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綜合項目施工基本工藝作業流程(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9881
2024-01-09
6頁
17KB
1、第二節 基礎工程施工方案一、施工布署1、人員準備依據基礎工程量,開挖次序,結合業主工期要求,本工程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施工計劃投入勞動力50人,在開工前簽署勞務協議組織進場,施工前做好作業人員三級教育、安全技術交底等工作。2、開挖次序依據設計要求和現場實際情況,基礎采取大開挖形式,從C軸往A軸進行機械開挖。3、施工進度計劃測量放線1天完成,土方開挖3天完成,混凝土墊層1天完成,基礎柱梁鋼筋綁扎4天完成,基礎柱梁鋼筋混凝土1天完成,土方回填1天完成,-0.400米層梁模板安裝2天完成,綁扎鋼筋3天完成,混凝土澆筑1天完成,回填土1天。二、施工準備1、現場準備1)基礎土方開挖本工程現場自然地坪標高距2、基礎底約2.9mm,使用一臺HD512挖土機后退式進行開挖。2)現場三通一平現場道路從已修筑完成計劃路引入,現場臨時用水、電建設單位已接入場內,場內場地平整工作已完成,滿足施工要求。3)場內排水在基礎柱梁施工前,為了確保施工現場場地干爽,在施工期間,必需做好現場排水工作,本工程現場排水已說明,具體做法見現場施工平面部署圖。2、技術準備1)熟悉施工圖紙、地勘資料,了解場地地下土質,水文地質情況、編制施工方案交企業技術部門和監理審批,并將審批后方案向施工人員進行書面交底。2)開挖基槽,分析土質、水文等有著情況,如和地勘資料不符,則即時和業主、監理、地勘等相關部門聯絡,并即時對原施工方案進行修改,編3、制可行施工方案。4)開挖前由項目技術責任人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全方面安全技術交底。三、人員準備1、依據工程需要本著“科學管理、精干高效、機構合理”標準配置現場管理人員。2、選擇好施工作業隊伍、按計劃組織勞動力進場。3、做好新工人入場教育,同時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加強遵紀遵法教育,建立用工臺賬。四、材料準備1、對所需原材料品種、規格、質量進行采購、檢驗、驗收,并按要求進行送檢,檢測單位必需有資質。2、鋼筋由持證材料員和試驗員按要求對其進行抽樣送檢,確保原材料質量符合要求。四、施工工藝1、操作工藝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施工工藝步驟 基槽清理、驗槽混凝土墊層澆筑、養護抄平、放線基礎柱梁鋼筋綁扎、支4、模板相關專業施工(如避雷接地施工)鋼筋、模板質量檢驗,清理基礎混凝土澆筑混凝土養護拆模2、清理及墊層混凝土澆筑 地基驗槽完成后,清理表層浮土及繞動土,不得積水,立即進行墊層混凝土施工,必需振搗密實,表面平整,嚴禁晾曬基土 。3、鋼筋綁扎 墊層澆筑完成達成一定強度后,在其上彈線、支模、鋪放鋼筋網片。上下部垂直鋼筋綁扎牢,將鋼筋彎鉤朝上,按軸線位置校核后用方木架成井字形,將插筋固定在基礎外模板上;底部鋼筋網片應用和混凝土保護層同厚度水泥砂漿或塑料墊塊墊塞,以確保位置正確,表面彈線進行鋼筋綁扎,鋼筋綁扎不許可漏扣,柱插筋除滿足沖切要求外,應滿足錨固長度要求。當基礎高度在900mm以內時,插筋伸至基礎5、底部鋼筋網上,并在端部做成直彎鉤;當基礎高度較大時,在柱子四角插筋應伸到基礎底部,其它鋼筋只須伸至錨固長度即可。插筋伸出基礎部分長度應按柱受力情況及鋼筋規格確定。和底板筋連接柱四角插筋 必需和底板筋成45綁扎,連接點處必需全部綁扎,距底板5cm處綁扎第一個箍筋,距基礎頂5處綁扎最終一道箍筋,作為標高控制筋及定位筋,柱插筋最上部再綁扎一道定位筋,上下箍筋及定位箍筋綁扎完成后將柱插筋調整到位并用井字木架臨時固定,然后綁扎剩下箍筋,確保柱插筋不變形走樣,兩道定位筋在打柱混凝土前必需進行更換。鋼筋混凝土條型基礎,在T字形和十字形交接處鋼筋沿一個關鍵受力方向通長放置。 4、模板安裝 鋼筋綁扎及相關專業施6、工完成后立即進行模板安裝,模板采取組合鋼模板或木模,利用鋼管或木方加固。錐形基礎坡度30時,采取斜模板支護,利用螺栓和底板鋼筋拉緊,預防上浮,模板上部設透氣及振搗孔,坡度30時,利用鋼絲網(間距30cm),預防混凝土下墜,上口設井字木控制鋼筋位置。不得用重物沖擊模板,不準在吊幫模板上搭設腳手架,確保模板牢靠和嚴密。5、清理 清除模板內木屑、泥土等雜物,木模澆水濕潤,堵嚴板縫及孔洞,清除積水。 6、混凝土攪拌 依據配合比及砂石含水率計算出每盤混凝土材料用量。認真按配合比用量投料,嚴格控制用水量,攪拌均勻,攪拌時間不少于90s。7、混凝土澆筑 澆筑現澆柱下條型基礎時,注意柱子插筋位置正確,預防造成7、位移和傾斜。在澆筑開始時,先滿鋪一層5l0cm厚混凝土并搗實,使柱子插筋下段和鋼筋網片位置基礎固定,然后對稱澆筑。條型基礎依據高度分段分層連續澆筑,不留施工縫。澆筑時先使混凝土充滿模板內邊角,然后澆注中間部分,以確保混凝土密實。分層下料,每層厚度為振動棒有效振動長度。預防因為下料過厚,振搗不實或漏振、吊幫根部砂漿涌出等原因造成蜂窩、麻面或孔洞。8、混凝土振搗 采取插入式振搗器,插入間距小于振搗器作用部分長度125倍。上層振搗棒插入下層35cm盡可能避免碰撞預埋件、預埋螺栓,預防預埋件移位。9、混凝土找平 混凝土澆筑后,表面比較大混凝土,使用平板振搗器振一遍,然后用木桿刮平,再用木抹子搓平。收面前必需校核混凝土表面標高,不符合要求處立即整改。10、混凝土養護 已澆筑完混凝土,常溫下,應在12h左右覆蓋和澆水。通常常溫養護不得少于7d,特種混凝土養護不得少于14d。養護設專員檢驗落實,預防因為養護不立即而造成混凝土表面裂縫。11、回填土 在回填時,應分層回填,每層小于40cm,使用夯土機扎實,注意成品保護,應待混凝土構件強度達成后再進行回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