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接地及接地裝置施工工藝(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8605
2024-01-09
5頁
189KB
1、1.1.1 防雷接地及接地裝置安裝1.1.1.1 材料要求1 所有金屬材料均使用鍍鋅件,如圓鋼、角鋼、扁鋼、鋼管、卡子、螺絲、螺栓、墊片等。2 卡子最好采用頂卡式,且應具有強度,不易變形。3 引下線甩出女兒墻處采用2根12的鍍鋅圓鋼。4 當設計無要求時,接地裝置的材料采用為鋼材,熱浸鍍鋅,最小允許規格、尺寸見表314。最小允許規格、尺寸(mm)表3-14種類規格及單位地上地下室內室外交流電流回路直流電流回路圓鋼直徑(mm)681012扁鋼截面(mm2)60100100100厚度(mm)344.06.0角鋼厚度(mm)2.02。54.06。0鋼管壁厚(mm)2。52.53。54.51.1.1.22、 焊接要求1 連接應采用焊接,焊縫應飽滿并有足夠的機械強度,不得有夾渣、咬肉、裂紋、虛焊、氣孔等缺陷,焊接處的藥皮敲凈后,刷瀝青做防腐處理.防雷接地焊接要求:雙面焊,焊接長度大于6D.焊接點光滑平整無咬肉、加渣、漏焊現象,清除藥皮,銀粉防腐.2 采用搭接焊時,其焊接長度如下:1) 鍍鋅扁鋼焊接長度不得小于其寬度的2倍,且至少焊三邊,煨彎不能太死,直線段不得有明顯彎曲,并應立放。2) 鍍鋅圓鋼焊接長度為其直徑的6倍,并應雙面施焊。3) 鍍鋅圓鋼與鍍鋅圓鋼焊接,焊接長度為圓鋼直徑的倍。4) 鍍鋅扁鋼與鍍鋅鋼管(或角鋼)焊接時,為了連接可靠,除應在接觸部位兩側進行焊接外,還應將扁鋼本身彎成弧形(或直3、角)與鋼管(或角鋼)焊接。5) 扁鋼接地線做型焊接時,暗敷設時可扭彎搭接焊接或采用型焊接加輔助焊片,以保證其搭焊長度,明敷設時采用90度立彎搭接焊接。6) 每種焊接方法應保證同一工程焊接處的搭接長度一致,尤其在明裝做法時,更應嚴格要求。1.1.1.3 接地裝置1 人工接地體1) 應選用角鋼或圓鋼,長度不小于2.5m,相互之間間距不應小于5m,其頂部應做成尖角;2) 埋設時應挖深為0。81m,寬為0.5m的溝,溝上寬下窄,打樁時,應采取措施,防止接地角鋼或圓鋼打劈。接地體應垂直設置,不得打偏,其頂部離地高度為600mm;3) 接地體之間用鍍鋅扁鋼焊接連接,扁鋼應側放,與接地體連接的位置距接地體頂4、部100mm,焊接達到上條要求,并留有足夠長的連接長度;4) 接地體埋設位置距建筑物不宜小于1.5m,遇有垃圾灰渣等時,應換土并分層夯實;5) 當接地裝置必須埋設在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小于3m時,應采用均壓帶做法或接地裝置上敷設5090mm瀝青層,其寬度應超過接地裝置2m。2 自然接地體1) 利用無防水底板鋼筋或深基礎做接地體,應按設計要求,將底板鋼筋搭接焊好;2) 將柱內兩根相臨或對角的鋼筋與底板鋼筋搭接焊好,并將柱內主筋用色標作好標記,色標顏色在同一單位工程中,應一致并與土建工程上用的顏色區分開.1.1.1.4 接地干線1 室外接地干線敷設室外接地干線一般敷設在溝內,回填土應壓實但不需打夯5、,末端露出地面500mm,以便接引線。2 室內接地干線明敷設1) 室內接地干線多為明敷設,但部分設備連接的支線需經地面也可埋在混凝土內。2) 明敷設接地線不應妨礙設備的拆除與檢修。3) 接地線應水平或垂直敷設,也可沿建筑物表面平行敷設,不應有高低起伏及彎曲情況;4) 接地線沿建筑物墻壁敷設時,接地干線距地面應不小于200mm,距墻面不小于10m,支持件間的水平直線距離一般為1m,垂直部分為1.5m,轉彎部分為0。5m。5) 接地干線敷設應平直,水平度及垂直度允許偏差2/1000,但全長不得超過10m;轉角處接地干線彎曲半徑不得小于扁鋼寬度的倍。6) 明敷設的接地線應表面刷黑漆,油漆應均勻無遺漏6、,但接地卡子及接地端子等處不得刷油。如因建筑物設計刷其他顏色,則應在連接處及分支處刷以各寬為150mm的兩條黑帶,其間距150mm。7) 穿墻時,應套管保護,跨越伸縮縫,應做煨管補償.8) 在室內接地干線上隔10m,裝設一個接地端子.9) 接地線引向建筑物入口處,應標以黑色接地標志.1.1.1.5 引下線安裝1 引下線暗裝當利用建筑物主筋做引下線時應滿足:1) 主筋截面積不得小于90mm2,每條引下線不得少于根主筋;結構主筋為錐螺紋連接時無須焊接跨接地線利用結構主筋作為防雷接地引下線時:雙面施焊,焊接長度為6D。接地引下線為墻體主筋時,要采用內外兩主筋。接地引下線為柱子主筋時,要采用對角兩主筋7、。2) 主筋搭接處接接地線的要求焊接,當主筋采用壓力埋弧焊、對焊、冷擠壓時其接頭處可不跨接。3) 引下線扁鋼不得小于254mm,圓鋼直徑不得小于12mm。4) 現澆混凝土墻內暗敷引下線時不做防腐處理,焊接應滿足規范要求。5) 明裝引下線應躲開建筑物的入口和行人較易接觸到的地點,以免發生危險。6) 每棟建筑物至少有根引下線(投影小于50m2的建筑物例外),防雷引下線最好為對稱位置,引下線間距不應大于20m,當大于20m時應在中間多引一根引下線。7) 柱內主筋應用不小于12鍍鋅圓鋼與屋頂避雷網焊接.2 引下線明裝1) 引下線的垂直允許偏差為2/1000。2) 引下線必須調直敷設,彎曲處不應小于908、度。并不得彎成死角。3) 引下線除設計要求,鍍鋅扁鋼不得小于48mm2,鍍鋅圓鋼直徑不小于8mm。4) 將接地線地面以上2m段套上保護管,保護管不得用金屬管,用鍍鋅角鋼拼裝,以免形成渦流,阻礙雷電流順利通過。1.1.1.6 斷接卡子或測試點1 防雷引下線,接地體需要裝設斷接卡子或測試的部位、數量按圖施工,無要求時按以下規定設置:1) 建筑物、構筑物只有一組接地體時,可不做斷接卡子,但要設置測試點。2) 建筑物、構筑物采用多組接地體時,每組接地體均要設置斷接卡子。防雷接地測試點安裝:預留盒及蓋板要定型專用產品,標識要清楚、永久.安裝位置要美觀、方便易于操作高度0.5m。3) 斷接卡子或接地點設置9、的部位應不影響建筑物外觀,應便于測試,暗設時距地高度為0.5m,明設時距地高度為1.8m。2 斷接卡子暗裝盒應干凈方正,最好為統一預制加工的鍍鋅件,所用螺栓直徑不得小于10mm,并加鍍鋅墊圈、彈簧墊,同時加裝盒蓋并做上接地標記。1.1.1.7 避雷網(均壓環)安裝1 避雷網1) 避雷網應平直牢固,不應有變形扭曲現象,距離建筑物表面距離應一致,平直度每2m,檢查允許偏差2/1000,但全長不得超過8mm.2) 避雷線彎曲處不得小于90度,彎曲半徑不得小于圓鋼直徑10倍。屋頂避雷帶:避雷帶安裝高度100mm支架每米一個,轉角處0.5m,專用鍍鋅卡子。避雷線彎曲要有弧度,盡可能的大彎曲半徑。突出建筑10、物的金屬物都要做防雷連接。3) 避雷線如用扁鋼,截面積不得小于48mm2,如為圓鋼,直徑不得小于8mm。4) 避雷網支架高度為100200mm,各支點間距不應大于1m,離拐彎中心點為300mm設立支架,支架應有機械強度,不易變形。5) 遇有變形縫應做煨彎補償,各處煨彎造型應一致。6) 建筑物屋頂上金屬突出物,如金屬旗桿、透氣管、金屬天溝、鐵爬梯、冷卻水塔、電視天線、風機、煙囪、廣告牌等都必須與避雷網焊成一體。屋頂避雷帶及突出金屬物連接:避雷帶安裝高度100mm支架每米一個,轉角處0。5m,專用鍍鋅卡子。避雷線彎曲要有弧度,盡可能的大彎曲半徑.水泥捻口的金屬管要焊跨接線.突出建筑物的金屬物都要做11、防雷連接。7) 上人的屋面盡量采取接地線暗敷,不宜設墩子明裝避雷線,將各處要接地金屬部件,用鍍鋅圓鋼在屋面保溫層暗敷到位。8) 透氣管的接地應與鍍鋅圓鋼焊接,不宜采用抱箍卡接,9) 突出屋面的各段管路都得焊接地線。突出建筑物的金屬物都要做防雷連接:大型金屬物象冷卻塔等有必要做兩處連接,無法焊接的部位要有專用接地螺絲壓線連接。10) 對體積大、各金屬部分連接不好處理的設備,如風機的風管、水塔、大型設備等的防雷方式最好做避雷針,避雷針采用鍍鋅鋼管時,管壁厚度不小于mm,針尖應搪錫,垂直安裝固定牢固。11) 沿建筑物外輪廓線的室外彩燈應低于避雷網30mm。2 均壓環1) 建筑物應根據設計要求設置均壓環的高度,如沒有要求應在30m以上每隔三層圍繞建筑物內墻內做均壓環,利用結構圈梁內主筋或要筋與預先準備好的約200mm的連接鋼筋頭焊接成一體,并與主筋中引下線焊成一個整體,當建筑物柱子與圈梁有貫通性連接時(綁扎或焊接)可不另設均壓環。2) 從圈梁上各金屬門窗洞口處,預留約200mm的連接鋼筋頭或角鐵,以與金屬門窗接地.3) 外檐金屬門窗、欄桿、扶手等金屬部件的預埋焊點不應少于2處,與均壓環焊成一體。4) 鋁、鋼制門窗與均壓環連接,在加工門窗時就應要求甩出300mm的鋁帶或鍍鋅扁鋼2處,如超過m,就需處連接,以便壓接或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