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施工原則工藝要點(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9306
2024-01-09
14頁
49KB
1、一、 電氣的安裝件的加工和安裝1、電氣的安裝件包括:a)用于支承和緊固定電纜的緊固件,如電纜托架、扁鋼等。b)用于保護電纜穿越船體結構、保持船體結構強度和密性要求及防火完整性的電纜貫通件。如穿線管、填料函及電纜盒(筒)等。c)用于電氣設備安裝的設備固定件。如各種底座、底腳、支架及組合等。2、電纜托架組成和要求:a)電纜托架采用A型直電纜支架單個焊接在成型軌道上,與托架帶孔支腳之間用M3x25螺栓連接,支腳原則上采用L30X30X4角鋼加工安裝孔而成,支腳定位間距900mm300mm。b)電纜托架在安裝時通常其應略高于電纜框下沿20mm,以便于灌堵。電纜托架距離其電纜柜安艙壁200mm300mm2、。c)電纜托架在十字或丁字交匯處要根據具體構件上,但兩頭彎腳不宜過長,以免產生變形。3、扁鋼支架的要求:a)扁鋼兩端彎制成直角焊接在甲板或船體上,但兩頭彎腳不宜過長,以免產生變形。b)每根扁鋼支架的長度一般大于600mm,每兩扁鋼支架間距15cm。c)在機艙、貨艙區域、機旁及其它明線敷設場所,應采用鍍鋅防蝕I型的支架,居住艙室內暗線敷設可采用涂防銹漆(2度)防蝕的扁鋼支架。4、電纜貫穿件:a)穿線管:一般采用普通鍍鋅鋼管,在僅穿單根電纜時,管頭安裝配套的焊接式電纜填料函,穿過主甲板的電纜護管及其它貫穿處對船體結構強度造成危害的電纜護管必須使用厚壁套管作通艙件,厚壁套管的選用對應于所穿船體構件的3、厚度。b)隔艙環(TC/YG型見附圖2):一般采用Q235-A,Q=8mm的鋼板彎制成腰圓形或鍍鋅鋼管截制而成,用于穿越一般無防火要求的艙壁或強梁。c)電纜框(TK/YG型見附圖3):一般采用Q235-A,Q=8mm的鋼板彎制成腰圓形或鍍鋅鋼管截制而成,用于穿越B級防火要求的艙壁。d)防火電纜盒(BH/YH型見附圖4):一般采用鍍鋅鋼管或Q235-A,Q=8mm的鋼板彎制成腰圓形加6圓鋼制作而成,用于穿越A級防火要求的艙壁。e)防水電纜盒(BSH/YSH型見附圖5):制作與d相同但需要加兩只灌注嘴,用于穿越有水密要求的艙壁。f)電纜筒(HT/YT型見附圖6):一般采用=6=8的鋼板彎制腰圓形或4、鍍鋅鋼管截制而成,用于穿越各層甲板。5、尼龍襯圈穿過復合巖棉板、鍍鋅板等舾裝件應襯適當的尼龍襯圈保護電纜。花鐵板下電纜管兩端亦應襯以適當的尼龍襯圈保護電纜。6、電氣安裝的材料一般采用普通碳素鋼,但補強復板及組合填料函的底板應與處所安裝處的船體材料牌號一致。7、電纜堅固件和貫通件的表面應光滑平整,不應有毛刺和銳角,折彎處有一定的彎曲半徑并不得有裂縫,設備固定件要有足夠的強度,并保證安裝平整、牢靠、易于拆裝,同時便入電纜引入。8、電氣安裝件上船安裝前必須經防蝕處理,防蝕的方法為鍍鋅或涂防銹漆(2度)涂防銹漆前須酸洗除銹。9、經鍍鋅處理的電氣安裝件須采用有效措施(如包扎或兩次預裝等)防止鍍鋅層被后續5、作業污損或破壞。10、電纜和設備的安裝件不能固定在船體的外殼板上。11、在水密的艙壁、甲板,艙室的外圍壁上不應鉆孔和用螺釘固定電氣安裝件。 二、緊固件、組裝件及安裝件的焊接1、安裝件的焊接應牢靠,應能保證設備、電纜緊固和使用時不致脫焊。2、電纜托架或扁鋼支架直接安裝在橫梁或肋骨上時,則與每一檔橫梁或肋骨的接觸處均應焊牢。3、對開孔處兼作強度補償的電纜框,應沿電纜框四周雙面連續焊接,以保強度,如開孔不需作強度補償及無特殊要求時,其設置的電纜框允許采用單面滿焊。4、電纜填料函、電纜筒和電纜盒等防火、水密安裝件應用沿焊接處四周雙面連續焊接,以保證水密,焊接完畢清除焊渣后,應檢查焊縫的水密性。5、所有6、焊接好的緊固件,組裝件及安裝件,應清除焊渣,打磨平滑光亮,并涂以防銹漆。 三、電纜敷設1、電纜敷設的一般要求見下表:項 目標準范圍備注層數一般2層或厚度50mm成束根數6根距熱源100mm否則采取有效措施距潮濕艙壁20mm距船殼板、耐火艙壁及甲板20mm電纜露書隔熱防火材料距雙層底及滑油、燃油艙柜50mm貫穿件距船體構件距離30mm組裝支架扎帶間距300mm轉彎處250mm扁鋼支架扎帶間距200mm穿管系數40%最小彎曲半徑6D(無鎧裝時為4D)D為最大電纜外徑進設備的線芯長度150mm2、電纜敷設1、主題內容和適用范圍本工藝規定了電纜敷設前的在準備工作、電纜的接線、敷設、緊固、接地的工藝,本7、工藝使用與一般鋼質船舶電纜的敷設。凡屬具有特殊要求的電纜敷設工藝,不包括在本文件之內。2、引用標準GB9331.188 額定電壓0.6/IKV以及下船用電力電纜和電線一般規定。GB32064 電纜導板GB*33286 電纜緊鉤GB*32386 電纜管、電纜框、電纜筒和灌注式電纜盒GB*38984 電纜襯套GB*78582 電纜填料函GB*312582 船用金屬電纜扎帶GB312682 船用非金屬電纜扎帶3、電纜敷設的準備工作3.1準備并熟悉電力一次系統圖、二次系統圖、照明系統圖、通導設備、報警設備等船舶電氣設備的系統圖及電力、照明、通導、報警等電氣設備的布置圖、電纜表冊、電纜敷設施工工藝等電纜8、敷設的施工圖紙和技術文件。3.2按3.1所述施工圖紙和技術文件的要求,準備好電纜敷設所需要的附屬材料、安裝件、緊固件和施工工具。3.3根據電纜表冊所列的電纜型號、規格、長度選擇電纜并進行電纜切割備料。電纜切割前應做好電纜識別標牌,該標牌應注明電纜代號、規格、長度、起終點設備的名稱和位置,每根電纜應備2塊相同標識的標牌。將相同標識的2塊電纜標牌分別固定于已割好的電纜兩端。將被切割的電纜兩端切口進行包扎封口,防止受潮。并按敷設的地點,先后順序堆放整齊備用。3.4按施工圖紙要求為電纜路徑進行實船定位,劃出電纜緊固件、安裝件的安裝位置及電纜柜、電纜筒、填料函等的開孔位置并進行燒焊安裝和開孔。在船體后件9、和甲板上開孔,應與船體專業充分協商后再進行,開孔的位置高度和寬度,孔的形狀均應符合“海規”的要求。.1在甲板縱桁腹板上開孔,開孔的高度不得超過縱桁腹板高度的25%,開孔寬度不得超過次要構件間距的60%和縱桁腹板的高度,開孔邊緣至縱桁板的距離應不少于縱桁腹板高度的40%,否則應做強度補償。.2在甲板上開孔,其孔的形狀應為圓形,橢圓形的腰圓形、橢圓形或腰圓形開孔的長軸方向應與船長方向一致,其長寬不少于2。.3應認清船體結構禁止開孔的位置。緊固件、安裝件的焊接應牢固。緊固件、安裝件的底腳不得直接焊在上層連續甲板以下的船殼板上。兼作補強的作用的電纜框,應沿電纜框架四周連續焊接。兼有防火、水密要求的電纜10、填料函、電纜筒、填料圍板等,應沿其四周作連續焊接,焊后還應檢查焊縫的水密性(焊渣應先清除)。4、電纜敷設基本要求4.1電纜敷設的線路應盡可能平直和易于檢修。主干電纜暗式敷設時,其路徑上的封閉板應便于開啟。用于電纜分支或連接用的接線盒若為暗式安裝時,其封閉板應便于開啟和有永久標志。冷藏艙、鍋爐艙等處的電纜應明敷,電纜應具有水密或不透性護套。成束的電纜應整理平順、整齊、不應成麻花式或絞纏。主干電纜應盡可能不在中途連續,不可避免時,應采用接線盒(箱)進行連續,且不能降低原有要求。4.2電纜敷設應遠離熱源,如不可避免時,電纜與熱源(如蒸汽管、排氣管、電阻器、鍋爐等)的距離應不少于100mm,否則應采取11、隔熱措施。4.3電纜應避開有油、水凝露的地方敷設,當不可避免時,穿過這些處所的電纜應穿管敷設。4.4避免在可動、可拆的場所敷設電纜,避免活動件移動時或拆動時損傷電纜。同樣,電纜敷設不應跨越船體甲板伸縮接頭、如不可避免時,應將電纜變成一個環形伸縮彎頭,彎頭的長度正比于船體的伸縮長度,彎頭最小內徑應不少于電纜直徑的12倍。4.5嚴禁在有易燃,易爆和腐蝕性氣體的場所敷設電纜,對必不可少的照明電纜、報警電纜、應穿金屬管子氣密敷設,并保持這些所處的完整性。4.6電纜嚴禁穿越油艙,盡量避免不穿越水艙,當不能避免時,須在穿越路徑上焊接厚壁無縫鋼管,電纜從管中通過,并應保證這些艙室的水密,管子應有防腐措施。412、.7電纜與船殼板、防火隔堵、甲板間的敷設間距不少于20mm,以雙層底、燃油柜、滑油柜間的距離不應少于50mm。4.8容易受到機械損傷的電纜,應有相同的機械保護措施,如用金屬槽,罩殼或鋼管進行保護。4.9機艙話鐵板下的電纜應有防油水浸漬和機械損傷的措施。穿鋼管時,管子應水密,兩端關口應高出2鐵板50-100mm。4.10下列電纜不應敷設在一起。允許最高工作溫度不同的電纜。如不可避免時,則熱物一根電纜的工作溫度不應高于該電纜中允許最高工作溫度最低的電纜的溫度。具有不同保護套或覆蓋層的電纜。若敷設時,各電纜的護套或覆蓋層不會相互損壞時,則不會受此限制。為重要設備(如舵機等)供電的兩路電纜。該兩路電纜13、應最大的可能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遠離敷設。主操舵裝置的兩端獨立控制系統的電纜。該系統的電纜應自駕駛臺至舵機室之間盡可能遠離敷設。通過任一防火區的主用和應急饋電電纜。主用饋電線和應急電線應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盡可能遠離敷設,以使得任務防火區失火時不致防哎其他防火區重要設備的供電。4.11用于重要設備或應急電源、照明、船內通信或信號的電纜應盡量員離廚房、洗衣房、機器處所及機艙棚,以及其他有高度失火危險的處所,但對這些處所供電的例外。如有可能,所有這些電纜的敷設方式必須能防止由于鄰近處所失火時可能造成的艙壁高溫而使其失效。4.12若電纜系成束敷設且有高度火焰蔓延危險的情況,即使全部電纜均為滯燃的,也應采14、取防止火焰蔓延的專門敷設措施。4.13電纜必須穿過冷藏處所絕熱層時,應穿金屬管垂直通過,管兩端設水密填料函。4.14電纜貫穿艙壁貫穿水密艙壁或甲板時,可采用單獨水密填料函,或采用裝載多根電纜的水密填料箱,完工后應保證該艙壁(甲板)水密的完整性。貫穿防火艙壁(甲板)或結構,應不會削弱該艙壁(甲板)防火的完整性。貫穿非水密艙壁(甲板)或結構時,孔口應用鉛皮或經認可的材料作襯墊。4.15單根或成束電纜需要改變路徑時,其最小彎曲內半徑應不小于電纜(電纜束)總外徑的6倍。4.16成束敷設的電纜,其截面為長方形(矩形),且長邊應盡量長,寬邊盡可能短,盡量避免圓形或方行,以利散熱。4.17成束敷設的電纜,其15、層數最好不超過兩層,或厚度不超過50mm,直徑大、重量大的電纜在下層,重量輕、直徑小的電纜布置在上層,防止壓壞小電纜。管子和管道內壁應光滑,兩端管口的毛刺應清除并加襯墊,管內可涂無腐蝕作用的滑石粉以增加管子內壁的光滑性。管子彎曲半徑應不少于電纜彎曲半徑的允許值。穿管系數(電纜外徑截面積總和與管子)(管道)內截面積之比不應大于0.4。管子(管道)在接頭應保證機械上和電氣上的連續性,并可靠接地。管子(管道)內不會積水或產生凝水。當管子(管道)很長時,應設膨脹接頭,并可開通風口以流通空氣和排除積水凝氣,但此開口要在不會增加火災危險的情況下才可設置。5、電纜的固定5.1除用于可攜式電氣設備及敷設于管子16、管道、電纜槽板或特別招殼內的電纜外,均應有效地支承和緊固。5.2電纜緊固件或扎帶應緊固,并具有足夠的表面和形狀,使電纜即能保持緊固而又不受損傷。5.3電纜緊固件及其附件應用耐蝕材料制成,或經防蝕處理,接觸電纜的表面應無毛邊和銳邊。5.4電纜支承件的距離,應視電纜的類型、外徑、安裝場所及振動情況適當地選擇具體可見“海規”的相應要求。5.5電纜緊固的要求電纜緊固定后不應有任何送動,也不應使電纜發生有害的變形損傷。緊固好的電纜應平直整齊。不得在水密艙壁、甲板、甲板室外圍壁和上層連續甲板下的船殼鉆孔,用螺釘緊固電纜。用扎帶緊固電纜、應掌握(1)尼龍扎帶和鍍鋅鋼扎帶僅適用于室內。(2)包塑鍍鋅扎帶適用17、于室內走道和有飼料護套的電纜。(3)其他場合應使用不銹鋼扎帶。(4)在重要艙室(如機爐帶)當用尼龍扎帶緊固電纜時,還應哪隔5根尼龍扎帶使用1根金屬扎帶補強。(5)尼龍扎帶不得接長使用。用緊鉤固定電纜時,應在電纜與壓板間墊以橡皮或海綿(其寬度約為壓板寬度的1.25倍),用已保護電纜。水平敷設的電纜,最好采用下托敷設形式,即電纜擱置在支架的上方。6、電纜框、電纜襯套、電纜筒、電纜管、電纜圍板和填料函、電料箱。6.1電纜穿過非水密艙壁和船體構件時,在穿過處應設置電纜框或電纜襯套。電纜框形狀為腰圓或矩形(矩形的四個角應為圓角)。腰圓形的電纜框型式和尺寸按GB*32386選用,電纜襯套的類型和尺寸按GB18、38984選用。一般情況下,電纜框的截面積可比電纜束的截面積大三分之一。6.2電纜穿過水密艙壁時,單根電纜用單根電纜填料函,多根電纜用填料箱,一保持艙壁密封性,填料函或填料箱的類型和尺寸按GB*78582和GB*329886選用。填料函中的填料應由滯燃、無腐蝕、密封性能好的材料制成,填充后的填料函應能承受0.1Mpa的水壓試驗,保持1小時不滲漏。6.3電纜穿過甲板應使用電纜筒、電纜管、填料盒或電纜圍板。電纜筒的類型和尺寸見GB*32386,電纜管按穿管系數不大于0.4選取,一般為內徑不小于電纜束直徑的2倍。電纜筒、電纜圍板應伸過甲板(高于甲板),一般室內不低于200mm,室外不低于400mm。19、電纜筒、電纜板等均應用填料填塞、水密甲板和防火甲板還應保持其相應技術要求。7、電纜在管子或管道內拉放7.1確認管口毛刺已除并加以襯墊,管口無銳邊、管徑與電纜束直徑之比符合要求,管子的機械和電氣性能都符合規范要求。7.2以壓縮空氣吹凈管內雜物和積水,涂已適量滑石粉,穿入拉線繩進行拉線。7.3拉線繩只能與電纜的金屬編織層聯接。即只能拉金屬織層,不能拉電纜的芯線,以免電纜發生斷芯(無金屬編織層的電纜可套以同徑電纜的金屬編織層,套入長度300350mm后捆扎牢固即可)。7.4拉線時應拉送結合,邊整理邊拉,用力不能過大,以免拉繩斷裂或連接處脫落。8、電纜金屬鉿套接地8.1除工作電壓不超過50伏及具有單點20、接地要求的電纜外,其他電纜的金屬護套均應于兩端作可靠接地。最后分支電路之電纜金屬護套,允許僅在近電源一端作可靠接地。8.2所有電纜的金屬護套,在其全長上應保證有導電的連續性。8.3接地導體應該接到船體永久性的鋼構件或船體相焊接的基座、支架上;亦可接至已靠接地的設備的金屬填料函或外殼上。8.4專用接地連續柱,應設在不易受到機械損傷和沒有油、水浸漬的地方。在接地導體接地端的兩側,應墊以鍍錫銅墊圈,并應設有防止松脫的彈簧墊圈或螺母。8.5金屬護套與接地導體的接觸面處,應除去油漆及金屬氧化層,并墊以厚度不小于0.5mm的錫箔或鍍錫銅皮,也可墊以鍍錫銅絲編織物,以保證有良好的接觸。8.6接地裝置緊固后,21、應隨即在接地處四周涂以防銹油漆封閉。8.7接地導體應由紫銅或其他抗腐蝕金屬制造,成束電纜如采用公共接地導體接地,則截面應按該束電纜最大截流導體的截面來選擇。8.8接地的形式用金屬夾箍進行接地。用金屬護套編成辮子進行接地。用金屬填料函螺母壓緊電纜金屬護套進行接地。用電纜卡線板壓緊電纜金屬護套進行接地。用緊鉤進行電纜接地。用金屬扎帶進行電纜接地。9、油船電纜敷設的附加要求9.1第一類艙室本類艙室嚴禁安裝電氣設備及敷設電纜。如不可避免,需要垂直隔離空艙內安裝測深儀震蕩器時,其電纜應敷設在氣密的、堅固的管子內。電纜管應不貼近油艙安裝。電纜管在進入隔離空艙處,管子內需以填料封隔,且應保持艙壁原有的密性性22、能。9.2第二類艙(空間)除本類艙室所安裝的防爆電氣設備必須的電纜外,其他無關的電纜應盡量避免通過本類艙室。本類艙室的的電纜,必須選用鎧裝護套電纜,或穿入氣密的、堅固的管子敷設。電纜或電纜管道的敷設,不應緊貼艙壁和甲板,其間距應不少于50mm。出入本類艙室的電纜孔應設有密封填料函,電纜管或填料函穿過艙壁或甲板時,應保持原有的密性性能。以防可燃氣體進入年其他艙室。油泵間內如安裝測深儀震蕩器時,其電纜敷設的要求同第71條(2)的規定。電纜的伸縮接頭不應設在本類艙室的區域以內。9.3第三類艙室(空間)沿步橋敷設的電纜,應選用鎧護套的電纜,否則必須設有堅固的金屬罩殼或穿管敷設。沿步橋敷設的電纜和電纜管、道,應盡量遠離蒸汽管道敷設,電纜穿過隔艙壁時,和蒸汽管道法蘭之間的距離應為:當蒸汽管直徑大于75mm時,不小于450mm。當蒸汽管直徑等于或小于75mm時,不小于300mm。沿甲板敷設的電纜應有堅固的金屬殼或穿管敷設,電纜管、道距甲板的高度不小于200mm。沿步橋或甲板敷設的電纜或電纜管道,應設有環形伸縮彎頭,以防船體變形所引起應力而損傷電纜。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11
1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