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軌移動式閃光焊施工工藝(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8808
2024-01-09
4頁
23KB
1、移動式閃光焊施工工藝1鋼軌聯合接頭焊接(1)、焊機選型和人員安排為確保焊接質量和施工工期,我公司選用上海鐵路技術研究所研制的K920移動式焊軌車。焊軌車采用北京二七車輛廠生產的X6A集裝箱平車作為移動工作平臺,平板車上安裝兩臺經改造的集裝箱,一臺為工作單元,內部安裝K920焊機機頭、焊接控制系統、焊機起吊及回轉機構等;另一臺為動力單元,內部安裝發電機組及其控制系統,工作單元和動力單元能夠分別整體起吊。該設備具有如下優點:設備配套精良,焊接質量更穩定;焊機為烏克蘭新研制的K920焊機,動力部分為進口依維克700kw發電機組。結構緊湊、整機體積小,適宜洞內焊接。動力集裝箱設置了隔音層,隔音效果好,2、噪音很小。K920焊機最大夾緊力為250t,最大頂端力達100t,鋼軌無須墊滾輪,焊接效率高。在人員安排上,我公司將派接受過焊接培訓并已獲得閃光焊接培訓合格證的人員進行鋼軌焊接,他們都在秦沈客運專線和武漢輕軌進行過焊接生產,對焊接設備和焊接技術比較熟練。(2)、鋼軌焊接施工工藝流程鋼軌焊接工藝流程圖如圖7-10-14所示 (3)、鋼軌焊接工序簡介焊機焊前檢查焊機的保養和維修必須符合焊機及附屬設備保養維修規程,并制定相應的安全操作規程,嚴格執行。焊機的各項參數經焊接型試試驗確定后,經監理認可,不得隨意改動。操作者在開機前,應對焊機主機、液壓系統、冷卻系統及發電機組進行全面的檢查,確保焊機一切正常3、后方可進行焊接作業。鋼軌焊前鉗口及軌端打磨松開扣件,當軌縫太大時用液壓拉軌器拉軌。將鋼軌頭部用墊木支墊,對鋼軌端面和軌腰鉗口夾持處進行打磨,軌腰打磨位置為距軌端100350mm范圍內,經打磨的表面要見金屬光澤,不得有銹斑。如此范圍內有凸出的廠標、字母等符號必須用砂輪機磨平。接頭對正 利用自制吊軌支架吊起鋼軌,利用吊軌支架的上下、左右移動來完成鋼軌的對正。鋼軌對正后用機頭鋼軌夾緊裝置夾緊鋼軌,在夾緊鋼軌的同時對準系統能將兩根鋼軌沿鋼軌中軸線對中,對準精度為0.3mm;操作人員用手摸檢查鋼軌的上下方向是否對正,如沒有對正,松開夾鉗重新對正。焊接鋼軌對正接頭焊接推瘤正火接頭調直及打磨焊接接頭探傷焊縫4、驗收焊前設備檢查鋼軌焊前鉗口及軌端打磨鋼軌經可靠的夾緊、對中后,調整軌逢約2mm左右,便可以開始焊接。焊接由可編程序控制器自動控制焊接電流、電壓、位移、壓力等參數,焊接時間約兩分鐘,焊接完成后焊機自動完成推瘤。計算機組成的焊接數據采集系統采集焊接過程的全部技術數據,繪出焊接參數曲線圖,通過對技術數據進行分析,自動判斷焊接是否合格。如焊接不合格須鋸軌重新焊接。焊接參數通過打印及硬盤保存的方式,保證每個焊接接頭焊接數據的可追溯性。焊縫正火待焊縫溫度冷卻到500以下,對焊縫進行正火處理。正火溫度為850900。正火溫度采用紅外線測溫進行測量控制,同時做好正火記錄。調節瓶裝氧氣的輸出壓力為0.5MPa5、;調節瓶裝乙炔的輸出壓力為0.15MPa;乙炔流量在4.64.8格(m3 /h),氧氣流量在3.53.6格(m3/h)。焊縫打磨及矯直待焊縫正火完成后,溫度降低到300以下時,對鋼軌進行調直,要求在焊縫兩側各500mm范圍內,水平及垂直方向的作用面直線度每米不大于0.3mm。利用仿形打磨機打磨焊接接頭的軌頂面各側面。軌頭、軌底上圓角在1米范圍內應圓順,不允許橫向打磨,母材打磨深度不超過0.3mm。焊頭在軌底上表面焊縫兩側各150mm范圍內及距兩側軌底角邊緣各為35mm的范圍內應打磨平整。焊縫兩側各100mm范圍內不得有明顯壓痕、碰痕、劃傷缺陷,焊頭不得有電擊傷。打磨時不能使鋼軌“發藍”。打磨時6、若溫度過高,要適當暫停打磨,待溫度適宜時再進行打磨。焊縫探傷 鋼軌冷卻到50以下時對鋼軌焊頭進行探傷,焊縫探傷分為目測和儀器檢測。焊縫表面的缺陷主要有電擊傷、劃傷、碰傷等,可以通過目測判斷;焊縫內部的缺陷主要有過燒、灰斑、夾雜、未焊透等,可以通過儀器進行探傷。探傷前,首先對工件表面進行處理,使其達到表面無銹蝕、斑點、氧化層、油和焊接濺射物等污物存在,表面光潔度通常要求在6以上,這樣可以保證探傷的準確度,并保護探頭。焊縫驗收焊縫探傷合格后應檢查其外觀尺寸,用一米直尺測量鋼軌焊頭的不直度應滿足表7-10-7的規定。表7-10-7 焊接接頭允許幾何偏差表軌頂面軌頭內側工作面軌底0+0.30+0.30+0.5(4)、鋼軌焊接周期性生產檢驗本標段因焊接頭比較少,在焊接前應進行焊接生產檢驗,加焊5根試件進行抽樣檢查。經落錘試驗合格后方可繼續生產。若有一件以上試件不合格應予復檢。生產檢驗合格后方可生產,并填寫試驗記錄,以備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