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橋涵施工工藝(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0013
2024-01-09
13頁
167.50KB
1、公路工程施工測量技術工藝標準(橋梁)FHE-QH-O-20071、適用范圍公路(橋梁)工程施工測量技術工藝標準適用于公路工程施工中由設計圖紙向實現實質性結構物過程中的所有測量。其主要內容包括:對建設單位所交付的中線位置,三角網、水準基點樁及橫斷面、設計高程等測量資料進行檢驗、校核,補測、加固;補充需要的中線樁、水準點;測定結構物的位置;施工過程中的放線放樣,測定并檢查施工部位的位置和高程;以及其他施工測量2、主要應用標準和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 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J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 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土建工程)(JTG F80/1-2004 )。、中華人民共和2、國國家標準 工程測量基本術語標準 (CB/T 50228-96)。2 04、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93)3、測量準備3.1、技術準備3.1.1、完成對高級控制點的交接、保護工作。3.1.2、熟悉和分析施工現場的地形、地質、水文資料及路線特征,編制施工側量控制總體方案,對施工控制網布設及工序控制制訂周密的實施性方案。3.1.3、對測量人員進行儀器操作、技術數據、點位標志標牌、質量與安全措施等技術交底3.1.4、高級控制點的復測、施工圖紙審查復核并上報結果。3.1.5、水準點、導線點加密,布設施工過程足夠數量、位置穩定的控制點,進行聯測、平差并上報批復。3.1.6、根3、據招、投標文件、施工合同、設計文件及有關規范,進行橋梁工程分項施工測量方案的編制、優化,并依此進行有關測量內業計算,報項目總工審批。重要工序的施工工藝,應進行可行勝研究及專家會審等3.1.7、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根據工程急體質量方針、質量目標、質量保證機構、質量保證程序、質量保證措施,制訂測量組工作標準、質量職責。3.2、機具準備、側量儀器設備、附件計量檢定l)主要測量儀器:全站儀(臺/套),標稱精度為(2 + 210-6D ) mm , 2。經緯儀(臺),型號為J2型,測角標稱精度為2。水準儀一般為自動安平水準儀(臺/套),精度2.0mm/km 。自動安平水準儀配合光學側微器,精度可達0.4、5mm/km以上。儀器設備、附件必須經計量檢定合格。2)主要配備附件全站儀配備主要附件:棱鏡組(帶基座、三角架)二套,配置對中桿(帶棱鏡)一根對講機四部(帶充電器、備用電池各一塊)。精密水準標尺一副(3m)、黑紅水準標尺一副(3m)、5m 鋁合金塔尺兩支、尺墊一對。、施工測量輔助工具準備計算器、記錄本、記錄筆、繪圖紙、繪圖筆、紅藍鉛筆、直尺、鋼尺、盒尺、皮尺、線墜、線繩、毛筆以及交通工具配備等3.3、材料準備測量放樣用材:線繩、木樁、小鐵釘、油漆、白灰等滿足施工現場測量需要。3. 4、作業條件3.4.1、施工范圍內場地清理、完成四通一平。3.4.2、測量儀器設備、配件使用情況正常。3.4.3、5、有關的測量計劃、內業計算、測設資料經審核并獲得批準3.4.4、測量人員已配全趕一般分工:主管1 入,全站儀組4 人,高程控制組2 人,資料員l 人 兼),合計7 人并持證上崗;對所有的測量人員進行技術培訓。4 施工測量操作工藝4.1、工藝流程導線汽聯測及控制網加密設計坐標、高程計算復核橋位(路線)坐標、高程復測灌注樁樁位放樣護筒中心線、高程控制鉆(挖)孔中心復核灌注樁鋼筋籠中心定位灌注樁成品檢測承臺施工控制承臺成品檢測墩柱放樣、垂直度、高程控制墩柱成品檢測蓋梁、支座墊石施工控制蓋梁成品檢測梁板預制、吊裝(或現澆梁板)控制預制梁板安裝后檢測(或現澆梁板成品檢測)橋面系施工檢測(橋面鋪裝控制、護欄6、墩、隔離帶平面位置控制及成品驗收)全橋竣工驗收。4.2、操作方法4.2.1、導線點聯側及控制網加密導線控制網布設形式主要為:三角鎖(網)、附合導線、閉合導線、支導線。導線點間距一般為100200m ,選擇在堅固、穩定、不易破壞的位置,導線點間相互通視良好,聯測平差完成經側量監理工程師核查、批準后進行施工側量放樣。、設計坐標、高程計算復核設計坐標、高程數據、測量控制數據必須進行計算復核,嚴格執行測量工作雙檢制,復核無誤后方可進行現場測量放樣,流程如圖 所示計算機excel制表計算計算機autocad制表計算計算機常規計算、復核提交另外人員采用不同方法去復核進行現場測量放樣查找原因,舉一反三,返回7、重新計算圖 內業計算、復核工藝流程圖、橋位(路線)坐標、高程復測依據設計資料對橋位(路線)坐標位置、高程進行復側,核對實測結果與設計資料是否一致,經測量監理工程師核實、簽認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灌注樁樁位放樣采用全站儀極坐標法進行逐樁放樣,執行測量放樣雙檢制,放樣誤差10mm ,并用鋼尺檢核相鄰樁位中心距離。使用5cm5cm35cm 木樁作為標志樁,木樁高出地面約35cm ,樁位中心用小鐵釘明示。點位周圍用木樁明示保護,并將木樁周圍涂為紅白相間明示標志,避免車輛、人為破壞,做好報驗、工序交接工作。、護筒中心線、高程控制護筒開挖、埋實后將樁位設計中心及時恢復,并用十字線將樁位中心引測至護筒8、內壁以油漆做好標記;用水準儀測量護筒頂面高程。、鉆(挖)孔中心復核1)鉆孔樁鉆機開鉆前對中心進行檢測,偏差10mm 方可允許開鉆。鉆進過程、成孔前、成孔后,根據鉆進速度定期檢測鉆桿中心和垂直度偏差,注意鉆機平臺的平整度檢測,發現偏差及時糾正2)鉆(挖)孔樁開挖過程中主要控制孔口中心、孔壁的垂直度和孔徑、鉆孔深度。、灌注樁鋼筋籠中心定位、高程控制全、準確。鉆(挖)孔成孔后進行驗孔、吊放鋼筋籠,鋼筋籠頂口中心依據護筒(孔口)中心線控制其定位精度。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采取措施避免鋼筋籠上浮和位移,確保鋼筋籠定位準確。通過護筒頂面設置的臨時水準點,對鋼筋籠放置高度、混凝土澆筑高度進行控制。、灌注樁成品檢9、測結合承臺施工方案,制訂詳細的實施承臺測量方案、圍堰觀測方案,基坑開挖過程嚴格按要求控制開挖深度、厚度,嚴禁超挖,密切監測圍堰的穩定性,確保施工安全、準確。按規范要求控制基坑開挖底高程,做好承臺底(封底混凝土)高程的控制、檢測工作。承臺基坑開挖、鑿除灌注樁樁頭松散的混凝土,按要求嚴格控制樁頭頂高程,樁頭清理完畢后及時恢復鋼筋籠實際中心,進行樁中心成品驗收,經測量監理工程師核實后方可進行承臺施工。4.2.9、承臺施工控制采用全站儀極坐標法放樣承臺中心及承臺輪廓邊緣線,依次進行鋼筋綁扎、模板安裝、澆筑混凝土施工注意控制承臺模板頂口尺寸、偏位、高程及側面的牢固性,精度偏差5mm。4.2.10、承臺成10、品檢測承臺施工完成后及時測放其頂面中心線,檢測頂面高程,進行成品驗收。4.1.11、墩柱放樣、垂直度、高程控制采用全站儀極坐標法測放承臺中心、墩柱中心、墩柱縱橫軸線方向樁點位放樣精度偏差5mm ,并用墨斗彈出墩柱輪廓線。為確保墩柱模板垂直度符合要求,用水準儀嚴格控制模板底混凝土高程帶平整度四角偏差2mm 用兩臺經緯儀分別架于墩柱縱橫軸線方向樁上調整、控制、檢測模板垂直度,檢測完成將模板拉線(風纜)、支撐加固牢,避免澆筑混凝土過程出現位移和偏差,確保墩柱棍凝土成品位置符合規范要求。用水準儀測量墩柱底口四角高程,用鋼尺沿墩柱側面向上引測高程,控制墩柱頂面混凝土高程,一般高出設計34cm ,待蓋梁施11、工前將墩柱頂部23cm 鑿除,使墩柱、蓋梁較好地結合為一體。4.1.12、墩柱成品檢測墩柱澆筑混凝土完成后,及時將墩柱頂口中合線恢復和引測高程進行成品檢測4.2.13、蓋梁、支座墊石施工控制根據墩柱頂口恢復理論中心線控制蓋梁底板、頂口軸線,精確控制支座墊石位置、頂面高程、平整度,注意參照蓋梁支架預壓觀測撓度、沉降量將控制高程適當預抬使施工成品更趨近于理論位置及高程。4.2.14、蓋梁成品檢測蓋梁施工完成后及時將其頂口中心線疚復,進行成品檢測。4.2.15、梁板預制、吊裝(或現澆梁板)控制1)預制梁板主要控制其臺座底板的平整度、尺寸、預留反拱(撓度)等確保梁板預制外觀尺寸與設計基本一致二。2)現12、澆梁板主要控制線形、高程,根據支架預壓沉降監測數據對支架頂面、梁板底面模板進行適當預抬,施工過程中及時觀測支架變形、沉降的實際量值使施工成品與設計相符、各項檢側精度指標均符合規范要求。4.2.16、預制梁板安裝后檢測(或現澆梁板成品檢側)1)預制梁板安裝控制:主要檢測支座安裝后平面位置、高程、平整度,梁板安裝時控制2007 其底面平面位置、頂面高程、頂面橫縱向坡度等,使相鄰梁板連接順暢。安裝連接牢固后,及時進行成品檢測。2 )現澆梁板施工完成后,按規范要求依次拆除模板、支架,及時進行成品檢測,分析控制的精度。、橋面系施工檢測(橋面鋪裝控制、護欄墩、隔離帶平面位置控制及成品驗收)橋面鋪裝主要控制13、鋪裝層厚度、頂面高程。按里程樁號坐標測放平面位置,布設成橫向約5m 、縱向約25m 的高程控制網格,使橋面鋪裝頂面高程、平整度均符合規范要求。護欄墩、隔離帶使用全站儀極坐標法進行逐樁放樣,縱向25m 測放一個點位控制線形及高程,確保線形、高程順暢。施工完成后逐項進行成品驗收。、加強自檢和成品驗收各工序施工完成及時進行自檢,加強自檢力度和檢測頻率,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進行檢查,確保施工精度。施工測量放樣、成品檢測均應及時報請測量監理工程師逐項核查,符合規范要求、簽認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全橋竣工驗收全橋施工完成后依據規范、評定標準進行逐項驗收。5、質量標準5.1、控制網測量施工前對導線點進行復14、測、對控制網進行加密測量,并有復測記錄及測量成果,對施工測量程序、工藝流程、檢測手段進行完善、檢查。52 前期測量工程開工前,對工程地形、地貌特征、高程進行復測,與工程設計資料比較數據的準確性。53 公路橋梁工程施工測量的精度標準。5 31 平面控制測量的精度標準(見表-1表5.3.1-3)表5.3 .11 平面控制測量等級的確定等級公路線路控制測量橋梁橋位控制測量隧道洞外控制測量二等三角-5000m特大橋6000m特長隧道三等三角、導線-20005000m特大橋40006000m特長隧道四等三角、導線-10002000m特大橋20004000m特長隧道一級小三角、導線高速公路一級公路500115、000m特大橋10002000m特長隧道二級小三角、導線二級及二級以下公路500m大橋1000m長隧道三級導線三級及三級以下公路-表-2三角測量的技術要求等級平均長度(km)測角中誤差()起始邊邊長相對中誤差最弱邊邊長相對中誤差三角形閉合差()測回數DJ1DJ2DJ3二等3.01.01/250 0001/120 0003.512-三等2.01.81/150 0001/70 0007.069-四等1.02.51/100 0001/40 0009.046一級小三角0.55.0140 0001/20 00015.0-34二級小三角0.310.01/20 0001/10 00030.0-13表-3 導16、線測量的技術要求等級閉合導線長度(km)平均邊長(km)邊長測距中誤差(mm)測角中誤差()導線全長閉合差方位角閉合差()測回數DJ1DJ2DJ3三等302.0131.81/55 0003.6n610-四等201.0132.51/35 0005n46-一級100.5175.01/20 00010n-24二級60.33010.0110 00016n-13三級-20.01/5 00030n-12注:表中幾為測站數、高程控制測量的精度標準公路高程系統,宜采用1985國家高程基準。同一條公路應采用同一個高程系統。1)水準測量的技術要求(表-1表5.3.2-5)表-1 公路及構造物水準測量等級項目測量等17、級水準線路最大長度(km)2000m以上特大橋、4000m 以上特長隧道三等50高速公路、一級公路、10002000m特大橋、20004000m 長隧道四等16二級及二級以下公路、l000m 以下橋梁、2000m以下隧道五等10表-2水準測里的精度等級每公里高差中數中誤差(mm)往返較差、附合或環線閉合(mm)檢測已側測段高差之差(mm)偶然中誤差M全中誤差MW平原微丘區山嶺重丘區三等3612L3.5n或15L30Li四等51020L6.0n或25L40Li五等81630L45L50Li注:計算往返較差時,L為水準點間的線路長度(km);計算附合或環線閉合差時,L為附合或環線的線路長度(km)18、。n為測站數。Li檢測測段長度(km)。表-3 水準測最的主要技術要求等級每千米高差全中誤差(mm)線路長度(km)水準儀的型號水準尺觀測次數往返較差、附合或環線閉合差(mm)與已知點聯測附合或環線平地(mm)山地(mm)二等2-DS1銦瓦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4L三等650DS1銦瓦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12L4nDS3雙面四等1016DS3雙面往返各一次往一次20L6n五等15-DS3單面往返各一次往一次30L注: 結點之間或結點與高級點之間,其路線的長度不應大于表中規定的0.7; L為往返測段、附合或環線的水準路線長度(km );n為測站數。表5.3.2-4 水準點觀測方法等級儀器類型水準尺19、類型觀測方法觀測順序三等DS1銦瓦光學觀測法往后前前后DS3雙面中絲讀數法往返后前前后四等DS3雙面中絲讀數法往返、往后后前前五等DS3單面中絲讀數法往返、往后前表-5 水準點觀測方法等級水準儀的型號視線長度(m)前后視較差(m)前后視累計差(m)視線離地面最低高度(m)基本分劃、輔助分劃或黑面、紅面讀數較差(mm)纂本分劃、輔助分劃或黑面、紅面所測高差數較差(mm)二等DS150130.50.50.7三等DS1100360.31.01.5DS3752.03.0四等DS31005100.23.05.0五等DS3100大致相等-往: 二等水準視線長度小于20m 時,其視線高度不應低于0.3m; 20、三、四等水準采用變動儀器高度單面水準尺時,所測兩次高差較差,應與黑面、紅面所測高差之差要求相同2)光電測距三角高程測量的技術要求光電測距三角高程測量應采用高一級的水準測量聯測一定數量的控制點,作為三角高程測量的起閉依據。光電測距三角高程測量,視距長度不得大于1km ,垂直角不得超過15。高程導線的最大長度不應超過相應等級水準路線的最大長度。(1)主要技術要求(見表6)表 5 .3.2 -6石電磁波測距三角高程測量的技術要求等級儀器測回數指標差較差 ()垂直角較差()對向觀測高差較差(mm)附合或環形閉合差(mm)三絲法中絲法四等DS2-3774020五等DS21210106030( 2 )其他21、要求 對向觀測宜在較短時間內進行;計算時,應考慮地球曲率和折光的影響。 三角高程邊長的測定,應采用不低于一級精度的測距儀。四等應采用往返各一測回觀測,五等應采用一測回觀側。 儀器高度、反射鏡高度或靚牌高度,應在觀測前后量測。四等應采用測桿量測,取其值精確至1 mm,當較差不大于2mm ,取用平均值;五等量測,取其值精確至1mm,當較差不大于4mm時,取用平均值。 四等垂直角觀測宜采用靚牌為照準目標。每照準一次讀數兩次,兩次讀數較差不應大于 3。 當內業計算時,垂直角度的取值,應精確至0.1 ;高程的取值,應精確至1mm。 5.4、公路橋梁工程施工測量實測項目允許偏差標準(表5.4 ) 表5.422、公路橋粱工程施工測量實測項目允許偏差標準分項工程測量項目允許偏差測量儀器和方法橋梁總體橋面中心線偏差(mm)10全站儀極坐標法橋寬(mm)車行道10全站儀極坐標法人行道10橋長(mm)+300,100全站儀極坐標法橋頭高程銜接(mm)3水準儀鉆(挖)孔灌注樁樁位(mm)群樁100全站儀極坐標法排架樁允許50極值100孔深(m)不小于設計測繩測深鉆孔傾斜度(mm)1%樁長,且不大于500用測壁(斜)儀或鉆桿垂線法挖孔傾斜度(mm)0.5%樁長,且不大于200垂線法鋼筋骨架底面高程50水準儀配合鋼尺丈量鋼筋骨架反算樁底高程10水準儀承臺尺寸(mm)30尺量頂面高程(mm)20水準儀軸線偏位(mm)23、15全站儀或經緯儀墩、臺身斷面尺寸(mm)20尺量豎直度或斜度(mm)0.3%H且不大于20吊垂線或經緯儀頂面高程(mm)10水準儀軸線偏位(mm)10全站儀或經緯儀節段間錯臺(mm)5尺量大面積平整度(mm)52m直尺預埋件位置(mm)符合設計規定,設計未規定時:10尺量柱或雙壁墩身相鄰間距(mm)20尺量或全站儀極坐標豎直度(mm)0.3%H且不大于20吊垂線或經緯儀柱(墩)頂高程(mm)10水準儀軸線偏位(mm)10全站儀或經緯儀斷面尺寸(mm)15尺量節段間錯臺(mm)3尺量墩、臺帽或蓋梁斷面尺寸(mm)20尺量軸線偏位(mm)10全站儀或經緯儀頂面高程(mm)10水準儀支座墊石預留位24、置(mm)10尺量梁、板安裝梁(板)安裝支承中心偏位(mm)梁5尺量板10傾斜度(%)1.2吊垂線梁(板)頂面縱向高程(mm)+8,5水準儀相鄰梁(板)頂面高差(mm)8尺量就地澆筑梁(板)軸線偏位(mm)10全站儀或經緯儀梁(板)頂面高程(mm)10水準儀斷面尺寸(mm)高度+5,10全站儀極坐標法、鋼尺丈量頂寬30箱梁底寬20頂、底、腹板或梁肋厚+10, 0長度(mm)+5,10尺量橫坡(%)0.15水準儀平整度(mm)82m直尺支座安裝支座中心與主梁中心偏位(mm)2經緯儀、鋼尺支座順橋向偏位(mm)10經緯儀或拉線檢查支座高程(mm)按設計規定;設計無規定時:5水準儀支座四周高差(mm25、)承壓力500KN1水準儀承壓力500KN2水準儀橋面鋪裝厚度(mm)+10,5水準儀、鋼尺橫坡(%)水泥混凝土0.15水準儀瀝青面層0. 5混凝土防撞護欄澆筑平面偏位(mm)4經緯儀、鋼尺拉線斷面尺寸(mm)5尺量豎直度(mm)4吊垂線預埋件位置(mm)5尺量橋頭搭板枕梁尺寸(mm)寬、高20尺量長30尺量板尺寸(mm)長、寬30尺量厚10尺量頂面高程(mm)2尺量頂板斜度縱(%)0.3水準儀橫(mm)20水準儀6、成品保護、施工測量放樣及各工序施工過程中妥善保護好場地的標志樁及護樁,并做好控制點保護和長期穩定性檢測、復測工作。、結構物施工完成后應及時將相關中心點、軸線點及高程點引側到穩定的26、結構物上,做好結構物成品驗收工作。、橋梁工程施工完成做好全橋竣工測量驗收工作。7、質量記錄7.01、測量儀器及輔助工具安規定時間進行計量檢定,符合各項精度指標后方可用于工程測量控制。、測量放樣及復核記錄,如表7.0.2、(或者按測量監理工程師要求制定)表 測量放樣記錄表測站后視測放點設計坐標點(m)實測坐標點(m)誤差(mm)XYxyxyd測量放樣示意圖:測量: 復核: 測量監理工程師:、結構物成品驗收及記錄表(見表7.0.3)。表 結構物成品驗收檢測記錄表測站后視測放點設計坐標點(m)實測坐標點(m)誤差(mm)XYHxyhxydh測量放樣示意圖:測量: 復核: 測量監理工程師:8、安全、環27、保措施 8.1、安全措施、嚴格貫徹安全教育制度,貫徹安全施工責任制,貫徹有關安全及操作規程,牢記“安全生產,人人有責”,樹立“安全第一”的事項,確保施工、人員、儀器安全。、測量工作做到:l)水上作業穿好救生衣。2)野外作業配備防毒蛇等救護藥品,并基本掌握應急、緊急搶救醫護知識。3)進人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4)高空作業穿好防滑鞋、系好安全帶;上架子前必須先檢查架子牢固與否,確認安全時才可上去。5)架設儀器作業時,要與高空作業工種進行聯系,防止東西落下造成的安全事故。6)根據工程各工序的特點,制訂施工安全保證措施,進行相應的測量技術交底,確保與有關工種交叉作業安全防護、協調、配合工作。7)開始測量前,應先將腳架放穩,然后開箱取儀器,注意操作的規范性;儀器架設后,不得離人;儀器遷站時注意儀器搬動和運輸過程中的安全。8)輸電線下測量注意水準塔尺等工具與之保持規定的安全高度。9)不得任意開動機、電設備,必要時請有關工種協助移動或開動。10)注意避讓交通車輛、施工機械設備等。11)工作時必須思想集中,不準嬉戲打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