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拌水泥穩定碎石及瀝青混凝土施工工藝(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8869
2024-01-09
7頁
58.50KB
1、(二)路面底基層及基層施工水穩碎石基層施工(1)配合比設計根據設計要求,按照技術規范進行,選定合適的水泥劑量,提出混合料配合比方案并報監理工程師批準,由于水泥穩定粒料基層質量關系到路面質量,施工時采用水泥穩定粒料攤鋪機一次性成型施工。(2)整理下承層在鋪筑水泥穩定粒料之前,應將所有浮土、雜物全部清除,并嚴格整型和壓實,使其符合規范和圖紙的有關規定.基層面上車轍或松軟部分和壓實不足的地方應翻松,重新碾壓。(3)測量放線路基檢驗合格后,恢復中線,直線段每20m設一樁,平曲線段每10m設一樁,并在兩側路面邊緣設指示樁,在指示樁和中樁上標出水泥穩定粒料的設計標高及松鋪高度。在邊樁上沿縱向拉起兩條細繩,2、一條為松鋪高度線,一條為碾壓層的設計標高線。(4)鋪設試驗路段在開工前進行試驗路段的施工,通過試驗,檢驗施工設備能否滿足備料、拌合、攤鋪和壓實的施工方法、施工組織以及一次施工長度的適應性。試驗段應采用不同的壓實厚度測試其干容重、含水量、松鋪系數、碾壓遍數、工藝指標以及壓實程序的施工工藝,報監理審批后組織大面積施工。(5)拌合與運輸根據設計配合比,在中心拌合場用水泥穩定粒料拌合機拌料,水泥穩定碎石底基層水泥劑量應根據室內7d無側限抗壓強度(一般為3。5MPa4。2 MPa)選擇水泥劑量.拌含水量,以保證現場攤鋪碾壓時達到最佳含水量時,混合料中的水泥和集料按重量比摻配,并以重量比加水,拌合時嚴格控3、制含水量和拌合時間,使混合料拌合得干濕均勻,出料時并觀察有無離析現象,并隨時測定其含水量和水泥含量,混合料在運輸過程中應加覆蓋,以防水份蒸發,保持裝載高度均勻,以防離析,及時將混合料運至現場,運輸集料的時間不宜太長,拌好后的混合料應盡快攤鋪。(6)攤鋪和碾壓攤鋪前對下層表面雜物清掃干凈并灑水,以防止石灰層吸水,影響水泥穩定粒料層的固結。攤鋪水泥穩定粒料,用攤鋪機按要求的松鋪厚度均勻地攤鋪在要求的寬度上,攤鋪時邊卸料邊攤鋪,并用8-10人協助,對機械攤鋪不到的邊角人工整平,檢查松鋪厚度等工作.攤鋪時混合料的含水量宜高于最佳含水量的1,以補償攤鋪和碾壓過程中的水分損失。攤鋪后立即用震動壓路機在全寬4、范圍內均勻壓實,混合料的碾壓程序按試驗段確認的方法施工,使密實度達到97以上,碾壓過程中水泥穩定粒料表面始終保持潮濕,如表面水蒸發得快,應及時補灑少量的水。嚴禁壓路機在已完成和正在碾壓的路面上“調頭和“急剎車”,以保證穩定層不受破壞。施工中,從加水拌和到碾壓終了的延遲時間不得超過水泥終凝時間,按試驗段確定的合適時間嚴格施工。(7)報驗試驗人員檢測水泥穩定粒料基層壓實度,并報監理工程師,合格后進行養護,同時試驗人員做無側限抗壓強度試件。(8)接縫的處理同日施工的作業段銜接處,采取切縫處理.(9)養生及交通管制水泥穩定粒料碾壓完成達到要求的密實度后,立即進行養生,采用灑水車灑水養護,且養生時間不少5、于7天,使水泥穩定粒料表面始終保持濕潤狀態,并嚴禁重型車輛通行。水穩基層施工工藝框圖施工準備現場放樣原材料準備機械準備修整底基層N工程師檢測(Y/N)原材料檢測認可Y混和料拌和攤鋪、整平混合料機械準備碾壓壓實度檢測工程師檢測(Y/N)Y 單項工程完成說明:1、鋪筑前應將所有浮土、雜物全部清除,整理下承層。2、鋪筑試驗段確定干容重、含水量、松鋪系數、碾壓遍數、工藝指標。3、根據設計配合比,在中心拌合場用水泥穩定粒料拌合機拌料,盡快將拌好的混合料運輸至施工現場.4、攤鋪機攤鋪混合料,壓路機均勻壓實.(三)瀝青混凝土面層施工1、施工準備工作(1)按照合同要求,項目部進行全線路基中線、高程測量和水準點6、復測工作,并對本標段路面基層進行交接和沿線施工環境調查,試驗人員對面層原材料進行檢驗瀝青面層配合比試驗工作。(2)原材料進場,包括粗集料、細集料、填料和石油瀝青.粗集料:選擇潔凈、干燥、無風化、無雜質、具有足夠的強度、耐磨性的粒料,粒料的粒徑規格符合技術規范要求。細集料:采用干凈、堅硬、干燥、無風化、無雜質,并有適當級配的機制砂,石質為石灰巖,砂的規格符合技術規范要求。填料:采用石灰巖或巖漿中的強基性巖石等滲水性石料經磨細得到礦粉,原石料中的泥土雜質應除凈。瀝青:采用A級70號基質瀝青,進場前對每批瀝青進行取樣和試驗,各項指標符合技術規范要求。(3)機械設備的進場,包括瀝青混凝土拌和站、瀝青攤7、鋪機、瀝青導熱罐、自卸車和壓實機械的進場,及時對進場設備進行安裝和調試,使機械處于完好狀態.2、整理下承層在鋪筑瀝青混凝土之前,應將基層的所有浮土、雜物全部清除,并嚴格整型和壓實,使其符合規范和圖紙的有關規定.基層面上車轍或松軟部分和壓實不足的地方應翻松,重新碾壓。3、測量放樣基層檢驗合格后,恢復中線,直線段每20m設一樁,平曲線段每10m設一樁,并在兩側路面邊緣設指示樁,在指示樁和中樁上標出瀝青面層的設計標高.4、鋪設試驗路段為了更好地施工瀝青面層,應做好試驗段的工作,在施工前按瀝青面層的目標配合比設計,向監理工程師提交瀝青混合料級配,瀝青結合料用量及瀝青混合料的各項指標的書面說明。按照監理8、工程師批準的施工方案,采用瀝青面層用的材料,混合料配合比以及拌合、攤鋪、壓實設備和施工程序,選擇200m作為試驗路段,根據試驗段,確定瀝青混凝土施工合理的施工機械、機械數量及機械組合,通過拌合確定拌合機的上料速度,拌合數量與時間、拌合溫度等操作工藝,通過攤鋪確定攤鋪機溫度、攤鋪寬度和自動找平等操作工藝,以及確定松鋪系數、接縫方法;通過試驗段驗證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結果,找出礦料配比和瀝青用量,確定施工作業段的長度,制定可行的施工進度計劃,試驗段施工后,全面檢查原材料的施工質量,認真做好施工記錄,根據試驗段目的,確定混合料的穩定性和機械設備的適應性,并及時根據試驗內容總結試驗段報告,報監理工程師9、批準后,組織大面積施工。5、配合比設計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采用兩種方法聯合設計:旋轉壓實法與馬歇爾試驗法聯合進行瀝青混合料的組成設計。根據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要求,提出混合料的級配、結合料的含量,拌和溫度、穩定度值、流值、馬歇爾試件的容重與空隙率的報告上報監理工程師。旋轉壓實法對施工過程進行質量控制.6、拌和根據設計配合比,在中心拌合廠用瀝青混凝土拌合站拌料。拌和廠應在其設計、協調配合比和操作方面,都能使生產的瀝青混合料符合工地配合比設計要求。拌和廠應建設滿足工程需要的試驗室,配備能及時提供試驗資料,并將試驗人員的資質及試驗設備報請監理工程師批準。選擇拌和設備應是能按用量(以質量計)分批配料的10、間歇式拌和機,裝有具有金屬探針的插入式數顯溫度計及循環水除塵設備.拌和設備的產量和生產進度相匹配,在安裝完成后應按批準的配合比進行試拌調試,直到符合要求.本標段選擇河南陸德筑機股份公司的瀝青混凝土拌料設備。每種規格的集料、礦粉和瀝青都必須按批準的生產配合比計量,其計量誤差控制在規定的范圍內,瀝青混合料的拌和時間應以混合料拌和均勻,所有礦料粒徑全部裹縛瀝青結合料為度,瀝青混合料的出廠溫度,保證運到施工現場的溫度符合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要求。當瀝青混合料的出廠溫度大于180時,應予廢棄,正常溫度范圍為155165,拌和后的瀝青混合料必須均勻一致,無花白料、無粗細料離析和結團現象.當材料的規格或配合11、比發生改變時,及時根據試驗室提供的試驗資料進行試拌,試拌時檢查混合料的瀝青含量,級配組成和有關指標,并上報監理工程師批準。瀝青混合料拌和溫度控制在以下范圍內:礦料加熱溫度保持在180190之間,瀝青的加熱溫度為180190;出料溫度控制在170190之間。當混合料出料溫度過低(低于165),應該廢棄,因為低溫瀝青混合料粘度大,不利于現場壓實。另外由于瀝青混合料采用了斷級配,混合料容易產生離析,因此在卸料時應該注意控制裝卸車輛前后移動裝料。7、運輸用18t自卸車將混合料及時運送到工地。選擇自卸車采用有金屬底板的自卸槽斗車輛運送混合料,車槽內在未裝料前,應保持潔凈,不得有雜物。運輸車輛應備有覆蓋設12、備,車槽四角應密封堅固。已經離析或結成團或在運料車輛卸料時滯留于車上的混合料,以及低于規定鋪筑溫度或被雨水淋濕的混合料都應廢棄。運至鋪筑現場的混合料,應在當天或當班完成壓實。在運送過程中,保持車輛裝載高度,以防離析,運輸集料的時間不宜太長,宜在1小時之內到達工地現場攤鋪完畢。運料車的運力有富余,施工過程中攤鋪機前方至少有5輛運料車等候。8、攤鋪攤鋪前對路面底基層表面雜物清掃干凈并灑水,攤鋪混合料時采用兩臺同型號、新舊相當的履帶式攤鋪機組成梯隊聯合攤鋪,同時準備另一臺同型號、新舊相當的攤鋪機備用。攤鋪機按要求的攤鋪厚度均勻地攤鋪在要求的寬度上,一臺攤鋪機的鋪筑寬度不小于12米,兩臺攤鋪機前后錯開13、10-20米,呈梯隊方式同步攤鋪,兩幅之間有3060mm左右的搭接,并避開車道輪跡帶,上、下層的縱向拱接宜錯開200mm以上,熱接縫應跨縫碾壓以消除接縫.攤鋪時邊卸料邊攤鋪,并用810人協助,對機械攤鋪不到的邊角用人工整平。瀝青混合料的攤鋪溫度應符合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的要求并應隨瀝青的標號及氣溫的不同通過試驗確定。瀝青混合料攤鋪過程中隨時檢查其寬度、厚度、平整度、橫坡度及溫度,對不合格之處應及時進行調整。9、壓實選擇壓實設備,配有鋼輪式靜態壓路機、輪胎壓路機和震動壓路機,按照合理的壓實工藝進行碾壓組合。碾壓時壓路機先兩邊后中間,先慢后快,壓路機碾壓應重迭1/31/2的碾壓寬度,碾壓時控制14、混合料的碾壓溫度,嚴禁壓路機在已完成和正在碾壓的路面上“調頭”和“急剎車”。(1)瀝青混合料的初壓技術要求:初壓應在混合料攤鋪后較高溫度下進行,并不得產生推移,發裂,壓實溫度應根據瀝青稠度、壓實機類型、氣溫、鋪筑層的厚度、混合料的類型試驗確定,并符合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的要求。壓路機應從標高低的一側向高的一側碾壓。相鄰碾壓帶應重迭1/3-1/2輪寬,最后碾壓路中心部分,壓完全幅為一遍。當邊緣無支擋時,可用耙子將邊緣先空寬30-40cm,待壓完第一遍后,將壓路機大部分重量位于已壓實過的混合料面上再壓邊緣,以減少向外推移。應關閉振動裝置的壓路機碾壓2遍,其線壓力不宜小于350N/cm.初壓后檢15、查平整度、路拱,必要時予以適當修整。碾壓時應將驅動輪面向攤鋪機。碾壓路線及碾壓方向不應突然改變而導致混合料產生推移.壓路機起動、停止必須減速緩慢進行。(2)瀝青混合料的復壓技術要求:復壓應緊跟在初壓后開始,且不得隨意停頓.壓路機碾壓段的總長度應盡量縮短,通常不超過6080m。采用不同型號的壓路機組合碾壓時應安排每一臺壓路機作全幅碾壓,防止不同部位的壓實度不均勻。復壓采用震動壓路機與重型輪胎壓路機進行組合,一般先用震動壓路機碾壓3-4遍,再用輪胎壓路機碾壓46遍,直至達到要求的壓實度,并無明顯輪跡。當采用輪胎壓路機時,總質量不小于25T。冷態時,輪胎充氣壓力不小于0。55Mpa,相鄰碾壓帶應重迭16、1/3-1/2的碾壓輪寬度。當采用振動壓路機時,振動頻率宜為35-50Hz,振幅宜為0.30。8mm,并根據混合料種類,溫度和層厚選擇,層厚較厚時用較大的頻率和振幅,相鄰碾壓帶寬為10-20cm,并重迭1/31/2的碾壓輪寬度.振動壓路機倒車時應先停止振動,并在向另一方向運動后再開始振動,以避免混合料形成鼓包.(3)瀝青混合料的終壓技術要求:終壓后可采用雙輪鋼筒式壓路機或關閉振動的振動壓路機碾壓,不宜少于兩遍,并無輪跡.路面壓實成型的終了溫度應符合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的要求。10、接縫的處理同日施工的作業路段,其銜接處采用枕木接縫處理,保證接頭自的接茬直順,第二段施工時,將前段工的1m用切17、割機切除,控制松鋪厚度,用攤鋪機均勻地攤鋪在接縫處,人工整平后進行碾壓搭接拌和。11、交通管制瀝青面層碾壓完成后,達到要求的密實度后,及時進行交通管制,禁止一切車輛通行。瀝青面層施工工藝框圖原材料料源選定基層檢測驗收機械調試與安裝材料鑒定與配合比施工測量放樣二次篩分重做混合料試驗批準配合比試驗段施工選定工地配合比抽檢試樣做試驗瀝青混合料攤鋪試機拌和檢測壓實度瀝青混合料壓實拌和生產運輸分項工程檢測及各項指標路面外觀檢測說明:1、對全線進行中線、高程測量和水準點復測工作。2、在鋪筑瀝青混凝土之前,將基層的所有浮土、雜物全部清除,嚴格整型和壓實。3、旋轉壓實法與馬歇爾試驗法聯合進行瀝青混合料的組成設計.4、在中心拌合場拌和瀝青混合料,自卸車及時運輸混合料至施工現場。5、攤鋪機梯隊聯合攤鋪瀝青混合料,壓路機對攤鋪好的混合料進行初壓和終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