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級配礫石基層施工工藝(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0011
2024-01-09
3頁
18.50KB
1、級配礫石基層施工工藝一、級配礫石施工的工藝流程圖檢查驗收下道工序碾壓整型灑水拌和運輸攤鋪施工放樣施工準備二、施工準備 1、向駐施工現場監理單位報送“基層開工報告單”,經同意后方可進行基層施工。2、土基、墊層、底基層及其中埋設的各種溝、管等隱蔽構筑物,必須經過自檢合格、報請駐場監理單位檢驗、簽字認可后,方可鋪筑其上面的基層。3、各種材料進場前,應及早檢查其規格和品質,不符合技術要求的不得進場。材料進場時,應檢查其數量,并按施工平面圖堆放,而且還應按規定項目對其抽樣檢查,其抽樣檢查結果,報駐場監理單位。4、級配礫石基層正式施工、應鋪筑試驗段,其目的: (1)確定集料的配合比例;(2)確定材料的松鋪2、系數;(3)確定標準施工方法; 集料數量的控制 集料攤鋪方法和適用機具; 合適的拌和機械、拌和方法、拌和深度和拌和遍數; 集料含水量的控制方法; 整平和整型的合適機具和方法; 壓實機械的選擇和組合、壓實的順序、速度和遍數; 拌和、運輸、攤鋪和碾壓機具的協調和配合; 壓實后的檢查方法; (4)確定每天作業段的長度; (5)確定一次鋪筑的合適厚度; (6)培訓管干優化勞動組合。三、施工放樣 1、恢復中心線,每10m設標樁,樁上劃出基層設計高和基層松鋪的厚度。 松鋪厚度=壓實厚度松鋪系數 2、中心線兩側宜按路面設計標樁,測基層設計高,在標樁上劃出基層設計高和松鋪高度,這樣做是為了使基層的高度、厚度和3、平整度達到質量標準。四、計算材料用量根據基層的厚度、寬度(按設計圖紙)及預定的干密度、計算各段的干集料數量。五、運輸和攤鋪集料 1、在攤鋪段兩側先培土(除挖方段路槽部分)以控制基層的寬度和厚度。2、可用自卸翻斗車運輸集料。裝車時,應控制每車料的數量基本相同。3、卸料距離應嚴格控制,通常由專人指揮卸料,避免鋪料過多或不夠。4、卸料及攤鋪通常由遠而近,全斷面攤鋪盡量不留縱縫。5、應事先通過試驗確定集料的松鋪系數: 松鋪系數=松鋪厚度壓實厚度人工攤鋪混合料時其松鋪系數約為1.401.50:平地機攤鋪混合料時,其松鋪系數約為1.251.35。6、攤鋪前應根據測量高程、松鋪系數放樣,控制好攤鋪高度、平整4、度和寬度。7、采用兩種集料摻配時,應先運鋪主要集料,然后及時運送攤鋪另一種集料。如粗、細兩種集料最大粒徑相差較大,應將粗集料攤鋪并灑水后再攤鋪細集料。攤鋪時應使粗細顆料分布均勻,并清除超徑粒料及其它雜物。六、拌和 1、通常采用多鏵犁或平地機等機械拌和。 2、每段作業長度,多鏵犁拌宜100m150m,平地機拌宜300m500m 3、第一鹿從作業段中心開始,將混合料向內翻;第二遍從邊緣開始將混合料向外翻。 4、拌和過種中,用分散水流灑足所需水分,一般要拌6遍。拌和結束時,混合料的含水量應該均勻,并較最佳含水量大1%左右,沒有粗細顆粒離析現象。七、整型、碾壓 1、根據測量放樣對拌和好的混合料進行初步5、整型,整型作業可采取機械配合人工進行。2、當集料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時,容易碾壓密實,故應及時碾壓。但雨后或土基過分潮濕時,不得用12t以上重型壓路機碾壓,防止造成碾壓翻漿。 3、碾型應遵循“先輕后重、由低向高、由邊向中、先慢后快、適當重疊”的原則,即在碾壓時,通常先用拖拉機或輕型壓路機碾壓12遍,然后用重型壓路機碾壓(一般68遍)。碾壓時由低處向高處、由邊緣向中間進行,且應適當重疊;輕型壓路機重疊15cm左右;重型壓路機宜重疊1/2輪寬。碾壓速度應先慢后快,用重型壓路機碾壓時,其速度通常為:頭兩遍宜用1.5km/h1.7km/h,以后幾遍宜用2km/h2.5km/h。當重型壓路機碾壓6、45遍,達到基本穩定時,必須再次進行測量整型(通常需進行12次),直到高程及平整度達到質量標準,當施工經驗不多時,宜低不宜高,因為低了填混合料(細料)比較方便,如果高了,刨挖比較費時。整型后,還應及時碾壓直到壓,直到壓實度達到質量標準。 4、整型過程中,車輛和其他機械不得通行。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壓的地段,嚴禁壓路機“調頭”或急剎車。 5、橫縫的處理,兩作業段的橫縫銜接處應搭接拌和:第一段拌和后,留5m8m不進行碾壓;第二段施工時,前段留下的末壓部分,重新加水拌和,并同第二段一起碾壓。 6、縱縫的處理。應避免縱向接縫。有時因某種原因可能出現縱向接縫,其處理方法是;沿作業段寬度分帶作業時,其接茬處1m寬左右應予重復拌和并交錯碾壓,邊部2m左右應增壓34遍。八、級配礫石基層、底基層質量標準和檢驗方法 外觀要求:表面平整、密實、無細顆粒集中、無雜物和松散現象,用重型壓路機碾壓,無明顯輪跡(輪跡小于3mm)。 經施工單位自檢合格后,報駐場監理單位,由監理單位抽檢、認可簽字后即基層、底基層檢收合格,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