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客專鐵路路基過渡段施工工藝90650(1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8916
2024-01-09
16頁
35.50KB
1、成渝客專鐵路路基過渡段施工工藝90650doc文檔可能在WAP端瀏覽體驗不佳。建議您優先選擇TXT,或下載源文件到本機查看。 目 錄 1、目的 2 2、編制依據 2 3、適用范圍 2 4、過渡段填料要求2 5、施工工藝及技術要求 2 5.1 主要機械設備配置 2 5.2 一般規定2 5.3 施工方法及工藝 3 5.3.1 路堤與橋臺過渡段 3 5.3.2 路堤與橫向結構物過渡段 6 5.3.3 路堤與路塹過渡段 12 5.3.5 路塹與隧道過渡段 15 5.4 過渡段施工技術措施 16 5.4.1 各類過渡段的質量控制要點: 16 5.4.2 質量控制措施: 16 6、過渡段施工控制及質量檢測2、 16 6.1 施工控制16 6.2 質量檢測標準17 7、過渡段觀測樁20 7.1 技術要求20 7.2 觀測要求 21 過渡段施工工藝 過渡段施工工藝 1、目的 明確過渡段施工作業的工藝流程、操作要點和相應的工藝標準,指導、規范過渡段作 業的施工。 2、編制依據 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規范 太中銀鐵路工程設計文件及施工圖 3、適用范圍 適用于太中 xxx 經理部工程過渡段施工。 4、過渡段填料要求 4.1 過渡段填料應符合設計文件和驗標的要求。 4.2 施工前應對所選擇的填料進行核對確認并經試驗鑒定,使其能夠確保路堤各相應 部位填料的質量檢測、壓實標準等指標達到設計3、要求。 4.3 填料分組要求按照鐵路路基設計規范 (TB10001-2005)表 5.2.2 和表 5.2.3 要 求。 5、施工工藝及技術要求 5.1 主要機械設備配置 挖掘機、裝載機、推土機、平地機、壓路機、自卸汽車、穩定土拌和設備。 5.2 一般規定 5.2.1 在路堤與橋臺、路堤與橫向結構物、路堤與路塹的連接按設計要求施工過渡段。 5.2.2 橋臺和橫向結構物基坑的回填工作必須在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后才能進行。 5.2.3 過渡段范圍的原地面處理應符合地基處理的有關規定。 5.2.4 過渡段 A 組填料與其他填料分層填筑壓實,每層的壓實厚度不應大于 30cm,最 小壓實厚度不宜小于 15c4、m,具體的攤鋪厚度及碾壓遍數應按工藝試驗確定的工藝參數進行 控制。每壓實層路拱坡面應符合設計要求,無積水現象。 5.2.5 過渡段 A 組填料與其他填料層應與相鄰的路堤及錐體同時施工,并將過渡段與 連接路堤的碾壓面按大致相同的水平分層高度同步填筑并均勻壓實。在填筑壓實過程中, 應保證橋臺、橫向結構物穩定、無損傷。 5.2.6 過渡段排水要求 過渡段施工前,應根據場地情況,采取相應的防排水措施。 過渡段臺背回填料表面應按設計要求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水滲入。 過渡段臺背與回填料之間應按設計要求設置防排水層。 過渡段 A 組填料與其他填料與相鄰路堤填料之間的反濾層應按設計要求進行施工。 過渡段坡腳兩側、5、路堤底部的縱橫向排水措施應符合設計要求。 5.2.7 過渡段路堤兩側防護砌體的施工應在地基和路堤變形穩定后進行。宜與相鄰路 堤的防護砌體施工相互協調。 5.3 施工方法及工藝 5.3.1 路堤與橋臺過渡段 5.3.1.1 施工方法 路堤與橋臺過渡段按照路基通用圖設計圖紙 (第一冊 共一冊)中施工圖路橋過 渡段設計圖 (圖號:太中銀施路通-23)施工。 過渡段路堤應與橋臺錐體和相鄰路堤同步填筑。 過渡段施工根據施工圖紙制定施工工藝和過程控制措施,作出詳細的質量檢查、監督 管理制度,并通過現場碾壓試驗確定完善的施工工藝及處理措施。 A 組料采用自卸汽車運輸,推土機配合平地機攤鋪,重型碾壓設備及小型6、振動壓實設備 碾壓。 在大型壓路機碾壓不到的部位及在臺后 2.0m 范圍內, 采用小型振動壓實設備進行碾壓, 填料的松鋪厚度宜按 15 厘米,碾壓遍數通過工藝實驗確定。 5.3.1.2 施工工藝 施工前,做好橋頭路基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對填料的浸泡或沖刷。 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動碾壓機碾壓密實,并使 K3060 MPa/m。 在橋臺及擋墻基礎等達到設計及規范允許強度后,及時進行臺后過渡段填筑,其壓 實度要求均與一般路基一致。 基床表層 基床底層 1:2 .0 A組填料 基床以下路堤 無砂砼板 軟式排水管 回填級配碎石或砼 路堤與橋臺過渡段設計圖 4% 4% 基床表層 1: m 基床底層 7、4% 基床底層 4% 1: m 基床以下路堤 5% 5% 1: 1. 0 A組填料 0 1. 1: 基床以下路堤 軟式排水管 臺寬 -斷面圖 (雙線地段) 雙線地段) 路橋過渡段橋臺錐體填筑按水平分層一體同時施工。 過渡段橋臺基坑應以混凝土回填,或以碎石分層填筑壓實。 路橋過渡段施工工藝框圖見下圖: 路橋過渡段施工工藝框圖 過渡段基底處理 檢驗合格 臺背滲水墻砌筑 臺背基坑砼回填 汽車運輸至現場 過渡段本體 分層填筑 檢驗 合格 后進 入下 一層 施工 A 組填料 分層 、分區碾壓 養 護 質量檢測與驗收 5.3.1.3 施工要點 過渡段的質量控制要點: 施工工藝、機具設備、層厚控制;填料質量8、及均勻性控制、邊坡平順及壓實控制、沉 降觀測、檢測頻次與數量。 施工前,做好橋頭路基的排水施工。 過渡段路堤應與橋臺錐體和相鄰路堤同步填筑。 在橋臺及擋墻基礎達到設計及規范允許強度后,及時進行臺后過渡段填筑,其壓實 度要求均與一般路基一致。 過渡段應與其相連的路堤按一體同時施工,并將過渡段與連接路堤的碾壓面按大致 相同的高度進行填筑。在緊靠臺背部位大型設備難以碾壓時,采用小型振動碾壓機充分壓 實。 各個特殊路橋過渡段臺階處必須沿臺階進行橫向碾壓。 5.3.1.4 注意事項 施工方法 路堤與橫向結構物過渡段按照路基通用圖設計圖紙 (第一冊 共一冊)中施工圖 路涵過渡段設計圖 (圖號:太中銀施路通9、-24)施工。 根據涵洞頂填土厚度選擇施工圖,單線雙線分別采用不同的施工圖。DK118+720 涵洞 與兩側路堤過渡段采用單線圖(出于線路分解處,基床底以下路堤回填時可一次性回填, 到路基表層后再分成單線) ,其余均采用雙線圖。 橫向結構物兩端的過渡段填筑必須對稱進行,并應與相鄰路堤同步施工。 涵洞頂部兩端大型壓路機能碾壓到的部位,其填筑施工應符合規范設計的有關規定; 靠近橫向結構物的部位,應平行于橫向結構物進行橫向碾壓。大型壓路機碾壓時,不得影 響結構物的穩定。 橫向結構物的頂部填土厚度小于 1m 時,不得采用大型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 大型壓路機碾壓不到的部位應用小型振動壓實設備分層進行碾壓10、,填料的松鋪厚度 不宜大于 20cm,碾壓遍數應通過試驗確定。 橫線結構物頂面以上填土高度不大于 1.5m 時,基床表層以下過渡段正梯形范圍內及 橫向結構物頂面以上采用 A 組填料填筑。 橫線結構物頂面以上填土高度大于 1.5m 時,基床表層以下過渡段正梯形范圍內采用 A 組填料填筑。 橫向結構物與線路斜交的過渡段的尾部應與線路垂直。 基床表層 基床底層 1:2 .0 A組填料 基床以下路堤 回填級配碎石或砼 說明:本圖尺寸以厘米為單位 路堤與橫向結構物過渡段設計圖(一) 橫向結構物頂面以上填土高度不大于1.5m 4% 4% 基床表層 m 1: 基床底層 4% 基床底層 4% 1: m 基床以11、下路堤 1: 1. 0 A組填料 基床以下路堤 說明:本圖尺寸以厘米為單位 -斷面圖 (雙線地段) 雙線地段) 基床表層 基床底層 .0 1:2 A組填料 基床以下路堤 回填級配碎石或砼 說明:本圖尺寸以厘米為單位 路堤與橫向結構物過渡段設計圖(二) 橫向結構物頂面以上填土高度不于1.5m H 0 1. 1: 4% 4% 基床表層 4% 基床底層 4% 4% 1: m m 1: 4% 基床以下路堤 1: 1. 0 A組填料 基床以下路堤 說明:本圖尺寸以厘米為單位 -斷面圖 (雙線地段) 雙線地段) H 0 1. 1: 4% 4% 基床表層 m 1: 基床底層 4% 1: m 基床底層 4% 12、基床以下路堤 1: 1. 0 A組填料 基床以下路堤 說明:本圖尺寸以厘米為單位 -斷面圖(單線) 斷面圖(單線) 4% 4% 基床表層 4% 基床底層 4% 4% 1: m m 1: 4% 基床以下路堤 1: 1. 0 A組填料 基床以下路堤 說明:本圖尺寸以厘米為單位 -斷面圖(單線) 斷面圖(單線) 5.3.2.2 施工工藝 施工工藝框圖如下: 路堤與橫向結構物過渡段施工工藝框圖 過渡段基底處理 檢驗合格 A 組填料 H H 0 1. 1: 0 1. 1: 施工前,做好橫向結構物兩側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對填料的浸泡或沖刷,做好結 構物基坑邊坡整型。 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動碾壓機碾壓13、密實,并使 K3060 MPa/m。 在橫向結構物兩側基礎等達到設計及規范允許強度后,及時進行兩端過渡段填筑, 其壓實度要求均與一般路基一致,但應分別對稱分層填筑,防止由于不對稱填筑造成對橫 向結構物的擾動。 路堤軌底距結構物頂垂直距離小于 1.5 時,用 A、B 組填料回填過渡段與路堤之間倒 梯形部位,壓實標準與路堤相同。 結構物頂的填料與結構物兩側 2m 范圍內的水泥級配碎石同時采用小型振動機碾壓成 型。 每層 A 組填料與其他填料施工完畢后需按要求進行養護。 5.3.2.3 施工要點 過渡段的質量控制要點: 施工工藝、機具設備、層厚控制;填料質量及均勻性控制、邊坡平順及壓實控制、沉 降觀14、測、檢測頻次與數量。 橫向結構物兩端的過渡段填筑必須對稱進行,并應與相鄰路堤同步施工。 靠近結構物兩側 2m 以內及橫向結構物的頂部填土厚度小于 1m 時,必須使用小型振 動機碾壓。 5.3.2.4 注意事項 橫向結構物兩側必須對稱填筑,在填筑過程中注意作好防排水工作,每層均應做好 橫向人字坡和縱向排水。 基坑底面以下部分回填混凝土或者級配碎石,并保證基坑底部與側壁之間密實、無 虛土。 5.3.3 路堤與路塹過渡段 5.3.3.1 施工方法 路堤與路塹過渡段按照路基通用圖設計圖紙 (第一冊 共一冊)中施工圖堤塹過 渡段設計圖 (圖號:太中銀施路通-26)施工。 過渡段路堤基床表層應滿足鐵路路基15、設計規范 (TB10001-2005)第 6.2.1 條要求, 并應滿足“太中銀施路通-01”設計圖之要求。 當路堤與路塹連接處為堅硬巖石路塹時,過渡段設置方式參見“路堤與硬質巖路塹 過渡段示意圖”過渡段填筑 A 組填料, , 壓實標準應符合 鐵路路基設計規范TB10001-2005) ( 第 6.2.2 條基床底層要求。 當路堤與路塹連接處為軟質巖石或者土質路塹時,過渡段設置方式參見“路堤與軟 質巖石及土質路塹過渡段示意圖” ,其開挖部分填筑要求同路堤。 過渡段填筑前,應平整地基表面,碾壓密實;并應挖除堤塹交界坡面的表層松土, 按設計要求做成臺階狀。路堤與路塹連接處,順原地面縱向挖成 1:116、.5 的坡面,坡面上開 挖臺階,臺階高度 0.6m 左右,開挖部分填筑要求同路堤。 過渡段的填筑施工應與相鄰路堤同步進行。 大型壓路機能碾壓到的部位,其施工方法應符合鐵路客運專線路基施工技術指南 的有關規定;靠近堤塹結合處,應沿塹坡邊緣進行橫向碾壓。 大型壓路機碾壓不到的部位,應采用小型振動壓實設備分層進行碾壓,填料的松鋪 厚度不宜大于 20cm,碾壓遍數應通過試驗確定。 路塹 基床表層 1: 1. 5 基床底層 A組填料 硬質巖石 路堤本體 路堤與硬質巖路塹過渡段示意圖 路塹 基床表層 1: 1. 5 基床底層 硬質巖石 路堤本體 路堤與軟質巖及土質路塹過渡段示意圖 5.3.3.2 施工工藝17、 施工前,做好路堤和路塹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對路堤填料的沖刷。 人工配合機械處理路堤基底和路塹表層并按設計要求人工開挖臺階。 過渡段本體分層填筑、分區分層碾壓。 基床表層水泥級配碎石填筑。 施工工藝框圖見下: 路堤與路塹過渡段施工工藝框圖 路堤基底清理、路 塹表層清理 檢驗合格 按設計要求人工 開挖臺階 檢驗 合格 后進 入下 一層 施工 過渡段本體 分層填筑 分層、分區碾壓 路堤填料 養 護 汽車運輸至現場 路堤與路塹過渡段 基床表層填筑 5.3.3.3 施工要點 過渡段的質量控制要點: 施工工藝、機具設備、層厚控制;填料質量及均勻性控制、邊坡平順及壓實控制、沉 降觀測、檢測頻次與數量。 過18、渡段填筑前,應平整地基表面,碾壓密實;并挖除堤塹交界坡面的表層松土,按 設計要求做成臺階狀。 靠近臺階部位的級配碎石,壓實機械必須進行橫向碾壓,確保壓實質量。 5.3.3.4 注意事項 大型壓路機能碾壓到的部位,靠近堤塹結合處,沿塹坡邊緣進行橫向碾壓。 大型壓路機碾壓不到的部位,采用小型振動壓實設備分層進行碾壓,填料的松鋪厚 度不宜大于 20cm,碾壓遍數應通過試驗確定。 每層施工過程中必須按設計要求做好防排水措施。 5.3.5 路塹與隧道過渡段 路堤與路塹過渡段按照路基通用圖設計圖紙 (第一冊 共一冊)中施工圖堤塹過 渡段設計圖 (圖號:太中銀施路通-25)施工。 正線軟質巖石、強風化硬質巖19、石及土質路塹與隧道連接處設置過渡段。 過渡段長 20m,路塹基床表層應滿足鐵路路基設計規范 (TB10001-2005)第 6.2.1 條要求,并應滿足“太中銀施路通-01”設計圖之要求。 過渡段基床表層以下采用漸變厚度的 A 組填料填筑,厚度靠近隧道洞口 5m 范圍內為 0.9m,其后 15m 范圍由 0.9m 漸變為 0m。 隧道仰拱 基床表層 A組填料 說明:本圖尺寸以厘米為單位 路塹與隧道過渡段設計圖 4% 4% 4% 基床表層 A組填料 4% 4% 4% -斷面圖(雙線) 斷面圖(雙線) 1: 1: m m 4% 4% 4% 基床表層 A組填料 4% 4% 4% -斷面圖(單線) 斷20、面圖(單線) 土質、軟質巖及強風化硬質巖路塹與隧道連接地段,應按設計要求設置過渡段. 過渡段應采用漸變厚度的混凝土或摻入適量水泥的級配碎石填筑。 5.4 過渡段施工技術措施 過渡段施工根據施工圖紙制定施工工藝和過程控制措施,作出詳細的技術交底和相應 的質量檢查、監督管理制度,并通過現場碾壓試驗確定完善的施工工藝及處理措施。 5.4.1 各類過渡段的質量控制要點: 施工工藝、機具設備、層厚控制;填料質量及均勻性控制、邊坡平順及壓實控制、沉 降觀測、檢測頻次與數量。 5.4.2 質量控制措施: 過渡段路堤的填筑工藝應通過現場碾壓試驗確定。 過渡段采用的填料種類及原材料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組填料與21、其他填料的選料標 A 準應滿足材料的規格、材質和級配的有關規定。 橫向結構物兩端的過渡段填筑必須對稱進行,并應與相鄰路堤同步施工。 過渡段靠近橋臺、涵洞等建筑物的部位分層填筑,采用小型振動壓實機具碾壓。 各種試驗、檢測設備應計量檢定合格。測試數據應真實可靠,充分反映現場實際情 況。 嚴格按現場碾壓試驗確定的工藝、方法施工,不得違規。 從事試驗、檢測技術人員具有上崗證,具備熟練的專業知識。 6、過渡段施工控制及質量檢測 6.1 施工控制 層厚控制 1: m m 1: 對壓路機碾壓部位 每層最大壓實厚度不宜超 30cm,最小壓實厚度不宜小于 15cm,具 體厚度參照試驗結果,小型機具壓實部位每層松22、鋪厚度控制在 1520cm。在橋臺背部及橫 向結構物墻身的左中右用紅油漆標出分層松鋪厚度和填層序號。 填料平整及均勻性控制 基床表層以下部分采用推土機粗平、平地機精平,靠近結構物人工配合進行局部處理, 確保層厚及拌合料均勻。表層與區間表層作為一整體施工。 邊坡平順及壓實控制 非綠化區邊坡壓實采用夯實設備進行邊坡壓實,對于設計有綠化要求的坡面采用人工 夯拍與種植植被相結合的方法進行。 過渡段與路堤、路塹邊坡連接處順接采用人工掛線精細順接,過渡段本體填筑局部不 利于機械操作地段也采用人工掛線精細刷坡。 6.2 質量檢測標準 過渡段基底處理 過渡段基底處理應按設計要求與橋臺、橫向結構物、相鄰路堤的基23、底處理同時進行, 路堤高度 H3.0m 的路堤,原地面處理符合鐵路路基工程質量驗收標準有關規定。H 3.0m 時,過渡段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動碾壓機碾壓密實,地基系數 K3060 MPa/m。 檢驗數量:每個過渡段抽樣檢驗壓實系數 K(或孔隙率 n)3 點,其中:距路基邊線 1m 處左、右各 1 點,路基中部 1 點;或抽樣檢驗地基系數 K30 ,其中:距路基邊線 2m 處 1 點, 路基中間 1 點。 檢驗方法:按鐵路工程土工試驗規程規定的試驗的方法檢驗。路堤與路塹過渡 段按設計順原地面縱向開挖,開挖坡面的縱向坡度及臺階開挖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每個過渡段抽樣檢驗 3 點。 檢驗方法:24、觀察、尺量。 過渡段基坑回填檢測 基坑采用混凝土回填時,回填材料和混凝土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每個基坑抽樣檢驗 2 組。 檢驗方法:在澆筑地點抽樣成型混凝土試件進行標準養護,并進行 28d 抗壓強度試驗。 基坑采用碎石回填時,應分層回填,并采用小型振動機械壓實,其壓實質量應符合 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每個基坑抽樣檢驗 2 點。 檢驗方法:灌砂或灌水法試驗。 基坑回填頂面高程的允許偏差為50mm。 檢驗數量:每個基坑抽樣檢驗 2 點。 檢驗方法:水準儀測量。 基床表層以下過渡段級配碎石填層檢測 過渡段級配碎石填料粒徑、級配及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數量:每 2000m3 抽樣 檢驗25、 1 次顆粒級配、顆粒密度、針狀、片狀顆粒含量、黏土團及有機物含量。 檢驗方法:在料場抽樣進行室內試驗,并在每層的填筑過程中目測檢查級配有無明顯 變化。 級配碎石中摻入水泥的品種、規格及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同一產地、品種、規格、批號的水泥,每 200t 為一批,當不足 200t 時也 按一批計。每批抽樣檢驗 1 組。 檢驗方法:檢查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并進行有關項目的試驗。 基床表層以下過渡段級配碎石填層的壓實質量應采用地基系數 K30 、動態變形模量 Evd 和孔隙率 n 三項指標控制。 檢驗數量:每壓實層抽樣檢驗孔隙率 n 各 3 點,其中距路基兩側填筑級配碎石邊線 1m 26、處左、右各 1 點,路基中部 1 點;每填高約 30cm 抽樣檢驗動態變形模量 Evd3 點,其中 1 點必須靠近橋臺或橫向結構物邊緣處;每填高約 60cm 抽樣檢驗地基系數 K30、動態變形模 量 Evd2 點,其中距路基兩側填筑級配碎石邊線 2m 處 1 點,路基中部 1 點。按抽樣數量的 20%平行檢驗動態變形模量 Evd 和孔隙率 n,但每過渡段各不少于 2 點,見證全部地基系數 K30 檢驗。 檢驗方法:按鐵路工程土工試驗規程及有關試驗方法的規定檢測。 在填筑壓實過程中,應保證橋臺、橫向結構物穩定、無損傷。 檢驗數量:全部檢驗。 檢驗方法:觀察。 填料應分層壓實。采用大型壓路機械碾壓27、時,每層的最大壓實厚度不宜超過 30cm, 最小壓實厚度不宜小于 15cm;采用小型振動壓實設備碾壓時,填料的虛鋪厚度不應大于 20cm,具體的攤鋪厚度及碾壓遍數應按工藝試驗確定并經監理單位確認的工藝參數進行控 制。每壓實層應平整無積水現象。 檢驗數量:抽樣檢驗 6 處(左、中、右各 2 處) 。 檢驗方法:觀察,尺量。 級配碎石中水泥摻加劑量允許偏差為試驗配合比 0+1.0% 檢驗數量:每過渡段每填高約 90cm 抽樣檢驗 3 處(左、中、右各 1 處) 。 檢驗方法:滴定法檢測。 過渡段的允許偏差、檢驗數量及檢驗方法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基床表層以下級配碎石填層的允許偏差、檢驗數量及檢驗方法28、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過渡段的允許偏差、 過渡段的允許偏差、檢驗數量及檢驗方法表 序號 1 2 3 4 5 檢驗項目 中線至邊緣距離 寬度 橫坡 平整度 邊坡坡率(偏陡量) 允許偏差 0,+50mm 不小于設計值 0.5% 不大于 15mm 3%設計值 檢驗數量 每過渡段抽樣檢驗 3 點 每過渡段每檢測層抽樣檢驗 2 點 每過渡段抽樣檢驗 2 個斷面 每過渡段抽樣檢驗 5 點 每過渡段每側抽樣檢驗 6 點 檢驗方法 尺量 尺量 坡度尺量 2.5m 長直尺量測 坡度尺量 基床表層以下級配碎石填層的允許偏差、 基床表層以下級配碎石填層的允許偏差、檢驗數量及檢驗方法表 序號 1 2 檢驗項目 縱向填筑29、長度 縱向填筑坡度 允許偏差 不小于設計值 不大于設計值 檢驗數量 每層抽樣檢驗 3 點,左、中、右各 1 點 每層抽樣檢驗 3 點,左、中、右各 1 點 檢驗方法 尺量 尺量計算 基床表層以下過渡段兩側及錐體填土檢測 基床表層以下過渡段兩側及錐體填料符合設計要求,其檢驗應符合驗標第 5.2.1 條的規定。 基床以下過渡段兩側及錐體填筑壓實質量符合本設計要求。基床底層過渡段兩側及 錐體填筑壓實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基床以下每壓實層抽樣檢驗壓實系數 K(或孔隙率 n)3 點;基床底層每壓 實層抽樣檢驗壓實系數 K(或孔隙率 n)3 點。 檢驗方法:按鐵路工程土工試驗規程規定的試驗的方法30、檢驗。 在填筑壓實過程中,應保證橋臺、橫向結構物穩定、無損傷。 檢驗數量:全部檢驗。 檢驗方法:觀察。 基床表層以下過渡段兩側、相鄰路基及錐體填土與過渡段級配碎石間應符合 D15 4d85 的要求。 檢驗數量:每個過渡段檢驗 1 組。 檢驗方法:篩分試驗。 過渡段兩側填土橫坡、平整度的允許偏差符合設計要求。 基床表層以下填料過渡段填層 填料填筑過渡段填料的檢驗符合設計要求。 填料填筑過渡段填料壓實質量符合設計要求。 填料應分層壓實。采用大型壓路機械碾壓時,每層的最大壓實厚度不宜超過 35cm, 最小壓實厚度不宜小于 10cm,具體的攤鋪厚度及碾壓遍數應按工藝試驗確定并經監理單位 確認的工藝參數31、進行控制。每壓實層應平整無積水現象。 檢驗數量:抽樣檢驗 6 處(左、中、右各 2 處) 。 檢驗方法:觀察,尺量。 填料填筑過渡段填筑的允許偏差、檢驗數量及檢驗方法符合設計要求。 過渡段路基填筑壓實度標準符合太中銀鐵路工程過渡段路基填筑壓實度標準的規 定。 7、過渡段觀測樁 過渡段觀測樁 7.1 技術要求 軟土、松軟土地地基地段設置觀測設備,每個路橋過渡段設置兩個觀測斷面,一個 在距橋臺邊線中心 1.0m 處,一個在過渡段中部,軟土地段區間每隔 100m 設置一個觀測斷 面,松軟土地段區間每隔 200m 設置一個觀測斷面。每個觀測斷面,在線路中心地面設一個 沉降觀測板, 在兩側路肩設一個觀測32、樁 (40mm, 鋼釬長 1.0m) 在兩側路堤坡腳外 1.02.0m , 及 10.012.0m 處各設一個觀測位移邊樁,各觀測樁及沉降板在同一個橫斷面上。 邊樁采用 C15 鋼筋砼預制,斷面采用 15*15cm 正方形,長度不小于 1.5m,并在樁頂 預埋圓形不銹鋼耐磨測頭。 邊樁埋置深度在地表以下不小于 1.4m,樁頂露出地面不應小于 0.1m。埋置方法采用 洛陽鏟打入設計深度,將預制邊樁放入孔內,裝周以 C15 混凝土澆注固定,確保邊樁埋置 穩定。 沉降板由鋼筋砼底板、 測桿和保護套組成, 底板尺寸為 50cm*50*3cm, C15 砼預制; 用 測桿采用40mm 鋼管,與底板固定在33、垂直位置上,保護套采用塑料套管,套管尺寸以能套 住測桿并使標尺能進入為宜, 隨著填土的增高, 測桿和套管亦相應接高, 每節長不超過 50cm, 接高后測桿頂面應略高于套管上口,測桿頂用頂帽封住管口,避免填料落入管內而影響測 桿下沉自由度,頂帽高出碾壓面高度不大于 50cm。 7.2 觀測要求 用于觀測位移及沉降的基樁,必須置于不受填土荷重影響穩定地基內,基樁及位移 觀測樁在觀測期間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護。 邊樁及沉降板在施工期間一般每填筑一層,應進行一次觀測,如果兩次填筑間隔較 長時,每 3 天至少觀測一次。路堤經過分層填筑達到設計高程后,前 23 個月內,每 5 天 觀測一次,三個月后 715 天觀測一次,半年后一個月觀測一次,一直觀測到鋪軌驗交結。 觀測后整理繪制“填土高-時間-沉降量”關系曲線圖。 觀測控制標準:路堤中心沉降每晝夜不得大于 10mm,邊樁水平位移每晝夜不得大于 5mm。如果超出此限應立即停止填筑,待觀測值恢復到限界值以下再進行填筑。填筑速率應 以水平位移控制為主。 圖紙如下所示: 測桿頂帽 接頭 塑料套管 40mm鋼管測桿 40mm鋼管測桿 mm C15砼板 15砼板 C15鋼筋砼 15鋼筋砼 半圓形不銹鋼測頭 50cm 不小于1.5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