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PP管施工工藝(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9411
2024-01-09
4頁
47KB
1、1 總則1.0。1增強聚丙烯(FRPP)大口徑管是一種新型的塑料排水管材,適用于管徑DN200mm-DN1000mm的下水道工程施工。為正確指導施工,確保工程質量,特制定本規(guī)程.1。0.2本規(guī)程適用于市政排水、工業(yè)排水、埋地無壓農田排水和建筑物外排水用管道工程的設計、施工及驗收.1。0。3增強聚丙烯(FRPP)管下水道施工及驗收,除執(zhí)行本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2材料2。0。1管材、橡膠圈等材料符合設計標準,具有質量驗部門的產品合格證和產品性能說明書,并表明生產廠家規(guī)格和生產日期。2。0。2管材外觀一致,內壁光滑平整,管身無裂縫,管口破損、裂口、變形等缺陷。2。0。3管材的環(huán)剛2、度,是根據和管道承受外壓荷載的條件選用。管道位于車行道下,管材的環(huán)剛度等級不宜小于S8級(8KN/M2).2。0.4管道連接用的彈性橡膠密封圈,應有管材生產廠家配套供應。2.0。5密封圈的外觀光滑平整,無氣孔、裂縫、卷褶、破損、重皮等缺陷。2。0。6密封圈采用具有耐酸、堿、污水腐蝕的合成橡膠.3裝卸、運輸和貯存3。0.1管材在裝卸、運輸和堆放時,避免撞擊、重壓、嚴禁拋摔。3.0。2管材成批運輸時,承口、插口應分層交錯排列,并應捆扎牢固。固定處及管端宜用軟質材料妥加保護。3.0。3管材短距離搬運時,嚴禁在堅硬地面或碎石面層上拖動.管材堆放場地應平整,堆放高變不得超過2m,距熱源不小于1m,不得露3、天曝曬,貯存期自生產日期起,不宜超過兩年。3.0。5橡膠圈在運輸及保存中不應受擠壓變形,其貯存條件與管材相同,并標明相配套的管材規(guī)格.4管道敷設4。1一般規(guī)定4。1。1管道應敷設在原狀土地基或經開槽后處理回填密實的地層上。當管道在車行道下時,管頂覆土厚變不于0.7m。管道穿越鐵路、高等級道路路堤及構筑物等障礙物時,應設置鋼筋混凝土、鋼、鑄鐵等材料制作的保護套管.套管內徑大于管材外徑300mm.套管設計應按路堤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4。1。3管道基礎的埋深低于建(構)筑物基礎底面時,管道不得敷設在建(構)筑物基礎下地基擴散角受壓范圍內。地下水位高于開挖溝槽底高程的地區(qū),地下水位應降至槽底最低點以下0.4、3-0.5m.管道在安裝、回填的全部過程中,槽底不得積水或泡槽受凍。必須在回填土回填到管道的抗浮穩(wěn)定的高度后才可停止降低地下水.管道施工的測量、降水、開槽、溝槽支撐和管道交叉處理等技術要求,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68及本地區(qū)排水管道技術規(guī)程中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4.2溝槽增強聚丙烯(FRPP)管開槽施工工藝,根據施工現(xiàn)場環(huán)境、槽深、地下水位高低、土質情況、施工設備及季節(jié)影響因素選定。4.2。2開挖溝槽,應嚴格控制基底高程,不得擾動基底原狀土層。基底設計標高上0.2-0.3m的原狀土,應在鋪管前清理至設計標高。如遇局部超挖或發(fā)生擾動,不得回填泥土,可換填最大粒子徑105、-15mm和天然級配砂石料或最大粒徑小于40mm的碎石,并整平夯實。槽底如有堅硬物體必須清除,用砂石回填處理。4.2。3雨季施工時,應盡可能縮短開槽長度,且成槽快、回填快,并采取防泡槽措施.一旦發(fā)生泡槽,應將受泡的軟化土層清除,換填砂石料或中粗砂。4.2。4人工開槽時,宜將槽上部的混雜土與槽下部可用于泡槽回填的良質土分開堆放,且堆土不得影響溝槽的穩(wěn)定性.4。2。5溝槽允許偏差見下表:表4。2。5項次項目允許偏差檢驗頻率檢驗方法范圍點數1槽底高程-30mm兩井之間3用水準儀測量2槽底中線不小于規(guī)定兩井之間6掛中線用尺量,每側計3點3溝槽邊坡不小于規(guī)定兩井之間6用坡度尺檢驗,每側計3點4.3管道基6、礎管道基礎采用砂礫墊層基礎。對一般的土質地段,基底可鋪一層厚度為0。1mm的粗砂基礎;對軟土地基,且槽底處在地下水位以下時,下層用粒徑540mm的碎石鋪墊,厚度不超過過150mm,上層用粗砂鋪平,厚度不小于50mm.4.3。2管道基礎應夯實緊密,表面平整.管道基礎的接口位應預留凹槽以便接口操作。接口完成后,隨即用砂回填密實。4.4管道安裝及連接4.4。1管道安裝可采用人工安裝,槽深不大時可由人工抬管入槽,槽深大于3m或管徑不于400mm時,可用非金屬繩索溜管入槽,依次平穩(wěn)地放在砂礫基礎管位上。嚴禁用金屬繩索色住兩端口將管材自槽邊滾拋入槽中。混合槽或支撐槽,可采用從槽的一端集中下管,在槽底將管材7、運送到位。4.4。2管材安裝時,應將插口順水流方向,承口逆水流方向安裝,安裝應由低點向高點依次安裝。4。4。3調整管材長短時可用手鋸切割,斷面應垂直平整,不應有損壞。4.4。4管道接頭應采用橡膠密封圈柔性連接,橡膠圈接口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接口前,應先檢查橡膠圈是否配套完好,確認橡膠圈安放位置及插口的插入深度。接口時,先將承口的內壁清理干凈,并在承口內壁及插口橡膠圈上涂潤滑劑,然后將承插口端面的中心軸線對齊.插口插入承口時,小口徑管可由人力用軟繩吊住被安裝管道的插口,另一端部設置橫擋板,由人工用長橇棍斜插入基礎,并抵住管端部中心位置擋板,然后用力將該管徐徐插入承口內。公稱直徑大于400mm的管道,8、可用纜繩系住管材,用手搬葫蘆等得力工具安裝。嚴禁采用施工機械強行推頂管子承口。為防接口合攏時已輔設管道軸線位置移動,需采用穩(wěn)管措施。具體方法可在編織袋內灌滿黃砂,封口后壓在已輔設管道的頂部,管道連接后,應復核管道的高程和軸線使其符合要求。雨季施工應采用防止管材漂浮措施,可先回填到管頂以上大于一位管徑的高度。當管道安裝完畢尚未回土而遭到水泡時,應進行管中心線和管底高程復測和外觀檢查,如出現(xiàn)位移、漂浮、拔口現(xiàn)象,應返工處理.冬季施工應采取防凍措施,不得使用凍硬的橡膠圈。4.5磅水檢驗質量標準污水管道要求作磅水檢驗。磅水檢驗采用抽查方式進行,其頻率為四節(jié)抽查一節(jié)。4。5.2雨水管道和雨污水合流管道磅9、水由業(yè)主和監(jiān)理決定隨機抽查。4。5.3管道磅水允許滲水量如表4。5。3表4.5。3管道規(guī)格水頭(m)允許滲水量窨井磅水kg/10m分鐘DN2002.20。10DN3002。30.15DN4002.40.20DN5002。50.25DN6002。60.30DN8002.80.40DN10003.00.454.6管道與窨井的連接4.6。1管道與窨井的連接應采用800mm短管,砧砌部分設止水圈,砌墻時砂漿應飽滿,以防接縫處滲水.5回填5.1一般規(guī)定管道安裝驗收合格后應立即回填,應先回填到管頂以上一倍管徑高度.5。1.2溝槽回填從管底基礎部位開始到管頂以上0。7m范圍內必須采用人工回填,嚴禁用機械推土10、回填。5。1。3管頂0。7m以上部位的回填,可采用機械從管道軸線兩側同時回填、夯實,可采用機械碾壓.5。1.4回填時溝槽內應無積水,不得帶水回填,不得回填淤泥、有機物及凍土。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石塊、磚及其它雜硬物體。溝槽回填應從管道、檢查井等構筑物兩側同時對稱回填,確保管道及構筑物不產生位移,必要時可采取限位措施。5。2回填材料及回填要求從管底到管頂上0。4m范圍內的溝槽回填材料,可采用石屑、粒徑小于40mm的砂礫、中礫、粗砂或挖出的優(yōu)良土.槽底在管基支承角2a范圍內必須用中砂或粗砂填充密實,與管壁緊密接觸,不得用土或其它材料填充。5.2。3管道位于車行道下時,當鋪設后立即修筑路面或管道位于軟土11、地層以及低硅、沼澤、地下水位高的地段時,溝槽回填應先用中、粗砂將管底腋角部位填充密實,然后用中、粗砂或石屑分層回填到管頂以上0。4m,再往上可回填良質土。5。2。4溝槽應分層對稱回填、夯實,每層回填高度不小于0。2m。在管頂以上0.4m范圍不得用夯實機具夯實。5.2。5回填土的壓實度,管底到管頂范圍內應不小于95%,管頂以上0.4m范圍內不小于80,其它部位應不小于90%。5。2。6溝槽回填土實度見表5。2.6表5。2.6槽內部位最佳壓實度回填土質超挖部分95石砂料或大粒徑小于40mm碎石管道基礎管頂以下90中砂、粗砂、軟土地基按本規(guī)程規(guī)定管頂腋角2a范圍95%中砂、粗砂管兩側95%小中、粗砂12、碎石屑、最大粒徑于40mm的砂礫或符合要求的原狀土管頂以上0。4m管兩側90管上部80%管頂0.4m以上按地面或道要求,但不得80%原土回填6變形控制和檢測埋地塑料管材應通過管區(qū)回填材料的選擇、填筑和壓實等控制手段,使管一土共同作用得以充分發(fā)揮,以減少塑料管的變形量。6.0。2要充分利用管道胸膛部分回填壓實過程中出現(xiàn)的管道豎向反向變形這一有利因素,來抵消一部分由于管道上部靜荷載和活荷載引起的管道變形,使管道周圍填土產生較大的支承反力。管道變形中間檢測應在管區(qū)范圍填筑實后進行,管道具最終變形檢測在填土結束或路面鋪筑后一周內進行。6.0。4管道變形檢測方法可采用:人不能夠進入管內的塑料管可采用圓度板管內拖拉法進行檢測;人能夠進入管內的塑料管可直接進入管內檢測其實際變形度。6。0.5管道反向變形應根據管道環(huán)剛度大小和覆土高度選擇,一般控制3-5范圍內,埋地管道總變形量應控制在5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