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菱形掛籃施工工藝細則(12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9044
2024-01-09
12頁
20.92KB
1、大橋菱形掛籃施工工藝細則大橋菱形掛籃施工工藝細則某大橋主橋采用64+115+64m連續剛構箱型梁,根據 設計要求,施工方法采用先T構,后連續的方法,即先按 T構懸臂澆注施工,然后合攏成為連續梁。主橋連續剛構箱梁受工期限制,所包括的四個T構 需同時施工,掛籃無法周轉使用,因此需加工八套掛籃。根 據本橋的特點并吸取國內外各式掛籃的優點,本橋掛籃選用 菱形桁架式掛籃。一、掛籃的主要技術參數1. 適用最大梁段重:2t2. 最大梁段長:5.0m3. 梁高:2.56.0m4. 適用梁寬:12m5. 走行方式:無平衡重走行6. 掛籃自重:60t7. 掛籃的傾覆穩定系數:空載時:2.8灌注時:2.48二、掛籃2、的構造掛籃由主構架、行走及錨固裝置、底模架、外側模板、 內側模板、前吊裝置、后吊裝置、前上橫梁等組成。詳見掛 籃設計圖。(一)主構架主構架是掛籃的主要承重部分,由兩片桁架及聯結系 和門架組成。桁架的構件用2.30b組焊而成,為便于安裝 和運輸,節點處均采用栓接。(二)底模架及底模板1. 底模架底模架的縱梁是用12和Z75X75X8組焊而成的桁 架式結構,桁高1.2m,桁架長6.4m。底模架的前后橫梁由240組焊而成,掛籃的前后吊 點均設在前后橫梁上,前橫梁設2個吊點。2 .底模底模為鋼框竹膠板,下墊180X160mm的方木,鋼框 竹膠模板和方木用鐵絲固定在縱梁上,以便脫模和固定。為使箱梁端部張3、拉、立模時操作方便,底模架前端設 置平臺,周圍用欄桿保護,張拉時,用角鋼焊一梯子以便張 拉。為了方便操作人員裝卸后吊帶時上下,在底模架后端 下部懸掛兩個吊欄,此吊欄及底模架下端的人行通道應設置 安全防護裝置。(三)前上橫梁前上橫梁由工字鋼組焊而成,聯結于主構架 前端的節點處,將兩片桁架連成整體,上布6個吊點,其中 2個吊點吊底模架,2個吊點吊外側模,2個吊點吊內模。前 上橫梁上應加設欄桿,為調整吊帶時防護。(四)鋼吊帶1. 前吊帶前吊帶2根,由150X32mm和150X20mm 一塊及兩塊 16Mn鋼板用銷子聯結而成,分為5節,調節孔間距為1mm, 施工時通過逐段調節或拆除聯結鋼帶,即可滿足24、#梁段至 12#梁段梁腹板高度變化的需要。前吊帶下端與底模架前橫梁連接(銷接),上端支承 在主構架前上橫梁上,每根吊帶用兩個LQ30手動千斤頂及 扁擔梁懸吊。2. 后吊帶后吊帶亦采用150X32mm的16Mn鋼板制成,亦設置間 距為1mm的調節孔,用兩個LQ30千斤頂及扁擔和墊梁支 承在已澆注好梁段底板上。(五)內外模板1 .外模箱梁外側模采用5mm鋼板和鋼框組焊而成。外側模支 承在外模兩個走行梁上,走行梁前端通過吊桿懸吊在前上橫 梁上,后端通過吊架懸吊在已澆注好的箱梁外側頂板上(在 澆注頂板時應設預留孔)。后吊桿與走行梁設有后吊裝置, 掛籃行走時,外走行梁與外側模一起沿后吊裝置前行。走行 梁5、用230a組焊而成。2 .內模內模由內模桁架、豎帶、縱帶及組合鋼模等組成,內 模桁架吊在兩根內模走行梁上,走行梁前端吊在前上橫梁上, 后端吊在已澆梁段的頂板上(頂板已預留孔),內模脫模后 可沿走行梁前行。走行梁采用2.30a組焊而成。(六)掛籃走行及錨固系統1. 掛籃走行裝置走行裝置由軌道、鋼(木)枕、前后支座、手動葫蘆 等組成。軌道由16a及$10鋼板組焊II型斷面,底板每隔 50cm開橢圓形長孔,以便與豎向預應力筋錨定。豎向預應力 筋為6L32精軋螺紋筋,外露0.3m,軌道根據梁段長度的不 同分4.0m、1.0m兩種。掛籃設前后支座各兩個,前支座支承在軌道頂面,下 墊聚四氟乙烯滑塊,可沿軌6、道滑行。后支座以鉤板的形式沿 軌道下緣滑動,不需要加設平衡重。掛籃前移時,使用手動 葫蘆牽引前支座,帶動整個掛籃向前移動。掛籃前支座處受壓力較大,因此在支座下墊的鋼軌必 須按設計數量排布。后支座處受拉力較大,因此軌道與豎向 預應力筋的聯結也必須保證牢固可靠。2 .錨固掛籃在灌注砼時,后端利用12根L32精軋螺紋鋼錨 固在已成梁段上,軌道錨固在已成梁段的豎向預應力筋上, 在錨固時,利用千斤頂將后支座鉤板脫離軌道,然后錨固。三、掛籃的拼裝(一)準備工作1. 加工制作 加工單位應嚴格按設計圖上的技術要求及公差要 求進行掛籃桿件的加工制作。 主構架節點板及桿件,加工前必須制作樣板,精確 加工,確保栓孔7、間距。 外側模豎框架,制作時應設置工作平臺及夾具,加 工時應盡量消除焊接變形,確保模板面板的平整度。 對于重要部位的焊接,如底模架前后橫梁上的吊耳, 應由有經驗的焊工施焊,保證焊接質量。焊縫及加工件質量 要求與驗收辦法應參照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執行。 出廠桿件應派專人進行檢查驗收,不合格者禁止出 廠。2. 組裝試拼(1)待所有桿件加工齊全后,首先在試拼臺上全面 試拼。主構架在平臺上試拼,尺寸合格后,擰緊各節點板的 螺栓,施擰時要均勻施力,防止松緊不一。(2)底模架亦進行試拼,以檢查前后橫梁及縱梁的 連接及前后吊點的尺寸和整個外形尺寸。(3)檢查前后吊帶銷孔與銷子的配合情況。(4)所有桿件齊8、全及相互連接均滿足要求后應分組 編號,作出明確標記,運往現場正式拼裝。3. 現場拼裝1. 準備工作 根據塔吊的起重能力,可拼裝后整體吊裝,工廠組 裝試拼后,有些部件可不再拆卸。各部件的重量參見掛籃設 計圖。 準備好拼裝工具及各種連接螺栓。2. 拼裝程序找平鋪枕待1#梁段張拉完畢后,用1:2水泥砂漿找平梁頂面鋪 枕部位(包括0#梁段)。鋪設鋼枕,前支座處鋪3根,鋼枕間距小50cm。安裝軌道從0#段中心、向兩側安裝2.5米長鋼軌各兩根,軌道穿入豎向預應力筋,抄平軌道頂面,量測軌道中心 距無誤后,用螺母把軌道鎖定。安裝前后支座先從軌道前端穿入后支座,后支座就位后安放前支座, 前支座安放前,在相應位置9、軌道頂面鋪8 1mm不銹鋼板,不 銹鋼上面置放一塊四氟乙烯滑板(3X5mm),然后安放 前支座。吊裝主構架主構架分片吊裝,放至前后支座上,并旋緊連結螺栓, 為防止傾倒,用腳手架臨時支撐。按上述方法再吊裝另一片 主構架。安裝主構架之間的連結系。用長螺桿(6L32精軋螺紋鋼)和扁擔梁將主構架 后端錨固在已成梁段上,前支座處用扁擔梁將主構架下弦桿 與軌道固定。吊裝前上橫梁前上橫梁吊裝前,在主構梁前端先安放作業平臺,以 便站人作業,作業平臺應設防護欄桿。前上橫梁上的4個千 斤頂、上、下墊梁及2根鋼吊帶,可一起組裝好后,整體起 吊安裝。安裝后吊帶在1#梁段底板預留孔內(預留孔位置見有關圖紙)安 裝后吊帶10、,先安放墊塊,千斤頂和上墊梁,后吊帶從底板穿 出,以便與底模架連接。吊裝底模架及底模板底模架吊裝前,應拆除1#梁段底部部分支架,以便底 模架后部能吊在1#段底部,前端與前吊帶用銷子連接,如起 重能力不足,可先吊裝底模架,然后再鋪裝底模板。(11) 吊裝內模架走行梁,并安裝好后吊桿,前吊采用鋼 繩和倒鏈。(12) 安裝外側模板掛籃所用外側模首先用于1#梁段施工,在上述拼裝程 序之前,應將外模走行梁先放至外模豎框架上,后端插入后 吊架上(0#段頂板上預留孔,先把后吊架安放好)。兩走行 梁前端用倒鏈和鋼絲繩吊在前上橫梁上。用倒鏈將外側模拖至2#梁段位置,在1#段中部兩側 安裝外側模走行梁后吊架,解除11、0#段上的后吊架。每個后吊 點應預留兩個孔,間距約15cm。(13) 調整立模標高根據掛籃預壓測出的掛籃彈性及非彈性變形值,再加 上設計立模標高值,作為2#段的立模標高。四、掛籃懸臂灌注施工每個T構從2#段開始,對稱拼裝好掛籃后即可進行懸 臂灌注施工。1、分片吊裝底板及腹板構造鋼筋并安放預應力管道。2、將1#梁段內的內模拖出。3、根據2#梁段的高度調整下部模板。4、在頂板和腹板安裝下料串筒位置留洞,在腹板的搗固位置,預留位置進行搗固。5、安裝端模板,并與內外模板連結。6、綁扎頂板鋼筋。7、安放預應力管道。8、一次對稱灌注2#梁段砼。9、養護、拆模。10、預應力張拉。11、壓漿12、掛籃行走五、12、掛籃行走待2#梁段施工完畢,掛籃即可行走,施工3#梁段。行走程序如下:1、按上述要求找平梁頂面并鋪設鋼(木)枕及軌道。2、放松底模架吊帶。3、底模架后橫梁兩側的吊耳與外側模走行梁之間安 裝10噸倒鏈,即底模架懸掛在走行梁上。4、拆除后吊帶與底模架的連結。5、解除掛籃后端錨固螺桿。6、軌道頂面安裝2個5T倒鏈(每套掛籃)并標計好 前支座的位置(支座中心距梁端50cm)。7、倒鏈牽引前支座使掛籃、底模架、外側模一起向 前移動。移動時掛籃后部應設10T保險倒鏈。8、安裝后吊帶,將底模架吊起。9、在2#梁段上安裝外側模走行梁后吊架,先解除1 個1#段上的后吊架,移至2#段,再解除另一個后吊桿移至 2#13、段。10、調整立模標高掛籃非彈性變形,通過2#段施工基本上已消除,在確 定3#段的立模標高時,應根據掛籃彈性變形值、3#段設計立 模標高及2#段的調整情況綜合考慮。11、重復上述施工步驟進行3#梁段施工,直至12#梁 段。六、掛籃的拆除待合攏段施工后,便可拆除掛籃,拆除順序如下:1、在梁頂面安裝卷揚機,吊著外側模前后吊桿(底 模架吊在走行梁上)徐徐下放,落至地面上。或先放底模架, 后放外側模。2、合攏段不用的內模、走行梁,在合攏段施工前拆 除,余者可從兩端梁的出拆除。3、拆除前上橫梁4、主構架可移至塔吊可吊范圍內,分片拆卸。5、拆除軌道及鋼(木)枕。七、安全質量注意事項1、掛籃的安裝、行走、使14、用及拆除過程均系高空作 業,因此一定要按規定采取安全措施,進行安全教育。隨時 進行安全檢查。2、創造高空作業條件,懸空作業人員必須系安全帶, 危險處應設安全網,人員操作處要設欄桿。上、下梯需固定 牢靠。所有操作人員須帶安全帽。3、使用的機器設備,應隨時檢查、維修保養。特別 是起重用的千斤頂、倒鏈、鋼絲繩等應有足夠的安全系數。 如有不符合規定者立即更換。所有動力、照明電路,須按規 定鋪設,定時檢查,確保安全。4、現場技術人員必須經常檢查掛籃位置,前后吊帶, 中架及后錨桿等關鍵受力部位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重要情況及時報告。5、檢查豎向預應力鋼束的埋置、數量是否符合設計 要求,特別注意后吊帶15、內外模后吊架預留孔洞位置是否正 確及孔洞是否垂直。6、施工中應加強觀測標高、軸線及撓度等。并分項 作好詳細記錄,每段箱梁施工后,要整理出撓度曲線。7、灌注前后吊帶一定要用千斤頂張緊,且三處要均 勻,以防承重后和已成梁段產生錯臺。8、施工撓度控制為了能正確合理地控制梁體撓度,應采取如下措施: 實際施工中,及時觀測:A、掛籃走行前,B、掛籃 走行后,C、灌注前,D、灌注后,E、張拉前,F、張拉后六 個狀態的撓度變化。 在灌注砼過程中,要及時測量底板的撓度變化情況, 發現實際沉落與預留量不符時,應及時調整吊帶頂端的千斤 頂。 合攏前,相接的兩個T構最后23段,在立模時必 須進行聯測,以便互相協調,保證合攏精度。 T構兩邊要注意均衡作業。砼灌注對稱進行,掛籃 移動時,兩邊距墩中心、的距離差不要大于40cm,移動速度應 緩慢,不大于10cm/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