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防滲墻施工工藝探討(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9235
2024-01-09
4頁
19KB
1、堤防防滲墻施工工藝探討摘 要 河南黃河堤防加固工程采用了組合鉆開槽法、多頭小直徑深層攪拌樁、液壓開槽機開槽法、射水開槽法、人工洛陽鏟開槽法,薄壁帷幕防滲墻施工技術,這些技術有其各自的適用條件。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和這些技術的特點,選擇適宜的施工技術。 關鍵詞 堤防加固 防滲墻 施工工藝 河南黃河堤防加固工程,部分堤段采用了薄壁帷幕連續防滲墻施工方案與技術。它能有效地延長滲徑,降低滲透壓力;堵截堤身漏洞、裂縫、老口門等處滲流通道;杜絕貫穿漏洞的再次發生,消除管涌;且墻體具有一定的抗沖刷能力。它是提高堤防加固工程,增強大堤抗洪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在堤防加固中占有重要地位。 1997年以來,河南黃河堤2、防加固采用了幾種薄壁帷幕連續防滲墻施工技術,成功的施工工藝主要有:組合鉆機開槽法、多頭小直徑深層攪拌樁、液壓開槽機開槽法、射水開槽法、人工洛陽鏟開槽法。 一、組合鉆機開槽法連續造墻施工技術 1.組合鉆機開槽法的工作原理 (1)組合鉆機 組合鉆機是開槽成墻的主要機械,它由多頭鉆頭、支架、懸吊鋼絲繩、卷揚機、反循環系統、配電盤、砂石泵、控制臺、底盤等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通過主機上的傳動裝置,帶動主機上并排組合在一起的8臺GZQ-800型潛水鉆機同時運轉,帶動各自的鉆頭旋轉,鉆頭向土層切削土體。兩個鉆頭間余下的土體由側刀靠組合鉆機自重切削。切削掉的泥沙由反循環砂石泵通過反循環軟管強行排出槽孔。連續不3、斷的鉆進切削,直到設計深度,即形成一定長度、寬度、深度的槽孔。 (2)成墻工藝流程 測量放線導槽砌筑鋼軌鋪設安置調試組合鉆機鉆機架定位開槽清槽成孔成槽安置隔離體橡膠囊安置導管澆筑拔除橡膠囊隔離體轉入下一個循環工序。 2.多頭小直徑深層攪拌樁連續造墻施工技術 (1)多頭小直徑深層攪拌機工作原理 多頭小直徑樁造墻防滲技術是運用多頭小直徑深層攪拌機通過主機上的動力傳動裝置,帶動主機上的3個并列的鉆桿轉動旋轉,推進力使鉆桿和鉆頭向土層內鉆進到設計深度,然后再提升攪拌至槽孔孔口。在作業工程中通過水泥漿泵將水泥漿經過高壓輸漿管、鉆桿、鉆頭噴入土體中。在鉆進和提升的同時,水泥漿液體和原地土充分拌和后,完成第4、一組的施工(一組一般為36棵樁)。當進行第二組樁施工時,主機向前移動,使第二組樁與第一組樁相割搭接之后(相割長度可按半孔)。重復上述第一組施工過程,照此進行第三組施工。三組樁施工完成后,即918棵樁連接成墻,為一個單元工程。 (2)技術原理 多頭小直徑深層攪拌樁是把水泥漿噴入土體并攪拌均勻形成水泥墻。這是用水泥土墻作為防滲墻達到截滲目的的一種施工工藝。水泥漿噴入土體后,經過一系列水化、離子交換與硬凝等物理化學反應,從而形成具有一定強度和抗滲能力的固結體。 3.液壓開槽機開槽法連續造墻施工技術 (1)YK160-3-40型開槽機工作原理 開槽機也稱鋸槽機,行駛在兩條軌道上,它由底盤、液壓系統、工5、作裝置、排渣系統、起重設施和電器系統組成。由液壓缸產生動力,帶動裝有切削刀排的刀桿作上下往復運動,被切削掉的土體沉渣落入槽底后,由反循環排渣系統排出槽孔,施工中使用一定濃度的泥漿固壁,開槽機連續不斷地沿墻體軸線作業前移,直到墻體末端,從而形成一個規則連續的長形槽孔。根據工程設計與要求,使用不同長度、寬度的刀排,即可開出不同長度、寬度的槽孔。在槽內充填不同的墻體材料,即形成不同抗壓強度、抗滲系數的薄壁連續防滲墻,以達到防滲、封堵空洞、裂縫等隱患險點消除的目的。 (2)成墻工藝流程 測量放線場地平整鋼軌鋪設鉆導槽井孔開挖槽孔與支護槽板安裝調試開槽機、清槽機開槽(泥漿固壁)清槽安置隔離體澆筑隔離體澆6、筑墻體至完工。 4.射水法連續造墻施工技術 (1)射水法二代機組工作原理 射水二代機組行駛在同一軌道上,它由造孔機、混凝土澆筑機等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主機上的水泵和成型器中的高壓射水裝置形成高速射流破壞土體結構。通過正循環系統使泥沙混合體溢出地面,同時利用卷揚機操作成型器反復上下沖擊運動擠壓形成槽孔,成孔后采用常規水下混凝土澆筑法澆筑。 5.人工洛陽鏟挖槽連續造墻技術 (1)開槽施工設備 半徑R110mm的大型洛陽鏟、機械成孔器(即卷揚機帶動自由下落的筒狀器械)、修槽成型器(即220mm寬的兩面平行平面鏟)。 (2)人工洛陽鏟挖槽施工流程 測量放線洛陽鏟開槽修孔夯實孔底安置模袋隔離體模袋內7、下導管澆筑隔離體安置相鄰隔離體下導管澆筑隔離體下導管澆筑混凝土墻體。 二、防滲帷幕造墻技術幾種工藝的適用條件 1.幾種工藝適用的深度 在河南黃河堤防加固工程中,因受地質條件、施工工藝的限制,依照截滲墻設計深度,可采用不同的施工工藝。根據以上幾種工藝在河南黃河堤防加固工程中的施工實例,組合鉆機、液壓開槽機開槽法在20m深度內,較均質地質條件下,效率較高。新鄉荊隆宮防滲墻工程老口門處施工經試驗改進深度可達42.5m。但由于深度的增加,刀排阻力增大,切削入槽中的土體體積相應增多,造成開槽速度減緩,清槽困難等。因此,開槽深度不宜超過45m。另外,組合鉆機法和液壓開槽法相比,其鉆頭直徑大,墻體厚(0.48、5m)造成動力、混凝土材料等耗用較多,因此,淺層截滲墻不宜采用。 射水開槽法在荊隆宮與沁河左堤防滲墻工程施工中深度為20m(設計深度與機械最大施工深度相同)。 多頭小直徑深層攪拌樁在濮陽大堤加固中施工深度為15m(設計深度與機械最大施工深度相同)。 人工洛陽鏟挖槽法在沁河左堤施工中深度為712m(7m以內為最佳施工深度,12m為實際最大施工深度)。 2.幾種工藝適用的地質條件 工藝技術的不同,地質條件狀況的限制,靠泥漿護壁工藝施工,在大堤堤頂建造防滲墻時,由于大堤部分堤段存在有裂縫、空洞等原因,護壁泥漿漏漿嚴重。部分堤段出現塌孔、卡鉆現象。如沁河右堤馬蓬防滲墻工程、左堤東大原防滲墻工程、開郊局9、堤頂防滲墻工程等。由于施工時漏漿塌孔,造成施工無法進行,幾處工程都進行了設計變更。因此,靠泥漿護壁工藝施工的組合鉆機開槽法、液壓開槽機開槽法、射水開槽法在大堤堤頂作業不宜采用,而大堤堤腳加固截滲可大力推廣。 多頭小直徑深層攪拌樁是通過鉆進和提升靠高壓輸漿系統經過輸漿管、鉆桿、鉆頭噴入土層攪拌均勻后形成防滲墻,因此,可在堤頂或堤腳同時采用該工藝,但截滲深度不宜超過15m(最新產品深度可達20m)。 人工洛陽鏟挖槽不靠泥漿護壁,宜在地下水位較低,墻體深度較淺,大堤堤身有磚石、木樁、洞穴、裂縫等堤頂處直接采用。開挖深度57m為宜。超過57m,可依靠機械成孔器作業。若遇磚石、木樁,人工可直接取出,但最10、佳深度不宜超過12m。 三、防滲帷幕造墻工藝的關鍵技術 1.垂直度 組合鉆機開槽法、射水開槽法、多頭小直徑深層攪拌樁等三者共同的關鍵技術是垂直度。垂直度是關系到建造的防滲墻是否在同一墻體軸線上。因此,在施工期間的左右偏差、軸線偏差、孔斜率數據應按操作規程與規定,認真觀察記錄。發現偏斜,立即采取措施糾偏,確保防滲墻體在同一軸線上。否則,易出現斷墻或墻體底部銜接不嚴,施工縫隙過大造成集中滲漏現象。 2.墻體接縫銜接處理 混凝土墻體與混凝土墻體之間相接應上下反復清洗原澆筑的墻體接頭處,確保銜接處無夾泥。墻體與墻體平行相接,搭接長度應按12m為宜。若相接后發現封閉不嚴,產生滲漏通道時,可采用鉆機鉆孔現11、澆混凝土的辦法將滲漏處封閉,達到截滲的目的。 3.塌孔 在施工期間依靠泥漿護壁工藝容易出現擴孔與塌孔現象。擴孔與塌孔造成的主要原因是土層中含有秸料層、粉砂層、空洞、裂縫等。要解決以上問題,可采用的措施主要有:一是嚴格控制護壁泥漿濃度,必要時造漿可按比例適當添加膨潤土。二是加密安置隔離體,增加支撐力。三是縮短墻體澆筑長度,減少水浸時間。 4.多頭小直徑攪拌樁的鉆進與提升 多頭小直徑攪拌樁是通過鉆進與提升時靠漿泵將水泥漿經過高壓輸漿系統噴入土體攪拌均勻而形成的防滲墻。它的鉆進與提升速度直接與墻體厚度、寬度、強度、抗滲性能有關。因此,在施工作業中,機械手應嚴格執行操縱規程、工藝流程。原始記錄、施工日志要詳細記錄并加強關鍵工序的控制與監督工作。 綜上所述,薄壁帷幕防滲墻技術在河南黃河大堤加固工程應用中,由于工作原理、機械性能、施工技術方法、地質狀況的差異,在施工期間,機械操縱技術的難易程度、熟練程度不同,這就使工程質量、工程進度的不確定因素增加。因此,選擇一種適合本工程特性的工藝技術,是設計、施工單位的首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