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廣播系統施工工藝統一(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0004
2024-01-09
9頁
157.47KB
1、公共廣播系統施工工藝1. 系統介紹公共廣播系統功能一般可分為業務性廣播、服務性廣播和火災事故廣播三種,服務性廣播又包括背景音樂廣播。它是公共建筑的基礎支持系統,主要用于突發情況的緊急廣播,如消防緊急廣播的播出;其次用于服務性廣播掩蓋環境噪聲并營造舒適的環境氣氛,以及業務廣播通知、呼叫播音等信息播出;再次,隨著技術發展及產品功能完善,能夠實現區域內本地音源節目的現場接入播出。2. 適用范圍本工藝標準適用于公用和民用建筑物內的公共廣播系統安裝工程。3. 施工執行標準本設計主要依據以下標準進行: 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B /T 50314-2015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T16-2008調音臺基本特2、性測量方法 GB9003工業企業通信接地設計規范 GBJ79-85工業企業通信設計規范 GBJ42-81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T 50311-2007公共廣播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50526-2010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3032002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50352-20054. 施工準備4.1設備準備節目源設備:主要選用FM/AM調諧器、電唱機、激光唱機、傳聲器(話筒)等。滿足設計要求,必須附有產品使用說明書、合格證及有關的技術文件。產品安裝前,必須進行進場設備材料檢驗。信號處理設備:包括調音臺、前置放大器、功率放大器、頻率均衡器、壓縮限制器、延時器、混響3、器等。應根據設計要求選用標準系列產品,并附有產品使用說明書、合格證及相關的技術文件和3C認證標識。產品安裝前,必須依據出廠的圖紙或技術文件進行通電檢查,并記錄結果。傳輸部分:包括分線箱、控制器、電線電纜等。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的規格型號,有產品合格證及3C認證標識。終端設備:主要包括揚聲器、音箱、聲柱、控制開關、音量控制器等設備。產品選型符合設計要求,并附有產品使用說明書及合格證,且有3C認證標識。常用連線規格應根據設計要求選擇相應規格的絕緣導線,并有產品合格證。電纜應根據設計要求選用屏蔽線或雙絞線,并有產品合格證。不間斷電源的選擇應根據設計要求選配,必須有產品合格證及有關的技術文件。鍍鋅材料:金4、屬線槽、鍍鋅鋼管、機螺絲、平墊、彈簧墊圈、金屬膨脹螺栓、金屬軟管等。其它材料:塑料脹管、接線端子、鉆頭、焊錫、焊劑、絕緣膠布、塑料膠布、各類插頭等。4.2工具準備手電鉆、沖擊鉆、克絲鉗子、剝線鉗、電工刀、電烙鐵、一字改錐、十字改錐、尖嘴鉗、偏口鉗。萬用表、工具袋、梯子、水平尺、拉線、500V搖表、線墜。4.3作業條件機房內土建工程應內裝修完畢,門、窗、門鎖裝配齊全完整。機房內及外圍的布線線纜溝、槽、管、盒、箱施工完畢。吊頂的揚聲器預留孔按實際尺寸已經留好,音箱吊架安裝預留。線纜絕緣電阻搖測值大于0.5M。5. 系統拓撲圖6. 操作工藝6.1施工工藝流程6.2線纜敷設6.2.1敷設線纜前應對線纜5、進行核對,纜線的型號、規格應與設計規定相符。電纜敷設必須設專人指揮,在敷設前向全體施工人員較低,說明敷設電纜的根數,始末端的編號,工藝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項。6.2.2敷設電纜前要準備標志牌,表明電纜的編號、型號、規格、圖位號、起始地點。6.2.3纜線的布放應自然平直,不得產生扭絞、打圈現象,不應受外力的擠壓和損傷。6.2.4對絞線纜敷設不得布放在電梯、供水、供氣、供暖或強電豎井中,線纜敷設中不得駁接。6.2.5線纜的彎曲半徑應符合下列規定:非屏蔽對絞電纜的彎曲半徑應大于電纜外徑的4倍。屏蔽對絞電纜的彎曲半徑應大于電纜外徑的8倍。主干對絞電纜的彎曲半徑應至少為電纜外徑的10倍。光纜的彎曲半徑應大于6、光纜外徑的20倍。6.2.6管路兩端設備處線纜應根據實際情況留有足夠的冗余。導線兩端應按照圖紙提供的線號用標簽進行標識,根據線號來進行端子接線,并應在圖紙上進行標識,作為施工資料進行存檔。6.2.7布放光纜時,光纜盤轉動應與光纜布放同步,光纜牽引的速度一般為10m/min,對光纜的最大牽引力不應超過光纜允許的張力。6.2.8電纜橋架和線槽敷設線纜應符合下列規定:(1)線槽、橋架頂部距樓頂或其他障礙物不宜小于300mm。(2)電纜橋架內線纜垂直敷設時,在線纜的上端和每間隔1.5m 處,應將線纜固定在橋架內支撐架上;水平敷設時應在纜線首、尾、轉彎及每隔5m處進行固定。(3)線槽內布線應順直不交叉,7、在纜線進出線槽部位、轉彎處應綁扎固定,垂直布放纜線應每隔1.5m 固定在纜線支架上。5.2.9電纜敷設完畢后,兩端必須留有足夠的長度,各拐彎處、直線段應整理后得到指揮人員的確認符合設計要求方可掐斷。6.2.10線纜終接后,應有余量。在交接間、設備間對絞電纜預留長度宜為0.51m ,工作區宜為1030mm;光纜布放宜盤留,預留長度一般為35m,有特殊要求的應按設計要求預留長度。6.3分線箱安裝6.3.1分線箱安裝位置及高度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沒要求時,箱體底邊距地面不低于1.4m。6.3.2明裝壁掛式分線箱、端子箱或聲柱箱時,先將引線與箱內導線用端子做過渡壓接,然后將端子放回接接線箱。找準標高進8、行鉆孔,埋入脹管螺栓進行固定。要求箱底與墻面平齊。6.3.3暗裝箱體應牢固,面板應與建筑裝飾面配合嚴密。嚴禁采用電焊或氣焊將箱體與預埋管口焊接。6.3.4線管不能直接敷設到位時,線管出線口與設備接線端子之間,必須采用金屬軟管連接,不得將線纜直接裸露,金屬軟管長度不大于1m。6.4設備安裝6.4.1揚聲器安裝線纜施工完成,線路檢測無故障并通過隱蔽工程驗收后,揚聲器按設計要求安裝。吸頂揚聲器安裝與吊頂裝修同步,吊頂的開孔尺寸要和天花相匹配,公共區域、集散大廳(有吊頂區域)內喇叭采用吊裝方式,接線盒到喇叭用軟管連接,軟管固定在吊竿上,壁掛音箱安裝用金屬膨脹釘固定。廣播系統設備中揚聲器作為一個系統直接9、面對聽眾的末端設備,首先應充分考慮安裝方式、安裝角度對揚聲器系統各項技術指標的影響,使之達到最佳的播放效果,還應充分考慮揚聲器的安裝的隱蔽性及與裝修整體效果的協調性,使揚聲器系統既達到聲學規范要求的技術指標,又不會讓聽眾明顯的感覺到揚聲器的存在。在進行揚聲器安裝時將嚴格按照設計圖紙所示功能分區進行,每一個分區安裝完畢應進行分區阻抗測試,得出測試報告。完成以上工作后,可進行揚聲器分區本地音頻測試,使用音頻專用測試光碟和噪聲頻譜分析儀、數字式噪聲計進行正旋波、白噪聲、人聲、音樂測試,測出大廳實際混響時間。并對多個測試點聲壓級進行對比,考察聲場均勻度是否符合設計技術指標要求,如達不到要求,可對分區內10、得揚聲器指向方向進行調節,如此反復比對調節直到達到設計規范要求為止。揚聲器按照圖紙要求設定安裝,同時從充分考慮整體效果和燈具安裝得視覺協調,對于將要安裝的揚聲器,在安裝前逐一進行相位測試,測試符合要求方能安裝。同時注意以下事項:(1)施工前應對所安裝的揚聲器外觀、型號規格、數量、標志、標簽、產品合格證、產地證明、說明書、技術文件資料進行檢驗,檢驗設備是否選用廠家原裝產品,設備性能是否達到設計要求和國家標準;(2)根據圖紙設計要求,正確選定安裝位置,施工前對設備安裝位置的性質進行統計,例如:吊裝、墻裝、頂裝、安裝高度等,做到安裝之前心中有數;(3)揚聲器安裝位置高度應符合要求,其支架或吊桿的安裝11、應可靠穩固,揚聲器按要求固定在支架上,角度應在可設計要求的范圍內靈活調整。(4)以建筑裝飾為掩體安裝的揚聲器箱,其正面不得直接接觸裝飾物。(5)吸頂式揚聲器的安裝:將揚聲器與頂棚貼緊,用螺釘將揚聲器固定在吊頂支架板上。當采用彈簧固定揚聲器時,將揚聲器托入吊頂內在拉伸彈簧,將揚聲器罩勾住并使其緊貼在頂棚上,并找正位置;(6)施工前設備必須檢查,檢查設備的穩定性,并做好設備通電檢查記錄,發現不合格設備及時更換;(7)線纜頭制作平整牢固;(8)接線頭必須進行焊錫處理,保證接線端接觸良好,不易被氧化;做好線標;(9)吸頂喇叭的安裝前,應根據樓層功能間吊頂的具體情況,與燈具、風口、煙(溫)感探頭的配合,12、在吊頂上選擇好安裝位置,按照喇叭的尺寸開孔,安裝喇叭,接好線;(10)壁掛音箱根據施工圖紙選擇好安裝位置,按照施工有關規范安裝,并接好線;(11)按各種型號設備,將設備正確固定在安裝支架上;(12)安裝必須牢靠、穩固。5.4.2吸頂揚聲器安裝:吸頂揚聲器采用分離式彈簧裝嵌方法,令面罩與喇叭輕易結合,備有壓按式接頭提供快捷的電纜連接,并附有端子供與其它喇叭作平行接駁。此外,喇叭由堅固外殼所保護。 壁掛揚聲器安裝:安裝示例見下圖。6.4.3機房設備安裝(1)機柜底座安裝應牢固,應按設計圖的防震要求進行施工;(2)機柜安放應豎直,臺面應水平,垂直偏差不大于,水平偏差不大于3mm,控制臺之間縫隙不大于13、0mm;(3)機柜表面應完整,無損傷,螺絲應堅固,每平方米表面凹凸度應小于mm;(4)柜內接插件和設備接觸應良好;接線應符合設計要求,接線端子各種標志應齊全,接線端接觸應良好;(5)所有臺柜應設接地端子,并良好接入大樓接地端排。(6)設備與面板的之間縫隙應小于1mm;(7)設備應按設計要求安裝到位,標志齊全;(8)螺絲安裝應牢固;(9)當機柜采用槽鋼作為基礎時,槽鋼基礎的平直度和尺寸應滿足機柜的安裝要求;(10)根據機柜底座固定孔距,在基礎槽鋼上鉆孔,用鍍鋅螺栓將柜體與基礎槽鋼牢靠固定。多臺機柜并列時,應拉線找直,從一端開始順序安裝,機柜的水平度和垂直度應符合設計要求;(11)機柜上設備安裝順14、序應符合設計要求,設備面板排列整齊,帶軌道的設備應推拉靈活。7. 注意事項7.1產品保護7.1.1安裝揚聲器(箱)時,應注意保持吊頂、墻面整潔。7.1.2安裝完畢的揚聲器應加強保護措施,防止碰傷及損壞。7.2安全和環保措施7.2.1交叉作業時應注意周圍環境,禁止亂拋工具和材料。7.2.2設備通電調試前,必須檢查線路接線是否正確,保護措施是否齊全,確認無誤后,方可調試。7.2.3登高作業時,腳手架和梯子應安全可靠,腳手架不得有探頭板,梯子應由防滑措施,不允許兩人同梯作業。7.2.4施工現場的垃圾、廢料應堆放在指定地點,及時清運并灑水降塵,嚴禁隨意亂拋。7.2.5現場強噪聲施工工具,應采取相應措施降低噪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