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性防水屋面工程施工工藝(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8774
2024-01-09
10頁
87.41KB
1、最新版(2022年)剛性防水屋面工程本章適用于防水等級為-級的屋面防水;不適用于設有松散材料保溫層的屋面以及受較大震動或沖擊的和坡度大于15的建筑屋面。對于剛性屋面要結合實際情況,宜采用剛柔結合的施工方法進行施工。一、材料要求1細石混凝土不得使用火山灰質水泥;當采用礦渣硅酸鹽水泥時,應采用減少泌水性的措施。粗骨料含泥量不應大于1%,細骨料含泥量不應大于2%。2混凝土水灰比不應大于0.55;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30kg;含砂率宜為35%-40%;灰砂比宜為1:2-1:2.5;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20。3混凝土中摻加的外加劑應有合格證明,并做現場復試后方可使用。外加劑按配合比準確計2、量,投料順序得當,并應使用機械攪拌,機械振搗。二、主要機具混凝土攪拌機、手推車、小水桶、半截桶、鐵鍬(平鍬)、木刮杠、水平(準)尺、木拍子、掃帚、鋼絲刷、鑿子、錘子、低壓照明燈等。三、作業條件1己施工完的結構層、找平層、隔汽層、保溫層、隔離層辦理完驗收手續,伸出屋面的機房、水池、煙囪等己按設計施工完畢。2基層清理干凈,已灑水沖洗、濕潤,在女兒墻面四周彈好水平控制線,找好泛水及標高。3伸出屋面的水管、風管等已安裝,并在四周預留分格縫,以便嵌縫;管根部位應用細石混凝土填塞密實,將管根固定。 4夜晚作業時,應落實好照明設施;雨季施工時,應盡量安排在晴天施工,施工時環境溫度應在5-35之間,避免在負溫3、度或烈日爆曬下施工。四、操作工藝(一)細石混凝土剛性防水層。 1工藝流程:基層處理 隔離層施工 立分格縫模板 鋼筋網綁扎 澆筑細石混凝土防水層 振搗滾壓抹光 二次壓光 拆分格縫模板及邊模 三次壓光修整分格縫 養護 分格縫內嵌填密封材料2隔離層施工。 隔離層可選用干鋪卷材、砂墊層、低標號砂漿等材料。干鋪卷材隔離層做法:在找平層上干鋪一層卷材,卷材的接縫均勻粘牢,表面涂刷兩道石灰水或摻10水泥的石灰漿以防止日曬卷材發軟,待隔離層干燥有一定強度后進行防水層施工。低強度等級砂漿隔離層采用粘土砂漿或石灰砂漿施工。 鋪抹前基層先濕潤,鋪抹厚度取10-20mm,表面要平整、壓實、抹光后養護至基本干燥即可做防4、水層。 3分格縫留置與鋼筋網片施工。 (1)配筋細石混凝土防水層在屋面板支撐端處、屋面轉折處、防水層與突出屋面結構的交接處設置分格縫,其縱橫縫間距不大于6m,無配筋細石混凝土防水層除在上述部位留置分格縫外,板塊中間還須留置分格縫,分格縫最大距離不超過2m,分格縫深度不小于混凝土厚度的2/3,縫寬10-20mm,縫中嵌填密封材料。 (2)分格縫截面做成上寬下窄形,采用木板或玻璃條做分格模板,分格縫模板安裝位置要準確,并拉通線找直、固定,確保橫平豎直,起條時不得損壞分格縫處的混凝土。 (3)細石混凝土防水層與女兒墻、山墻交接處施工時在離墻250-300mm處留置分格縫,縫內嵌硅膠或玻璃膠等密封材料5、。 (4)鋼筋網鋪設:鋼筋網的鋼筋規格、間距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網片采用綁扎或焊接,分割縫處斷開并應彎成90,綁扎鐵絲收口應向下彎,不得露出防水層表面,鋼筋網片必須置于細石混凝土中部偏上位置,但保護層厚度應大于10mm。 4細石混凝土剛性防水層施工方法。 (1)無筋剛性防水層是在40mm厚C20細石混凝土內摻加水泥用量3%的硅質密實劑,在拍實的找坡層或隔離層上直接做剛性防水板塊。板塊必須設分隔縫,半縫分隔間距為1.51.5m,全縫分隔間距為不大于6m,分隔縫內分別嵌入7mm厚和20mm厚專用密封膏(水乳型丙稀酸建筑密封膏),下部用細砂填充。(2)配筋剛性防水層是在40mm厚C20細石混凝土內配置6、6或冷拔4的一級鋼筋(雙向中距100-200mm),鋼筋網片可綁扎(鋼絲尾要向下)或點焊,鋼筋安放位置以居中偏上為易,但保護層不應小于l0mm厚。細石混凝土易摻加防水劑、減水劑或膨脹劑等外加劑。配筋剛性防水層必須設置分隔縫,分隔縫間距不大于6m,鋼筋網片在分隔縫處應斷開。應在澆注完畢后6-12h內(夏季可縮短至2-3h)進行養護。澆水養護時間以達到標準條件下養護28d強度的60%左右為宜,一般不得少于14d,澆水次數應能保持混凝土處于濕潤狀態。一般當氣溫15左右,每天澆水2-4次;炎熱及氣候干燥時,應適當增加澆水次數。養護完后在分隔縫內嵌入20mm厚專用密封膏(水乳型丙稀酸建筑密封膏),下部用7、細砂填充。5細石混凝土澆搗方法。(1)細石混凝土澆筑時應注意防止分層離析,攪拌時間不少于2min,混凝土澆筑應從遠到近,由高往低逐格進行。混凝土澆筑時,要確保鋼筋木錯位。分格板塊內的混凝土應一次整體澆筑,不留施工縫。(2)細石混凝上采用平板振搗器振搗密實,然后用滾筒十字交叉來回滾壓至表面平整、泛出水泥漿。在分格縫處,應于兩側同時澆筑混凝土后再振搗,以免模板移位,表面刮平、抹壓應密實。(3)表面處理:表面由專人用刮尺刮平,用鐵抹子壓光壓實,達到平整并符合排水坡度設計要求。抹壓時不得在表面灑水、加水泥漿或灑干水泥。當混凝土初凝后,起出分格縫模板并修整。混凝土收水后進行二次表面壓光,以閉合混凝土收水8、裂縫。(4)養護:混凝土澆筑12-24h以后進行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7d。養護方法采用淋水、覆蓋鋸末、草簾、塑料薄膜密封遮蓋、涂刷養護液等。養護初期屋面不允許上人。(二)補償收縮混凝土防水層。1工藝流程參見細石混凝土剛性防水層。2隔離層施工參見細石混凝土剛性防水層。3分格縫模板用摻入少量膨脹劑的水泥砂漿固定牢,分格縫留置與鋼筋網片施工參見細石混凝土剛性防水層。4補償收縮混凝土運輸過程中應防止漏漿和離析。5補償收縮混凝上的厚度40mm50mm,鋼筋保護層的厚度不少于l0mm,每個分格板塊內的混凝土必須一次澆筑完成,嚴禁留施工縫。補償收縮混凝土的澆筑方法參見細石混凝土剛性防水層。6補償收縮混凝土的9、養護:補償收縮混凝土在常溫下澆筑12-24h后,即進行蓄水養護或用草包等覆蓋澆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7d,以使水泥水化熱反應完全徹底。當采用蓄水養護時,蓄水高度以不超過l00mm為宜。如采用具有蓄水功能的草席等材料進行覆蓋養護時,澆水次數要確保覆蓋物始終濕潤。當平均氣溫低于5時,不得澆水,應采取保溫措施。養護初期屋面不允許上人。(三)塊體剛性防水層。1工藝流程:基層處理 塊體浸水濕潤 鋪設底灰 鋪塊體 養護 鋪面層灰 養護 2塊體剛性防水層使用的塊材應無裂紋、無石灰顆粒、無灰漿泥面、無缺棱掉角、質地密實和表面平整。 3塊體剛性防水層應用1:3水泥沙漿鋪砌;快體之間的縫寬應為12-15mm;座漿10、厚度不應小于25mm;面層應用1:2水泥砂漿,其厚度不應小于12mm。水泥砂漿中應摻入防水劑。 4水泥砂漿中防水劑的摻量應準確,并應用機械攪拌均勻,隨拌隨用。 5鋪抹底層水泥砂漿防水層時應均勻連續,不得留施工縫。 6當塊材為粘土磚,鋪砌前應浸水濕透;鋪砌宜連續進行;縫內擠漿高度宜為塊材厚度得1/2-1/3。當鋪砌必須間斷時,塊材側面的殘漿應清除干凈。 7當采用粘土磚鋪砌時,應直行平砌并與板縫垂直;不得采用人字形鋪設。 8塊材鋪設后,在鋪砌砂漿終凝前不得上人踩踏。 9面層施工時,塊材之間的縫隙應用水泥砂漿灌滿填實;面層水泥砂漿應二次壓光,抹平壓實。 10面層施工完成后12-24h應進行養護,養護11、時間不少于7d。養護初期屋面不得上人。五、質量標準(一)主控項目: 1細石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密封材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 2細石混凝土防水層不得有滲漏或積水現象。3細石混凝土防水層在天溝、檐溝、檐口、水落口、泛水、變形縫和伸出屋面管道的防水構造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 4密封材料嵌填必須密實、連續、飽滿,粘結牢固,無氣泡、開裂、脫落等缺陷。(二)一般項目: 1細石混凝土防水層應表面平整,壓實抹光,不得有裂縫、起殼、起砂等缺陷。 2細石混凝土防水層的厚度和鋼筋位置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 3細石混凝土分隔縫的位置和間距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 5細12、石混凝土防水層表面平整度的允許偏差為5mm。 6嵌縫封閉材料的基層應牢固、干凈、干燥,表面應平整密實。 7密封防水接縫寬度的允許偏差為士10%接縫深度為寬度的0.5-0.7倍。 8嵌縫封閉材料表面應平滑,縫邊應順直,無凹凸不平現象。六、成品保護1在施工過程中各專業工種應緊密配合,合理安排工序,尤其是屋面施工隊伍應與做避雷和出屋面管道的施工隊伍及時溝通。2己施工完但未達強度的屋面不得直接行走、運輸小車,行走線路應鋪墊腳手扳。3嚴禁將油漆、涂料或水泥砂漿等灑落在水泥屋面上,并防止重物撞擊屋面。七、應注意的問題1細石混凝土防水層不得有滲漏或積水現象,剛柔結合部位粘結牢固,不得有空洞、松動現象。2分格縫的設置位置和縱橫間距必須符合施工規范規定,表面平滑。3密封材料嵌填前將分格縫兩側混凝土修補平整,縫內必須清理干凈,嵌縫的密封材料性能應良好,嵌填密實、連續、飽滿,粘結牢固,無氣泡、開裂、脫落等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