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管安裝施工工藝(9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9484
2024-01-09
9頁
309.61KB
1、一、PE管安裝施工工藝1、材料要求(1)管材、管件及電熱熔帶進場應有產(chǎn)品合格證和出廠質(zhì)量檢驗報告。(2)管材質(zhì)量應符合下表的要求。管材質(zhì)量標準表(3)電熱熔帶標準見下表。電熱熔帶標準(4)管材規(guī)格及幾何尺寸允許偏差見下表。2、機具設備(1)機具:電熔焊機、便攜式切割鋸、平板振動夯、蛙夯、夾鉗、扣帶、水平墊木或沙袋、清潔布等。(2)檢測設備:水準儀、經(jīng)緯儀、小線、直尺、卷尺等。管材規(guī)格及幾何尺寸允許偏差3、工藝流程測量放線溝槽開挖柔性基礎管道鋪設與連接密閉性檢驗管道回填管道變形檢驗4、操作工藝(1)測量放線施工測量放線參照由測量隊制訂的工程施工測量專項方案執(zhí)行。(2)溝槽開挖1)溝槽開挖、邊坡設2、置及溝槽支護等參照“管線基坑明挖土方”進行施工。2)溝槽開挖后,應將溝底的巖石、礫石等堅硬物體鏟除至設計標高以下150mm200mm,然后鋪上砂土整平夯實。3)基底標高、軸線位置、基底土質(zhì)應符合設計要求。管道每側(cè)工作寬度若設計無要求時,可參照下表執(zhí)行。管道每側(cè)工作寬度(3)柔性基礎1) 管道基礎應按照設計要求鋪設。設計無規(guī)定時,對一般土質(zhì),基底可鋪設一層厚度為350mm的粗砂基礎;對軟土地基,且槽底處在地下水位以下時,鋪筑厚度不小于200mm的柔性基礎,分兩層鋪設,下層用粒徑為5mm40mm的碎石,上層鋪砂,厚度不小于50mm。2) 管道基礎根據(jù)設計要求確定,一般分為三種形式,如下表。管道基礎3、形式(4)管道鋪設與連接1)電源或交流發(fā)電機的準備見表2-6。2)電熱熔帶的連接檢查管道和電熱熔帶是否有損傷。對齊管道和清除雜物。a.通過水平桿或砂袋將要連接的管道放置在離地面200mm300mm處(地基上挖有操作凹槽的可將管道直接放置在地基上),并水平對齊。b.用布徹底將管道的外表面和電熱熔帶內(nèi)壁上的雜物清除干凈(包括水汽),油類污物可用甲醇擦拭。用夾鉗和扣帶緊固焊接片a.用電熱熔帶將已水平對齊的管道的要連接部分緊緊包住,電熱熔帶接頭應重疊100mm200mm。包的時候有連接線的一端在內(nèi)圈。PE棒也應插在此端,從兩側(cè)分別插入,緊靠此端頭。D400以下插入約50mm,D450以上插入約90mm4、100mm。交流發(fā)電機及電纜選擇 包電熱熔帶 插入PE棒b.外面用鋼扣帶套住,鋼扣帶不帶襯板的端頭應與電熱熔帶內(nèi)圈同向并在同一位置。用夾鉗上緊,使電熱熔帶與管壁緊緊地靠在一起。鋼扣帶邊緣要與焊接片的邊緣對齊。連接:將焊接器的輸出線端的夾子與電熱熔帶的連接線頭相連接。焊接:在焊接機上設定好時間和電壓擋,根據(jù)操作規(guī)程進行焊接。焊接時間結(jié)束時,取下連接線夾子,再夾緊一次夾鉗約1412圈。冷卻:焊接時間結(jié)束時風音器鳴響,電源自動斷開,開始冷卻。在接線被斷開,鋼扣帶和夾鉗夾緊的狀態(tài)下,冷卻時間在夏天一般為20min,冬天為10min。在冷卻期間,可以進行下一個焊接。焊接檢查:經(jīng)過一定的冷卻時間后,打開鋼5、扣帶,觀察焊接狀況。3) 管道與檢查井的連接:管道與檢查井的連接,一般采用中介層、混凝土圈梁加橡膠圈、特制管件,見圖2-3、圖2-4。管道與檢查井連接 管道與檢查井連接采用中介層連接時,在管件或管材與井壁相連部位的外表面預先用粗砂做成中介層,然后用水泥砂漿灌入井壁與管道的孔隙,將孔隙填滿。中介層的做法:先用毛刷或棉紗將管壁的外表面清理干凈,然后均勻地涂一層塑料粘接劑,緊接著在上面撒一層干燥的粗砂,固化1020min,即形成表面粗糙的中介層。采用現(xiàn)澆混凝土圈梁加橡膠圈連接時,圈梁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20MPa。圈梁的內(nèi)徑按相應管外徑尺寸確定,圈梁應與井壁同厚,其中心位置必須與管道軸線對準。安6、裝時可將自膨脹橡膠密封圈先套在管端與管子一起插入井壁。對于軟土地基,為防止不均勻沉降,與檢查井連接的管子宜采用0.5m0.8m的短管,后面宜再接一根或多根不大于2m的短管。(5)密閉性檢驗1)污水管道安裝完畢經(jīng)檢驗合格后,應進行管道的密閉性檢驗。可采用閉水試驗方法檢驗。2)管道密閉性檢驗應在管底三角區(qū)回填密實后、溝槽回填前進行。3)閉水試驗水頭應滿足下列要求試驗段上游設計水頭不超過管頂內(nèi)壁時,試驗水頭以試驗段上游管頂內(nèi)壁加2m作為標準試驗水頭。試驗段上游設計水頭超過管頂內(nèi)壁時,試驗水頭以試驗段上游設計水頭加2m計。當計算出的試驗水頭小于10m,但已超過上游檢查井井口時,試驗水頭以上游檢查井井口7、高度為準,但不得小于0.5m。4)試驗管段灌滿水后的浸泡時間不應小于24h。5)管道密閉性檢驗時,外觀檢查,不得有漏水現(xiàn)象,管道24h的滲水量應滿足下式計算結(jié)果: Q0.0046d(2-1)式中:Q每1km管道長度24h的允許滲水量(m324hkm); d管道內(nèi)徑(mm)。(6)管道回填1)管道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后,溝槽應立即回填至管頂以上1倍管徑高度處。2)溝槽回填應從管道、檢查井等構(gòu)筑物兩側(cè)對稱回填,確保管道及構(gòu)筑物不產(chǎn)生位移,必要時可采取限位措施。3)回填時溝槽內(nèi)應無積水,不得帶水回填,不得回填淤泥、有機物及凍土。4)槽底管基支承角2+20范圍內(nèi)必須用中砂或粗砂填充密實,與管壁緊密接觸,不8、得用土或其他材料填充。5)從管底基礎頂至管頂以上0.4m范圍內(nèi)的溝槽回填材料,可采用碎石屑、粒徑小于40mm的砂礫、中砂、粗砂或符合要求的原狀土,再往上可回填符合要求的原狀土或路基土。6)溝槽應分層對稱回填、夯實,每層回填高度不應大于200mm。在管頂400mm范圍內(nèi)不得用夯實機夯實,在管頂400mm700mm范圍內(nèi)不得使用重型機械碾壓。(7)管道變形檢驗1)管道變形檢驗包括安裝變形檢測和施工變形檢測。管道安裝變形檢測應在管道安裝后進行。管道施工變形檢測應在管道覆土達到設計要求后進行。2)管道施工變形檢測數(shù)量,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每施工段最初50m不少于三處,每處平行測兩個斷面,在測量點管軸垂直斷9、面測垂直直徑。相同條件下,每100m測三處,取起點、中間點、終點附近,每處平行測兩個斷面,在測量點垂直斷面測垂直直徑。在地質(zhì)條件、填土材料、壓實工藝或管徑等因素改變時,應重復1)的做法。3)管道變形檢測中,管道徑向變形率SV。應按下式計算:SV=dV(d+2e)100%SV5%(1-6) 式中:dV管道徑向直徑變化量; e管道縱截面形心高; d管道處于自由狀態(tài)的內(nèi)徑。5、質(zhì)量標準(1)基本要求1)管材不得有裂縫、破損。2)管道鋪設平順、穩(wěn)固,管底坡度不得出現(xiàn)反坡。3)有防滲漏要求的排水管須做密閉性檢驗,管道24h滲水量應滿足1.6.3.2條5款(5)計算結(jié)果。(2)管道安裝允許偏差管道安裝允許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