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預應力梁施工工藝(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9810
2024-01-09
8頁
251.50KB
1、第一章工程概略一、工程概略河南工程學院服飾藝術博物館工程位于新鄭龍湖鎮雙湖大道。構造為框架構造。二層、三層部分梁為預應力梁,單跨20多米。預應力梁采納一端張拉一端錨固方式。預留孔道采有雙波金屬漣漪管,張拉端錨具采納CM15型夾片錨,預應力筋采納有粘結預應力混凝土鋼絞線,其余詳見圖紙。第二章編制依照預應力專項工程在構造施工中是持術含量較高的部分,同是預應力部分對構造影響較大。因此在施工過程中,應依照施工規范、規程和標準的要求,組織施工和查收,預應力構造施工應力知足設計要求以及以下規范、規程和標準的要求:1、混凝土構造設計規范GB50010-20022、預應力砼構造抗震設計規程JGJ140-2002、43、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絞線GB/T5224-20034、預應力筋錨具夾具和連結器GB/T14370-20005、混凝土構造工程施工質量查收規范GB50204-2002第三章施工準備31資料準備311預應力鋼絞線:本工程預應力梁采納1*7-15.20-1860高強低廢弛預應力砼用鋼絞線,質量應切合國標GB/T5224-2003有關規定要的要求。312錨具系統:錨具均采納CM系列錨具,張拉端為CM15型夾片式群錨,固定端采納CM15-15型擠壓錨,錨具質量應切合國標GB/T14370-2000有關規定的要求;并按設計及施工規范要求制備墊板、錨下鋼筋螺旋筋及定位支架。313漣漪管:預應力漣漪管采雙波3、金屬螺旋管。預應力主要資料以下表(表一),并在報及監理單位贊同后進場主要資料用量表一序號名稱規格單位數目1有粘結鋼絞7-15.20-18601噸詳見施工圖線2夾片錨CM15-7套3擠壓錨CM15-P套4鑄鐵錨墊板CM15系列塊5鋼制承壓板CM15系列塊6漣漪管65米7螺旋筋配套產品個(注:以上資料未含施工消耗)314有粘結預應力筋及錨具的運輸、寄存:按施工進度的要求實時將有粘結預應力筋、錨具和其余配件運到工地,堆放在干燥的地方,下邊要有墊木,上邊要有防雨設備,錨具、配件要寄存在指定的庫房內。并實時通知業主、監理單位、總包單位,報驗資料、取樣、復試。315資料的查收( 1)預應力鋼絞線由生產廠家4、出具產品合格證,并經國家級檢測中心進行資料復驗,出具破斷力和延長率的復試證明。( 2)錨具及組裝件按規范要求查收,除出廠質量保證書外,由檢測中心進行靜載試驗并出具復驗報告。檢測結果應切合GB/T14370-2000規范對于錨具的要求:錨固效率系數a0.95;總應變apu2.0。32施工機械設備用量:(見表二)依據預應力專項施工的特色,本工程需要的施工機械設備用量如表二:序號名稱規格數目完滿程度1油泵YBZ21.5/501完滿2千斤頂YDC-20001完滿QYC-2701完滿3灌漿泵HB-31完滿4擠壓機GYJ-30.51完滿5砂輪切割機2完滿6電焊機2完滿7鋼板尺4完滿此中張拉設備應具備標定報5、告,以保證施工時預加應力切合設計要求。33預應力施工勞動力組織(見表三)依據預應力專項施工的特色,本工程需要的專業勞動力人數如表三:工種鋼筋工張拉工電工人數10101各工種職責以下:鋼筋工:負責預應力鋼絞線的下料、編束及穿束,漣漪管的固定,端部墊板,螺旋筋的固定與安裝,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張拉端部的清理。張拉工:負責預應力鋼絞線的張拉灌漿,外露鋼絞線的切斷及端頭的防腐辦理。電工:在總包單位的指導下,負責將預應力設備用電與作業面的電源相連。34預應力施工技術準備基于預應力施工工藝的特別性,預應力公司提早介入,做好與總包單位的交流和技術交底,辦理好梁、柱中預應力和非預應力鋼筋的空間地點,并在施工前做出6、墊板與梁、柱鋼筋地點大樣圖,經業主、設計單位、監理單位、總包單位等會審后予以實行。第四章預應力工程施工方案:有粘結預應力梁施工工藝流程以下(圖中黑體字為預應力專項施工)14預應力資料進場板預應力筋穿束隱驗支另一澆筑砼、制作側模板試塊、保養隱蔽查收孔道灌漿切割預應力筋審批方案自檢預應力主材復驗預應力筋下料裝底模綁扎安鋼筋安裝鋼筋支架校驗張拉設備張拉預應力筋布筋支一側模預埋漣漪管、墊板蔽收、試壓同條件保養試塊清理張拉孔灌漿機具、資料準備封錨技術交底到各小組從頭調整43預應力筋下料本工程預應力筋下料在預應力筋復驗檢合格后方可進行,下料應在平展干燥的場所上用砂輪鋸逐根切割。下料前先在鋼絞線盤卷外用鋼管7、搭設一個固定的鐵籠,確認固定堅固后,剪開鋼絞線包裝用鋼帶,將鋼絞線從盤卷中央當心抽出頭后逐漸向外拉,用砂輪鋸按下料長度逐根切割、下料。下料長度偏差應控制在0100mm。下料操作過程中,應依照以下步驟:431下料長度應綜慮其曲率、錨固端保護層厚度等要素,并應依據不一樣的張拉方式和錨固形式預留張拉長度。432下料時應依照先下長料,后下短筋。433依據下料單的長度,用砂輪鋸進行逐根切割。434逐板對鋼絞線進行編號,長度同樣為一致編號。435鋼絞線順直無側彎,盤中無松懈,如遇死彎一定切掉。436每束鋼絞線應按規格編者按號成盤,找按長度及使用部位分類堆放、運輸、使用。44預應力筋的鋪放布筋441梁中有粘8、結預應力筋的定位:在地建工種支模板并綁扎一般鋼筋的同時,預應力工種與土建工種交織作業在邊模上(或箍筋上)按預應力筋的地點劃定位線并固定預應力筋支架,要點控制反彎點及最高、最低點置。調整預應力筋的定位標高,其贊同偏差為水平30和垂直10mm,支架間距為8001000mm,鋼筋支架點焊(或綁牢)于一般鋼筋的箍筋上,如該地點上無箍筋上定位,擔應適合調整定位標高,以保證預應力束地點與設計符合。預埋波絞管、穿預應力筋完成后,再由土建工種綁扎腰筋、吊筋,同時預應力工種安裝錨墊板,當預應力筋穿入錨墊板后,應將墊板固定在邊模板或一般鋼筋上,防備傾斜,并關閉端頭,以防備澆筑砼時漏漿而沒法進行張拉操作,經檢查無誤9、后由土建工種支設封端模板。442張拉端應預留張拉孔,張拉后實時封堵。443一般鋼筋箍筋的肢距應依據預應力筋的地點確立。444漣漪管孔道成型:按已經固定好的支架筋地點挨次將漣漪管穿入鋼筋籠內為了防備漣漪管在砼澆筑時上調或產生水平位移,一定把漣漪管固定在鋼筋支架上,用鐵絲十交織扎牢。漣漪管接頭要堅固、嚴實,若有損壞應實時用膠帶進行修理。漣漪管漏出承壓板不要小于100mm。445有粘結預應力筋穿束:用人工把已制好的鋼絞線平順地穿入漣漪管根筋綁扎在一起穿入。41內從固定端開始穿入,每次將設置灌漿孔及排氣孔:在本道梁另一端最高點設置一個灌漿孔,做644排氣孔,原鋼墊板上邊預留孔做灌漿孔。和垂直30mm調10、束預應力筋的定位標高,其贊同偏差為水平偏差為水平,鋼筋支架直接擱置在模板上,并與板底鋼筋1000mm5mm,支架間距為800綁扎堅固。砼澆筑45預應力筋及有關組件鋪設安裝完成后,進行隱蔽工程查收,確立合145格后才能澆筑砼。砼澆筑時,由預應力公司安排專人對預應力部位進行監護,值班時452發現問題實時向總包單位及監理單位提出,并實時整頓。混凝土澆筑時,禁止踏壓撞碰預應力筋、支承架以及端預埋件,同453破壞漣漪管或使預應力時砼澆筑時的著落高度不可以太大,免得產生較大的沖擊,筋移位。用振動振搗時,振搗不得對著漣漪管。在梁與柱、墻結點處,因為544鋼筋、預應力筋密集,應采納舉措振搗,不得出現蜂窩或孔洞11、。張拉端混凝土一定振搗密實。554預應力梁混凝土澆筑時,應增添制做兩組混凝土試塊,兩組試塊和654預應力梁混凝土同條件保養,以供張拉使用。7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檢查漣漪管能否漏漿。45預應張拉作業46后進行(或010461預應力筋的張拉作業應在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張拉時的強度要求以現場同條件保養條件下的砼試壓報告依據施工圖紙要求)為準。禁止梁中預應力筋張拉前拆掉預應力梁的底模,但需拆掉梁的側模。的張拉也應依照“對稱”預應力筋張拉程序:每根梁內預應力筋462的原則。張拉時采納:10con100%0con103%con錨固463板內預應力筋按設計要求集束部署,束內預應力筋間距應保證不小于80C12、M,張拉端、固定端錨具并排部署,中心間距不小于100mm。張拉采納“應力控制,伸長值校核”法,每束預應力筋在張拉從前464先計算理論伸長值和控制壓力表讀數作為施工張拉的依照,每一束預應力筋張拉時,都要做詳盡的記錄,并以10%con時的千斤頂行程為初始行程,張拉前后預應力筋的伸長量加上初應力伸長值,減去錨具內縮值后再與理論伸長量比較,其偏差應切合混凝土構造工程施工及查收規范(GB50204-2002)要求:偏差范圍在6%以內。465張拉后預應力筋理論伸長計算值:LfpL/(ApEp)fp-扣除摩擦損失的均勻張拉力;預埋鋼絞線的長度Ep預應力筋的彈性模量;p預應力筋的截面積- (k)/2.0(eA13、pconFp此中:0.0015,0.25無粘結:K=0.004, =0.124.7.孔道灌漿472孔道灌漿用42.5一般水泥,水泥漿的水灰比為0.4左右,水泥漿中加入0.7%的減水高劑,灌漿用水應是潔凈水。473灌漿時一定一次性將水泥漿壓入孔道,若因不測不可以一次灌滿,應實時在梁底打孔,將水泥漿排出,并用清水沖刷孔道,保證孔道通暢,為下次灌漿做好準備。474有粘結預應力梁預應力筋所有張拉完完成后趕快灌漿,盡量在48小時以內達成灌漿。第五章預應力專項施工技術舉措51預應力專項施工是本工程構造施工的要點工序,應保證精心施工,保證質量。52用于本工程的錨具在制作、儲藏、運輸和使用過程中應妥當保存,防14、止銹蝕。53用于本工程的鋼絞線應在平展干燥的場所上用砂輪鋸逐根切割,禁止用電弧焊切割;同一束預應力筋的每根鋼絞線長度應基真同樣。54在梁的任何截面應保持群束中心與圖中預應力筋的坐標一致,為此在梁底地點應將波彈紋管地點向下偏移0.51.0CM。55為了保證張拉的順利進行,預應力筋在湊近邊模處一定有不小于300mm長的水平段(即保證預應務筋與錨墊板垂直)并綁扎固定。56在整個預應力筋的鋪設過程中,如四周有電焊施工,預應力筋應用多層板進行保護,防備焊渣飛濺損害漣漪管,也一定保證電焊不接觸預應力筋。57為了防備預應力束內各根鋼絞線之間的長度不等造成張拉后應力不一致,張拉前先對各根鋼絞線進行預拉,張拉時15、不上夾片,張拉力為10KN/根,用QYC-270型千斤頂逐根張拉,張拉退后下千斤頂,就能夠保證束各根鋼絞線長度相等,防備產生各鋼絞線之間應力不均勻現象。58錨具安置前應除掉孔道口剩余的漣漪管,清理預埋墊板的灰漿,把錨環對準孔道中心,套入預應力筋束,錨環各孔中預應力應平行不得交織,塞放夾片刻,夾片空隙及留出長度應均勻,并用鋼管及小錘輕輕敲緊,不致零落。59張拉中應防止預應力鋼絲滑絲、斷絲和斷裂,發生滑絲、斷絲和數斷裂應暫張拉,查原由采納糾正舉措后恢復張拉。510張拉達成后應趕快進行孔道灌漿、切割鋼絞線。511灌漿結束后待水泥漿強度達到M15后方可拆掉預應力梁的底模。第六章保證工程質量的技術組織舉16、措61嚴格按設計圖紙和現行施工查收規范組織施工,詳細操作嚴格按贊同后的施工方案和預應力施工工藝進行。62認真做好自檢、互檢等查驗工作,并實時進隱蔽工程查收,未經查收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63張拉施工前,應認真復核圖紙與施工狀況,在現場同條件保養的混凝土試塊的試壓強度到設計贊同的張拉強度后,方可進行張拉。64嚴格依照預應力施工工藝進行施工,預應力梁和板的支撐應知足上部施工荷載所必需的強度和剛度要求,特別是基層支撐的基礎應堅固,以防備支撐不均勻沉降。65梁預應力筋張拉前,不得拆掉梁底模,但應拆掉梁側模、非預應力板和張拉后的預應力板底模,以防止預應力張拉進模板拘束砼自由變形,以及便于清理排氣孔。17、66張拉前應付待張拉梁、板外觀作必需的、全面的檢查,確認混凝土澆筑質量合無蜂窩、空洞、異樣裂痕后方可進行張拉;若有異樣,應實時通知有關單位,查明原由,必需時調整張拉方案,經贊同后再進行張拉。67施工過程中采納責任到人,誰施工誰負責,實質量賞罰制度,并由項經理和項目總工進行整體監察,每道工序嚴格控制施工質量,質量控制框圖以下:交接檢監理查收下道工序互檢保證安全文明生產的技術組織舉措第七章嚴格履行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施工,施17并工前要早先進行交底,每一層每地區施工前應付張拉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做好安全教育記錄。為了使預應力張拉平臺與主體外腳手架在外觀上齊整劃一,保證安全7218、張拉平臺采納主體施工隊搭設的外架文明施工,同時知足本程預應力施工要求,米,且腳米,高度應低于預應力束手架,平臺平面尺寸沿張拉方向起碼手架的立桿和橫桿應避開預應力筋的穿孔地點。張拉前認真檢查張拉平臺的安全性,并在張拉平臺上搭設高度適合安37全擋板,防備張拉中的不測事故傷及人身安全。土建及安裝工種應注意的事項第八章因為預應力為構造中的要點工序,所以,預應力與土建單位需要親密19由于張拉同時因為預應力施工的特別性需要土建單位特別注意以下問題:配合,預所以,預應力梁跨度大截面相對較小。前樓板和次梁的荷載會傳達給框架梁,應力框架梁支模時應適合加密梁底支撐,增添剛度、減小構件的變形,梁底支撐和底模板在張拉19、錨固。92預應力梁底模支好后,應先支一側模板,待預應力漣漪管、鋼絞線、排氣孔安裝達成后再支撐另一側模板。93因為預應力構件張拉產生反拱,本工程預應力框架底模的起拱值,可比一般構造起拱值減少一半。94梁柱節點處鋼筋較密,預應力筋和非預應力筋交織處,應以預應力筋為主,非預應力筋可適合移位,但對于某些狀況(節點交織許多,頂層或柱端彎距較大的部位等)節點鋼筋過密,應實時會同設計單位及預應力公司調整節點部署保證設計要乞降鋼筋地點正確。95土建單位砼澆注時需增添兩組同條件保養試塊,試塊強度達到設計強度后的實驗報告做為預應力張拉依照。96砼振搗棒不得直接正對預應力漣漪管,防備破壞漣漪管。97預應力張拉端、固20、端砼一定振搗密實,防備預應力張拉時壓壞砼。98砼澆注應增強保養,防備砼縮短惹起構件截面損害,影響預應力構件張拉成效。99構件安裝時,安裝工種在梁上鉆孔應避開預應力筋,免得預應力筋遇到損害,影響構造安全。第九章資料的管理及歸檔預應力專項工程往常作為主體工程中的一個分項工程與主體工程混凝土一起查收,也能夠獨自查收。預應力專項施薪資料依照建設工程文件歸檔整理規范( GB/T503282001)由項目資料員依據與甲方合同商定及施工進度實時整理匯總,實時與甲方、設計、監理等部門磋商、通告、交接有關資料,并實時解決有關問題。專項施工技術資料于竣工后二十天內按規定整理成冊,預應力專項施工資料詳細內容以下:1按設計要求經審批的預應力專項工程施工方案。2預應力專項施薪資質證書及公司營業執照。預應力筋、錨具的出廠合格證和現場復驗報告。34千斤頂標定報告。5混凝土抗壓強度試驗報告(甲方于乙方開始前提交乙方)。6設計更改、技術審定單。(甲方在發生前實時提交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