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漿的種類及施工工藝(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0091
2024-01-09
7頁
23.50KB
1、 灌漿的種類及施工工藝 熱 灌漿的種類及施工工藝 作者:佚名轉貼自:深圳補漏網點擊數:136更新時間:2009-12-26 一、灌漿的概念和分類 1 概念 灌漿是將一定比例的漿液以適當的壓力灌入地基孔隙、裂縫或建筑物自身的接縫、裂隙中作充填、膠結的防滲或加固處理。 2 分類 水利工程中的灌漿(1)按其目的不同可分為:固結灌漿、帷幕灌漿、接觸灌漿、接縫及補強灌漿、劈裂灌漿、高壓噴射灌漿等。(2)按其所用的材料不同可分為:水泥灌漿、粘土灌漿、化學灌漿和瀝青灌漿。 二、灌漿材料 1 水泥灌漿 水泥灌漿的優點是:膠凝性好,結石強度高,施工方便,成本較低,故得到廣泛應用。 2 粘土灌漿 3 化學灌漿 化2、學灌漿多是用高分子材料配制成的溶液作為漿液的一種新型灌漿。漿液灌入地基或建筑物裂隙中,經凝固后,可以達到較好的防滲、堵漏和補強加固的效果。 常用的化學灌漿材料有:(1)環氧樹脂;(2)水玻璃;(3)鉻木素;(4)甲凝;(5)丙凝;(6)聚氨酯漿液。 三、巖基灌漿 1 巖基灌漿的分類及其目的 (1) 固結灌漿 目的:是將壩基裂隙巖石膠結起來,提高其整體性、均勻性和承載能力。其涉及的平面范圍大,孔深一般為510m。 (2) 帷幕灌漿 目的:是在壩基偏上游部位進行13排深孔灌漿,充填和膠結裂隙,構成一道不透水的帷幕,達到減少壩基滲漏和降低壩底揚壓力的目的。 (3) 接觸灌漿 目的:是在壩體與巖基的結3、合面上進行灌漿,加強結合,提高壩體的抗滑穩定性,防止巖面集中滲漏并增加巖基表面的固結強度。 2 灌漿施工的基本工序 灌漿施工分為鉆孔、沖洗、壓水試驗、灌漿四個工序。 (1) 鉆孔 (2) 沖洗 (3) 壓水試驗 灌漿前進行壓水試驗,其目的是:通過單位吸水率的測定了解巖層的滲透性能(裂隙情況和漏水量大?。?,為巖基的灌漿設計施工提供依據。 (4) 灌漿施工 1) 灌漿設備 2) 鉆灌順序 遵循“分序加密”原則。 3) 灌漿方法 按照灌漿時漿液是否部分近回地面和重復使用,灌漿可分為:純壓式灌漿和循環式灌漿兩種。 按照灌漿順序,灌漿方法可分為:全孔一次灌漿法、自上而下分段灌漿尖、自下而上分段灌漿法和綜4、合灌漿法。 4) 灌漿壓力 5) 漿液濃度控制 灌漿過程中,必須根據吸漿量的變化情況及時地調整漿液的濃度。稀漿流動性好,但會擴散到灌漿范圍外,造成浪費,而且凝固時收縮大,水泥結石與巖石縫面脫開,防滲和固結質量降低;稠漿流動性差,擴散范圍小,細小裂縫灌不進去,但凝固時收縮小,與縫面粘結好,防滲、固結質量相對提高。 灌漿過程從稀漿開始,使細裂縫首先灌滿,而后逐級變濃,充填更大的裂隙。這種由稀到濃的變換方式,灌漿的整體質量最好。 6) 灌漿結束 在規定的灌漿壓力下,當所灌孔段在30min內(帷幕灌漿自上而下采用60min),吸漿量一直小于0.4L/min,即可結束這一段的灌漿。整個孔結束灌漿后,要用5、水泥砂漿封孔。 四、地基高壓噴射灌漿 1 地基高壓噴射灌漿的分類 按射流介質不同,高壓噴射灌漿可分為: (1)單介質噴射 單介質噴射亦稱為單管噴射,它直接將漿液通過水平噴嘴噴射灌入地層。 (2) 雙介質噴射 雙介質噴射亦稱雙管噴射,它是在一根較大的鋼管中并列安裝漿、氣兩管,至管底后經水平噴嘴將漿液與壓縮空氣同軸噴射,壓縮空氣在外,形成氣幕保護漿流,減少土壤對漿液的摩阻,可使漿液噴射得更遠,攪拌作用更為強烈。 (3)三介質噴射 三介質噴射亦稱三管噴射,水、氣、漿三管并列,至管底后,水、氣沿水平向同軸噴射、沖切攪拌地層,同時漿液被從管底向下低壓壓出,受水氣射流的卷吸作用,沿噴射方向被挾帶灌入沖切范6、圍。由于氣包的是水,粘度低,比雙介質噴射的氣包漿受到的摩阻力小,所以沖切距離更大。 (4)多介質噴射 多介質(氣粉)噴射在雙管或三管噴射中,利用壓縮空氣的挾帶作用,將灌漿材料如水泥干粉或水泥漿灌入地層,可以漿、氣、粉噴射,亦可水、氣、粉或水、氣、粉、漿噴射。 目前,高壓噴射防滲板、墻施工基本采用三介質噴射法。 2 地基高壓噴射灌漿的施工工藝 施工流程為:定孔-鉆孔-下噴射裝置-制漿-噴射-旋轉、定向、擺動及提升-成樁、成板或成墻。一、灌漿分類 (一)按灌漿材料分類 按漿液材料主要分為水泥灌漿、黏土灌漿和化學灌漿等。 (二)按灌漿目的分類 按灌漿目的分為帷幕灌漿、固結灌漿、接觸灌漿、接縫灌漿和回7、填灌漿等。 1帷幕灌漿。帷幕灌漿是用漿液灌入巖體或土層的裂隙、孔隙,形成防水幕,以減小滲流量或降低揚壓力的灌漿。 2固結灌漿。用漿液灌入巖體裂隙或破碎帶,以提高巖體的整體性和抗變形能力的灌漿。 3接觸灌漿。通過漿液灌入混凝土與基巖或混凝土與鋼板之間的縫隙,以增加接觸面結合能力的灌漿。 4接縫灌漿。通過埋設管路或其他方式將漿液灌入混凝土壩體的接縫,以改善傳力條件增強壩體整體性的灌漿。 5回填灌漿。用漿液填充混凝土與圍巖或混凝土與鋼板之間的空隙和孔洞,以增強圍巖或結構的密實性的灌漿。 二、鉆孔灌漿用的機械設備 (一)鉆孔機械 鉆孔灌漿機械主要有回轉式、回轉沖擊式、沖擊式三大類。目前用得最多的是回轉8、式鉆機,其次是回轉沖擊式鉆機,純沖擊式鉆機用得很少。 (二)灌漿機械 灌漿機械主要有灌漿泵、漿液攪拌機及灌漿記錄儀等。 1灌漿泵 灌漿泵是灌漿用的主要設備。灌漿泵性能應與漿液類型、濃度相適應,容許工作壓力應大于最大灌漿壓力的15倍,并應有足夠的排漿量和穩定的工作性能。灌注純水泥漿液應采用多缸柱塞式灌漿泵。 2漿液攪拌機 用于制作水泥漿的漿液攪拌機,目前用得最多的是傳統雙層立式慢速攪拌機和雙桶平行攪拌機。國外已廣泛使用渦流或旋流式高速攪拌機,其轉數為15003000rmin。用高速攪拌機制漿,不僅速度快、效率高,而且制出的漿液分散性和穩定性高,質量好,能更好地注入巖石裂隙。 攪拌機的轉速和拌合能9、力應分別與所攪拌漿液類型和灌漿泵的排漿量相適應,并應能保證均勻、連續地拌制漿液。 3灌漿記錄儀 用來記錄每個孔段灌漿過程中每一時刻的灌漿壓力、注漿率、漿液相對密度(或水灰比)等重要數據。 三、灌漿方式和灌漿方法 (一)灌漿方式 灌漿方式有純壓式(圖1F4130211rt)和循環式(圖lF41302116)兩種。 l純壓式 純壓式灌漿是指漿液注入到孔段內和巖體裂隙中,不再返回的灌漿方式。這種方式設備簡單,操作方便;但漿液流動速度較慢,容易沉淀,堵塞巖層縫隙和管路,多用于吸漿量大,并有大裂隙存在和孔深不超過15m的情況。 2循環式 循環式灌漿是指漿液通過射漿管注入到孔段內,部分漿液滲入到巖體裂隙中10、,部分漿液通過回漿管返回,保持孔段內的漿液呈循環流動狀態的灌漿方式。這種方式一方面使漿液保持流動狀態,可防止水泥沉淀,灌漿效果好;另一方面可以根據進漿和回漿液相對密度的差值,判斷巖層吸收水泥的情況。 (二)灌漿方法 灌漿方法可分為全孔一次灌漿法、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自下而上分段灌漿法、綜合 灌漿法和孔口封閉灌漿法等。 1全孔一次灌漿 全孔一次灌漿是將孔一次鉆完,全孔段一次灌漿。這種方法施工簡便,多用于孔深不地質條件比較良好,基巖比較完整的情況。 2自下而上分段灌漿 自下而上分段灌漿法是將灌漿孔一次鉆進到底,然后從鉆孔的底部往上,逐段安裝灌漿塞進行灌漿,直至孔口的灌漿方法。如圖1F413021211、。 3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 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是從上向下逐段進行鉆孔,逐段安裝灌漿塞進行灌漿,直至孔底的灌漿方法。如圖1F4130213。 4綜合灌漿法 綜合灌漿法是在鉆孔的某些段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漿,另一些段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漿的方法。 5孔口封閉灌漿法 孔口封閉灌漿法是在鉆孔的孔口安裝孔口管,自上而下分段鉆孔和灌漿,各段灌漿時都在孔口安裝孔口封閉器進行灌漿的方法。 灌漿孔的基巖段長小于6m時,可采用全孔一次灌漿法;大于6m時,可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自下而上分段灌漿法、綜合灌漿法或孔口封閉灌漿法。 四、帷幕灌漿 帷幕灌漿施工工藝主要包括:鉆孔、鉆孔沖洗、壓水試驗、灌漿和灌漿的質量檢查等。 12、(一)鉆孔 帷幕灌漿宜采用回轉式鉆機和金剛石鉆頭或硬質合金鉆頭鉆進。 鉆孔質量要求有: 1鉆孔位置與設計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10cm。 2孔深應符合設計規定。 3灌漿孔宜選用較小的孔徑,鉆孔孔壁應平直完整。 4鉆孔必須保證孔向準確。鉆機安裝必須平正穩固;鉆孔宜埋設孔口管;鉆機立軸和孔口管的方向必須與設計孔向一致;鉆進應采用較長的粗徑鉆具并適當地控制鉆進壓力。 (二)鉆孔沖洗、裂隙沖洗和壓水試驗 灌漿孔(段)在灌漿前應進行鉆孔沖洗,孔內沉積厚度不得超過20cm。同時在灌漿前宜采用壓力水進行裂隙沖洗,直至回水清凈時止。沖洗壓力可為灌漿壓力的80,該值若大于1MPa時,采用1MPa。 沖洗時,可將沖洗13、管插入孔內,用阻塞器將孔口堵緊,用壓力水沖洗,壓力水和壓縮空氣輪換沖洗或壓力水和壓縮空氣混合沖洗。 帷幕灌漿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時,先導孔應自上而下分段進行壓水試驗,各次序灌漿孔的各灌漿段在灌漿前宜進行簡易壓水;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漿法時,先導孔仍應自上而下分段進行壓水試驗。各次序灌漿孔在灌漿前全孔應進行一次鉆孔沖洗和裂隙沖洗。除孔底段外,各灌漿段在灌漿前可不進行裂隙沖洗和簡易壓水。壓水試驗應在裂隙沖洗后進行,采用五點法或單點法。 (三)灌漿方式和灌漿方法 1灌漿方式 帷幕灌漿應優先采用循環式,射漿管距孔底不得大于50cm。 2灌漿方法 帷幕灌漿必須按分序加密的原則進行。 由三排孔組成的帷幕,14、應先進行邊排孔的灌漿,然后進行中排孔的灌漿。邊排孔宜分為三序施工,中排孔可分為二序或三序施工;由兩排孔組成的帷幕,宜先進行下游排孔的灌漿,然后進行上游排孔的灌漿。每排孔宜分為三序施工;單排帷幕灌漿孔應分為三序施工,如圖1F13O214所示。 帷幕灌漿段長度宜采用56m,特殊情況下可適當縮減或加長,但不得大于10m。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時,灌漿塞應塞在已灌段段底以上05m處,以防漏灌;孔口無涌水的孔段,灌漿結束后可不待凝,但在斷層、破碎帶等地質條仵復雜地區則宜待凝。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漿法時,灌漿段的長度因故超過10m,對該段宜采取補救措施。 (四)灌漿壓力和漿液變換 1灌漿壓力 灌漿壓力宜通過15、灌漿試驗確定,也可通過公式計算或根據經驗先行擬定,而后在灌漿施工過程中調整確定。采用循環式灌漿,壓力表應安裝在孔口回漿管路上;采用純壓式灌漿,壓力表應安裝在孔口進漿管路上。灌漿應盡快達到設計壓力,但注入率大時應分級升壓。 灌漿漿液的濃度應由稀到濃,逐級變換。漿液水灰比可采用5:1、3:1、2 :1、1:1、0.8:1、0.6:1、0.5:1七個比級。開灌水灰比可采用5:1。 2灌漿漿液變換 當灌漿壓力保持不變,注入率持續減少時,或當注入率不變而壓力持續升高時,不得改變水灰比;當某一比級漿液的注入量已達300L以上或灌注時間已達1h,而灌漿壓力和注入率均無改變或改變不顯著時,應改濃一級;當注入率大于30Lmin時,可根據具體情況越級變濃。 灌注細水泥漿液,可采用水灰比為2:1、1:1、06:1,或1:1、08 :1、06:1三個比級。 (五)灌漿結束標準和封孔方法 1灌漿結束標準 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時,在規定的壓力下,當注入率不大于04Lmin時,繼續灌注60min;或不大于ILmin時,繼續灌注90min,灌漿可以結束。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漿法時,繼續灌注的時間可相應地減少為30min和60min,灌漿可以結束。 2封孔方法 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時,灌漿孔封孔應采用分段壓力灌漿封孔法;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漿時,應采用置換和壓力灌漿封孔法。