芻議市政道路施工中石灰土路拌法施工工藝控制(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8953
2024-01-09
3頁
15.50KB
1、芻議市政道路施工中石灰土路拌法施工工藝控制作者:王威 田偉來源:科技創新導報2011年第15期摘 要:石灰土作為市政道路工程中的重要材料之一,有著很多明顯的優點,其初期穩定性、隨齡期增長的強度、板結性、水穩定性等等都受青睞,因此,在市政道路施工中被廣泛應用。石灰土施工工藝控制和石灰土性狀、拌和均勻性等對其性質都會產生很大影響。所以,研究石灰土的施工工藝對提高工程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市政道路石灰土工藝控制質量 中圖分類號:U4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1)05(c)-0048-01 石灰土是市政道路工程應用最為廣泛的材料之一,在道路工程中應用其初穩定的作用2、及其隨齡期增長而增長的強度、板結性和水穩性,用來做基層(底基層),都具有明顯的優點,在技術和經濟上都有重要意義,對市政道路工程中石灰土基層施工工藝進行探討。 1 市政道路石灰土的原材料技術要求 1.1 土的性質應符合設計要求,土塊要經過粉碎 塑性指數為1520的黏性土以及含有一定數量的黏性土的中粒土和粗粒土均適宜于用石灰穩定。用石灰穩定無塑性指數的級配砂礫、級配碎石和未篩分碎石時,應添加15%的黏性土。塑性指數在15以上的黏性土,更適宜于用石灰和水泥綜合穩定;塑性指數在10以下的亞砂土和砂土用石灰土時,應采取活當的技術措施或采用水泥穩定;塑性指數偏大的黏性土,應加強粉碎,粉碎后土塊的最大尺寸不3、應大于15mm。一般可以采用兩次拌合法,第一次加部分石灰拌合后,悶放12d,再加入其余的石灰,進行第二次拌合。 1.2 使用石灰穩定土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石灰土用作城市快速路、高等級道路和一級公路的底基層時,顆粒的最大粒徑不應超過37.5mm,用作其他等級公路的底基層時,顆粒的最大粒徑不應超過53mm;試驗證明:石灰土用做基層時,顆粒的最大粒徑不應超過37.5mm。級配碎石、未篩分碎石、砂礫、碎石土、砂礫土、煤矸石和各種粒狀礦渣等均宜用做石灰土的材料。石灰穩定土中的碎石、砂礫或其他粒狀材料的含量應在80%以上,并應具有良好的級配;石灰技術指標應符合規范規定。應盡量縮短石灰的存放時間。石灰在野外4、堆放時間較長時,應覆蓋防潮。 2 市政道路石灰土路拌法施工工藝控制措施 (1)工藝流程:路拌法施工石灰土的工藝流程即:準備下承層一施工放樣一備料攤鋪土一灑水悶料一整平與輕壓一卸料與攤鋪石灰一拌合與灑水-+整形一碾壓一接縫與調頭處的處理一養護。 (2)準備下承層工序:石灰土的下承層表面應平整、堅實,具有規定的路拱,沒有任何松散材料和軟弱地點。下承層的平整度和壓實度應符合基層施工技術規范的規定;當石灰穩定土用作基層時,要準備底基層;當石灰穩定土用作老路面的加強層時,要準備老路面;當石灰穩定土用作底基層時,要準備土基:對土基不論是路堤或路塹,必須用1215t三輪壓路機或等效的碾壓機械進行碾壓檢驗。當5、需要分層采集土時,應將士先分層堆放在一場地上,然后從前到后將上下層土一起裝車運送到現場;對于塑性指數(3)攤鋪土工序:應事先通過試驗確定土的松鋪系數。攤鋪土的長度按日進度的需要量控制,滿足次日完成摻加石灰、拌合、碾壓成型即可;應將土均勻地攤鋪在預定的寬度上,表面力求平整,并有規定的路拱。在攤料過程中,應將土塊、超徑的顆粒及其他雜物揀除;如果土中存自較多的土塊,應當進行粉碎,使其達到要求的規格。檢驗松鋪材料層的厚度,看其是否符合預計的要求。在鋪料碾壓的施工過程中,除灑水車外,嚴禁其他車輛在土層上通行。 (4)灑水悶料工序:如果已經整平的集料(含粉碎的老路面)含水量過小,應在土層上灑水悶料。灑水要6、均勻,防止出現局部水分過多的現象;在灑水的過程中,嚴禁灑水車在灑水段內停留和調頭;細粒土應經過夜悶料;中粒土和粗粒土,根據其細土含量的多少,可適當縮短悶料時間;如果為綜合穩定土,應先將石灰和土拌合均勻后一起進行悶料。 (5)整平與輕壓工序:對于人工攤鋪的土層整平后,用68t的兩輪輕型壓路機碾壓12遍,使其表面平整,并具有一定的壓實度。 (6)卸置和攤鋪石灰工序:計算每車石灰的縱橫間距,用石灰在集料層上做卸置石灰標記,同時畫出攤鋪石灰的邊線;用刮板將石灰均勻攤開,石灰攤鋪完畢后,表面上應沒有空白位置。量測石灰的松鋪厚度,根據石灰的含水量和松密度,校核石灰用量是否合適。 (7)拌合與灑水工序:對于7、城市高等級道路,要求采用專用穩定土拌合機進行拌合,并設專人跟蹤監測。對于次干路或支路的石灰穩定細粒土和中粒土,在沒有專用拌合機械的情況下,如為石灰穩定細粒土和中粒土,也可用農用旋轉耕作機與多鏵犁或平地機相配合拌合4遍。先用旋轉耕作機拌合,后用鏵犁式平地機將底部素土翻起。再用旋轉耕作機拌合兩遍,用多鏵犁或平地機將底部料再翻起,并隨時檢查調整翻犁的深度,使穩定土層全部翻透。嚴禁在穩定土層與下承層之間殘留一層素土,但也應防止翻犁過深,過多會破壞下承層的表面。 (8)碾壓工序:根據路寬、壓路機的輪寬和輪距的不同,制訂切實可行的碾壓方案,應使各部分碾壓到的次數盡量相同,路面的兩側應多壓23遍;在整形之后8、,當混合料中的含水量為最佳含水量時,應立即用輕型壓路機并配12t以上壓路機在結構層全寬內進行碾壓。直線和不設超高的平曲線段,由兩側路肩向路中心碾壓;設超高的平曲線段,由內側路肩向外側路肩進行碾壓。碾壓時,應重疊1/2輪寬,后輪必須超過兩段的接縫處,后輪壓完路面全寬時,即為一遍。 3 市政道路石灰土施工養護及交通管制 (1)石灰穩定土在養護期間應保持一定的濕度,但不應過濕或忽干忽濕。養護的時間在一般氣候條件下不宜少于7d。每次灑水后,應用兩輪壓路機將表層壓實。石灰穩定土基層碾壓結束后12d,當其表層較干燥,可以立即噴灑透層瀝青,然后做下封層或鋪筑面層,但初期應禁止重型車輛通行。(2)在養護期間未9、采用覆蓋措施的石灰穩定土層上,除灑水車外,應封閉交通。在采用覆蓋措施的石灰穩定土層上,不能封閉交通時,應當限制車速不得超過30km/h,禁止重型卡車通行。(3)養護期結束后,在鋪筑瀝青面層前,應清掃基層并噴灑透層瀝青或做下封層。如果面層是瀝青混凝土,在噴灑透層瀝青后,應撒布510mm的小碎石,石灰穩定土分層施工時,下層石灰穩定土碾壓完成后,可以立即鋪筑上一層石灰穩定土,不需要專門的養護期。 4 結語 為了確保石灰土基層的施工質量,一方面要嚴格控制原材料質量,按照規范進行混合料配比設計;另一方面,要加強施工各環節的控制和管理,及時消除各種質量隱患,同時采取必要措施減少石灰土基層的縮裂,這樣才能保證路面的使用性能。 參考文獻 1 吳占國.石灰土施工過程中容易出現的質量問題以及處理措施J.交通世界,2010(21):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