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要點(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9876
2024-01-09
5頁
77KB
1、鋼筋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要點(中交天航港灣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常熟項目部 楊寶玉) 內容摘要: 本文對鋼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藝進行介紹,并對質量控制要點作出說明。關鍵詞: 鋼筋混凝土路面 施工工藝 質量控制鋼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是在普通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當地基有不均勻沉降等情況發生時,混凝土面板有可能出現斷裂裂縫,鋼筋混凝土路面就是利用路面混凝土內的縱橫鋼筋把面板拉在一起,使面板依靠鋼筋及集料的嵌鎖作用具有結構強度,增強面板強度、防止面板裂紋張開,達到保護面板結構不被破壞的目的,多適用于重荷載路段、大型廠礦內道路和港口碼頭運輸通道。由于本項目為建設大型盾構機生產廠區,為2、滿足重型載重車輛通行要求,設計采用鋼筋混凝土路面結構。這里將施工現場所掌握施工工藝及規范要求,將鋼筋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藝和質量控制要點簡要闡述。一、 工藝特點1、目前國際上有實驗研究的鋼筋混凝土路面主要有如下三種形式:局部補強使用的間斷(帶接縫)鋼筋混凝土路面、連續配筋混凝土路面及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其中前二種形式得到了較廣泛的應用。2、與瀝青路面相比,鋼筋混凝土路面的優點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剛度大、承載能力強;耐水性、耐高溫性強;彎拉強度高、疲勞壽命強;耐候性、耐久性優良;平整度衰減慢、高平整度維持時間長;粗集料磨光值和磨耗值的要求低、集料易得;路面環保性好等。3、由于間斷和連續鋼筋混凝土路面中3、含有大量的鋼筋或單、雙層鋼筋網片,給機械施工帶來了較大的難度,施工中必須預先將鋼筋網按設計要求架設牢固,搗鼓棒在施工過程中不得碰撞鋼筋網,另外施工中嚴禁車輛駛入鋼筋網片上面,以免破壞鋼筋網。二、 工藝原理及設計要求1、工藝原理:鋼筋混凝土路面是利用路面混凝土內的縱橫鋼筋把面板拉在一起,使面板依靠鋼筋及集料的嵌鎖作用具有結構強度。2、原理作用:達到增強面板強度、保護面板結構不被破壞。3、工藝設計要求(1)本項目選用C20號鋼筋混凝土;(2)鋼筋配置:選用14螺紋鋼筋,雙層雙向,鋼筋間距15cm,鋼筋應順直,不得有裂縫、斷傷,表面油污和顆粒狀或片狀銹蝕應清除。三、施工工藝 施工工藝流程 注:實線框4、內為自拌混凝土情況下需進行步驟,本項目選用商品混凝土,此步驟為混凝土生產廠家完成。1、施工準備 施工準備主要包括原材料的準備和檢驗、路面基層檢查驗收以及施工場地與施工機械的準備。本項目選用外購商品混凝土,由攪拌站提供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及開盤鑒定(若自拌需進行混凝土原材準備,并進行原材檢測及配合比設計),還有鋼筋制作場地。鋼筋制作場地應距試驗段較近,以便運送預制加工好的鋼筋.采購的鋼筋必須按不同品種、牌號分別驗收堆存,以免混雜。鋼筋在運輸、儲存過程中應避免銹蝕和污染。 施工機械包括振搗器組、振搗梁、鋼筋制作設備(電焊機、彎筋機、切割機、空壓機等)、灑水養護設備、發電機組等。在進行試驗段施工之前, 5、施工單位對施工設備進行全面檢查、調試、校核、標定、維修和保養, 試運行正常, 對主要振搗棒等易損件做適量儲備。 施工前應做好技術交底工作,同時建立完善的質檢和監理質量控制體系,確保施工質量.開工前做好施工組織計劃,安排好各工序的銜接,以減少施工縫的設置。2 、模板安裝 在攤鋪混凝土前,先安裝兩側模板,一般選用鋼模板,支模時嚴格控制模板的平面位置和縱斷高程,模板位置固定好,不得有移位,模板表面要平整,且相鄰兩模板接縫處平順,表面高差符合規范及設計要求. 3、鋼筋網制作安裝 采用雙層鋼筋網混凝土面層,在具體施工中鋼筋網的制作嚴格按照規范和設計圖紙要求進行。澆筑混凝土之前先擺放鋼筋網。鋼筋網采用人工6、綁扎成形,綁扎完成的鋼筋網采用焊接支架定位,以防止布料過程中變形,從而保證其位置的精度。制作好鋼筋網片后應及時澆筑混凝土,不得淋雨或因外界其它原因使鋼筋網生銹.在本項目中,由于鋼筋配置為雙側雙向,設計荷載強度較大,廠區重型車流量不頻繁,故未設置傳力桿,傳力桿是沿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橫縫,每隔一定距離在板厚中央布置的圓鋼筋。其一端固定在一側板內,另一端可以在鄰側板內滑動,其作用是在兩塊路面板之間傳遞行車荷載和防止錯臺。一般重載車輛通行量大的鋼筋混凝土道路需設置傳力桿裝置。傳力桿系用圓鋼筋制成,常用直徑19 25mm的光面鋼筋。長度約400700mm,傳力桿的一端固定在混凝土內,另一端涂上瀝青后套上內7、徑較傳力桿直徑約大5mm的金屬或硬質塑料的套管內。套管長80mm100mm,套管底與傳力桿端部之間留出與伸縫寬度相同的空隙,其中填充彈性材料,如木屑等,使傳力桿能自由伸縮.傳力桿常用間距為300500mm,設置于地(路)面混凝土板的中心部位。在同一條伸縫上的傳力桿,應兩邊交錯設置.4、混凝土運輸 商品混凝土必須選用專用混凝土罐車運輸,運輸時間從拌制到到達現場不得大于1小時,每車必須隨車帶本車混凝土開盤鑒定,并由現場質檢員檢測塌落度并按取樣頻率取樣制件。不同路面施工方式混凝土坍落度及最大單位用水量:攤鋪方式軌道攤鋪機攤鋪三輥軸機組攤鋪小型機具攤鋪出機坍落度(mm)406030501040攤鋪坍落8、度(mm)20401030020混凝土運輸時間及攤鋪振搗時間要求:施工氣溫*()到運輸完畢允許最長時間(h)到鋪筑完畢允許最長時間(h)滑模、軌道三軸、小機具滑模、軌道三軸、小機具592。01。52。52。010191.51。02.01.520291.00。751。51。2530350.750.501。251.0注:指施工時間的日間平均氣溫,使用緩凝劑延長凝結時間后,本表數值可增加0.250.5h。5、混凝土布料 本項目施工使用混凝土泵車送料,比較便于施工.鋪料之前,基層應清掃干凈,并灑水潤濕。要有專人指揮泵車均勻卸料,注意卸料鋼筋網片影響,若有移位或上層網片塌落,及時調整。局部泵車送料不到位9、可用人工布料.6、 混凝土振搗與整平 混凝土拌合料布料長度不大于10m時,開始振搗作業,密排振搗器間歇插入振實時,每次移動距離不超過振搗棒有效作用半徑的1。5倍,并不大于50cm,振搗時間宜為1530s。振搗密實以拌合物中粗集料停止下沉,表面不再冒氣泡,并泛出水泥漿為準,注意不能過振。排式振搗器應勻速緩慢、不間斷地行進。7、 精平飾面與抗滑構造制作 排式振搗器基本整平路面后,表面砂漿沿縱向的厚度和水灰比都已達到均勻,但沿橫向可能尚不均勻,應采用35m刮尺進行飾面。待表面泌水蒸發消失,再使用刮板或抹刀進行12遍收漿飾面或抹光。也可采用旋轉抹面機進行2遍密實精平飾面,若有抗滑要求路面修整后、硬化之10、前,采用拉毛工藝制作路面微觀抗滑構造。路面硬化前,利用拉毛機或人工拉槽方式制作宏觀抗滑構造,也可以在路面硬化后采用刻槽機硬刻槽。8、伸縮縫施工路面澆筑選用跳倉法,18米長,5米寬一條,施工完成一條后進行隔條施工,中間一條待兩端混凝土澆筑完成5天后再行施工,此做法是為了釋放已澆筑鋼筋混凝土的內應力,以控制混凝土路面膨脹裂縫的產生。在進行中間隔段澆筑時,在已澆筑混凝土面安放3CM厚泡沫板做為臨時填充物,待全部施工完成后,將泡沫板清理,用瀝青膠泥填充縫隙,18米一道;另每隔六米切假縫一道,深度為1/3板厚,切割時用切割機由上坡向下坡進行較為省力,鋸片選用500mm,縫寬36mm,深度根據設計要求確定11、。開始切割時下刀慢,刀片旋轉正常平穩的切割,如果遇到混凝土夾住鋸片的情況,用腳踩住機身,迅速將機身抬起,使刀片脫離切割面,切斷電源,調節好刀片后,再進行切割。切割時保持有充足的注水,在行進中觀察刀片注水情況,混凝土板會在橫縫處正常開裂9、拆模與養生 24h后拆模,拆模時注意不要碰傷混凝土的邊角。混凝土面板在抹面完畢后立即養生,用土工布或者塑料薄膜覆蓋灑水養生,寬度大于覆蓋面60cm,對接長度不小于40cm。四、質量控制要點1、水泥混凝土面層施工應在氣溫高于5時施工,避免溫差過大,尤其是夏季,必須避免高溫時段施工,宜在夜間進行施工。同時加強混凝土溫度的監控,避免溫度裂縫的產生。2、水泥混凝土路面12、施工時應加強對脹縫、施工縫、縱縫、縮縫的施工管理,特別是溫度和時間對切縫的控制,避免收縮裂縫的產生。3、混凝土中如需使用外加價,必須滿足混凝土外加劑(GB8076-1997)中的一等品要求.4、基層施工前必須嚴格驗收,表面平整以保證混凝土板厚度的均勻性,施工前灑水濕潤基層.5、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布筋,施工中注意保護鋼筋網片不移位,以利于充分發揮鋼筋作用。6、認真做好養生工作,以確保水泥混凝土水化熱的進行,保證水泥混凝土強度的形成。在養生期間要斷絕一切交通,直到水泥混凝土的強度達到設計要求才能開放交通。7、 一般情況下,選用普通硅酸鹽水泥,要求收縮性小,安定性好,勿用早強水泥,延緩混凝土的凝固時間,降低溫差應力作用。8、切假縫時必須控制切割厚度,避免損傷鋼筋。參考文獻: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規范 JTGF302003 公路工程建設質量通病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