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管混凝土拱橋轉體施工工藝(1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8800
2024-01-09
15頁
38KB
1、鋼管混凝土拱橋轉體施工工藝一、工程概況:黃柏河、下牢溪特大橋(以下簡稱“兩橋”)是長江三峽工程對外交通專用公路的重點工程,位于湖北省宜昌市西北近交西陵峽口風景區。兩特大橋的結構形式基本相同,系根據河床自然條件和縮短工期的要求。主跨采用凈跨160m的上承式倒懸鏈線無鉸鋼管混凝土拱,凈矢高32m,拱抽系數m=1.543,矢跨比f/L=1/5。主拱圈系由8根直徑100cm,壁厚1.01.2cm的鋼管及厚1.0cm綴板組成的啞鈴形拱肋。鋼管內泵送50號微膨脹混凝土。拱上建筑采用15組四柱排架式鋼管混凝土立柱;立柱上部采用鋼筋混凝土簡支式大孔板梁;邊跨分別采用4孔20m及1孔20m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簡支2、T形梁。全橋長分別為276.71m、280.06m;橋面寬18.50m,橋面橫坡為1.5%;兩橋設計荷載為汽-36,驗算荷載為掛-200。兩橋不同之處,黃柏河特大橋位于3.2%的坡道上,由橋面鋪裝調整形成3.2%的橋面縱坡。后因地質情況變化,又增加一孔10m鋼筋混凝土板梁。全橋總布置詳見圖1?!皟蓸颉痹O計新穎,采用了許多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如大跨度鋼管混凝土拱橋,跨徑之大,尚屬全國第一;采用“轉體法”施工,轉體重量達三千六百多噸,也屬全國第一;鋼管內混凝土,采用頂升法泵送微膨脹混凝土,泵送高度達32m,斜長達九十余米,而且要求兩根鋼管兩端同時對稱泵送施工,需要配備四臺混凝土泵車將近三百方混3、凝土在2一3小時之內泵送完畢,要求混凝土每小時100一150m3的生產強度,才能滿足施工要求。鋼管之防護,采用“金屬噴涂長效防蝕復合涂層”,系新研究成功的科技成果,可以防腐20年,兩橋是首次采用。橋面鋪裝采用“雙層鋼絲網復合式鋼纖維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藝十分繁雜,其工藝流程多達12道工序。兩橋位于西陵峽口低山丘陵與構造剝蝕、侵蝕山地過渡帶,地形起伏較大,相對高差達150m;河床呈“U”型溝谷,切割較深,河寬約30一40m,溝谷順直;岸坡陡峻,橋面與溝底最大高差達130m。工點范圍內,除陡壁植被稀少外,其余地帶植被生長茂密,荊棘雜草叢生,工作條件差,施工難度大。再加之兩橋位于西陵峽口風景區,山川4、秀麗,風景宜人,是旋游勝地,游人很多,這些都給施工帶來干擾。本工藝范圍,重點介紹“拱橋水平轉體施工工藝”。二、拱橋水平轉體法施工簡介:拱橋水平轉體法,是橋梁架設安裝的新方法,它是將拱圈分為兩個半跨,分別在兩岸偏離設計橋位的位置,利用地形作簡單支架,拼裝拱肋及拱上立柱,組成半拱體,用拉桿扣索(高強度精制螺紋鋼筋),一端錨固在拱肋的端部,經拱上立柱至拱座上盤墩柱錨固、然后用液壓千斤頂收緊拉桿,施加預應力;并在上盤墩柱空箱內注水,通過調整注水量使轉動體系自身平衡,除球鉸一點支承外其余各點脫空(即脫模);隨后借助球鉸及防傾安全體系,利用自動連續同步頂推系統,牽引鋼絞線,形成轉動體系的水平轉動純力偶(不5、能產生水平合力和豎轉力偶),慢速連續地將半拱體轉體180(或小于180);待兩半拱體分別轉體完畢后,拼裝合攏段,完成拱體的全部合攏工作。最后采用頂升法泵送拱肋及立柱混凝土;進行拱上建筑的施工。拉桿及拉索布置詳見圖2。橋梁水平轉體法,由于它具有結構合理、受力明確、工藝簡便、施工設備少、節約施工用材、安全可靠、速度快等優點,而且使施工條件大為改善,適用范圍廣泛,所以在不長的時間內取得迅速發展。我國自1977年采用以來,先后在四川、云南、貴州、廣東、廣西、河南、湖北、江西、浙江等省區,迅速發展,共建成各種類型橋梁五十余座,總數已居世界第一。而兩橋跨徑160m,轉體重量達三千六百噸,均屬全國第一,所以6、施工中必須認真對待!三、轉體施工布置: 兩橋轉體重量3600T,作用在直徑2.2m的球絞上,起動時靜磨擦系數按0.2考慮,靜磨擦力720T,起動后旋轉過程中磨擦系數按0.08考慮,動磨擦力288T。靜磨擦力矩:396T一m;起動時所需之牽引力76.15T;動磨擦力矩:158.4T一m;旋轉過程中所需之牽引力:30.46T;故選用兩套1000KN級自動連續頂推系統,形成水平旋轉力偶,作用于直徑5.2M的轉盤上,起動力矩最大可達1040T一m;旋轉過程中力矩可達520T一m。轉體施工的基本原理是采用轉動體系、(橋梁人論壇-免費橋梁資源下載)防傾保險體系和位控體系等三部組成。1、 轉動體系:轉動體系7、是借助下盤直徑2.2m的球鉸承重,壓應力95kg/cm2。球鉸是轉體施工的關鍵部件,制作精度要求很高,必須精心施工、精心測量。它的位置和精度將影響全橋合攏精度和轉體過程的安全,因此要特別注意!必須要做到球面光滑,尺寸準確。球凸各處的曲率應相等,邊緣各點的高程差不得超過1mm,橢園度不超過1mm。原設計為50號混凝土球鉸。制作工藝十分繁雜,打磨十分困難,為了保證其精度及安全,改為數控旋壓鋼制封頭。采用1000KN級自動連續同步頂推系統,牽引6束直徑15mm鋼鉸線,纏繞于直徑5.2m的轉盤上,形成水平轉動的純力偶。頂推系統由千斤頂、液壓站及主控臺等三部分組成。旋轉體系的布置詳見圖3。2、 防傾保險8、體系:防傾體系是轉體施工方法的重要保險措施,根據設計構造的特點,在轉體的施工過程中,全部重量,只有球鉸一點支撐,拱體本身不允許拉保險浪風,因此在上下盤之間,設置了兩道雙層防傾保險支腿。第一道在上盤以直徑5.2m設置六個內圈保險腿。轉體時沿下盤軌道滑動。第二道設在下盤以直徑13m設置10個向上的外圈固定保險腿,保險腿與上盤之間有15一20cm空隙,施工時應備足鐵墊鈑和聚四氟乙烯板,將空隙塞實。防傾保險體系布置詳見圖4。3、位控體系:利用預埋件和保險腿安放水平撐桿,此舉之目的在于防止脫模架時轉動體系傾斜或自動旋轉。轉體到位時,防止再度轉動的措施:用條石或混凝土塊將上下盤尾部的空隙墊緊;焊接上下盤之9、間的連接預埋件;墊緊上盤尾部同山體之間的空隙;墩柱空箱內注滿水,使轉動體系的重心后移,落在尾部墊塊和球鉸構成的三角形區域內。四、轉體前的準備工作:將下盤混凝土灌注至設計高程:基礎下盤為20號混凝土,方量最大為1800cm3,應分段或分層灌注,確保混凝土質量,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下盤混凝土中考慮轉體施工的需要,有相當數量的預埋件,如頂推系統支架預埋件、備用千斤頂預埋件、定位及限位預埋件、臨時定位的鋼筋及外保險腿等,詳見各施(橋梁人論壇-免費橋梁資源下載)工設計圖及相應的設計文件,在預埋件埋設的過程中,應嚴格控制其平面位置及高程。內保險腿可能掃過的環道混凝土頂面,需打磨平整,要求環道頂面與保險腿底面10、保持16mm空隙,施工時應備足鐵墊板和聚四氟乙稀板預以抄墊,使轉體過程中,保持2mm間隙。制作球鉸:平轉法施工的最重要設備是轉動體系。轉動體系的核心是轉動球鉸,它兼顧轉體、承重及平衡等多種功能。為保證壓力的有效傳遞及球鉸上、下蓋的精確定位,在上、下盤基礎混凝土中預埋設直徑2.2m的鋼筒與上、下球鉸蓋點焊連接。在上、下球鉸蓋與鋼筒焊接過程中,應注意對稱進行,因焊接沒有強度要求,所以只需點焊一周即可,嚴禁過大的焊接參數造成球鉸上、下蓋的變形而影響精度。同時在施工過程中,應隨時測量球鉸上、下蓋中心點的坐標及高程,并隨時進行調整,作好各次測量記錄以備后查。下盤球鉸定位后,灌注下球鉸與下鋼筒內二次50號11、微膨脹混凝土。灌注前應在球鉸蓋周側搭設好灌注混凝土用支架腳手,嚴禁機具設備及施工人員荷載直接加在球鉸蓋上。震動棒應從下蓋上預留的兩個80mm 的灌注孔中插入,防止震動棒直接碰撞球壁;在震動過程中,輔以鋼釬插搗,確保密實。球鉸表面應檢查光潔度指標,若有損傷處,應打磨光滑。然后在球鉸表面涂抹一層潤滑劑(聚四氟乙烯粉與黃油的混合物,比例1:2)。厚度為1cm左右,其后吊裝上球鉸蓋,周邊對稱點焊上鋼筒,并完成上球鉸蓋的精確定位。球鉸上、下蓋的定位精度直接影響到全橋轉體合攏的精度及轉體過程中的安全,所以在施工過程中,必須精心組織,精心施工。球鉸上、下蓋的結構尺寸精度及埋設定位精度要求如下:結構尺寸精度:12、橢園度1mm弧面中心偏離1mm弧面不平度0.3mm定位精度:高程2mm 中心偏離1.5mm上盤園臺混凝土的灌注:上盤園臺混凝土的灌注包括六個內保險腿及轉動園盤,混凝土等級為50號。其中關鍵是六個內保險腿的灌注,內保險腿結構尺寸小、鋼筋密集,其底部有一弧形鋼板,距基礎面僅1.6cm。因為內保險腿是一種防傾支撐安全措施,因此其強度及位置的精度要求較高,所以內保險腿在立模時要注意牢固、密貼,防止漏漿,灌注時加強震搗,確保密實。在轉動園盤灌注時,應注意園盤內預埋鋼絞線的位置及錨固長度,并應將鋼絞線與園盤內鋼筋綁扎牢固;伸出園盤外的鋼絞線應注意涂油防護,并加以遮蓋防止銹蝕。試轉:待上盤園臺混凝土強度達到13、設計強度的70%時,即可進行球鉸蓋的試轉。試轉的目的在于檢查上、下球鉸蓋的吻合情況,并能及早地發現和處理轉體過程中的一些問題,使正式轉體工作能順利安全地進行。試轉具體操作如下:首先在球鉸蓋上設置標記,依照正式轉體的過程中,用人力推動旋轉,觀測轉動過程中球鉸蓋是否平穩、靈活,有無向一側傾斜的現象:轉體到位時,測量拱跨間距及偏角能否達到精度要求。試轉完畢后,將球鉸蓋轉(橋梁人論壇-免費橋梁資源下載)回預定位置,并將球鉸蓋與下盤臨時固接,以免灌注上盤混凝土時球鉸蓋傾斜或轉動。為避免轉體前潤滑劑受到水份和空氣的侵蝕,需將它臨時密封。灌注拱座及墩柱混凝土:試轉完畢后,即可灌注拱座及墩柱混凝土。拱座和墩柱14、在平轉過程中,起平衡作用,是在懸臂狀態下灌注混凝土,所以必須做好底部支撐,并需留足安全儲備,以滿足灌注墩柱混凝土的需要。拱座需分層灌注,第一層灌注后,安裝預埋拱肋。拱肋要求精確安裝,可靠固定。墩柱最大高度為32m,平轉過程中,起平衡和承受拱肋拉力的雙重作用,其結構尺寸的精度及垂直度,均應嚴格按規范執行;并需測定混凝土之容重以供轉體計算之用。待混凝土強度達到80%后,張拉三向預應力,即12一75鋼鉸線,采用OVM錨固體系。拼裝轉體半拱:根據兩橋具體的地形地勢不同,平轉的角度不同,拱肋的支撐方法也不同,分別設置拱架或拱胎。拱肋及立柱安裝,必須嚴格按照設計中的要求及經監理審批通過的工藝執行。特別是工15、地拱肋環向焊縫、立柱與拱肋角焊縫的焊接質量,要從嚴把關,挑選技術熟練合格的焊工,嚴格按試驗通過的焊接參數及工藝進行。焊接后嚴格進行外觀檢查和超聲波及x光檢查。為了加強立柱的剛度及穩定性,需用10mm的鋼筋拉桿、縱橫向將立柱從頂部拉至拱肋上,拉桿上裝有調節松緊程度用的花蘭螺栓,便于調整立柱的受力,這也是拱肋合攏后調整立柱垂直度的重要結構措施。拱肋的支撐必須牢固可靠,并需考慮脫模時拆除方便,尤其是靠近拱腳附近處,拉桿張拉后壓力增加,最好采用砂箱支撐。轉體水平拉桿的安裝及張拉:轉體水平拉桿的作用在于轉體前張拉脫模,同時將拱肋懸臂彎矩通過拉桿傳遞到墩柱上。拉桿一端錨固在拱肋的端部,經拱上立柱至拱座上盤16、墩柱錨固。錨具為JLM一25。拉桿采用 25精軋螺紋鋼筋(成分為40MnSi2V),每個半拱轉體結構上配置16根,單根長度為86M,采用JLL一25連接器連接。拱座及墩柱三向預應力鋼鉸線張拉完畢后,即可進行水平拉桿的張拉。水平拉桿在經過時效處理后的抗拉強度不低于750Mpa,1000h松弛率不大于2%。張拉采用YC一60型千斤頂,每根拉桿的張拉力為22.5T,張拉時應對稱分批張拉,禁止單根一次張拉到位;張拉時(橋梁人論壇-免費橋梁資源下載)應進行監測、監控,并根據監測情況及時調整張拉順序及噸位,水平拉桿的張拉,關系到拱肋合攏前的變形及拱肋自身的受力狀況。過大會危及到拱肋及墩柱的安全;過小則不能17、達到起拱脫架及平衡拱肋懸臂力矩的要求。因此,張拉前,應對千斤頂、油壓表進行校正;張拉采用“雙控”(應力及變形),對于變形超過理論值6%者,應暫停張拉,查明原因,直至合格,以確保張拉質量。主拱脫架:主拱脫架前,需安裝自動連續同步頂推系統;并在六個內圈固定保險腿之間再增設六個臨時保險腿。保險腿和環道之間各放一塊薄不銹鋼板及一塊聚四氟乙烯板,保持1一2mm空隙。根據結構各部分重量,可以計算出注水前整個半拱結構對球鉸中心點的重量矩,從而計算出結構在球鉸中心點平衡時需要的注水量。但這種計算出的數值,只能作為參考,要準確地知道結構的重心是否通過球鉸中心點,需借助于液壓千斤頂及水平儀進行測定,具體方法是:在18、下盤基礎面上與球鉸中心對稱的四個角上設置4臺液壓千斤頂,在主拱脫架之前,預先將千斤頂施加相等的壓力,用水平儀測量上盤四角的高程。脫架后,由于前后重量不平衡,致使半邊內保險腿落地支撐,此時調整液壓千斤頂的壓力,用水平儀觀測,將上盤調平,根據千斤頂壓力的大小,即可計算出半拱結構對中主點的重量矩。從而計算出平衡時需要的注水量。這時可以向墩柱空箱內注水,直至四臺液壓千斤頂壓力相等,保持上盤水平,此時重心恰好通過球鉸中心,形成一個僅以球鉸受力的平衡半拱轉動體系。脫架操作方法:待水平拉桿張拉完畢;內保險腿與環道之間按照要求設置完畢;四角對稱設置的千斤頂受一定的力后,即可進行脫架工作。先將前半部的鐵楔拆除;19、后將后半部砂箱卸載,使拱肋完全脫空。由于前后重量不平衡,先用千斤頂將半拱體調至平衡,根據千斤頂受力的大小,計算出平衡時需要的注水。這時可向墩柱空箱內注水,使四個千斤頂受力相等。若注水量不夠時,可采用向上盤后部壓鐵塊或片石使其平衡。四個千斤頂均勻卸載,使全(橋梁人論壇-免費橋梁資源下載)部重量由球鉸一點受力。為使轉體安全穩定,可加大后部的壓重,使后部兩個內保險腿落地受力,以加強穩定。但需控制一個內保險腿受力不宜大于50T,以免由于受力過大轉體困難。脫架后靜置一天,細心觀察測量有無異常現象。檢測拱體受力狀況是否正常。五、轉體施工操作細則:在上述準備工作完畢,經檢查無誤,待監理工程師及設計代表簽認后20、,方可進行轉體施工。施工特點:轉體牽引采用ZLD100型1000KN級自動連續同步頂推系統。詳見圖6一圖12。自動連續頂推系統的主要特點在于它工作的連續性和同步性。它能不停頓地并且勻速地將半拱體旋轉幾十米的線性距離;可以兩臺頂同步工作。從而克服了轉體過程中由于反復起動、停止而對工程造成的不良影響和不安全因素,同時能大大地加快施工速度,縮短轉體過程中拱體在懸臂狀態時間。工作原理:自動連續頂推系統由三部分組成:即千斤頂、泵站及主控臺。自動連續頂推的工作分為手動和自動。手動主要用于各千斤頂位置的調整,并可在小距離頂推中使用或啟動時前后頂同時使用。自動為該系統的主要功能,理論上該過程無需人工干預,自動21、完成整個頂推過程。其控制原理是:用行程開關作為自動連續頂推系統的動作傳感元件,將千斤頂活塞的位置信號傳遞給主控臺;主控臺將得到的信號進行邏輯組合后,再將控制信號傳遞給相應的液壓站,液壓站通過電磁閥去控制相應千斤頂的動作。該過程形成一個閉環系統,能夠自動調節千斤頂的各種動作,實現自動連續頂推。實質上是兩個千斤頂連續不斷地交替進行頂推。操作方法:主控制臺布置見圖11。液壓站的調試:見圖12。A、 按圖將液壓站與千斤頂連接好。B、 按圖將液壓站的控制柜與主控臺連接好。詳見圖10。C、 接通液壓站電源。D、 按油泵起動按鈕BQA1起動油泵。E、 將各液壓站的溢流閥調至32Mpa。F、 按1DJ、1DH22、2DJ、2DH,前置頂、后置頂均應受行程開關的控制。主控臺的調試:A、 接通主控臺電源,此時急停燈H3亮,說明主控臺通電處于急停狀態B、 按下電源按鈕LA11、H3熄滅,信號燈L5亮,說明各控制電路已接通電源。C、 按下開啟按鈕LA1、則L1亮,此時可進行手動操作。按LA5,則L3亮,所有前置頂進;按L7,則L4亮,所有后置頂進;按LA9則所有前置頂回,按LA10則所有后置頂回。D、 按下自動按鈕LA3則控制系統處于待發狀態,再按下LA6或LA8,則整個系統處于自動運行狀態。E、 主控臺的時間繼電器,JS5可調為10一30S,其余可調為3一5S。F、 按下LA4自動運行停止,但仍可手動;按下23、急停按鈕LA2則系統安全停止。穿索:將千斤頂安裝就位后,開動泵站,打開截流閥,油路接通前退錨頂并將前工具夾片頂開,用上述方法同時將后工具夾片頂開,關上截流閥,泵站即可卸荷。退出前后工具夾片等夾緊機構,把帶有穿索套的6根15mm鋼絞逐一從前置頂尾部穿心孔內穿入,此時應注意將前后工具錨板各孔中心找正,再順次穿過牽引裝置上的前、后工具錨板,對中板上穿出。打開截流閥卸荷,頂錨板在彈簧作用下回位,把夾片壓緊。檢查頂錨板上各鋼絞線與錨板孔是否對正,同時保證鋼絞線沒有交叉和扭轉,最后用手動拉緊器預緊各鋼絞線,使各鋼絞線松緊程度基本一致。頂推過程:試調:穿索及各項準備工作結束后,頂推開始:A、 按急停開關LA24、2,系統處于停止狀態,此時急停燈H3亮。B、 按電源開關LA11,電源接通,此時信號燈L5亮,同時液壓站上的準備燈HD亮,警鈴響30秒鐘,通知各部位作好準備。C、 液壓站按下BQA1起動油泵,此時油泵指示燈BD亮,待油泵工作正常后,按信號按鈕XQA通知主控臺,此時液壓站上信號燈XD亮,同時主控臺上相應的信號燈也亮。D、 主控臺待所有液壓站的信號燈亮后,得知所用液壓站準備完畢,按開啟按鈕LA1,此時可進行手動調節,按LA9和LA10讓所有前置頂和后置頂均回程到底。E、 按下自動按鈕LA3,則系統處于自動準備狀態,自動指示燈L2亮,再按下前置起動按鈕LA6或后置起動按鈕LA8,則系統自動運行。F、25、 L3、H1、L4、H2分別指示前置頂進程、前置頂回程,后置頂進程,后置頂回程,通過主控臺可以監視系統的整個頂推過程。G、 如果千斤頂在起動時因靜摩擦系數大而推力不夠時,可以在起動前置頂的同時按下后點進按鈕LA7,或在起動后置頂的同時按下前點按鈕LA3,這樣前、后頂同時起動,起動力加倍,待運(橋梁人論壇-免費橋梁資源下載)行后松開點按鈕,恢復自動進行狀態。H、 如果液壓站或主控臺發現異常現象,可按下急停按鈕,此時整個系統立即停止,待問題解決后,再重新啟動。注意事項:A、 前、后置千斤頂的進油咀、回油咀與液壓站電磁閥油咀必須對應好,不能裝錯。B、 前、后置頂的行程開關位置要調整好,既不能讓活塞卡26、環碰壞行程開關,又不能因距離太遠而使行程開關不動作。C、 千斤頂的安裝應和鋼絞線方向保持一致。兩千斤頂要確保成水平純力偶。D、 油管和千斤頂油咀連接時,接口部位應清洗,擦洗干凈。嚴格防止砂粒、灰塵進入千斤頂。E、 卸下油管后,千斤頂和液壓站的油咀應加防塵螺帽,以防污泥混入。F、 千斤頂須采用和優質礦物油,并經常過濾,定期更換。一般采用液壓油,也可采用機械油,一般冬季10#機油,夏季20#或30#機油。G、 控制系統在運行前一定要經過空載聯試,確無問題后方可投入使用。H、 本系統中主控臺和液壓站控制柜應共用一相電,并要求有可靠的接零裝置。I、 轉體過程中,要跟蹤監測、監控。J、 嚴格控制轉體速度27、,一般轉盤線速度控制為5cm/分鐘。六、拱體合攏:當一岸拱肋轉體就位后,立即支墊臺尾,固定上盤。待另一岸拱肋轉體就位固定上盤后,進行測量、調整、臨時拼裝合攏。對全拱的中線、拱軸線進行復測調整,符合精度要求后才能進行拱頂焊接合攏。合攏時的溫度要求為10一18。合攏施工注意事項:施工測量:由于本橋鋼管拱系轉體施工法,轉體合攏時,僅中間兩組焊縫,因此要求施工測量符合以下精度:橋軸線相對中誤差1/20000;橋軸線測角中誤差5.0秒;拱腳間凈跨距對中誤差1/40000;拱腳間軸線測角中誤差1.5秒。工程合攏的質量標準:拱軸線座標實測值與理論值(包括預留拱度)在豎向及水平向的允許誤差為:拱頂:10mm128、/4拱:10mm拱腳:2mm。合攏后對全拱的中線、拱軸線復測調整符合精度要求后,經監理工程師和設計代表簽認后,在溫度10一18進行合攏焊接。施工安全技術措施:轉體全過程中,進行跟蹤監測、監控、掌握拱體受力情況,控制轉體速度。防止拱體傾斜,設置雙層保險支腿,保險腿與轉盤之間,設置足夠的鋼板及聚四氟乙烯板,以減小磨擦系數。轉體全過程中,用兩臺經緯儀跟蹤測量拱體傾斜情況,若發生傾斜,及時利用備用的四臺100T千斤頂進行調整。在上盤四角設置四根水平連通管,隨時觀察水平變化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調整。用水平儀觀測拱頂振動幅度,若振動幅度超過1mm時,降低轉動速度。轉體時在墩柱內增加注水量(必要時在上盤壓廢鋼鐵)使轉動體系的重心略向后移,并且始終壓在外圈保險腿上。采用自動連續頂推系統,確保(橋梁人論壇-免費橋梁資源下載)連續性和同步性,從而克服頂推中由于反復起動,停止而對工程造成的危險性。同時也保證使牽引力形成水平轉動的純力偶,避免產生水平合力和豎轉力偶。轉體前清除拱體上雜物;拼裝用的腳手,應捆綁牢固。千斤頂、油泵及控制系統,在運行前一定要經過試驗,確認無問題后方可投入使用。牽引用的鋼絞線,須經過拉伸檢驗,達到技術要求后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