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磚鋪貼施工工藝推薦文檔(3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9222
2024-01-09
3頁
14.20KB
1、地磚鋪貼施工工藝一、施工準備1、 材料準備1.1 水泥:PO32.5或PS32.5水泥,強度等級32.5以上白水泥(擦縫用)。1.2 界面劑、分縫卡。1.3 砂子:中、粗砂。1.4 地磚:花色、品種、規格按圖紙設計要求2、 作業條件2.1 墻柱面、天棚(天花)吊頂批膩子施工完畢。2.2 各種管線、埋件安裝完畢,如有防水層,管根已做防水處理并經檢驗合格。2.3 樓地面各種孔洞縫隙應事先用細石土灌填密實(細小縫隙可用水泥砂灌填),并經檢查無滲漏現象。2.4 彈好水平標高控制線,各開間十字線控制及花樣品種分隔線。二、施工工藝1、 工藝流程選磚 排磚 基層處理 找標高 鋪抹結合層砂漿 鋪磚 養護 勾縫2、2、 施工方法2.1 選磚施工前對進場的面磚開箱檢查,對規格、顏色嚴加檢查,不同規格進行分類堆放,并分層、分間使用。2.2 排磚將房間依照磚的尺寸留縫大小,排出磚的放置位置,并在基層地面彈出十字控制線和分格線。排磚應避免出現板面小于1/4邊長的邊角料。2.3 基層處理把粘在基層上的浮漿、落地灰等用鏨子或鋼絲刷清理掉,再用掃帚將浮土清掃干凈。2.4 找標高根據水平標準線和設計厚度,在四周墻、柱上彈出面層上的上平標高控制線。2.5 抹結合層A、 據水平控制線,打灰餅(打墩)及用刮尺(靠尺)推好沖筋(打欄)。B、 澆水濕潤基層,再刷水灰比為0.5素水泥漿或界面劑。C、 根據沖筋厚度,用1:3干硬性水3、泥砂漿(以手握成團,不泌水為準)抹鋪結合層20mm。結合層應用刮尺(靠尺)及木抹子(磨板)壓平打實(抹鋪結合層時,基層應保持濕潤,已刷素水泥漿不得有風干現象,結合層抹好后,以人站上面只有輕微微腳印而無凹陷為準)。D、 對照中心線(十字線)在結合層面上彈上面塊料控制線(靠墻一行面塊料與墻邊距離應保持一致,一般縱橫每五塊面料設置一度控制線)。2.6 地磚鋪貼A、 根據控制線先鋪貼好左右靠邊基準行(封路)的地磚塊,以后根據基準行由內向外接線逐行鋪貼。B、 用水泥膏(約23MM厚)滿涂塊料背面,對準接線及縫子,將地磚塊鋪貼上,用小木錘著力敲擊至平正。C、 擠出的水泥膏及時清干凈(縫子比磚面凹1MM為宜4、)。D、 灌縫:待粘貼水泥膏凝固后,用白水泥、顏料(色澤根據面料顏色調配)填平縫子(過大縫子要拌細砂真灌),用鋸末(木糠),棉絲將表面擦干凈至不留殘灰為止。三、質量檢驗評定標準與質量控制1、 主控項目1.1 面層與下一層應結合牢固,無空鼓、裂紋。1.2 檢驗方法:同GB502092002。1.3 面層表面的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倒泛水、無積水;與地漏、管道結合處應嚴密牢固,無滲透。2、 一般項目2.1 磚面層表面應潔凈、圖案清晰,色澤一致,接縫平整,深淺一致,周邊順直。板塊無裂紋、缺楞、掉角等缺陷。2.2 面層鄰接處的鑲邊用料及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邊角整齊光滑。2.3 踢腳線表面應潔凈、高度一5、致、結合牢固,出墻厚度一致。2.4 磚面層的允許偏差應符合GB502092002中表的規定。2.5 檢驗方法:同GB502092002的檢驗方法及其中表的規定相同。2.6 在管根或埋件部位應套裁,磚與管或埋件結合嚴密。四、應注意的質量問題及解決方法1、 面層空鼓1.1 底層未清理干凈,未能灑水濕潤透,夏季暴曬基層失水過快,影響面層與下一層的粘結力,造成空鼓。1.2 刷素水泥漿或界面劑不到位或未能隨刷隨抹灰,造成砂漿與素水泥漿結合層之間的粘結力不夠,形成空鼓。1.3 養護不及時,水泥收縮過大,形成空鼓。2、 找坡不合格地面積水,有泛水的房間未找好坡度,水不能排入地漏。3、 凡檢驗不合格的部位,均6、應返工糾正,并制定糾正措施,防止再次發生。五、成品保護1、 施工時應注意對定位定高的標準桿、尺、線的保護,不得觸動、移位。2、 對所覆蓋的隱蔽工程要有可靠保護措施,不得因澆筑砂漿造成漏水、堵塞、破壞或降低等級。3、 磚面層完工后在養護過程中應進行遮蓋和攔檔,保持濕潤,避免受侵害。當水泥砂漿結合層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方可正常使用。4、 后續工程在磚面上施工時,必須進行遮蓋、支墊,嚴禁直接在磚面上動火、焊接、和灰、調漆、支鐵梯、搭腳手架等;進行上述工作時,必須采取可靠保護措施。5、 調整、擦縫的操作人員,要穿軟底鞋,踩踏面料時計平整木板。6、 運料具時,不要碰壞墻柱飾面、欄桿及門框,門框在適當高度位置要設置鐵皮夾保護,以防手推車軸頭碰壞門框。7、 施工時不得碰壞各種水電管線及埋件,施工時如有污染墻柱面、門窗、立線管及設備等,應及時清理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