到終凝后再進行鋪設,支模架立桿下加設墊板。7 在澆筑混凝土時,如遇現場薄璧方箱變形過大或破損,應及時采用支護擋板或填塞等措施,用以抵抗混凝土對箱體的壓力,以箱體內不進混凝土為準。六、 泵送混凝土裂縫的預防措施針對泵送混凝土裂縫的成因(包括收縮裂縫、沉降裂縫、溫度裂縫)等,我們制定相應的措施來防止或者盡量18、減少裂縫的發生,從而避免不必要的物力、財力上的損失,進而提高工程的施工質量.6.1溫度裂縫防治措施防止混凝土出現裂縫最根本的措施就是控制混凝土內部和表面的溫度差.6。1.1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的選用水泥品種選擇和水泥用量控制:減少溫差的措施是選用中熱硅酸鹽水泥或低熱礦渣硅酸鹽水泥,在摻加泵送劑或粉煤灰時,也可選用礦渣硅酸鹽水泥。在滿足強度的 條件下,盡可能減少水泥用量,控制在450克/立方米以下,經研究和工程實踐表明,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增減10千克,其水化熱將使混凝土的溫度相應 升高或降低1。選擇質量優良的粗細骨料:根據結構最小斷面尺寸和泵送管道內徑,選擇合理的最大粒徑的粗骨料。天然連續19、級配的粗骨料可使混凝土具有較好的可泵性,減少用水 量、水泥用量,進而減少水化熱.例如540毫米粒徑比525毫米粒徑的碎石或卵石混凝土可減少用水量68千克/立方米,降低水泥用量15千克/立方 米,因而減少泌水、收縮和水化熱.細骨料采用級配良好的中砂為宜。實踐證明,采用細度模數2.8的中砂比采用細度模數2。3的中砂,可減少用水量 2025千克/立方米,可降低水泥用量2835千克/立方米,因而降低了水泥水化熱,混凝土溫升和收縮。添加摻合料:除了摻加具有減水、增塑、緩凝、引氣的泵送劑,混凝土中摻入一定數量優質的粉煤灰后,不但能代替部分水泥,而且能起到潤滑作用,可改善混凝土 拌合物的流動性、粘聚性和保水20、性,并且能夠補充泵送混凝土中粒徑在0。315毫米以下的細集料達到占15的要求,從而改善了可泵性。特別重要的效果是摻加粉煤灰之后,可以降低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熱,減少絕熱條件下的溫度升高,如混凝土在128天齡期內,摻加20%粉煤灰的水泥混凝土,其溫升和水化熱約為 未摻加粉煤灰的水泥混凝土的80%。可見,添加粉煤灰對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熱和溫升的效果是非常顯著的。6.1。2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藝改進控制混凝土出機溫度和澆筑溫度:對于澆筑溫度的控制,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中有明確規定,高溫季節施工時,混凝土最高澆筑溫度不得超過 28。降低混凝土的出機溫度,最有效的方法是降低原材料溫度,粗細骨料遮陽防曬或灑21、冷水降溫等措施降低混凝土的澆筑溫度。除此之外,攪拌運輸車罐體、泵 送管道保溫、冷卻也是必要的措施.6.1。3改進工藝:攪拌工藝采用二次投料的凈漿裹石或砂漿裹石工藝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分聚集在水泥砂漿和石子的界面上,使硬化后界面過渡層結構致密、粘 結力增大,從而提高混凝土強度10%或節約水泥5,并進一步減少水化熱和裂縫.振動工藝,對已澆筑的混凝土,在終凝前進行二次振動,可排除混凝土因泌水 而在石子、水平鋼筋下部形成的空隙和水分,提高粘結力和抗拉強度,并減少內部裂縫與氣孔,提高抗裂性。養護工藝,為了嚴格控制大體積混凝土的內外溫差,確 保混凝土質量,減少裂縫,必須切實做好養護工作,養護要做到使混凝土表22、面經常保持濕潤,養護時間為28天。通過養護、保持了適當的溫度和濕度條件,降低混 凝土表層的溫度差,防止表面裂縫.6。2收縮裂縫及沉降裂縫的防治這兩種裂縫的消除,可以采取以下施工方法予以克服:6。2。1正確的振搗方法:泵送混凝土的振搗方法,除了按普通混凝土的操作方法震動棒的移動間距宜為400mm左右,振搗時間宜為1530s進行外,尚需要在間隔2030min后,進行第二次復振,其目的是提高混凝土密度,盡可能的消除結構構件四周水泡和縮水裂縫。6。2。2二次抹壓的施工技術:采用二次抹壓技術可消除混凝土干縮、沉縮和塑性收縮產生的表面裂縫,增加混凝土內部的密實度。但是,二次抹壓時間必須掌握恰當,過早抹壓沒23、有效果;過晚抹 壓混凝土已進入初凝狀態,失去塑性,消除不了混凝土表面已出現的裂縫.混凝土澆注振搗后,用鐵滾筒碾壓23遍,在混凝土初凝后(用手指按壓而無手印)及 終凝前(混凝土吸水時,腳踩有痕而無坑)分兩次用木抹搓毛抹壓,第一遍時普遍搓毛抹壓,第二遍時應重點對出現裂縫的部位進行拍打,使其二次液化,彌合裂 縫,由此達到消除收縮裂縫及沉降裂縫的目的。6.3干縮裂縫的防治要在混凝土澆筑完畢后及時覆蓋塑料薄膜或濕草袋,對混凝土進行保濕養護。接縫處搭接蓋嚴,避免混凝土水份蒸發,保持混凝土表面處在濕潤狀態下養護。在氣溫高、濕度低、或風速大的天氣條件下,混凝土表面搓毛后,及時進行灑水養護并用塑料薄膜覆蓋,使混24、凝土表面保持濕潤。即使在氣溫、濕度正 常、無風的情況下,也應在混凝土終凝時,盡早進行灑水養護及覆蓋工作。面積大的水平結構,抹完一片,養護一片,覆蓋一片。養護的時間不得少于14天。為防 止墻、柱、梁等的側模板過早拆卸,導致混凝土表面產生干燥收縮裂縫,應在混凝土表面刷養護液在冬季施工時,搓毛后及時用塑料薄膜及棉毯覆蓋,保持混凝土中的水分盡可能的少蒸發,確保水泥進行水化反應所需要的水分,即可消除干縮裂縫及溫度裂縫。采用膨脹劑防治裂縫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中,采用大流態預拌泵送混凝土,為防止混凝土干縮和溫差收縮產生裂縫,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摻入一定量的 UEA膨脹劑,拌合后生成膨脹性結晶水化物,使混凝土產25、生適度膨脹,補償混凝土收縮,提高混凝土抗裂能力,通常稱為微膨脹混凝土。在施工中,我們采用摻 UEA膨脹劑的辦法來消除混凝土收縮產生的裂縫.要求混凝土在澆筑后,立即在混凝土表面覆蓋塑料薄膜,保持混凝土處于潮濕狀態下養護14天,使膨脹劑充分 發揮膨脹作用.這種方法已廣泛采用,效果十分顯著。要消除泵送混凝土施工裂縫的產生,應注意原材料質量的把關和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盡量選用低中水化熱水泥,以降低水化熱;采用高強水泥以減少水 泥用量。根據情況,摻入粉煤灰等摻合材料,則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可泵性,降低水化熱,從而增強密實度,提高混凝土強度和耐久性,保證混凝土的拌合物 的均勻性。泵送預拌混凝土配合比設26、計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除滿混凝土的強度、耐久性要求外,還要考慮運距、泵送距離、具體施工條件等因素。科學設計配合比確定適宜的坍落度,適當的砂率、水灰比、水泥用量,選用適宜摻合料。總之,在保證強度的前提下,不宜過多增加水泥用量;在保證泵送和澆筑的前提下,坍落度不宜過大。6質量保證措施6。0.1混凝土所用水泥、水、骨料、外加劑等必須符合規范及法規規定,檢查出廠合格證和相應的試驗報告是否符合質量要求。6。0。2 混凝土的配合比、養護必須符合施工規范要求.6.0.3 混凝土強度的試塊取樣、制作、養護和試驗要符合規范要求和廣東省地方標準,做好見證取樣工作。6。0.4 混凝土振搗密實,不得有蜂窩、孔洞、27、露筋、縫隙、夾渣等缺陷.6。0。5 后澆帶處理必須按施工規范標準處理。6.0.6振搗棒不得將震動器直接觸壓薄璧方箱進行震搗,以免破壞薄壁方箱。7 成品保護措施7。0。1 應盡可能避免或減少薄璧方箱到場后的臨時堆放與二次搬運.薄璧方箱在裝卸、搬運、疊堆時應小心輕放,嚴禁拋擲。7。0。2安裝固定薄璧方箱施工過程,應在盒頂鋪墊腳手架板作保護,不容許直接踩踏薄璧方箱.不允許將扣件等重物直接拋至薄璧方箱頂面,鋼筋等重物起吊堆放位置應墊設木方或模板等保護薄璧方箱.7。0.3澆筑混凝土過程中禁止將施工機具直接壓放在薄璧方箱上。若采用塔吊運混凝土,吊斗下應鋪設模板緩減沖力,混凝土不能直接沖擊薄璧方箱。輸送泵輸28、送混凝土時應盡量降低混凝土的下落高差,下落高差大于50時宜用模板緩減混凝土對薄璧方箱的沖擊力。8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8。0.1 進入現場的機械設備在使用前,必須經項目安全部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操作人員需持證上崗作業,并在機械旁掛牌注明安全操作規定.8。0。2 施工機械必須設置防護裝置,每臺機械必須一機一閘并設漏電保護開關.工作場所保持道路通暢,危險部位必須設置明顯標志,保證安全用電。嚴禁踩在鋼筋或鋼管上操作。振搗設備應設有開關箱,并裝有漏電保護器。在指定電箱接線;振搗棒有專用開關箱,并接漏電保護器(必須達到兩極以上漏電保護),接線不得任意接長。電纜線必須架空,嚴禁落地。8。0。3在使用混凝29、土輸送泵進行澆筑時,嚴禁施工人員或其他人員站在泵管前端,以免混凝土泵噴漿時將人噴傷;混凝土出泵位置的泵管彎管處必須用安全網和架桿封閉,防止泵管迸裂傷人。8。0。4 澆筑混凝土前必須檢查支撐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動.澆筑混凝土時必須由模板支設班組設專人看模,隨時檢查支撐是否變形、松動,并組織及時恢復。8。0。5 在使用混凝土振搗器進行振搗時,操作人員必須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8。0。6 由于澆筑混凝土需連續不間斷進行,因此必須合理的安排施工人員的交接時間讓施工人員有適當的休息時間,以免施工人員出現疲勞作業發生危險。8.0。7 澆筑砼時不要振動鋼筋,降低噪聲排放強度。8.0。8 接拆泵管時,應在泵管架子上掛安全帶,泵機運行時,機手不得離崗,并經常觀察壓力表、油溫等是否正常。泵管連接,由專人操作,其他人不得隨意拆接。混凝土泵送過程中定時、定人檢查連接件及卡具有無松動現象。8.0。9方箱疊堆后應作儲放標識,并應明顯警示禁止人員攀爬。8。0.10對預拌混凝土運輸車要加強防止遺撒的管理,要求所有運輸車卸料溜槽處,必須安裝防止遺撒的活動擋板,混凝土卸完后必須清理干凈,方準離開現場。8.0.11沖洗泵管、泵車、地泵后,將清洗用過的廢棄水經初步沉淀后,用于現場灑水、降塵,并定期將池內沉淀物清除。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4
1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